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运动饮料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各种健身运动中,运动饮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概述运动饮料的概念及种类,分析运动饮料的成分特点及作用,最后简单介绍了运动饮料的补充方法与原则和实际中的应用。关键字: 运动饮料 种类 成分特点 补充方法原则 实例前言:运动饮料是继碳酸饮料、茶饮料、乳饮料、果蔬饮料后的第五代饮料,适时适量的运动饮料补充有利于运动员保持旺盛体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通常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能量消耗,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功能下降等运动生理特点配制的,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素,起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2、正文:1.运动饮料的概念及种类1.1 运动饮料的概念我国于 1994 年颁布了运动饮料的国家标准(2009 年修订),标准中将运动饮料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育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1运动饮料象征着休闲、健康和活力充沛,在市场上不仅为运动(或体力 )人员所需,同样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运动饮料的共同特点为补水、补盐、补能量及消暑2。与其他饮料产品一样,运动饮料非常注重风味特性和营养。1.2 运动饮料的种类通常运动饮料课分为果味型运动饮料、天然果汁型运动饮料、矿泉水型运动饮料和特色营养型运动饮料。果味型:以果味香精、糖、色素为原料,添加
3、维生素、无机盐配制的饮料。如目前很多蓝色、紫色、粉红色的果味型饮料,都是添加色素而成。天然果汁型:以鲜橙、山楂、猕猴桃、葡萄、蓝莓等果汁为原料,添加电解质、维生素配制而成。矿泉水型:以矿泉水为原料加入维生素或无机盐营养物配制而成。特色营养型:为提高竞技能力,消除运动性疲劳和预防运动创伤,如添加碱性元素、氨基酸、牛黄酸、低聚糖等特色营养品的饮料。挑选运动饮料要根据运动饮料的配方和主要成分,以及运动员身体状况和运动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饮料。对于从事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耐力运动项目,如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可以选择碳水化合物较高的电解质运动饮料;对于短时间剧烈运动项目,如百米跑,由于缺氧,体内产生酸性物质
4、较多时,可以选择碱性电解质饮料;对于运动时体力下降时,可以选择维生素丰富的运动饮料。2.运动饮料的成分特点运动饮料的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电解质等,而有些饮料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肽类物质、某些植物提取或者其他功能成分等。与普通饮料不同,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需要,同时将补水、补糖与补盐结合起来,有良好的口感。2.1 含有一定比例的低聚糖和单糖类含有碳水化合物成分是众多运动饮料的特点,如含有一定比例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糖浓度为 6%8%,具有易吸收,有助于血糖浓度的维持和加快体液的恢复,且对胃肠道刺激小等特点。2.2 含有电解质和维生素钾、钠、钙、镁等离子有助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
5、维持肌肉良好的做功能力。饮料中通常以添加钠、钾为主,有些配方中对钙、镁也有一定的要求。维生素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为主,如 B 族维生素,可以促进能量生成,维生素 C 则用以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机体的伤害,延缓疲劳的发生。但过多的维生素添加,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和利用率。2.3 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等成分碳酸气回引起胃部胀气和不适、胃痉挛甚至呕吐等症状,咖啡因和酒精有一定的利尿、脱水的作用,会进一步加重体液的丢失3。2.4 以等渗和低渗透压为主饮料的渗透压与人体体液处于等渗或者低渗的状态下,才更容易被人体吸收。3.运动饮料的作用3.1 补充体液水是仅次于氧的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
6、的 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血浆约占体重的 5%,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 15%,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在所有的体力活动中都会产生热,所产的热要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散失。汗液的丢失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它取决于环境条件、运动强度等。实验表明,小量的体液丢失也会影响到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技能,体液丢失大于体重的 5%可以影响到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等。在运动的前、中、后适时适量的进行补液,可以维持良好的细胞功能,维持体内的血容量,调节体温,获得最大的体力能力,从而预防运动员在运动中过多脱水和体温过高引起运动能力的下降。3.2 及时补充能量运动中能源物质被大量消耗,尤其是人体运动的重要能源糖的耗竭
