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368897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说课稿西阿超小学 陈秀娟一、说教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1 页至第 7 页的教学内容,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是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正确填写长度单位,但是不能适当估测物体长度,而个别学生还是无法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对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 0 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

2、与技能目标: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熟练运用 1 米=100 厘米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线段的特点,会画、会数线段。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三、说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重点:在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表象,能够正确填写物体长度,熟练运用 1米=100 厘米进行换算。 难点:通过合作,能用刻度尺度量物体和画线段,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四、说教具刻度尺、卷尺 、五

3、、说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探究发现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并适时地进行演示,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并逐步推到概括得出结论。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六、说学法老师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于是我改变过去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在学法的引导上,我采取让学生独立探究、观察发现

4、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室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在引导探索时我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七、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158( ) ”。生补充“厘米” 。师:对,同学们,你们刚才加上的“厘米”是我们在第几单元学习的内容吗?生:第一单元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回顾知识,整

5、体把握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师板书)(1)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2)我们要知道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回答用手指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1 米有多长?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 1 厘米,哪些物体大约 1 米?(3)你知道线段的两个特征吗?怎样画一条线段?设计意图:回顾知识,整体把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回忆并发现,学生整体把握情况,以便串联,最后给以系统的总结和概括。3、典型示例(1)填空:1 枝铅笔长 22( ) 图钉的长大约是 1( ) 课桌长约 1( )操场的旗杆高 10( ) 1 根黄瓜长约 2

6、1( ) 1 枚曲别针长约( )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1 厘米 1 厘米地数,数( )次是 5 厘米,数( )次是 1 米(2)计算15 厘米+8 厘米( )厘米 16 厘米9 厘米( )厘米6 米 5 米 ( )厘米 1 米 5 厘米+1 米 3 厘米 =( )米( )厘米1 米 7 厘米+2 米 =( )米( )厘米(3)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 2 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 15 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 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 30 厘米的速度到离家 500 厘米的学校去上学,

7、路上还碰到了身高 165 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 1 米的课本看起书来。你为什么笑啊?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4)填一填用刻度尺测量时,先把刻度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的( )端,再看物体的( )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果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的 9,则物体的长度就是( )(5)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 1 厘米处,另一端对着 8 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6)这是一支粉笔,请你把估算的长度写在草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指名演示 小组合作 你拿我猜(7)现在我请一名同学用刻度尺来

8、量黑板的长,之后,让另一名同学用卷尺测量(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做单位。(8)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三角形由( )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条线段组成。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吗?( )(9)画一画画一条比 6 厘米短 2 厘米的线段。5、方法应用(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本环节还原数学活动活泼的建构过程,通过自己的测量,清楚地形成 1 厘米、1 米的直观表象。讲练结合,变式延伸,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串联、累计、加工进行重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系统连贯的在脑中形成知识网络。5、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有知识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使重点知识再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八、说板书设计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刻度尺 1、长度单位认识米 1 米=100 厘米2、线段 特点:会画设计意图: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一单元知识整体认识,形成系统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