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心雕龙原道,学习要求(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原道” 2、理解人文与天文、地文的关系 3、掌握道、圣、文的关系,一、原道篇题解,淮南子首列原道篇,高诱注:“原,本也。 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用以 題篇。”本书序志篇:“盖文心之作也,本 乎道,师乎圣 ” 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原,由水本之原始义引申为推寻穷察之义。”黃侃札记:“韩非子解老篇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庄子天下篇曰: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案庄韩之言道,犹言万物之所由然。文章之成,亦由自然。,“原道”之义,“原”通“源”,为源头、根本之义,作动词
2、就是溯源,推究;所谓道者,即自然之道,兼包儒、道。原道,即推究文章的根本在于天地自然万物自成文理之道。“文原于道”的意思等同于“文原于自然”。,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文】这里指文章。 【德】指文章的意义、功用。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朱注:“为德,犹言性情功效。”,说明天文、地文与人文 是并列关系,它们都是 道之文。那么,什么 是“道”呢?道是万事万物客观存在的理由,规律和法则,是看不见、 摸不到,形而上层面的 存在,道必须通过具体 的事物才能得到显现。,二、人文与天文、地文的关系,(一)天文、地文乃道之文,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
3、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 【玄黄】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又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韩康伯注:“刚柔交错,玄黄相杂。” 【方圆】指天地,淮南子天文篇:“天圆地方,道在中央。” 【叠璧】庄子列御寇:“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垂,示。 【丽】附着,易离彖辞:“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正义:“丽谓附著也。” 【焕绮】光彩绮丽。铺,分布。理地,使大地构成文理。,日月,山川,(一)天文、地文乃道之文,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此篇论文原于道之义,既以日月山川为道之文,复以云霞草木为自然之文,是其所谓道,亦自然
4、也。此义也,盖与文之本训适相吻合。文之本训为逪,故凡经纬错综者,皆曰文,而经纬错综之物,必繁缛而可观。故凡华采铺棻者,亦曰文。惟其如此,故大而天地山川,小而禽鱼草木,精而人纪物序,粗而花落鸟啼,各有节文,不相凌乱者,皆自然之文也。然则道也,自然也,文也,皆弥纶万品而无外,条貫群生而靡遗者也。”这里所谓“道之文”,即天地之文,亦即自然之文。这是說:以上这些現象都是大自然的美丽的文采。,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吐曜】发光,指日月星。刘熙释名释天:“曜,耀也,光明照耀也。”淮南子天文训:
5、“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 【含章】含有纹理、光彩。易坤:“含章可贞”。王弼注为“含美而可正”。 【五行之秀】礼记篇:“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天、地、人人 心人文(文章),心,言,文,天,地,人,(二)人文也是道之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傍】校作旁,普广之义。 【龙凤句】论衡书解:“龙鳞有文,于蛇为神;凤羽五色,于鸟为君。” 【虎豹句】黄叔琳注:“易: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又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毛西河仲氏易引王湘卿云:“虎文疏而著曰炳,豹文密而理曰蔚。
6、” 【凝姿】形成姿色的美。 【雕色、贲华】说苑反质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雕、饰对文同义;贲,饰也。华,花。,三、道之文分:形文、声文、情文,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虎豹以炳蔚凝姿,三、道之文:形文、声文、情文,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林籁句】风吹林木所发的声音。籁,风吹孔窍所发声。结,构成。竽,似笙;瑟,似琴。 【泉石句】吴均与宋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球,玉磬。锽,说文金部云:“钟声也。诗曰:钟鼓锽锽。” 【和】声相应。,形文,天地万物的体态纹理彰显出的文采。 声文,声音的节奏旋律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 情文,情感交织成的文采
7、,即辞章。 刘勰在情采篇说:“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情)发而为辞章。”,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太极】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天地剖判,固原乎太极,即人文之始,亦复有同然也。” 【庖牺画其始】易系辞下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翼其终】用十翼来完成对易象的解释。翼,辅佐。汉儒认为十翼是
8、孔子作,实际是孔子后的儒家所作。,天文、地文、人文,于混沌初开之時,即已自然呈現,然缺乏记载工具,必至庖牺画卦,书契(文字)出现后,方有文学。,四、人文的由来,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继圣】,谓继文王、周公而为圣人。 【熔钧】陶铸之意,以喻修订。 汉书董仲舒传:“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颜师古注:“熔謂铸器之模范也。钧,造瓦之法,其中旋转者。” 【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赵岐注:“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故能金声而玉
9、振之。朱注:“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終, 金,钟属;声,宣也;玉,磬也;振,收也。此言圣德全备,如作乐之以钟发声,以磬收韵,集音之大成也。”,五、孔子在人文方面所起的作用,五、孔子在人文方面所起的作用,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雕琢性情】犹陶冶性情,指修身言。 【组织辞令】指修辞言。 【木铎】施政教時所振也。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於天下。 【席珍流句】礼记儒行:“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正义:“席犹铺陈也。珍谓美善之道,言儒能铺陈上古尧舜美善之道,以待君上聘召也。”流,
10、传播。响,响应。,孔子在人文中的作用:1、夫子文采与日月同光,照耀天地;2、夫子之言论有启聋振聩之功。,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此二语实原道、征圣、宗经三篇之纽带,盖自然妙道,非圣不彰;圣哲鸿文,非道不立。,道,圣,文,六、道、圣、文的关系,1、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2、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3、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 4、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七、名句赏析:,八、自主学习,1、理解文意基础上背诵第一段,从“文之为德也大矣”到“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2、预习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