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校同心 师生同行,初三(3)班家长会,家长会的主题 :,一是和家长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结合期末考试,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二是和家长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三是针对初三下学期的特点和要求对各位家长提几点建议。,开学之初,通过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能够按时到校,迟到现象有所改善;每节课能提前进教室进入学习状态,课堂纪律良好; 在校期间秩序井然;课间无追逐打闹现象,无吃零食现象。通过纪律整顿,有了良好的风气,也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融洽师生关系,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大家非常珍惜剩下来的学习生活,同学关
2、系良好,闹矛盾的情况减少了。,一、班级基本情况,二、学习情况,除了给学生灌输校规和班规,让他们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外,还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每次考试后都要分析进退原因,并要求他们明确下次考试的目标和竞争对手,制订具体措施。从上次期末考试来看,取得了一些效果。在年级平行班中保持领先。出现了一些成绩优异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像*都取得了不错的提升。但是从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挺大。第一学期期末考,本班只有1个同学考了高分,按照去年的情况,就是职校的分数线,也意味着其他同学都达不到这个要求。中层有11人,可以达到*中学的分数线,没有一个同学可上*中学的线。情况不容乐观。,2、有些学生上课注
3、意力不集中、上课时睡觉、走神,不听课,课堂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班级主要存在的问题:,1、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导致学习无动力。两极分化严重,好的比较突出,差的始终在最底层。,3、有些学生出口成脏,结交不良朋友,双休日在家不学习,打电话多,看电视多,上网多,早上起床很晚,作业没有完成。,4、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导致成绩不理想。,5、有些学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作业差错多,选择题乱猜,做不出的就不动脑子而空在那里;老师讲评过的练习部分学生始终没有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导致已做过的练习屡做屡错。到考试时遇到难题不是去思考,而是乱猜。,6、不会自主学习,早上进了教室不
4、知道背诵什么,自习课不知道做什么效果更加好,只知道赶作业,做作业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不会的地方。平时问问题多的学生几乎没有。,三、面临的问题:,1、作业多,考试多 (各种竞赛、模拟考接二连三) 2、任务重,时间紧(只剩3个月的在校时间) 3、学生的思想负担较重,进入初三应处理好 几个关系,1、打好基础与提高能力的关系对基础知识,学前预习,逻辑归纳,运用贯穿于全部教学和运算,使基础反复打牢。 对当日教学,认真完成作业,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获得体会,以切实提高能力。教材、教学与参考书同步掌握,适当加大运算作业工作量。,木桶原理(短板效应)众所周知,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
5、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很多学生成绩提不上去,也是因为薄弱科目导致的偏科现象。,2、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3、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保持良好状态,不断强化心理素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该紧则紧,当松则松。为自己树一个理想的目标。落后了,就立马赶上来,咬住你心中的目标。,五、接下来的班级工作,1.复习计划第六周开始实行早读 (时间是7:307:50), 由各科任老师负责内容;2.班级要求3.严格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六、针对以上情况,向每一位家长提出一些意见:,1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 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2家
6、长要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 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3要学会欣赏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试想当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事实上,学生要求也不在乎家长给他们多少物质的东西,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衷心希望学校的工作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坚信在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目标,让我们试目以待。,4.多了解子女学习情况,不要只关心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习的过程。 5.关心子女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
7、。 6.给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7.平时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多联系、沟通,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给家长的具体建议 1.密切注意孩子的动态,适时调节孩子的情绪,关心孩子. 2. 给自己的子女明确的目标,多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多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要简单粗暴,更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 3.要相信老师,碰到问题,经常和老师商讨对策。 4. 对有缺陷的科目要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即补偏),偏科的同学最好个别辅导,平时要让孩子多问一个为什么。 5.没必要不要给孩子配手机。 6.让孩子远离游戏和无益的课外读物。 7.尽可能每天检查孩子学习情况。 8.周末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星期六不能小于6小时的学习时间、星期天不能小于5小时的学习时间)。 9.绝不能迁就孩子的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会到此结束! 感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