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讲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区域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现状与课题,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1.1 平衡增长战略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罗森斯坦罗丹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年)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是工业化中资本形成不足。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对各类工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大推进”式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保证各部门生产的产品相互依赖、互为市场,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均衡。 为避免某些部
2、门过度增长或产品过剩,各部门投资应按同一比率进行。,1.1 平衡增长战略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1953年)中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即收入低下,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狭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一循环,只有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迅速上升到一定高度,收入增长突破一定限度。 同时对工业、农业、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 各部门投资按需求和收入弹性确定不同比率全面发展。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作为确定其投资比率的依据。,1.2 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在经济
3、发展战略(1958年)一书中,指出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并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当投资规模既定而且有限时,投资应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即能带动其他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 联系效应理论指出各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和产出上存在某种关联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投资应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部门。 不平衡增长战略的实施包括重点投资社会固定资本和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投资生产活动。,1.3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不平衡增长从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投资规模有
4、限实际出发,强调经济发展的初期确立优先发展的产业,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作用。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阶段的平衡增长的手段。,2.区域发展理论 2.1 “发展极”理论,“发展极”理论是佩鲁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即所谓的“发展极”。 “发展极”的形成条件: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企业家群体;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适宜的外部环境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 扩散效应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示范和扩散;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产生规模效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发展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
5、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注重扩散。,2.2 “回浪效应”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用“回浪效应”说明“发展极”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 “回浪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回浪效应”会导致区域间差距的拉大。因此,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使“发展极”的扩散效应得以较好发挥,是十分必要的。,2.3 点轴理论,点轴理论是由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20世纪70年代沃尔提出)结合演化而来。 经济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城镇等都是产生和集聚于“点”上,并由线状的基础设施(道路、管道、供水供电
6、线、邮电通讯线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集聚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要向周围区域扩散。扩散的基本特点是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不均等。其中,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的较大规模的集聚。 “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2.4 核心边缘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的弗里德曼在研究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时发现提出的。 区域可以分为核心区(结节区)和边缘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组成结节性区域。 核心区从边缘区吸收生产要素,产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转型,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和增长极理论只强调城市与
7、区域发展的关系不同,核心边缘理论着重探讨区域中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长关系。因此,该理论被广泛用于指导区域的规划与开发。,2.5 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是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而来。任何一个产品,都要经历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程度不同,其布局指向也不相同。 处于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规律,产生了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的空间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技术梯度。梯度的存在导致产业、创新技术的地域转移,形成了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移理论。 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水平取决于主导产品在产品周期中所处阶段;创新技术、产业、产品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8、空间依托是区域的多层次城镇体系。,2.6 倒“U”型理论,倒“U”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的。 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的不平等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 在经济发展初期,非均衡过程及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及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2.7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过程中,开始分化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或发展极处于支配地位,边缘区提供劳动、原料以及资本和市场,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
9、的上升,区域间将逐步趋于平衡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受发展中国家历史、自然和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发展初期资本短缺是重要的约束条件。,3.中国的区域经济现状与课题 3.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国后,为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极不平衡的格局,实行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对内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东部先行对外开放,从4个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海南经济特区。 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东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表7.1 东中西部
10、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表7.2 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7.3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3.2 区域发展的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发展的差异是历史不断演进的累积。 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人口和经济的重心,唐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特别是宋朝以后经济南盛北衰的局面形成。西部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明末,东南沿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东部沿海由于区位优势工业有较大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差异极大。西北矿产资源丰富,但多沙漠、高原,寒冷干燥,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自然障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北方耕地较多,但大部分地区属缺水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和西南地区。,3.
11、3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市场经济体制尚在确立之中,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间商品交换关系上的价格不公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有重要影响。 缺乏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优势难以发挥。 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地区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受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的地方割据更是严重。 教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文化的差别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认知。,3.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课题,受区位、资源条件、历史发展基础的影响,工业化进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较普遍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正确的,成效十分显著。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区域经济应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即通过适度非均衡增长的途径,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 西部大开发生态、基础设施、教育、特色农业、能源开发、观光旅游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村投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