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课 民族团结教学目标了 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基础知识掌 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整理知识提炼结论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图想象知识迁移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继承传统树立责任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
2、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学习英模积极进取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目标认定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 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 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 2000 多年不间断的
3、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1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 56 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 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
4、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
5、择。3 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 15 页第 1、2 题。各民族共同发展1 学生阅读 53 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 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 6 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A.加强少数
6、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3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 根据 54 页“动脑筋” ,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达标反馈1 根据 55 页“活动与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连线。 (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2 完成课本 55 页“练一练”:应选 A(见课本 52 页。 )3 完成历史填图册15 页剩余题目。4 完成新学案29 页自我测评 题。提醒学生预习第 12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