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个案工作的理论流派(二),了解各理论流派的理论假设、价值取向,掌握各流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明确各理论流派的适用范围,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案主情况选择适合的理论流派来提供专业服务。 各理论流派对人的问题的理论假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第一节 行为修正模式,“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特定的环境。只要满足这两点不管婴儿的才能、个性、本能及其父母的血统、职业如何,我都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需要的任何一种人,譬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或者小偷。”华生(Watson,1878一1958) 华生认为,任何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反
2、应“的条件反射下形成的。,一、理论背景 20世纪初,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0世纪30年代,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理论假设 (一)经典条件作用的理论假设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的反射。相关概念:强化消退泛化分化抗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理论假设,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该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此理论认为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是因行为后面所伴随某种特别的结果,因此强调强化的作用。 强化的作用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假设,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观察
3、或模仿”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类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承受刺激与制约的过程,强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大部分行为可以通过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班杜拉,(四)行为修正模式的一般理论假设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 3、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4、注重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三、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 1、行为治疗的对象是个体的非适应性行为。 2、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3、不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4、是一种系统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四、行为治疗法的方法与技巧,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疗法 满灌疗法 自我控制 厌恶疗法 强化法 作业疗法,(一)放松训练 松
4、弛疗法,通过一定的程序训练学会精神上及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环境安静、舒适,治疗者声音柔和、来访者身体保持舒适、自然。 先收紧再放松:脸部肌肉、手臂肌肉、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下肢。,(二)系统脱敏疗法:1、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案主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案主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然后逐渐增加焦虑层次,最终使求助者摆脱恐惧症状的方法。,2、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程序,第一:评定主观焦虑度 第二:松弛训练 第三:设计焦虑等级量表 第四:系统脱敏,案例:社交恐怖症 女,23,社交恐怖症 母亲、父亲、同学(同事)、顶头上司、男友、男友父母,(三)满
5、灌疗法又称暴露法、快速脱敏法,是指让求助者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状态中,直到求助者的焦虑症状消除的方法。,(四)自我管理指由行为者本人用行为矫正法矫正自己行为的方法。,1、操作程序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强烈改变动机); 确定合适的治疗目标; 自我监督; 自我强化。,2、自我管理的“五个阶段”管理技术 选择目标; 监测目标行为; 改变环境因素:增加期望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同时减少竞争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取得有效结果; 巩固收获。,厌恶疗法,(五)厌恶疗法1、定义:是通过附加某种厌恶刺激的方法,使案主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果反复如此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
6、件联系。以后取消了附加刺激,当案主进行这种不适行为,也会产生厌恶体验,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案主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2、厌恶疗法的应用,各种变态行为(如洁僻,恋物僻等) 酗酒、依赖行为 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3、厌恶刺激的常用方法,电击法 药物刺激,如吐酒石、土根碱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 想象刺激 其他刺激,(六)模仿:对观察学习理论的运用。 (七)代币管制法。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代币是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券,其形式有小红旗、小铁牌、小票券等。当事人可以用这些证券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我国许多精神病医院已经采用此法管理病人,使精神
7、病人的不良行为减少,生活秩序好转。此法也可用于培养儿童的适应性行为。 。,(八)果敢训练:又称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敢于自我表达训练等。此方法适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境,用于帮助来访者正确、适当地与他人交往,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者苦闷的人,很难对他人说“不”字的人和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通过果敢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能够或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意见或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果敢训练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确认需要进行果敢训练的问题; 提高来访者进行果敢训练的动机; 定义适当的行为; 果敢行为的训练阶段。,例如,一位自我表达能力极低的当事人这样讲:他父母对他很好,爱护得无微不至。但每
8、逢发觉他有异议时,父母就会重复地说:“唉,一生为你做牛做马,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你,想不到现在却要被你教训”当事人还说,每当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听着他们作出如此无奈的申说,心里就产生极大的内疚感和自责,于是,要说的话又全部吞回肚子里了。面对父母,在“孝道”的压力下,当事人无可奈何,表面上与父母维持平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挣扎就越厉害。尤其是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缺失自我表达的习惯,往往遭遇挫折,曾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当事人都不能直言自己的意见,以致更加畏缩和忧郁。,对这位当事人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设法协助他避免被引发的罪恶感和自责所控制,同时要帮助他学习用“我觉得”作为开头语来向父母表达自己。
