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总结2010年度,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推行绩效管理方法,狠抓效能建设,扎实做好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疾控各项工作工作的落实,推 动我县公共卫生又好又快地发展,提高疾控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切实履行“ 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地区重点 预防、重点人群重点干预”的疾病控制策略,加强管理,优化服 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县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如下。一 、落 实 责 任 ,强 力 推 进 绩 效 考 核 工 作一是加强领导。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县疾控中心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 强
2、化了 对绩效考核的组织领导,为中心解决困难和问题。疾控中心领导集中精力,靠前指挥,分工负责, 统 一扎口,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做好工作。二是积极动员。从年初开始,召开多轮会议,积极做好绩效考核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所有同志都了解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分解任务,鼓足士气,全 员动 手,掀起绩效考核自评与迎查工作热潮。三是落实责任。层层落实了工作指标,分解责任,将绩效考核工作与考核结果列入年度目标任务和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底评先评优挂钩, 兑现奖惩。四是努力拓展绩效考核的效力。积极主动向政府分管领导和卫生局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让各级领导了解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使政府更
3、加关心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今后积极争取财政、编职等各有关的支持奠定了基础。二、紧扣标准, 科 学 组 织 开 展 疾 控 绩 效 考 核 工 作(一)准确理解绩效考核指标内涵。疾控中心及时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操作手册进行再学习,弄懂弄通指标含义,掌握考核数据收集的正确方法。对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的指标,及时向市疾控中心请示,保证资 料的收集、整理、 汇总符合操作手册要求。(二)反复核实数据。结合专业工作,疾控中心绩效考核技术指导小组对绩效考核的相关专业指标进行反复核实确认,使每个指标都有据可查,有基本资料佐证。特别注意数据的合理性、逻辑
4、性论证,理清相关指标、数据的关系,确保了数据真实可靠。(三)科学整理完善资料。对于过去所做的工作,记录不完整的,不虚报、不 编造,在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下,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完善。对 于非疾控机构完成的监督监测、居民健康建档与慢病管理、血防、改水改厕等工作,卫生局加强了协调,保证资料收集到位。资料要按照考核手册收集、整理、归档,做到条目清楚,便于查找。(四)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开展绩效考核的主要成果,也是现场 考核的重要依据。我县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对于绩效考核的一些指标目前实际情况是无法实现,在自评报告中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时,充分认识到对自评中梳理
5、出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加以落实,提高疾控工作的整体水平。三、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提高 对疾控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经过自评,2010我县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考核指标实得分为 分,标化后为 分;机构考核指标达实得分为 分,标化后为 分,疾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成效显著。2010年,自筹资金12万元,新建了一间30平方米微生物实验室,改建实验室达100平方米,使生化、理化、毒理、细菌、HIV初筛、结核病痰涂等 实验室功能更齐全,流程更合理;依托国家财政专项配置的仪器设备来完善实验室建设,设备装备97台,装备率为91.5%,检测项目已达 109项,检验能力占A类
6、标准85.6% ,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中心有 16名专业人员参加了“双卫网”的远程培训并全部通 过考核, 专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2、完成首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2010年8月,经市考评小组对我县进行现场考核工作,复核后我县2009年绩效区域指标得分738.99分,机构得分785.74分。3、大力推进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免疫规划常规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接种率在90% 以上。全面完成了8-15岁人群乙肝疫苗补种项目活动,全 县应接种26343人,已接种26215人,接种率为99.51%。圆满地完成了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了14126人,接种
7、率为99.63%。儿童预 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加强,全县18个预防接种门诊均通过了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客户端的国家终审,共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18375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完成率达100%。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2010年无麻疹、15岁以下乙肝、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 脑、白喉、百日咳病例及疑似病例报告。4、继续维持霍乱监测的连续性。2010年4-11 月份共检索224份外环境水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水产品640份,其中涂抹样480份,活体全标本160份,经过检测其中6份活体标本呈阳性,为El Tor稻叶型,经省疾控检测其均为不产毒型,其余样品均为阴性;全年肠道门诊病原学检索
8、74人次,远超过10%,检测结果均 为阴性。5、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报告手足口病54例,报告发病率为18.85/十万,比去年上升78.69%,无集聚性疫情。全年采样14份,实验确诊4例, 1例为EV71型,3例为CoxA16型 ,主要分布在04岁的散居儿童。5、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流行势头得到遏制。为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我县确立了以加大防治知识宣传和提高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为主的防控措施,共为一线工作人员和学生接种甲流疫苗1.69万人次,使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进展顺利。 2010年自愿咨询检测人233,自愿咨 询检测率100%,初筛无阳性
9、。监 管人员已检156人,结果均为阴性。累 计在册的吸毒人数14人,均有基本的艾防知识。我县目前娱乐20家,暗娼人数估计70人,均有基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外展活动81次,覆盖场所20次,覆盖从 业人员609人次,宣传材料发放485份,发放率100%;发放安全套 3500只,覆盖全部娱乐场所;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接受抗体和梅毒检测60人,结果均为阴性。哨点监测210人次,无阳性报告。7、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凸显。2010年我们狠抓了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转诊、治疗、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 结防门诊工作逐步规范。全年门诊人次883人,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0例,在管病人165人,其中
