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仙台媒体中心,伊东丰雄,1941年 出生于韩国首尔 1965年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65-69年 任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 1971年 创办名为都市机器人(URBOT)的设计事务所 1979年 事务所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现为该公司董事长 2003年 2003年度日本建筑学会奖 2002年 第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2013年 获得建筑学普利策奖,地点:日本仙台市青叶区时间:2001年建成开馆层数:7层功能:图书馆、艺术展示,仙台媒体中心,建筑的构思起点,伊东的设计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他从来不曾满足于此,用他自己的话说从他的第一个作品开始他就
2、致力于用作品说话向社会传达信息因而他的作品是他的某种观念的表达和宣布。要想探求伊东的设计思路首先必须对他关于我们的时代,日本的城市文化等的基本观点有一个了解。下面从伊东对城市即建筑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他对前时代精神的思考这两方而来剖析伊东设计的起点。,对周边环境复杂性的回应,建筑周边环境与城市 伊东的思考开始于建筑究竟应该与城市保持怎样的关系,进而他需要知适城市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建筑应该在何种意义上与城市发生关系等问题。 伊东对日本与欧洲城市差异性的理解(舞台的比拟) 在日本,城市的状态是流动和易变的,对于新植入的城市元素,无法找到坚固的锚固点”,而显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仍然存在。 回应日本无背景
3、城市的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伊东把东京这样的日本人都市称为“无背景城市”,所i谓无背景”并不是说建筑周边没有“背景”,而是指“背景的作用力非常微弱正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里所说“人脑对平均性是很敏感的,从这一点上讲,人们甚至会觉得混乱也是“秩序”东京这样的日本城市的混乱形成了它们匀质的效果,这是一种毫无倾向性的匀质,对信息时代人类生活复杂性的回应,机械产品与电子品产的比较机器的特征在电子数字时代逐渐隐退,机器的逻辑是宏观的机械力学运动,和人眼所能观察的尺度是吻合的,因而机器的本质是可以被视觉化的,可以外显为人们所能把握的形态;而微电子产品不同,它的逻辑是微观的电子和微粒的运动,对人而台是不可视的是神秘
4、的,不可见的。 人类生活的复杂化特征 除产品外,反映信息时代的另一侧面自然是生活于其中的人随着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的事物对人们而言是无法把握其本质的,是一个“黑箱”,人们只是被告知按一定的法则去操作。,空间特征的解析,空间体系 现代建筑运动中,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提供出一种建筑空间的原型,它由作为结构要素的柱子、平板和作为空间联系的楼梯三个要素组成,伊东正是借用柯布的多米诺体系开始模拟。从伊东的第一张草图即可清楚地观察出和多米诺体系相仿的构成原理。但媒体中心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却并不一样,从而形成一种韵律上的变化。此外,连接并支撑不同楼层的柱子随着楼层的增加开始呈现一种“缠绕”。也即伊东在草图中注
5、解过的“浮动的海草般的立柱”。,伊东却想创造一个将会“沿着空气和水流动轨迹浮动的建筑”,而这种意象本身用理性是无从解释的,它本身没有功能上的必要性。伊东从不刻意追求建筑的造型,也拒绝将一种固定的结构引人当今社会.他便想象出一种柔软的如海草般波动的柱子,同时也表现为楼层之间的节奏性变化。另一方面,出于建造连续的、不间断空间的需要,建筑被处理成没有明显的交接处,没有阻断空间的横梁十二根管状的柱子被随意摆放。每一根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作为楼梯,有的作为安装电梯的结构体,有的作为通风管道为了表达“流动”的彻底性.传统概念中沉重的承重体系被管状的束柱网所瓦解,柱网甚至在板上通过开洞进行穿越,管网的表面也
