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医学课程简介,浙江大学诊断学教研室 王一红13588706766 ,四年课程,阶段1(前二年):人类生物学(人体生态学)和疾病前二年的课程设置是以“模块block”为基础的,从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周就开始了。旨在提高人类疾病生理过程和临床技能两者的交叉性。基础科学强调应用于实际,指导介绍始终贯穿于连续的教学过程中 阶段2(第三、四年):核心临床实习,以“block”为模块 一年级 Block 1-4,行医学-课程简介:,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医学是医学生走向医师,进行医疗诊治的第一步。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观察、触摸病人以及和病人面对面的交谈。 学习中的关键两点:首先是不断把所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
2、,其次是把新学的知识和以前的学识不断结合应用。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成为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不断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课程设置安排特点(一),学习过程:循序渐进 1.持续:2年 2.渐进:内容具体 3.反复:同一内容强调反复训练,人人都会 4.积累提高:相同内容,不同要求 5.关联性:与单元学习主题密切相关 6.模拟教学为主:大量使用模型、SP病人 7.医院见习:亲身接触医疗环境,课程设置安排特点(二),指定推荐教材 倡导多途径学习:视频、参考文献、期刊、专业学习网站等,行医学推荐教材: 1书名:临床诊断学 主编 欧阳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7月第2版 2. 书名:
3、实用内科学(第13版)作者 陈灏珠 林果为, 书号 ISBN 978-7-117-11864-4/R11865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书名:哈里森内科学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711704389 出版日期:2001-08-01 4. 英文原版 Harrisons Principle of Internal Medicine Bate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ry Taking 5. 实验诊断学主编 王鸿利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第2版,行医学课程目标,掌握有关健康行为、人类发展和医学道德的关键知识 掌握问诊和书写病史
4、的技能 掌握在小组中工作、学习的能力 积极参加临床实习 不断培训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培养不断学习的习惯 探讨人们关于医患关系的一些看法以及对医生这一角色的认识 掌握体格检查的技能,行医学课程内容,医学知识内容包括1. 症状学2. 体格检查(全身与专科)3. 问诊(问诊内容与技巧)4. 病史书写5. 临床思维培训(诊断与鉴别诊断) 综合能力内容:1. 临床中必需的医患沟通技能2. 有关如何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医学伦理的问题3. 解决临床问题的技能和自我评估的方法4. 有关医疗保障、保险、收费等问题5. 在医疗单位中与同事和团队相处、合作的技巧,实验室介绍,地点:医学院-教学楼B5楼 办公室:教B
5、509 电话:88208352、88208350 邮箱: 主任:胡申江 常务工作人员:王一红、石淑文、张敏、金丹萍,行医学课程结构,小组学习为主每个小组包括十名左右学生和一名老师。Block1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有关问诊病人、专业守则和医学道德等方面的入门介绍。还有进行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检查的指导和练习。在做检查时要求穿着正式。,每周的学习: 指明学习要求和目标 课前可以阅览讲义,有时会有指定的相关资料要求课前自学 课后请做好复习整理、拓展学习 小组学习不得无故缺席 课堂上禁止擅自拍照、录音、录像,考核制度,按照“2009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6、/要求) 第一学年:4个Block,每周一个下午,3-4学时;总计:32周,约125学时第二学年:4个Block,每周一个下午,3-4学时;总计:29周,约107学时 3. 评分制度 (考核制度):本课程最终成绩评定由以下两部分决定:平时成绩+个人临床技能综合考评成绩+理论综合考试成绩,成绩计算方式,2009级 行医学Block-1成绩计算方式如下: 1平时成绩:满分10分小班实验课1次,10分 2临床技能考核(使用SP问诊):满分40分问诊成绩:20分病史书写:20分 3基础知识理论考核:满分50分 4总计: 平时成绩+临床技能考核+基础知识理论考核=10+40+50=100分,注意事项,联系方式 分组学习、医院见习 着装 出勤纪律:学生应当参加全部的小组练习和临床见习。(错过的课程将很难补上,仅仅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可能有机会参加另一日期的课程。)不能参加者应提前告知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置。,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介绍,问诊 体格检查,学习反馈,1. 书面或讨论交谈会 2. 学生或代表-老师直接交谈,行医学专业精神与道德规范的探讨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课外阅读),课后作业,自我介绍 发到邮箱: 邮件名:09某某某行医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