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返回,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双基 达标测评,高考50练,核心 考点导析,基础 知识落实,解题 技能提升,栏目顺序,返回, 请点击相关内容,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特别提示 】(1)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 (2)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 可见光则被吸收的很少。,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3受热过程:,太阳是根本,地面是直接,大气返大气,大气暖大气,太阳暖大地,【特别提示 】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
2、地面相反。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特别提示】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指向低压,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
3、略不计,【信息解读】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说考点】,考点一 大气受热原理及应用,【特别关注】,考点一 大气受热原理及应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所有大气现象的基础,其原理如下,(1)过程,“太阳热大地”,(2)过程,“大地暖大气”,(3)过程,“大气返大地”,太阳辐射中能量较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所以出现“高处不胜寒”的现象。,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
4、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信息解读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图说考点】,考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考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归纳总结,(1)海陆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成因分析,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识图技巧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2011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线
5、及海陆轮廓判断,(2013云南检测)下图为某地(30N,120E)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5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 ) A B C D,4影响该环流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3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 A三圈环流 B季风环流 C热力环流 D气旋和反气旋,C,A,D,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_,低压中心为_。,(2)甲、乙两地相比,昼夜温差大的是_。,(3)画出A地的风向,比较A、B两地的风力大小。,(4)C、D两地的天气状况一般有何差异?,答案: (1)乙 甲 (2)乙 (3)风向略(大致为东北风) A地风力大于B地 (4)D为阴雨天气,C为晴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