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2013.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 100 分。2.请将第 卷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卷上的规定位置。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第 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血缘关系 B财产制度 C宗教信仰 D
2、政治态度2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 )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3“王沔(mian ),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据此判断,文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4“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九品中正制 B征辟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5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权力
3、日益向帝王集中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6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7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现实国情做出的积极反应B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8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的地方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
4、军作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B C D9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 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10“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11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
5、战,一致抗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122012 年 3 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称“两会” 。“ 两会” 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A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B国家权力机关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13青藏高原唱响全国: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七大的召开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1965
6、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 A B C D141980 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希望实现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 B C D152012 年 9 月 11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右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C钓鱼岛是中 国固有领土D日本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16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运作
7、方式,这一做法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17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C主要是由平民参与编订 D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181688 年的 “光荣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C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 D结束了国王的政治使命19下列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B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C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
8、、司法三部分20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专制”是实,“ 民主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 皇帝是国家元首”21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 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
9、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22“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 是指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七月流血事件 D光荣革命23关于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 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241992 年 9 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
10、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2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第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50 分
11、。26(13 分)在中国有很多城市的路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城市众多,但是城市的路名有很多相同之处,如红旗路、解放路、三民路、中山路等。材料二 网络调查:几次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11 年辛亥革命 1927 年北伐战争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 年“文化大革命 ”1978 年改革开放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认为哪些路名可能会被当今中国大陆与台湾共同使用?(2 分)分别说明大陆与台湾使用这些路名的理由。(4 分)(2)你认为材料一中的路名最适合大陆哪些城市使用?请分别说明理由。(3 分)(3)你认为上述哪次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刻,并说明理由。(4
12、分)27(11 分)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展示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1842 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展示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1954 年 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
13、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的回忆录展示三 新时期对外开放篇“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使人类更加和睦。”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展示一,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2)据展示二,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 分)材料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影响?(4 分)(3)据展示三,列举两个
14、与上海有关的实例,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2 分)28(12 分)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与古代雅典行政管理体制图(左图为唐朝中央机构图,右图为雅典政治机构图)。材料二 图文材料(右图: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讲演中这样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请回答:(1)读材料一,
1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并指出唐代中枢机构分工的目的何在?(5 分)(2)据材料一,比较雅典与唐代政治机构的异同。(4 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 分)29(14 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 60 多年,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1947 年)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
16、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引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 163 页材料三 纽约当地时间 10 月 4 日晚间,安理会就中东局势问题举行公开会议,并就由法国、德国、葡萄牙和英国共同起草提交的一份有关谴责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投出反对票,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对决议草案被否决表示“极度愤怒”和“失望”。她说,叙利亚问题将一直摆在安理会日程上。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劳德也表示,“否决不会阻挡我们,我们将继续对叙利亚施压。”中新网 2011
17、 年 10 月 5 日电请回答:(1)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为什么美国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 ?美国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3 分)(2)读材料二,运用相关的史实,说明两极格局“相对稳定性”的表现及其影响,并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 的因素有哪些?(7 分)(3)读材料三,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一项谴责叙利亚的决议动用了否决权,对此举动,你是如何看待的?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请从政治角度分析)(4 分)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 2 3
18、4 5 6 7 8 9 10a b c a b c C D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B C D B B D C D21 22 23 24 25B A B C D二、非选择题: 26(13 分)(1)共同使用:三民路、中山路。(2 分)原因:中国大陆认为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台湾认为孙中山是国父,是国民党领袖,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4 分)(2)红旗路最适合北京,因为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解放路最适合南京,因为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中山路、三民路最适合广州,因为广州是孙中山的故乡和国民党一
19、大的所在地。(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 分)(3)答案开放,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 分)27(11 分)(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2)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3 分)变化:由美国敌视、孤立新中国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2 分)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 分)(3)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 分)28(12 分)(1)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审议政令、中书省执行政令。(3 分)目的
20、:三省相互牵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的效率。(2 分)(2)同:都体现了分权原则。(2 分)异:唐代分权是为了皇帝专权;雅典分权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2 分)(3)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实行三权分立制,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3 分)29(14 分)(1)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霸权主义战略的严重障碍,强调结成“军事同盟”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苏联。(2 分)1949,组建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分)(2)“相对稳定性 ”体现在美苏两极格局存在了 40 多年。(1 分) 作用: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 分)因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4 分)(3)中国投出否决票,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符合我国一直倡导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精神)。(2 分)政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坚持不结盟的多边外交政策。(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