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2溶解度第2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九年级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81263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2溶解度第2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2溶解度第2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2溶解度第2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 课时 溶解度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C搅拌 D振荡2通常情况下,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3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 t2 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 t1 时,100 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5 g4现有 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 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5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 100 g 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 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 g B140 g C160 g D180 g6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 t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 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二、填空题7下图是 A、B

3、、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写出三点符合图中溶解度曲线的不同类型的信息。(1)_。(2)_。(3)_。8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 t1 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写序号)。(2) t1 时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g。三、实验题9如下图所示,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做以下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_。(2)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浓盐酸

4、,鸡蛋壳表面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 第 2 课时 溶解度【课后巩固提升】1B 2.A3D 解析:曲线上面的点表示的含义是有晶体存在的饱和溶液;曲线下面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在 t1 时,应该是 125 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5 g。4C 解析:降温后有晶体析出,虽然仍为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液的质量都减少了。5B6B 解析: 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7(1) t1 时,F 点表示物质 A 和 C 的溶解度相等 (2)物质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t2 时,物质 C 的溶解度最大 (合理即可) 8(1)BCA (2)659(1)鸡蛋上浮。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密度变大,使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2)鸡蛋表面出现气泡,先上浮,后下沉,不断上下浮动,最后上浮。CaCO32HCl= =CaCl2H 2O 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