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学校支持 给孩子力量,高二(73)班 全体师生,同样的心情 一样的期待,一切为了孩子做好孩子的护航使者,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尊敬的各位家长:,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本次家长会的主要目的:了解学校、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合作, 形成教育合力,给孩子鼓励,会考、高考复习再动员,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本次家长会的议程,一、重头戏学生成绩分析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个别交流,一、期
2、中成绩分析,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优点),学习目标明确,重视学习,有紧迫感和压力。 好的学习氛围已形成,互助互学。 主动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主动钻研、主动提问的同学逐渐增多。,1.学生底子较薄弱、基础较差; 2.偏科现象严重; 3.学习主动性、持久性、抗挫折能力尚不足,学习缺乏定力。,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表面上看:,实质上是:学习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有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缺乏积极向上的欲望,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觉,自习课纪律也不好、看小说、玩手机,作业应付或抄作业。态度导致各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透过成绩看问题,透过成绩看问题,这不是能不能学好的问题,而是学不学的问题。,态度
3、决定高度! 习惯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要想成绩提高,先解决态度问题,家长方面的情况及看法,我提出几个角度咱们来共同讨论一下,不对的地方也请家长指正。,对孩子说的上课听不懂,“题目不会做”,信以为真,并无可奈何。 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家长管不了,让老师去管吧,学习好坏是学校的事。或者说孩子就交给老师了。,这么大的孩子不上学在家能干什么,就是不学习也让他呆在学校,让老师看着。省的在家烦人。 孩子能读下高中来,拿个毕业证就行了,不指望考大学。 孩子上学就应该好好学习,吃点苦、受点累是很正常的。在学校就要争取更好地成绩,考取好的分数,争取考上好的大学。,如果您是最后这种想法,您又为实现这种想
4、法做了什么?如何引导、教育孩子的?,在社会、学校、家庭三大教育因素中,人们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某同一地区的同一学校的学生,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基本是相同的,而只有少部分家庭环境不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学生成为问题学生。这说明社会、学校、家庭三大因素中,家庭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做最好的家长,也许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你与孩子的共同努力,你的孩子也会脱颖而出,铸成大器! 儿女的成长
5、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1、多鼓励。成绩上升时需要鼓励,成绩下 降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一块分析原因。 2、多关心。不仅关心成绩,更要多关心身心健康。 3、多沟通。一是与孩子多沟通;二是与学校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多沟通。不偏听偏信学生的一面之词。,几点建议,4.抓好子女在家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休息、科学的安排学习、适量的家务劳动(劳动是教育人的较好方式,只有劳动,他才懂得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等。,5.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
6、的水平。教育孩子在学校服从老师管教,尊敬老师、不顶撞老师 。,6、了解在校学习以及与同学相处的情况,教育孩子少与社会上的或其他学校的人搭朋友。不要让孩子拉帮结派或进入网吧.掌握思想动态。对孩子的早恋问题要加以引导,并及时制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我们的一切工作难道不是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吗?,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孩子不喜欢这个学校,不喜欢老师,他怎么能好好学习呢?,关于学特长,美术、音乐、舞蹈、体育、播音主持,编导等。 一般的高校招生对艺术特长生有一个专业加试考试。这个专业考试在每年的年初进行。有一些特长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特长进入某些仅仅靠文化课考试不能够去的学校或专
7、业,可以享受高考分数上的倾斜政策。高考录取分数会比其他高考生低,对文化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山西省近两年高考分数线,2015年文科一批:513 文科二批:462艺术一批:333 艺术二批:300体育一批:410 体育二批:370,2014年文科一批:526 文科二批:478艺术一批:342 艺术二批:311体育一批:421 体育二批:382,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需要请家长配合的事情:,1、协助学校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头发、挂件、手机等),严禁带手机,mp3,mp4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到教室。手机一旦发现,希望家长要站在集体的角度去思维、去考虑问题。2、男女生交往问题。3、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树立信心,轻装上阵。4、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培养良好学习氛围 5、多关注孩子周末的生活和学习。 6、加强家校联系,多沟通。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这几点希望家长给予督促和强调, 以便家校合一,共同教育,个别交流时间,感谢您的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