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356058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0 年 11 月 25-26 日 中国四川成都)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协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大 会 概

2、 况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于 2002 年、2005 年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家 15 个部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于 2010年 11 月 25-26 日继续在四川成都主办“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

3、国际科技大会”。本届大会以“中医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将汇聚国际国内中医药界名流,交流国际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成果,共谋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之大业,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期将举办 2010 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和第 64 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会议组委会热忱邀请世界各国(地区)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大学、企业的医药官员、学者、企业家、投资家参加此次中医药盛会,加强交流合作,展示最新成果,共商发展大计,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一、大会组织机构大会主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领导和四川省领导共同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由主办、承办单位有关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大会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传

4、统医药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组织机构具体名单请见大会网站 www.icetcm.org)二、大会主题中医药创新与发展三、大会内容第一部分 创新论坛(一)特邀演讲。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有关国际组织官员作特邀演讲。(二)大会报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三)主题分会。分会一 政府论坛征文内容:1、中医药多边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2、推动中医药进入各国医疗保健体系3、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的保护4、中医药产品注册与监管5、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投稿专用邮箱:icetcm_分会二 中医药学传承创新与基础理论研究主 席: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Glau

5、dia. Witt 德国柏林大学 教授国际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会副主席副主席:高思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王新陆 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教授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王昌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中医中药学科主任 教授Heiner Fruehaut 美国俄勒岗传统医学院院长Gerd Ohmstede 德国传统针灸中医学会执行主席Seung-Hoon Chol 韩国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院长 教授秘书长:康立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高永翔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教授承办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征文内容:1、中医藏象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诊法与辨证体系研

6、究2、中药药性与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3、经络腧穴理论、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研究4、中医养生理论与疾病预防研究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中医药基础理论专项研究投稿专用邮箱:分会三 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与疗效评价研究主 席: 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Lloyd P. Aiello 美国哈佛大学 Joslink 医学中心所长 教授副主席: 曹洪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首席研究员郭子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医大师Christopher Giligan 英国剑桥大学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教授Shaw T.Chen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评鉴中心植物药部

7、主任 博士秘书长: 史大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研究员段俊国 国家中药临床试验中心(成都)主任 教授承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征文内容:1、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肿瘤、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或中西医综合诊疗方案研究2、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医临床诊断技术研究3、其他传统医药在各种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4、针灸等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投稿专用邮箱:分会四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主 席: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James L.Boyer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肝脏中心主任

8、教授副主席: 范昕建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 教授刘 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教授杨 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Lixing Lao 美国马里兰大学中西医结合中心中医药研究主任 教授Tarek I.Hassanein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 教授秘书长: 贾振华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钟 森 四川省中医医院院长 教授冯全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教授承办单位: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四川省中医医院征文内容:1、中医、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与中医疫病防治体系的研究2、甲型 H1N1 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3、病毒性

9、肝炎、艾滋病、结核等重大传染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性传染病的中医药应急防控能力研究投稿专用邮箱:分会五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主 席: 肖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Yang,Hyun Ok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副主席: 周福成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员万德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陈士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David Y-W Lee 美国哈佛医学院 教授Shaohua Zhou 泰国东南亚泰中医药研究院 教授田代真一 日本昭和药科大学 教授秘书长: 魏殿生 国

10、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 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助理 研究员彭 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 教授承办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征文内容:1、中药种质与濒危珍稀资源的保护,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研究2、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研究3、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经营研究4、自然灾害区域中药材恢复与重建研究5、森林药用资源的培育与开发利用研究投稿专用邮箱:liu_分会六 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主 席: 魏于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玉如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学Geoffrey A. Cordell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

11、加哥分校终身名誉教授副主席: 徐学民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 研究员张永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副部长 研究员肖小河 解放军 302 医院药学部主任 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Yu Izumi(泉祐)花王(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Osami Takeda (武田修己) 株式会社津村生药研究部部长秘书长: 赵军宁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承办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征文内容:1、中药创新与开发研究2、中药大品种技术改造及二次开发研究3、中药新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4、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与完善研究5、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研究6、创新药物与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7、中药健康产品的

