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汇报材料38.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369002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报材料3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汇报材料3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汇报材料3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汇报材料3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汇报材料3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山古镇保护与开发指挥部工作汇报材料县委、县府:3 月 23 日,指挥部全体成员会同中山镇、相关村、文化站、地方耆宿等有关人员,深入中山镇三城,实地考察了古街、古民居、古城墙、古庙等古建筑,走访了部分民众并征询了他们对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意见。接着,就以上人员召开座谈会,会上,与会人员热情洋溢,建言献策,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有形物质遗产1、迎恩门历经“大跃进 ”和“文革”,三城城池被毁严 重,仅剩东门“迎恩门” ,因城楼(即谯楼,俗称鼓楼)被拆, 长年雨水冲刷,亦面临坍圮命运。2、古街从迎恩门东至下庙,约有 320 米古街、100 多家商铺。沿街道路破

2、败不堪,虽有过修复,然屡修屡破,新旧不一;沿街商铺有的已拆旧建新,幸存者亦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临街铺板遭遇烟熏火燎及鼠咬虫蛀,原貌难辨 ;土夯墙面脱落厉害,斑驳芜杂;供民众行走及避雨的走马楼道已被商户堵死,各自为政,延伸店面。古街历史上一直是古镇的主要商业街道,街道两侧均为商业门面,兴盛时期热闹非凡。如今,因为房屋年久失修等诸多因素,老街已略显萧条,商铺也只有零星数家,形不成完整商业氛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2老街两侧各有数段断面,建起现代建筑,缺乏完整性。现状建筑质量、风貌等参差不齐,部分立面尚可但结构已腐朽不堪。传统老街商业氛围不复存在。3、永安桥2005 年此桥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但因种种原因,其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现桥面斑驳不平,坑坑洼洼,遇雨则积水成涝,时有小型机动车穿行,污水四溅;两侧桥栏虽有维修,然工艺粗糙,新旧不一,且一粗黑水管傍栏而过,尤为不谐;两边引桥,桥堡尽失,更无围护;石砌桥墩虽古味依然,然芳草凄凄,无边荒凉。4、相公塔(武峰塔)位居相公寨,建于嘉靖辛亥年(1551 年)。塔高七层,约14.7 米,呈八角形。据称曾遭雷击,塔顶被毁,故又称溃尾塔。前些年,有好心人将塔顶续上,然技艺不工,给游人生发狗尾续貂、不伦不类之感。塔之周遭,杂草丛生,道路湮没。5、古民居现存规制较完整的谢氏、危氏、林氏祠堂,皆因年久失修,乏人看管,甚而成为族人草房、畜圈,损坏严重之

4、极。堂中木柱漆脱蚁噬,屋顶瓦片脱接漏水,庭前石板松动欲坠,等等,令人不忍卒目。另有张氏“凤庄公祠 ”,因族人同心,乡贤热心,捐资献工,叠圮叠修,终使祠堂保持较为完好模样,但因缺乏修旧意识,失却了原有古色古香韵味。东平王庙和武侯公祠至今香火鼎盛,虽有善士信众捐资维修,终因杯水车薪,难掩破败气息。无形物质遗产3中山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如姓氏文化、军家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汉剧、舞狮、船灯、龙灯、宫灯等等。而今,上述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已无人愿为,导致传人断层。二、工作措施明确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1、有利文化的传承。通过古镇保护与开发,保护濒临

5、消失的物质文化和挖掘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将其发扬广大,不仅传承和创新了客家百姓文化,而且丰富和壮大了中华民族文化。2、有利旅游开发。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商贸行业,发展地方经济。3、有利提升武平知名度。通过文化传承,推动旅游开发,实现武平在省内有名、全国有位的目标,全面提升武平在福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彰显特色,找准定位1、古镇定位于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文化定位于“客家百姓文化 ”,核心为诚 信文化。3、品牌定位和旅游推介定位尚待商榷。合法依规,科学规划1、规划滞后,亟待完善。之前,中山镇已委托厦门大学闽台建筑文化研究所编制中山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和武平县工程咨询中心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但上述材料过于粗糙,不尽完善,且未组织评审。应在此基础上,再次组织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规划建筑专家、文化历史学者、地方耆宿等组成的班子进行论证,形成古镇保护与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古镇保护与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各项规划应与集镇建设规划相结合,对古4镇的旅游交通、入口区布局(含停车场)、公共空间等方面,进一步予以明确;应与新建民居相结合,对古镇新区的用地布局、道路框架、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落实和优化。规划经过多次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后,由指挥部牵头邀请上级有关旅游、规划等方面资深专家进行论证,力争早日定稿,报送有关部门评审并组织实施。2、着手编制古镇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委托具

