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第 1 课时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使用时的区别,初步学会用这两种滑轮提升重物,感受滑轮为人们带来的便利。2经历探究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二、预习交流:我认为:学校旗杆顶部的轮子与建筑工人使用的提升重物的轮子,它们的作用是(一样/不一样)的?因为三、互动突破:(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你一个滑轮、一根绳子、一个钩码和铁架台,尝试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将钩码提往高处;经历刚才的活动,你认识到了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
2、轮?(二)定滑轮的特点活动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课本中的表格里) ;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改变钩码的个数,当物重增大时,重做上述实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分析表格中的几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三)动滑轮的特点活动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在课本上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
3、设计的表中)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四)讨论滑轮的实质活动四:读一读课文,作出滑轮的杠杆示意图1通过作图可知:定滑轮的实质是 杠杆。因为支点在 ,动力臂 阻力臂,所以动力 阻力。2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的大小与阻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在活动三中 ,拉力并非是物重的 1/2,其原因有哪些?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1物体重 1000 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 的力,它 (选填 “能”或“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 的力(不计摩擦和
4、滑轮重)。2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3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 F1、F 2、F 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 1=F2=F3 BF 1F 2F 3 CF 1F 3F 2 DF 3F 1F 2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则拉力 F 是 N;若不
5、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物体能匀速上升,则物重 G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重 2N,则物重应为 N。实验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1 1.0 0.652 1.5 0.903 2.0 1.15(第 4 题)(第 2 题)(第 3 题)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第 1 课时学案课后作业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第一课时课后巩固1关于滑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因为它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任何时候都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因为阻力臂是动力臂的 2 倍2如右图,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
6、重为 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 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500N B250N C300N D800N3如图所示的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手拉弹簧测力计在在 1、2、3 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 F1、F 2、F 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 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只能改变力的。4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借助于一个树桩、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要把船拉上河滩且能做到省力。请在图中画出滑轮应安装的位置以及绳子绕法的示意图; 5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7、6图中物体 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4N,不计滑轮重力、绳重及摩擦,则拉力 F N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是 N。7如图所示,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桌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N,则水平拉力 F 和物体受到桌面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 A10 N,10 N B20 N,20 N C20 N,40 N D40 N,20 N8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质量为 20Kg 的物体 A,若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拉动绳子,使物体 A 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 20N,则拉力 F 的大小为 N。若改为斜向上拉绳子,
8、则拉力 F 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第 5 题)(第 6 题)(第 7 题)二、第二节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定滑轮一定不能省 ,但却可以改变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的力,但却不能改变 。2小明能轻松地将一辆 800N 重的摩托车吊起(如图) ,他使用的机械称为 ,仔细观察这种装置是如何组装的,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使用了什么滑轮,用了几根绳子,此装置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等)3观察如图所示 “比比谁的力气大?” 的漫画,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与同学们亲身尝试一下,记下你的感受。(第 8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