7、是影响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糖作为运动中能量供应物质,耗氧量小,动员快,并且为脂肪与其他营养物质的氧化提供碳骨架。影响高水平运动能力的维持以及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糖供给,因此通过运动饮料中糖的补充对保证运动时能源供应和运动后能源物质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3.3 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运动中电解质的代谢明显加强,运动时电解质主要随汗液大量丢失,汗液中电解质成分主要是钠和钾,还有少量镁、钙和微量元素。钠可刺激小肠对糖和水分的摄取,维持细胞外液。细胞外钠对调节体温、水和离子的排出、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细胞反应的酶控制等均有重要意义。钾对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有重要作用,钾可协助葡萄糖的跨膜转运,对预
8、防热应激有一定的作用4。当运动员缺钾时,糖的利用受限,体内 ATP 合成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干扰,肌肉的血流量减少。肌肉的相对缺血状态可引起肌肉无力,心脏功能紊乱。维生素如 B 族维生素,可以促进能量代谢,维生素 C 则可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机体的伤害,延缓疲劳的发生,适量的牛磺酸和肌醇,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防止蛋白质的分解,调节新陈代谢,加速疲劳的消除等。4运动饮料实例4.1 低聚异麦芽糖运动饮料低聚异麦芽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生产的含 3-8 个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能经小肠逐步消化吸收。低聚异麦芽糖的渗透压约是葡萄糖的 1/4,其甜度约为蔗糖的 30%,生理特点是被吸收利用的速度比单、双
9、糖慢,一次摄入后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能量补充;同时,引起的胰岛素反应平稳,克服了运动中服用单、双糖引起的回跃性低血糖反应。因此,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较好的运动能量补充剂。4.2 植酸运动饮料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在饮料中添加植酸,可以减少或防止钠离子对镁离子吸收的干扰和排斥,使人体在有钠离子存在时仍能吸收镁离子。植酸具有 12 个羟基,能与金属螯合成不溶性金属盐,植酸与镁离子形成螯合物,可以使镁排除钠的干扰而被人体吸收,1g 植酸可螯合 125mg 镁。植酸及其螯合物进人体消化道即可被吸收,有助于急性症的缓解,故植酸又被称为快速解渴剂。4.3 提高肌肉运动功能的饮料一种提高肌肉运动功能的饮料含有支链
10、氨基酸混合物(由 L-亮氨酸 1 份、L-异亮氨酸20-0.6 份、 L-缬氨酸 0.4-0.8 份组成) 0.5-40g/L,酪蛋白或其盐 10-70g/L,卵磷脂 5-20g/L,糖类 30-100g/L。上述组成中的支链氨基酸混合物可以很快为人体所吸收,随人体的血液迁移到体内各器官中,特别供给肌肉,提高肌肉运动功能,而且此饮料在加热消毒时有良好的耐蒸煮性。4.4 高能饮料高能饮料除了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葡萄糖及电解质外,还加入了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和强身健体的中药成分。其突出的功能是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主要是对人在疲劳时作针对性的养料补充。该饮料是专为剧烈运动、长时间工作不能离岗
11、或处于特殊环境下的人群而配制的。4.5 增加运动员活性和在运动后再生活力的运动饮料增加运动员活性和恢复运动员活力的运动饮料含有:锌盐、铜盐、L-苯丙氨酸、L-精氨酸、牛磺酸、维生素 E、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叶酸、泛酸钙和盐酸胺,也可含有苏氨酸。此类运动饮料除含有以上成分外,还应加入碳水化合物、柠檬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素。4.运动饮料的补充方法与原则运动饮料的初衷是为了补充水分,以维持人体良好的水平衡。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后,要遵循少量多次、及时主动补充的原则:运动前 1-2 小时补充 250-500ml 液体,可增加体内糖储备。运动中采用小量多次的方
12、式,每 15-20 分钟补充 125-240ml 液体,维持血糖水平,延缓疲劳。运动后及时补充运动中的液体流失,促进肌糖元快速恢复,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通过丢失的体重确定补液的量,参照尿液的颜色作为体液平衡的依据。运动饮料的设计是适合运动中的生理及代谢特点,对于无运动锻炼的人群,不要把和运动饮料当做时尚5。 5.结语通过上文可以知道补充适宜的运动饮料能使运动者的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及时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利于运动能力的发挥。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深人,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对运动饮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身体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让体力得到更好的平衡,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文献资料:1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运动饮料.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梁世杰,丁克芳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饮料工业,2003,6(3):1-73黄玉广,运动与营养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4):50-514王志华,焦颖,杨则宜等运动饮料科学浅析食品工业,2005(4):52-54 5张林,张庆燕运动饮料与运动饮料的科学选用山东体育科技.1995,3:1-3.6秦邵斐碳水化合物、水、电解质与运动饮料体育科技,2000,21(1):32-34.软饮料工艺学论文:认识运动饮料班级: 食安 0821 班姓名: 代雪微学号: A1008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