6、覆盖以玻璃幕墙,以强调空间可以不受任何阻隔地流动。,空间特征一流动,空间特征二透明,即便从伊东本人发表在杂志中的照片来看,他似乎刻意避开在白天进行拍摄.因为这样才能清晰地现出建筑的内部。玻璃制品和打孔铝板的应用,使得白天的表皮反射阳光,形成简单而基本的形体限制。而到晚间,这种形象则会完全颠覆,限制消失,建筑变为可视的。而网状部分则产生一种膝胧的半透明感,模糊了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无论是将表皮处理为透明,还是将内部空间着力处理成连续的无隔断的和不间断的,甚至于这种透明性贯彻到内部结构上。所有这些创造行为的中心只有一个:使不可视的变为可视。,非构筑的语言,透明的表皮 房间概念的弱化 自由的几何线
7、 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设计 场所的形成,透明的表皮,仙台媒体中心是一个几乎通透的方盒子,建筑的正立面是双层玻璃幕墙,建筑外墙的73%由透明的玻璃构成,使整个建筑轻盈而纯净。玻璃的自重由每层楼板支持,风压通过支撑金属构件向内侧玻璃框传递。根据地震和风压的结构因素对玻璃和框进行划分,消除了多余的构件。彻底透明的表皮,从外部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建筑与城市的界限似乎不存在了,使建筑几乎融于城市背景中。为了强化这种透明性,建筑师有意消减了传统意义上的房间分隔形式,大量墙体的消除使建筑更加轻快而流动。,房间概念的弱化,尽管仙台媒体中心包含多种功能,但我们很少看到明确的房间分割。一层的开敞空间把一般放在室外的
8、人口广场引人室内,使一层的大厅成为具有城市尺度的空凤二层的办公空间由柔软的半透明织物及玻璃隔墙围合而成,通过视线的隐约传递加强二侧的联系;屯、四层大部分通高的图书中心是完全开放式的布局五,六层的画廊和七层的视听中心在外围完全流通,通过各种隔断和不同的家具布置来营造不同的区域。在这儿,固有的房间概念弱化了,围和淡化了,仅有的围合要素也大多采用自由曲线,加上垂直交通空间也显露在透明的立体柱内,整座建筑非常开放和自由。,自由的几何线,为了围和少量的内部空间,伊东采用了流动的曲线和曲面,营造内外交流的气氛。分割内部空间的实体有的是柔软的织物,有的是半透明的玻璃。光线随着曲率的改变而变化,视线也不自觉地
9、被引导。除此之外,还有吊顶的曲线,灯具排列的曲线,曲线形的家具等等。各种质感的曲线和曲面使空间更具个性,也带来了丰富的建筑体验。为了强化几何线形成的流动性,建筑师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要求。,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设计,仙台媒体中心每一层的层高都根据不同需要而各不相同,每一层的家具设计也是由不同的设计师完成的。虽然形状、材质和色彩各不相同,但设计师遵守建筑和家具、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原则,创造了各种可分可和、可对应人的各种活动的特色家具,完善了建筑的非构筑理念。正是这种室内和室外一体化的设计,形成了仙台媒体中心多样的自由的场所。,场所的形成,仙台媒体中心的几乎所有部分都向公众开放。如前所述,建筑内部没有
10、明确的房间分隔,而仅用意向的存在来暗示并形成场所,而且场所的范围穿过透明的表皮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去。比如,首层设置了室内广场,这儿可以是表演的场所,可以是聚会的场所,可以是集市和交换的场所等等建筑的每层平面都是前后左右相互贯通,立体柱更是全方位地联系了整个建筑。可以说,整个建筑超越了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更像是城市的立体街路,串连起不同特色的场所。 正像伊东所说的,“波浪型线条的建筑就像通过流动的水中所看到的形象”,海藻般摇摆的立体柱使整个建筑具有了生命。光和空气是无形的,伊东通过有形的物质创造出光和空气的自由流动。立体柱不仅使天光一直延伸到底层.也使空气通过风压在纵向上流通;开敞的平面减少了对光
11、和空气的阻挡,使其在横向上自由流动。这种形态的流动促进了人的流动,在这样的场所,人是轻松而自由的,人们的各种行为也是在自由的状态下随意发生的。,尽管水平楼板的支撑形式被“纯净”的吊顶所掩盖.但事实上减轻楼板自重并有效组织从方正楼板到异型管状柱的荷载传递.同样也是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重要而复杂的环节之一。最终的成果采用的是一种中夹蜂窝状肋板的复合钢板结构,并且根据受力情形的不同而采取了钢板厚度和排布方式都渐次变化的配置策略。依据同力流的汇聚过程相逆的原理,以管状柱为离心点,楼板由近至远被划分为柱周边、柱列间和普通柱间三个分区;肋板布兰也由辐射状转变为网格状;钢板厚度则由最大的25 mm逐级缩减6mm