7、有相关资质的景观和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完成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对古镇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空间布局、项目设置、要素整合、营销策略等要形成相对集中的意见,并且在控规中得到体现。同时,围绕规划编制,要在古镇核心区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重要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民居寺庙遗址、民间工匠艺人资源等相关数据资料,为下一步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打下基础。3、着手制订古镇保护办法,该办法主要是针对目前古镇中存在的违规修建、破墙开店、宅基地买卖等违法行为,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详细规定。该办法修改完善后,提交镇人大表决并县府批准。4、着 手 制 订 古 镇 房 屋 拆 迁 补 偿 安 置

8、政 策 。参 照 其 它 项目 拆 迁 安 置 办 法 ,同 时 结 合 古 镇 的 实 际 ,对 古 建 筑 、闲 置 店 面 、闲 置 宅 基 地 及 严 重 影 响 古 镇 风 貌 建 筑 物 的 征 购 、置 换 、拆 迁 、合 作 开 发 (或 按 比 例 出 资 ,或 政 府 投 资 、无 偿 使 用 若 干 年 ),作出 具 体 的 政 策 规 定 。政 策 应 多 次 征 求 当 地 群 众 和 规 划 、国 土 、建 设 等 部 门 专 家 的 意 见 ,并 专 题 召 开 修 改 意 见 征 询 会 。力 求 政策 合 法 合 规 ,群 众 接 受 。5、着手制订古建筑保护

9、与整修暂行办法。根据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需要,要对相当数量的古建筑进行整修,同5时考虑到古建筑规模大、基本空置、破损严重,必须进行抢救性维修的实际,着手制订古建筑保护与整修暂行办法。该办法必须对古建筑进行分门别类,确定相应的整修措施,明确相应的补助办法,并规定严格的整修程序,确保古建筑的整修符合古镇的风貌,还要能够充分调动当地群众整修的积极性。该办法形成初稿后,要广泛征求古镇老城、城中、新城三村村干部和古镇居民的意见,最后定稿报请有权机关批准后予以实施。精心安排,分步实施鉴于古镇保护开发规模大、项目多、资金缺口巨大的现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易后难,先部分后整体,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首先,修

10、复古街、古城门、武侯公祠和东平王庙等,以及挖掘军家话、汉剧、宫灯等非遗项目;其次,修复古名居、古桥、古塔等,以及挖掘其它非遗项目。上下结合,扩大宣传 1、加强对上宣传力度。要站在较高的宣传层面,以强大的气势,向县域外强力宣传中山古镇。切实增强古镇知名度、美誉度、形象度。2、加强对下宣传深度。要强化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对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重要性认识,强化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要加强对老城、城中、新城群众的宣传教育,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指挥部就下阶段工作作出了以下部署:1、由文体局牵头,对古镇非遗项目开展大面积、全方位的普查、收集及整理。2、由城建局牵头,组织开展古建筑完损、危险

11、程度鉴定工作。63、由中山镇组建巡查队伍,对古镇内的个人违法建房、企业违法占地、破墙开店、集体土地买卖等行为进行及时制止。4、由广电局牵头、文体局配合,加大古镇保护与开发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5、由中山镇负责,开展古镇保护区及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改善古镇环境面貌,改变古镇形象,提升古镇品位;广泛听取群众对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意见,取得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6、由镇政府、城建局、招商局等部门负责,开展项目对接、招商工作。7、由镇政府负责,制作一张反映古镇旅游开发的全貌图。8、由广电局负责,制作一部反映古镇深厚文化底蕴的专题片。9、由指挥部办公室制订各部门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三、工作建议1、县财下拨项目启动资金,并将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资金纳入今后分年度财政预算。2、组织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将中山粮站(建景区停车场)和原化肥厂土地(土地出让,筹集资金)划拨指挥部项目组。4、在城区范围划定地块出让,将出让金投入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5、将汉剧院建设项目落户中山镇。76、将卦坑湖项目开发古镇项目予以捆绑,给予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7、召开一次由各有关科局参加的专门会议,要求结合部门职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有序有效地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山古镇保护与开发指挥部2012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