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习题课,一、选择题,在现代OS中,提高内存利用率是通过(A)实现的,而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运行是通过(B)实现。A,B:1对换, 2内存保护,3 修改过程,4执行过程 静态链接重定位是在作业(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B)中进行的。A,B:1编译过程,2装入过程,3修改过程,4执行过程 3. 静态链接是在(A)时进行的,动态链接是在(B)或(C)进行的,其中在(C)进行时,可使内存利用率最高;适用于动态链接的存储方式是(D)。A,B,C:1编译某段程序时,2装入某段程序时,3调用某段程序时,4紧凑时,5装入程序之前D:1分段存储管理,2分页存储管理,3可变分
2、区管理,4固定分区管理 4. 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动力分别是(B)和(C)。A,B,C: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求,4更好满足多道程序需求;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一、选择题,5. 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优先使用低地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A),能使内存空间空闲块较均匀分布的算法是(B),每次分配是即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空闲块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C)。A,B,C:1最佳适应算法,2最坏适应算法,3 首次适应算法,4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6. 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下述三种情况:1
3、释放区与插入点前一分区F1邻接,此时应(A);2释放区与插入点后一分区F2邻接,此时应(B);3释放区不与F1和F2邻接,此时应(C)。A,B,C:1为会回收区建一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小和始址;2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暂不做任何改变;3以F1分区的表项为新表项,但修改新表项的大小;4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始址。 7. 对于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应(A);当程序执行时,是由(B)与(A)中的(C)相加得到D,用(D)来访问内存。A:1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2为每个程序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3为每道程序设置两个重定位寄存器,4为每个程序段和数据段都设
4、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B,C,D:1物理地址,2有效地址,3间接地址,4起始地址,一、选择题,8. 在没有快表的情况下,分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要访问(A)次内存,分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需访问(B)次内存,段页式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需访问(C)次内存。A,B,C: 1 )1, 2 )2, 3) 3, 4 ) 4 9. 在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A)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管理最简单,但存储碎片较多;(B)使内存碎片尽可能少,而且内存利用率最高。A,B:1)段式,2)页式,3)段页式,4)固定分区,5)可变分区 10.下列存储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A),会产生外部碎片的是(B)。A
5、,B: 1页式和段式,2页式和段页式, 3动态分区方式和段式 11.从下列对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正确的一条:A:要求作业在运行前全部装入内存,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内存B:运行前不必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C:运行前不必全装入内存,运行中必须一直驻留内存D:运行前补习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一、选择题,12.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中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A)参考,修改位供(B)参考,访问位供(C)参考,外存始址供(D)参考A,B,C,D:1 页面分配,2置换算法,3程序访问,4换出页面,5调入页面 13.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寄存器中页表的长度,
6、则会引起(A);否则,所需的页不在内存中会引起(B)。A,B:1输入/输出中断,2时钟中断,3越界中断,4缺页中断 1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有多种置换算法:选择最先进入系统中的页面进行淘汰的算法称为(A);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B);选择上次访问后所经历最长时间的算法称为(C);选择自某时刻以来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D)。A,B,C,D:1 FIFO算法,2OPT算法,3LRU算法,4 NRU算法,5LFU算法 15.虚拟存储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理论,此理论的含义是(A)。局部性有两种表现形式,时间局部性和(B),它们的意义分别是(C)和(D)。A
7、,B:1代码的顺序执行,2程序执行时对主存的访问是不均匀的,3数据的局部性,4变量的连续访问,5指令的局部性,6空间的局部性C,D:1最近访问的单元可能在不久还会访问,2最近访问的单元其附近的单元很可能即将被访问。,二、填空题,每道程序在内存中“各得其所”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保证每道程序在不收干扰的情况下运行,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为缓和内存紧张的情况,将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调到外存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能让较大的程序在较小的内存空间运行,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 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 )中的( )变换为( )中的( ). 通常用户程序使用( )地址,处理机执行程序时必须使
8、用( )地址.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通过( )来减少内存碎片,它必须要有( )技术的支持.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可能因为( )、( )等原因产生地址中断. 分页系统中,若页面较小,虽有利于( ),但会引起( );若页面较大,虽可减少,( ),但会引起( ). 在分页系统中,页表的作用是( )和( ). 在分页系统中为实现地址变换而设置了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了( )和( );在程序未运行时,这些信息保存在( ). 虚拟存储器除了有相当容量的内存和外存支持外,还应该有( ), ( )和( )的硬件支持.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反复进行页面换入、换出的现象称为( ),三、简答题,1.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
9、为64KB,页面大小为1KB.对于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1、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号物理块中。(1) 将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2500和4500转化为物理地址(2) 以十进制的逻辑地址3500为例画出地址变换过程 2.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内存空间为640KB,高端40KB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在分配内存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地段空间。对下列的请求和释放序列,请分别给出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以下表的形式填出答案)1.作业1申请130KB 2.作业2申请60KB 3.作业3申请100KB 4.作业2释放60KB
