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杠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来源:Z|xx|k.Com、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杆秤 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杠杆的原理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 果,要 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 学生上来演示。置疑: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与
2、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画力臂的步骤为:第一: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延长;第二:从支点 O 向力 的作用线做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第三:要用虚线画力臂,支点到垂足用字母表示出来。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 系。 来源:学。科。网 Z。X。X。K每 2 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步骤如下: (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开始实验,完成探究 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 任意
3、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 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课堂练习】 1画出下图中 F 和 F 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 F 与 F 的大小 2 下图所示杠杆, OA 长 20cm, AB 长 60cm,现在 A 处挂一重 200N 的物体,若使 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 秤的方向怎样?弹簧 秤的示数是多少? 来源:Zxxk.Com三、杠杆的分类 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力臂的大小关系 L L L F F1 = F 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 来源:学科网 ZXXKs1 s 费距离 s1 2 ,因此使用撬棒撬石头省力而费距离。要求学生举例,并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1 F2 2;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五、实践活动1. 通过探究,你能理解阿基米德的名言吗?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2. 用杠杆知识分析、理解天平的原理和调整过程。 六、板书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来源:学&科&网 Z&X&X&KF1 1 F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