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课程标准】课标要求: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设计说明】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会使用电流表。我设计时,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使用类比法,引入“电流”的概念,教辅用书中,都提到了“电流强度的定义” ,适当的补充了这一概念。安培、伏特、欧姆是三位物理学家,也是电学中的单位,介绍一下物理学史,让学生有一个了解科学家,了解他们是怎样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的学习方法。身边的电流值,用身边的事例,给学生有一个“量”的概念。在认识电流的测量电流表时,人手一只电流表,让
2、学生自已观察(外观、接线柱、量程、分度值) ,引导学生会读数,加强练习的反馈,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正确使用电流表四点规则,教师的演示实验十分重要,教师的操作一定要做到:有序、规范,边演示边演讲。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做,教师起一个点拨、指导的角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动学生,人人动手,从而体现学生参与意识和主体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教学目标】1、了解电流形成(类比法)2、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3、补充电流强度的定义4、介绍物理学家安培5、知道身边的电流值6、知道电流表(接线柱、量程、分度值)7、会对电流表读数8、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3、四点)9、电流表怎样接入电路(串联)10、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11、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具学具】1、挂图 4 张2、电源一个、电灯 2 盏、开并 1 个、导线 5【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2 分钟2 分钟2 分钟5 分钟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的形成(类比法)水轮机电灯形成水流的条件:水、水的高度差形成电流的条件:电荷、电的高度差2、补充电流强度的定义: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3、介绍物理学家安培4、电流的单位、换算关系电流用字母 A 表示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有:1 安培(A) 1000 毫安(mA)让学生比较认识“电流
4、”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辅书中有这个概念知道一些物理学史类比法学生容易接收2 分钟2 分钟2 分钟4 分钟3 分钟6 分钟6 分钟1 毫安(mA) 1000 微安(A)练习:1.2A mA100mA A5、身边的电流值:图片说明6、观察电流表(接线柱、量程、分度值)学生人手一只7、电流表:讲清量程、分度值大量程:03A、0.1A小量程:00.6A、0.02A8、电流表的读数重点内容(要求每位学生掌握)9、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四点规则(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2)电流表有正、负接线柱(3)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03A)(4)电流表不能与电源直接相连10、实物连接电流表学生自已做实验(电源
5、、电流表、电灯、开关、导线)1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并将加强练习图片呈现,比较好让学生自已观察让学生自已归纳,得出结论同座位两人,互问互答,务必掌握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动手大化小,小化大,少数学生有问题人手一只电流表,效果比较好停留时间可长一点教师演示要到位教师参与指导6 分钟2 分钟1 分钟结果填入设计的表格内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设计的表格内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3、小结本节内容14、作业布置学生动手学生动手教师指点学生找规律在接线上要加以指导【板书设计】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的形成(类比法)2、电流
6、单位、换算并系3、身边的电流值4、观察电流表(接线柱、量程、分度值)5、电流表的读数6、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四点规则7、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8、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教学评价】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的是物理知识,而且还包括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从引入电流,到电流强度的定义、单位、了解身边的电流值,让学生自已观察电流表,如何读数、如何使用,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从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用师生之间的互问、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自已观点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验,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