9、比如,“你们说的话令我感到很难过,也产生了很大的自责”,“虽然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但我同时觉得你们似乎总要控制我”,“你们一直要我听你们的,但却从来没有留心听我所说的,我觉得实在有点不公平”等。 果敢训练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使当事人有一个预演的过程,有助于他不断总结经验,进而更好地在实践中进行训练。,五、运用行为修正模式的主要原则 1、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2、准确的行为评估 3、有效的行为修正 4、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六、贡献和局限 (一)贡献 1、具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2、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系统,而且容易操作。 3、治疗效果易于观察和测量。,(二)局限 1、忽视对求助者内心的探讨。
10、 2、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过分注重行为症状的消除。,理想情绪治疗法的出发点是思想而不是行动,因而它要求人首先应有一个关于人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要对人自身有个正确的认识.,第二节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一、理论假设 (一)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人的价值,不是由他的能力、表现、知识所决定的,而是他们自身的存在而决定。人类天生同时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人的非理性信念往往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他人以及文化的影响形成。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及自我责备的倾向。 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是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情绪问题源于人的非理性的信念。,(二)对人生原则的哲学认识,人就是
11、人,而不是无能的神和超人,人应该了解及接受作为人的限制;人都是要死的,人活着,应尽量珍惜生命,尽可能利用这段生命,创造出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生命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快乐的生活.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活的并不快乐,但这不是人的本意;人有自由意志,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观,人能够放弃不合理的价值观,而选择能够导致人生快乐的合理的价值观. 艾利斯,艾利斯不同意行为学派的刺激反应理论,他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一个有机体.人类行为受有机体对刺激的解释的影响,即:刺激有机体反应。,(三)心理失调的原因分析ABC 理 论,人的情绪困扰并非被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的刺激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体系。求助者的
12、不良情绪和行为,是由于他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因此对求助者的有效帮助就是通过对其非理性信念的质疑来使他摆脱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引发事情(A)信念(B)情绪后果(C) 介入辩论(D)效果(E),案例:信念对情绪的影响,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抽象化、 绝对化、普遍化。,(四)非 理 性 信 念,艾利斯总结出的非理性信念:一个人绝对需要周围其他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能,能胜任,这才是有价值的人。 世上有些人是卑劣的,对他们的恶行应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当事情不如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那就是最糟糕不过的事了。 人
13、的不快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6.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给予不断的关注,随时注意它发生的可能性,即凡事多从坏处着想。 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不如逃避来得省事。 人总是需要依赖别人,而且要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过去的经历对人目前行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应该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无法找到这个完美的方法,则会很痛苦。,三、实施方法 (一)辅导目标 目标一: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目标二:(最终目标)帮助案主认识领悟到自己不适当的情 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不在环境,
14、而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二)治疗过程 明确辅导要求; 检查非理性信念;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学会理性的生活方式; 巩固辅导效果。,(三)辅导技巧,1、检查技巧 反映感受 角色扮演 冒险 识别,2、辩论技巧 1)与案主辩论非理性信念 2)理性功课 3)理性情绪想象法 4)自我表露:辅导员让案主分享自己的感受,让案主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5)示范:采纳理性行为示范。 6)去灾难化 7)替代性选择 8)放弃外在的价值评价,补充:行为治疗方式:鼓励当事人实践新的行为方式、使用奖赏、放松训练、坦诚表达法等训练。,贡 献: 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强调工作者积极主动介入个案过程 采取开放
15、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技巧 局 限: 理性信念含义不清 过分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个案过程 忽视对案主内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四、贡 献 与 局 限,第九章 个案工作前瞻,了解后现代思潮对个案工作的影响,把握个案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争论,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反思个案工作的工作模式。后现代主义对个案工作的影响,以及个案工作新流派。,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第一节 个案工作中的若干争论,一、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争论二、个案工作的专门化方法与整合处境化工作模式的争论三、专业关系与自然关系争论,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对个案工作的影响,一、与个案工作相关的后现代主义思想1.社会现实和个人主体的社会建构性2.社会建构
16、论认为个体的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选择的存在物。3.社会问题的社会建构性,二、后现代主义对传统个案工作的挑战 1.对案主定义的挑战2.对工作者定义的挑战3.关于工作方法、过程的挑战4.关于专业关系,第三节 个案工作新流派,一、叙事治疗 1.基本背景:家庭治疗的“第三波”。2.基本理念:叙事反映讲话者的主观理解,叙事的同时就是讲话者在建构自己的生活意义。,3.基本方法 外化困扰问题解构式问话发掘独特结构和编写新故事巩固新故事,二、专注解困治疗 1.基本背景在美国米华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进行个人和家庭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模式。 2.基本理念 应专注案主认为有问题的情
17、况提供服务; 要鼓励案主自己成功的经验和行为; 对曾经失败的行为,应避免再次发生。,3.基本技巧 1)询问面谈前的转变 2)询问例外情景 3)奇迹询问 4)刻度询问 5)应付询问,三、游戏治疗1.游戏治疗的传统2.价值和意义,3.基本技巧 1)玩具性的游戏2)艺术类游戏3)说故事类游戏,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个案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个案工作有什么影响?3.谈谈你对个案工作新流派的看法。,授课目录,第一章 个案工作概述 第二章 个案工作价值体系 第三章 个案工作者的素质 第四章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与基本原则 第五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第六章 个案工作的过程 第七章 个案工作理论流派(一) 第八章 个案工作理论流派(二) 第九章 个案工作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