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课 重温长征路探究活动(二)【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选取毛泽东长征时期写的诗词,联系课本知识,适当拓展、延伸课外知识,感受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2通过诵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博大的胸怀。3文史相通,通过以诗入境、以史佐证,加强历史和语文课程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诗词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通过导游的形式,培养学生收集、提取、整理有关地理、旅游等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毛泽东诗词,界定在长征时期所写的诗词。可在历史或语文老师的指导下
2、正确朗读,理解诗词的意境。2选定其中易于学生朗读、背诵、理解的诗词(见附录)。可配乐朗诵或选用为诗词谱曲的歌曲。3把学生分为三组,确定小组的主持人、朗诵诗词的同学、担任导游的同学。明确分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担任导游的同学可一人也可多人,拟好介绍诗词中提到的有关地点的概况、红军长征时发生在当地的战斗或事件、故事等文字材料。【活动过程】1由总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先带领大家朗诵毛泽东七律 长征,介绍本课的活动内容和具体方法。2分组活动。先由第一组朗读十六字令三首,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等,导游带领大家重温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经过的省份,着重介绍红军翻越的主要山脉及其概况,特别是翻越山势险
3、峻、终年积雪的山峰和红军战胜恶劣自然条件的事迹。3由第二组朗读忆秦娥 娄山关,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诗人的情感等,导游介绍娄山关的地理位置、发生在这里的战斗等。有条件还可介绍娄山关油画及发行的特种纪念邮票。4由第三组朗读清平乐 六盘山,主持人介绍词牌、写作时间、背景、诗人的情感等,导游介绍六盘山的地理位置和中央红军在宁夏南部的主要活动,翻越六盘山的意义等。5由学生评出最佳导游和最佳小组。同时,由学生选定最喜爱的毛泽东诗词名句。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等。6教师点评,肯定优点,弥补不足,鼓励今后继续搞好类似活动。附:推荐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诗词一、十六字令
4、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愕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二、忆秦娥 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三、清平乐 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四、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念奴娇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六、清平乐 会昌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我的长征或万水千山等以长征为题材的影片,让学生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