12、。 最终.在楼板悬挑而出的远端,是以轻质透明的幕墙作为收尾,从而结束了这一由“重到“轻、由“强化到“弱化、由“物质性”到“非物质化”的渐变过程。,在构思的最初.伊东丰雄就试图采用极具象征性的要素来组成单纯的构成形式,这种意向最终得以实现。而其中,尽管结构的连续性作用实质存在.只是清一色50 m见方的楼板纯净形式,隐匿了40 c m厚结构间层内从管状柱到轻质幕墙的复杂转化过程,从而在两者间强烈的形态反差中将表现性的张力引向了极致。,张力,在伊东丰雄旅途中勾画的草图里.我们可以看到由“海草般浮动的柱子”、“纯净的无梁楼板”,以及“通透轻盈的幕墙”三者所组成的筒明一构思。,虽然形态各异的管状柱是其中
13、最为突出的特征.不过要指出的是.这种形态上的异化不仅是源自外观的需要,同样也显现出伊东关于场所空间的探索。他希望通过在平面、匀质的网格中插入尺度、位置均各异的管状柱,从而令存在于其间的人之活动、空气之流通以及重力之感受等因素产生动态的变化。此外.贯穿所有楼层的管状柱还被结合位置和尺寸的差异而设置了不同的技术设备和交通设施.从而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又塑造出竖向空间上的流动性。,力学与结构的解析,从与多米诺体系的比较来看,在多米诺体系当中,构成体系的板和柱.其刚度较为接近.所以在面对水平或是垂直荷载时,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整体效应。而媒体中心的体系则与其有根本的不同,它基本上可以视为有柱状体系与板所构
14、成,柱和板在刚度上不在一个层级,所以柱网自身承担了更多的水平与垂直荷载.而板起到的除了承担水平荷载之外.则更多是一种拉结作用.所以该体系在受力时的整体性能较差。多米诺体系提供出的是受力和结构上最为经济与合理的模型,那么媒体中心的体系则显然并不具备,而之一结果的出现也应该归根于伊东在建筑设计时所预先设定的条件,也即他对于空间的种种设想,使得最终的结构体系并非完全符合结构理性。,立柱,仍旧从最后所呈现的形态来观察,立柱上有这些值得关注的地方:首先是管径不同的柱子相对随机的分布,其次是由更细的钢柱所形成的管网状的形态。还有便是整体上呈现出扭转的态势。考虑柱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如果从结构
15、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柱最终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荷载,那么最为合理的情况应该这些柱子拥有统一的管径,均匀地进行排布。集束状的管柱虽说有利于应力的传递,可是直接带来的后果便是单个柱的整体性下降,从而导致抗扭能力的下降,所以便产生了水平向的拉结杆件.而柱的扭转更是造成扭转拐点的应力集中,所以这些扭转点的位置便取在和板的交接处,以刚性节点相联系,这样却进一步破坏了柱结构体系的独立性,与板的拉结处理更是与其在结构中的地位相矛盾。而就伊东本人所讲,当地震时,整个结构会是象水草般摇摆,以消除地震纵波所带来的瞬间的应力变化。而笔者对此也一直存有怀疑.媒体中心的整个体系更应该视为是刚性体系,而上述的情况只可能
16、发生在柔性体系当中。,从上述分析来看.构成该建筑体系的三种要素,它们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伊东对流动和透明这些空间概念的营造。而从纯功能的角度来看,伊东所着力强化的这些概念并不是必要的。所以这些概念本身便具有伊东本人强烈的个性色彩,或者说它们本身便是非理性的。而另一方面这些概念的实现过程却是相当理性,无论是对结构体系的瓦解还是对于平板的追求都表达出逻辑的彻底性。甚至于在建造过程当中,无论经济性或是建筑自身的本真表达也都让位于这种看似理性的概念逻辑。伊东正是通过这种理性的行为向理性的概念提出质疑,最终走向非理性。 伊东丰雄打破了框架结构建筑的均质性,呈现出新建筑应有的样子。通常框架结构都会尽量建出相等间隔的四角柱,而他却分解为许多形成螺旋状的细铁柱,做出透明柱子的内部(管柱),计划尽量以不规则的配置方式,形成做为不均质场所的内部空间。这样的管柱贯通了地板,也具备了设备系统,电梯和阶梯,从屋顶采光和通风之类,由纵处得以看见内部的核心作用。很明显地,这是尝试超越“近代建筑”、“科比意”和“多米诺系统”,接受了“解体梁柱概念”的挑战。世界一流的建筑师尝试借由对近代建筑的批判思考,来产生新的建筑形式,而其中伊东的仙台媒中心是压倒性的存在,对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建筑界造成了冲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