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教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82319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教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教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2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和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2.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了基础;3.掌握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建立及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4.掌握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二) 过程与方法1利用导入部分的相关资料导入新课;通过对水利的介绍联系到对农业的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以丝织品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中外贸易的发展,丝织品的大量外形,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2通过讲述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跟中亚、西亚和欧洲交往的史实,说明中国在两汉时期注重的是全方位的对外交往的史实。(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

2、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位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导入部分的材料导入二、新课教学(一) 两汉经济的发展1两汉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析,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1)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从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提出的

3、“止擅赋,力本农” ,是汉代农业生产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2)铁农具、牛耕等先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的普及推广,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3) 重视兴修水利是两汉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前提和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古,先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就逐渐意识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到西汉时期对水利的重视更体现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道理。(首先是大力兴修各类引水渠,以增加农田的排灌面积。如白渠、六辅渠等。其次是重视治理黄河。黄河既是母亲河,也是一条经常肆意泛滥、给两岸人民不断带来灾害的河流。 ) 。汉代发明的重要工具及其用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汉代重要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情况,对下列两项

4、工具作讲解说明)水排水力鼓风机(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翻车抽水机(二)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析,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1)张骞开通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的路线分成南北两条线路。南道:(起点)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阳关绕塔里木盆地南缘西域。北道: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绕塔里木盆地北缘西域。(3)班超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的贡献西汉后期,西域都护设立后,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贸易进一步发展,在两汉之交,匈奴人曾再度控制西域。东汉初期,班超出使西域后,在西域站住脚跟,管辖治理西域地区达 30 年,促进了西域地区与中原的密切联系,确保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使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名声远扬。全文小结:我国古代的社会都是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两汉政府深知这点,都很重视农业。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班超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的贡献。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因中国特产“丝绸”而闻名于世。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