10、初治涂阳病人105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00.96%,均按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要求 进行了治疗和管理。8、地方病、慢病防治成果得到巩固2010年,共监测信用盐288份,通过实验室定量检测,288个样品中,盐碘最小 值为20.3mg/kg ,最大值为46.1mg/kg,盐碘中位数为27.5mg/kg,合格碘 盐288 份,不合格0份,碘 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100%,非碘盐率为0。全面完成重点地方病终期自评工作。按照江西省血地办有关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考核评估方案要求,我县血吸虫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卫生、盐业等专业人员于2010
11、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对本县碘缺乏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考核评估工作进行了自评,并撰写了报告。顺利启动了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至年底,已完成了对各医疗机构疟疾防治人员和镜检员的第一轮培训,对全县开展的工作进行了1次督导,累计 共完成血检1098份,无阳性涂片报告,开展主动侦查1次。9、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一是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2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动队,各单位均指定了一名兼职卫生应急联络员,全县建立了专家库。二是完善了预案体系。疾控中心今年完成纺织了总体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协作预案、中毒
12、事件和其他应急预案共5册17种预案,并及时编织一册应急处理预案、指南 ,涉及的病种有16种,各 类预 案与技术指南还在不断完善中。三是保证应急物资储备。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积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各类防护用品、消杀药械、诊断试剂及耗材、季节性疫苗、检测设备等5类,累计金额10万元。10、健康教育常态化全年开展了 “324”结核病防治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5.15碘缺乏病防治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等宣传咨询活动。每次活动均精心组织,认真安排。通过在县电视台播报、摆放宣传展版、散发宣传材料、 设立咨询台、挂宣传横幅等形式进行艾滋病、性、结核病、手足口病、乙脑、碘
13、缺乏病、狂犬病等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 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1、保持血防“ 传播阻断”成果。全年查螺1400万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积163.01万平方米;药物灭螺250万平方米;血检查病32000人次,发现间凝阳性192人;粪检卡托查病4000人,无阳性;人群化疗2000人次;救助治疗晚血病人184人;农村改厕2500座。12、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共建立健康档案83647份,其中慢病4918份。经过连续 2 年的绩效考核与自评,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1、做好单位绩效管理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群众参
14、与是基础。 领导认识 到了,才会重视,才会加大 对绩 效管理建设工作管理力度。群众认识 上去了,就会积极自觉参与绩效管理建设工作,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我们首先是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提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自觉投身于绩效管理建设工作中,才使我们绩效管理建设工作成效明显。2、绩效管理建设工作是对我们日常业务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有促进和提高作用。在疾控事业的建设中,业务建设是基础,绩效管理管理动力,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疾控事业才能取得显著成绩。3、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必须常抓不懈,逐步规范我们工作的行为和过程,使之成为习惯。4、绩效管理工作必须明确责任,奖惩结合。绩效管理建设
15、工作是全局性工作,必须纳入目标责任管理,我们绩效管理工作列入科室和人事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先创优、绩效工资挂钩,让全体职工把绩效管理工作作为单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四、正视问题,逐步改善,促 进疾控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在肯定我县疾控绩效考核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一是少数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绩效考核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绩效考核不切合日常工作的实际,日常工作做不到这样的要求,应付考核;二是对疾控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绩效考核作为贯彻落实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提升疾控工作水平的抓手,没有将绩效考核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架子;三是对卫
16、生部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学习研究不够,对绩效考核指标的内涵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没有领会指标的内涵及相关指标的逻辑关系,导致资料收集、基本数据表填写和数据量表评价等方面出现偏差,不能如实反映工作情况;四是没有将绩效考核摆上应有的位置,行动迟缓,未能按照要求及时将基础数据录入国家绩效考核网站;五是基层疾控中心处境尴尬。一方面它既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又是辅助卫生局对全县疾控工作的管理者;二是疾控工作不是靠某个人某个单位能独立完成,必须要求全县广大疾控工作者团结协作才能做好;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又少,业务水平不高,待遇低,人员思想涣散,这些都成为严重制约疾控事业发展的瓶颈。六是有些考核指标仍然依靠项目的带动才能推动工作的进展。今后,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1、 加强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继续认真学习操作手册。2、 继续发挥卫生局的领导与协调作用,分工细致、明确,发扬团结合作精神。3、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福利待遇,提高 职工的积极性;加快人才培养,加快疾控队伍建设。4、根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执照功能定位承担任务, 继续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使还没有开展的工作尽快开展起来。5、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推动我县疾控事业的发展。湖口县卫生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