12、研究开发等投稿专用邮箱:分会七 民族医药发展与创新主 席: 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Jiangang Lama 联合国和平基金会主席Peter J.Houghton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 教授副主席: 尼玛次仁 西藏藏医学院院长 教授罗布江村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斯 朗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教授罗国安 清华大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黄福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院长 教授哈木拉提 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 教授James 亚洲传统医药协会秘书长 教授玛安巴嘎 蒙古国毛诺斯医学院名誉院长 教授秘书长: 冯 岭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秘书长 主任医师

13、仁旺次仁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毕文钢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 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院长 教授顾 健 西南民族大学药学系主任承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北京藏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征文内容:1、生物多样性与民族医药的关系2、民族医药知识与经验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3、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的传承与整理研究4、民族医药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5、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民族医药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利用6、民族医药新药、保健食品研究与开发7、其他传统医药(包括世界各国民族医药)在各种疾病防治中的作用8、重点民族医药材区域及文化品牌建设研究9、特殊及知名民族药材品种研究10、民

14、族药材标准化建设研究投稿专用邮箱:第二部分 专题活动围绕中医药合作交流、产业发展、学术发展等热点,大会将举办系列专题活动,目前已确定的五个专题活动如下:专题活动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题研讨会主要就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目标,重点病种研究、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基地单位协作机制,中医研究型门诊与研究型病房建设,医疗与科研信息一体化建设等进行研讨。专题活动二:林源中药培育与开发利用研讨会围绕森林药用植物良种繁育、活性物提取、加工利用、以及产学研机制、林源药用植物领域科技工作重点等进行研讨,推动我国森林药用资源产业的发展。专题活动三: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专题研讨会以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大会将

15、与有关国家(地区)的相关机构共同举办国际合作专题研讨,邀请全球中医药、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等,围绕研究开发、产业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力争促进合作。专题活动四:中医药国际教育、翻译、编辑和出版专题研讨会针对中医药翻译、教材、出版等方面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发展与困难同在等诸多问题。对如何制定解决问题的战略与方法,研制发行高质量的出版物,培养相关英语人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服务。专题活动五:需求对接专题活动围绕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介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及项目,发布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资金、人才、项目有效对接,加速成果转化、人才

16、交流、项目融资。第三部分 展览交易(一)2010 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单位: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二)第 64 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主办单位: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四、会议日程日 期 上 午 下 午 晚 上11 月 24 日(星期三) 报到注册(7:0022:30)11 月 25 日(星期四)1. 9:009:30 开幕式2. 9:3012:00特邀演讲及大会报告14:0018:00 主题分会专题活动20:0022:00 专题活动11 月 26 日(星期五)9:0012:00 主题分会专题活动14:00

17、18:00 主题分会专题活动总 结五、工作语言中文和英文为本次大会的工作语言,开幕式、特邀演讲和大会报告将安排同声传译。六、大会注册1、注册方式请参加大会的代表向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注册(报名表见附件 1),或登陆大会网站在线注册(http:/www.icetcm.org),注册截止日期为 2010 年 10 月 30 日。联系人:程祖强 王彦杰电 话:86-28-86728520 86719106传 真:86-28-86723142E-mail: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 39 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邮 编: 6100162、注册费用境内:2010 年 8 月 30 日前,人民币 800 元 /

18、人2010 年 8 月 30 日后,人民币 1000 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注册优惠 50%注册费用包括:参加大会及分会、专题活动、领取会议资料、会期午餐(2 天)。境外:2010 年 8 月 30 日前,160 美元 /人2010 年 8 月 30 日后,200 美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注册优惠 50%注册费用包括:参加大会及分会、专题活动、领取会议资料、会期午餐(2 天),此外,可提供邀请函。注册费请付至:11 月 25-27 日举行 2010 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第 64 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境内:户 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开户行:工行署袜南街支行帐 号:440292800902640038

