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2埃及(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82067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2埃及(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2埃及(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2埃及(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掌握 埃及 的位置、以及几个重要城市的位置(2)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埃及地形和气候特征,进而分析这些自然条件对巴西河流、农业以及城

2、市分布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教学过程:新课导人:在图 314 上找到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由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过渡到其属国埃及位置的重要性,引出埃及“地跨两洲”的位置特点。讲述“地跨两洲”部分,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由波斯湾石油用油轮外运至西欧的便捷航道引出苏伊士运河及运河所属的国家埃及。 2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3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所以埃及“地跨两洲” 。再讲述埃及位置的重要性。4然后稍加介绍: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3、。上述过程若以多媒体动画指示,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则更能加深学生印象。讲述“沙漠广布”部分,可按以下方案进行:(用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第一步:出示图 314,标出 30N 和 235N 两条纬线,再叠加埃及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图;第二步:标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和西风带控制区;第三步:出示空气由高空向地面下沉的副热带高气压形成示意图,并解释原因:由于空气下沉增温,水汽蒸发,不易成云降雨,因此埃及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从而成为沙漠之国;第四步:简略演示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地中海气候的成因。讲述“文明古国”时,可参考以下步骤:1回忆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

4、及) ,提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设问:中国凭四大发明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文明古国,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2先讲埃及的历史遗迹。读图 319 和图 320,注意两幅景观图的引导,强调“最大” 、 “最高”的金字塔, “艺术世界奇观”及具体数据,给学生巨大、雄伟、壮观、庄严以形象的认识;过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自然过渡到对其他历史遗迹的学习;读图 318,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的特点;按照文物古迹分布特点,要学生回答乘什么交通工具最为适宜?为什么?在指导学生时,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埃及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风光,增加学习兴趣

5、,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懂得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3再讲埃及的灿烂文化。补充简单材料: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制定太阳历,一年定为 365 天;具有高超的防腐技术, “木乃伊”保存至今;创立几何学。4小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过渡: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时,注意以下要点: 1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

6、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读图 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2读图 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3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理念,突出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还给了学生的自主权。教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角色。学生对本节课比较感兴趣,学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设计一些贴近生活、接近学生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个案补充: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通过学习,主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己进行总结的能力。课堂上,应该多让学生思考、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