10、5.作业4申请200KB 6.作业3释放100KB 7.作业1释放130KB,三、简答题,3.假设某作业访问页面的次序为4,3,2,1,4,3,5,4,3,2,1,5。当前未装入任何页面。当分配给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时,请分别计算采用LRU和FIFO 页面置换算法淘汰页面时,访问这些页面的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习题课,一、选择题,在现代OS中,提高内存利用率是通过(4)实现的,而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运行是通过(2)实现。A,B:1对换, 2内存保护,3 修改过程,4虚拟存储器 静态链接重定位是在作业(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B)中进行的。A,B:1
11、编译过程,2装入过程,3修改过程,4执行过程 3. 静态链接是在(5)时进行的,动态链接是在(2)或(3)进行的,其中在(3)进行时,可使内存利用率最高;适用于动态链接的存储方式是(1)。A,B,C:1编译某段程序时,2装入某段程序时,3调用某段程序时,4紧凑时,5装入程序之前D:1分段存储管理,2分页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管理,4固定分区管理 4. 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1),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动力分别是(3)和(1)。A,B,C: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求,4更好满足多道程序需求;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
12、率,一、选择题,5. 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优先使用低地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3),能使内存空间空闲块较均匀分布的算法是(4),每次分配是即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空闲块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1)。A,B,C:1最佳适应算法,2最坏适应算法,3 首次适应算法,4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6. 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下述三种情况:1释放区与插入点前一分区F1邻接,此时应(3);2释放区与插入点后一分区F2邻接,此时应(4);3释放区不与F1和F2邻接,此时应(1)。A,B,C:1为会回收区建一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小和始址;2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暂不做任何改变;3以F1分区的表项为新表项,但修改
13、新表项的大小;4以F2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始址。 7. 对于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应(1);当程序执行时,是由(2)与(1)中的(C)相加得到D,用(D)来访问内存。A:1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2为每个程序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3为每道程序设置两个重定位寄存器,4为每个程序段和数据段都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B,C,D:1物理地址,2有效地址,3间接地址,4起始地址,一、选择题,8. 在没有快表的情况下,分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要访问(2)次内存,分段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需访问(2)次内存,段页式系统每访问一次数据,需访问(3)次内存。A,B,C: 1 )1,
14、 2 )2, 3) 3, 4 ) 4 9. 在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4)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管理最简单,但存储碎片较多;(2)使内存碎片尽可能少,而且内存利用率最高。A,B:1)段式,2)页式,3)段页式,4)固定分区,5)可变分区 10.下列存储方式中,会产生内部碎片的是(2),会产生外部碎片的是(3)。A,B: 1页式和段式,2页式和段页式, 3动态分区方式和段式 11.从下列对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正确的一条:bA:要求作业在运行前全部装入内存,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内存B:运行前不必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C:运行前不必全装入内存,运行中必须一直驻留内存D:运行前必须
15、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一、选择题,12. 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中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3)参考,修改位供(4)参考,访问位供(2)参考,外存始址供(5)参考A,B,C,D:1 页面分配,2置换算法,3程序访问,4换出页面,5调入页面 13.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寄存器中页表的长度,则会引起(3);否则,所需的页不在内存中会引起(4)。A,B:1输入/输出中断,2时钟中断,3越界中断,4缺页中断 1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有多种置换算法:选择最先进入系统中的页面进行淘汰的算法称为(1);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2);选择上次访问后所经历最
16、长时间的算法称为(3);选择自某时刻以来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5)。A,B,C,D:1 FIFO算法,2OPT算法,3LRU算法,4 NRU算法,5LFU算法 15.虚拟存储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理论,此理论的含义是(2)。局部性有两种表现形式,时间局部性和(6),它们的意义分别是(1)和(2)。A,B:1代码的顺序执行,2程序执行时对主存的访问是不均匀的,3数据的局部性,4变量的连续访问,5指令的局部性,6空间的局部性C,D:1最近访问的单元可能在不久还会访问,2最近访问的单元其附近的单元很可能即将被访问。,二、填空题,每道程序在内存中“各得其所”是通过( )功能实现
17、的,保证每道程序在不收干扰的情况下运行,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为缓和内存紧张的情况,将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调到外存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能让较大的程序在较小的内存空间运行,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 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 )中的( )变换为( )中的( ). 通常用户程序使用( )地址,处理机执行程序时必须使用( )地址.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通过( )来减少内存碎片,它必须要有( )技术的支持.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可能因为( )、( )等原因产生地址中断. 分页系统中,若页面较小,虽有利于( ),但会引起( );若页面较大,虽可减少,( ),但会引起( ). 在分页系统中,页表的
18、作用是( )和( ). 在分页系统中为实现地址变换而设置了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了( )和( );在程序未运行时,这些信息保存在( ). 虚拟存储器除了有相当容量的内存和外存支持外,还应该有( ), ( )和( )的硬件支持.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反复进行页面换入、换出的现象称为( ),三、简答题,1.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B,页面大小为1KB.对于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1、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号物理块中。(1) 将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2500和4500转化为物理地址(2) 以十进制的逻辑地址3500为例画出地址变换过程 2.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
19、内存空间为640KB,高端40KB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在分配内存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地段空间。对下列的请求和释放序列,请分别给出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以下表的形式填出答案)1.作业1申请130KB 2.作业2申请60KB 3.作业3申请100KB 4.作业2释放60KB 5.作业4申请200KB 6.作业3释放100KB 7.作业1释放130KB,三、简答题,3.假设某作业访问页面的次序为4,3,2,1,4,3,5,4,3,2,1,5。当前未装入任何页面。当分配给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时,请分别计算采用LRU和FIFO 页面置换算法淘汰页面时,访问这些页面的过程中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