19、0境外:户 名: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开户行:中行蜀都大道支行帐 号:00630408091001汇款时请注明:汇款单位、参会代表姓名及“中医药大会注册费”字样截止日期:2010 年 10 月 30 日(汇款手续费自理,报到时请提供收据)所有参会代表付费成功后,将得到大会确认。七、论文征集提交大会论文的代表,请按照大会征文通知要求(附件 2)撰写并提交。八、大会联系方式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 39 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邮 编:610016E-mail:联系人:程祖强 王彦杰 王岚 宁华电 话:862886728520 86719106传 真:862886723142更多会议信

20、息请关注大会最新通知及大会网站网址:www.icetcm.org附件 1:大会报名表附件 2:大会征文要求附件 1大会报名表(务请于 2010 年 10 月 30 日前提交至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我要求参加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对以下分会或专题活动感兴趣,请将最后安排寄给我。 分会一 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政府论坛 分会二 中医药学的现代理念与基础理论研究 分会三 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与疗效评价研究 分会四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分会五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分会六 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 分会七 民族医药发展与创新专题活动一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题研讨会专题活动二 林源中药培育与开发利用

21、研讨会专题活动三 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专题研讨会专题活动四 中医药国际教育、翻译、编辑和出版专题研讨会专题活动五 需求对接专题活动我提交论文给大会,请注意查收。姓名: 性别: 男 女职务: 职称:单位:通讯地址:电话: 传真:E-mail:所需酒店标准: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单人间 双人间 套间签名: 日期:(欢迎各位代表通过网站注册:www.icetcm.org)附件 2大会征文统一要求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练通顺,文稿请用电子邮件投递至各分会投稿专用信箱,一般文章以 30005000 字为宜。2. 来稿须列出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

22、(城市)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空格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之后标注作者工作单位,并列出工作单位、地名、邮政编码。3. 来稿请附 300 字摘要(国内来稿附中英文摘要,国外来稿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8 个以内),并附中、英文一致的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英文须隔行打印,为审译修改留出空间)。中、英文摘要可结合课题背景(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撰写,以指导阅读,使读者获得更多信息。4. 来稿若属于国家(委、部、局、自然基金)、省(厅、局)高校及大专院校资助的课题,请顺序注明课题的立项主管部门、所属计划、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5. 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详细信息

23、(姓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电话或 E-mail),以便和读者联系、交流。6.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请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注录规则书写)期刊作者.引文.题目.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书籍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迄页专利发明者.专利名称.专利申请号或专利批准号,法律状态。7.来稿务必书写清楚论文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以便联系。8.截稿日期:2010 年 8 月 31 日三、大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及各分会秘书处联系方式1、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人:彭 腾 罗晓红电 话:86-28-61800101 86-28-61800107 138803

24、76673传 真:86-28-61800101E-mail:地 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 116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邮 编:6111372、各分会秘书处联系方式分会一 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政府论坛联系人:吴 霞电 话:86-28-68107808 13658030166传 真:86-28-68107808E-mail:icetcm_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 39 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邮 编:610016分会二 中医药学的现代理念与基础理论研究联系人:吴贤波电 话:86-28-61800223 18980002889传 真:86-28-61800223E-mail: 地 址:成都市温江

25、区柳台大道 116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办公室)邮 编:611137分会三 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与疗效评价研究联系人:李明权 向 敏电 话:86-28-87783623 18980880102传 真:86-28-87732407E-mail: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 39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办)邮 编:610072分会四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联系人:李 晖 郭尹玲电 话:86-28-87765260 18980880162传 真:86-28-87765260E-mail: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 39 号(四川省中医医院科研部)邮 编:610072分会五 中

26、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联系人:刘贤武 卞金辉电 话:86-28-61800231 13980403750传 真:86-28-61800234E-mail:liu_地 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 1166 号(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邮 编:611137分会六 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系人:张春梅电 话:86-28-85212023 85224504 13880808610传 真:86-28-85224504E-mail:地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51 号(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邮 编:610041分会七 民族医药发展与创新联系人:顾 建电 话:86-28-66252318 13882156288传 真:86-28-66252318E-mail:地 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 16 号(西南民族大学 15 号信箱)邮 编:61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