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1 认识地球1 学案1 (湘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78784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认识地球1 学案1 (湘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1 认识地球1 学案1 (湘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 (共 4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2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3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初步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够进行对比分析。5。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产生的现象。【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2能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3经纬网的定位,地图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南北两极。【学习流程】一设疑导入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

2、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自主预习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它的两极_,赤道_。2地球的表面积约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千米,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_千米。3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这就是_。4用手指拨动地球仪,使它饶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_。5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其中_表示地球的最北端,与它对应的点叫_,它表示地球的最南端。6在图 2-6 地球仪上找出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两极的位置。三合作探究1你知

3、道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吗?(学生可以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是谁证明了地球的形状吗?(2)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环行一圈,依次经过哪些大洋?3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四展示提升: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其他小组提出质疑五梳理巩固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认 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过程识 形状是球体的证据地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球 地球仪 地轴:地球自转轴两极:北极:地球的最北端;南极:地球的最南端。

4、六达标测试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B.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C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D.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2地球的平均半经是 ( )A6371 千米 B.6378 千米 C.6731 千米 D.6357 千米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 )A.赤道 B.地球上的任何一点 C.南极点 D.北极点4.地球的形状是 ( )A.圆 B.两极稍偏、赤道略鼓的球体 C.标准球体 D、.平面5.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C.地球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6.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能作为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A.天圆地方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反思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