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粮食经济问题课程论文题 目: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姓 名: 戚雅男 学 号: 201046910232 专业班级: 经济学类 1002班 授课教师: 马强 学 期: 2011 2012 2011 年 10 月 18 日声 明此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文内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并且本人了解课程中有关抄袭及引用方面的规定。签 名: 戚雅男 日 期: 2011 年 10 月 18 日 论文评分表项 目 评 分论文内容(60)结构
2、与表达(30)字数与格式(10)合计总分评分人评分日期 年 月 日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 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高通胀压力下,以及外国市场的强烈竞争下,如何优化中国粮食产业结构,如何抵御外部粮食风险,如何守住 18亿亩粮食红线,已成为中国政府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政府部门
3、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毕竟粮食才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保证。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粮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粮食,一个国家根本不可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粮食,你将受制于其他国家,根本谈不上振兴国家的经济。所以,粮食是经济中的重中之重!同时,粮食安全也是政治安全的命脉。从政治角度看,粮食安全是立国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
4、,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可以说,粮食生产和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在,我国面对着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1、我国粮食安全现状1.1 粮食安全的定义及重要意义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
5、,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世纪 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都已经开始凸显,因为粮食问题而受制于人,从而丧失国家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粮食的主导权。实际上,粮食危机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且把此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和
6、粮食生产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把粮食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前就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改革更是首先从农业、农村、农民中展开,取得突破。1.2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隐忧的原因1.2.1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9.151亿亩,2003 年下降到 18.151亿亩,短短 7年时间减少了 1亿亩。2004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8.137亿亩,比 2003年净减少 140万亩,人均耕地下降
7、为 1.41亩(2003 年人均耕地 1.43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0.8 亩)。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 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 38。虽然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在 21-01亿亩,但60以上分布在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沙化及盐碱严重的西北部地区,且交通不便。加上这几年有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农业结构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减粮扩经,将良田改种果树等经济林木或毁田养鱼,有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过快等,自然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8、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 1/3是可灌溉的高产稳产农田,其余 23 是中低产田,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磷、钾。从水资源情况来看,农业用水非常紧缺。再加上我国农业节水程度很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40.45,而发达国家为0.7-0.8。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二为中低产田,灌溉水田、水浇地面积仅为 20左右。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匮乏,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这些具体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1.2.2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 45,粮食增产为 60,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需增加 40亿千克,呈刚性增长趋势。预计 2012
9、年人均粮食消费量 382千克左右,10 年后的 2022年 14.5亿人口,人均粮食消费量将增加到 390千克左右,到 2030年,人口为 16亿左右,按年人均需 400千克粮食计算,届时需要 6.4亿吨。这种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人口总数稳定增长,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健康食品来源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绿色粮食饲料发展转化蛋、奶、肉。每年我们肉类消费需求要增加 80万吨,蛋奶消费也“跨越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 1.2.3 粮食浪费严重,储备量不断下降由于种种
10、原因,我国粮食浪费相当严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相当于一个西湖;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水果等烤制的月饼,相当于一个小山头。国务院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在今年年初曾专门发文要求要移风易俗,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而新世纪以来,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据我们随机调查,很多农民不储粮,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1.2.4 对粮食的需
11、求增加,进口依赖度提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据测算,城市化程度每提高 1,粮食消费总量大体上增加 100万吨。另外,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和生物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预计年递增 2.2,占粮食总消费的 8.0左右。美国用大量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生产乙醇,来代替作为能源的汽油。这意味着现在美国生产的玉米全部用于转换汽油还不够,必须每年以 10的增长速度生产玉米,才能满足其目前汽油需求量的 20,我国已成为粮食纯进口大国,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1.2.5 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
12、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即使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生产力已经很发达了,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虽然说我们现在有好多优质的粮食品种,但是仍然满足不了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科技的问题了,没能够及时的培育出优质的品种,造成了我们只能继续沿用我们上一辈的粮食品种,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点障碍,这就要我们深刻反思了! 1.2.6 我国粮食的减产问题其实,减产也不是很普遍的事,只是在个别地方出现,
13、但是他终究是一个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究其原因,我感觉包括天灾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从天灾方面来说,主要是旱涝和干热风,不遇则罢,一旦遇到,那粮食减产可不是一斤两斤了,那可是大面积的减产。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那毕竟是国家的一项损失,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人人祸了。比方说建筑占用耕地,就这一项一年就减少了多少粮食?国家耕地年年在减少,受此影响国家粮食也在年年减少。1.2.7 粮食成本增加,中粮的农民减少貌似现在科技发达了,生产粮食的成本降低了,但是,那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随着物价随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钱也随之增多了,通俗一点讲就是钱也不算钱了,所以人们种地需要投入的也多了,从
14、而间接的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导致种地成本增加,从而粮食成本增加。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外出打工一月挣的钱可以抵得上农民一季种地的收入!再说了, 在家累是累活的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人们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芜,大量的土地被遗弃荒废,直接造成了国家的土地的减少。2、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及应对策略2.1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的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始终把耕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决守住 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现在人均约 1.3亩耕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
15、为 1340万公顷,到2010年全国将通过开发整理等方式,补充耕地应达到 274万公顷。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 2.2 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近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为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发展壮
16、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要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作为规范和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桥梁,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服务工作,鼓励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收。 2.3 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农业是弱质产业,投资规模大。见效慢,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对农业的投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一直实行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种财政补贴,补贴资金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部分。相较而言,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但是直接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农业生
17、产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2.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譬如,我省要充分依托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平台,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2.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所以,要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
18、出能力。不断扩大丰富水源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农田整治,推行沃土工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2.6 建立高效的粮食安全储备系统2.6.1 是建立一定规模的实物储备在国家遭受粮食禁运时,储备粮能立即释放出来,缓解粮食饥荒,增加回旋余地。但要防止过高的粮食储备。目前,我国粮食储备规模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 1718的安全系数,暴露出明显的效率低、时效性差、成本高、透明度低等弊端。2.6.2 是建立适当的粮食产能储备,稳定可耕地面积在当前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时,严格控制耕
19、地面积的非农业占用。因为一旦耕地占用速度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如果增加粮食进口所节约出来的耕地仍然留作农用,用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那么一旦出现诸如粮食禁运之类的事件,我们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节约出来的耕地还原为粮田,从而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对我国粮食安全所造成的可能危害。 2.7 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 ,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3、结论要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不但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指引,促进中国粮食结构的优化,还要政府在法律上进行强有力的限制,保证耕地安全。现状是中国没有近忧但却要面对很严重的远忧,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信中国政府在严格的制度保证下可以从容面对粮食问题,毕竟这是中国能否平稳高速发展的最基本保证。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中国学术期刊网 2、李宗超: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考中“粮食安全部分”3、经济期刊中“18 亿亩耕地红线”的背后4、百度文库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5、周兆林粮食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