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 美 文 学下 编,导 论,一、综述20世纪欧美文学流派林立错综,思潮更迭频繁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其中又以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大。,二、思潮背景 20世纪西方文学是生长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精神土壤中的,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现当代自然科学成就物质的兴盛,三、艺术特色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它是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欧美文学在人文观念上的新发展。,回到非理性状态对物质文明的反抗“人道”
2、、“理性”的否定与复归链接:现代艺术,第一章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上),第一节 概 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1、时代背景2、源流及影响,3、思想特点 4、艺术特点频频出现“长河小说”受到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二、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英国文学2、法国文学3、德语文学4、美国文学5、东欧、南欧和北欧文学6、拉丁美洲文学,1、生平及主要创作,萧 伯 纳 (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英国20世纪杰出剧作家 192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二节 萧伯纳,2、思想内容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 会现实。 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3、 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3、艺术特征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 有意识的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 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 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二、巴巴拉少校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通过英国文学中常见的财产继承权题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及人们陷于金钱摆布的怪圈现象。,2、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写实风格突出透过现实关照历史与传统喜剧效果强烈,并有讽喻意味。机智幽默的对话艺术。,1、生平及主要创作,劳 伦 斯 David Herbert Lawren
4、ce 18851930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三节 劳伦斯,2、艺术特色以两性关系为创作核心,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心理探索等多重含义。艺术上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充满象征手法。,二、虹,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反映了19世纪后期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英国农民的境况,并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系上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望。,2、艺术特色传统与现代两重性 运用内视角的强化与外视角的集约之间的复合式叙述。 在传统的“全知全能”的作者叙述中注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和展示心理意象的呈现。 在传统式常规叙述
5、中包含了非小说的成分。,1、生平及主要创作,罗曼 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第四节 罗曼 罗兰,1915年,因“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诺贝尔奖。,2、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善于描绘个人的奋斗和思想探索历程。“长河小说”,二、约翰 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朵夫插图,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河小说”。它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通过主人公的游历经历去反映欧洲各国的面貌。描写了资产阶级文化和精神的堕落。描写了战争笼罩欧洲上空的严重威胁。
6、,一部“现代心灵的道德史诗” 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 遵循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的方法 朴素中隐含着绚丽,流畅中蕴含着精粹。,2、艺术特色,1、生平和主要创作,托马斯曼 (Thomas Mann,1875-1955) 1929年获诺贝尔奖。,一生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五节 托马斯 曼,思想上:对传统社会持批判态度,同时对“新世界”持保留态度。 艺术上: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同时融合现代派的表现手法。,2、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二、布登勃洛克一家,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一部编年史式的长篇记述体作品。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4代人的经历反映了德国传统社会在19世纪中叶开始走向没落的过程
7、,从而预示着德国社会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将发生巨大而激烈的变化。,布登勃洛克一家手稿,2、艺术特色,贝托尔特 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18981956)20世纪德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剧作家、诗人。,第六节 布莱希特,创作三阶段:1926年以前1926-1933年1933-1956年,二、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情节梗概和主要人物,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剧照,内容简洁歌唱性因素开放形式共时性场景,2、艺术特色,西奥多 德莱塞 (Theodore Dreiser,18711945)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1、生平和主要创作,第七节 德莱塞,2、思想特点及艺术特色,德莱塞
8、漫画,二、美国的悲剧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 美国的悲剧是德莱塞成就的顶峰,“是对美国制度的一个控诉”。,2、艺术特色将揭露“美国梦”的虚幻这一传统主题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质朴无华的真实感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只是想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1、生平及主要创作 厄纳斯特 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 20世纪美国小说家,其独具风格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第八节 海明威,2、艺术特色“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文学主题“硬汉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二、永别了,武器,永别了,武器初版封面,1
9、、情节梗概小说带有作者的自传性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描写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人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无谓的相互残杀,贯穿了反战主题。,2、艺术风格第一、突出地体现了简约含蓄的散文风格。第二、充分体现了海明威描写艺术的绘画感与电影艺术特点。,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a Mrquez,1928 ) 哥伦比亚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生平和主要创作,第九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2、艺术特色受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同时又继承了拉丁美洲的文学传统,并从东方神话中吸取养分,形成了他特定的审美心理品格与艺术思维方式。,
10、借助象征、影射、夸张、意象、神话典故等方式描绘人鬼混淆、时空纵横穿插的神秘世界,但又与现实生活有质的联系。,二、百年孤独,百年孤独英文版初版封面,1、情节梗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意蕴丰富的史诗性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令人困惑迷惘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古老的拉美文化心理与精神意识的凝结,有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展现,有人类千百年生存斗争中积淀而成的深沉情感、经验和原始意象的显现,也有现代人对人类前途与命运探索的焦虑与困惑。,2、重复循环的现代神话,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 小说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3、“魔幻性”特征
11、,小说在神话、传说的引用中又显示了魔幻特性。作者采用很有特色的艺术手法,加重了小说的魔幻色彩。,第二章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一节 概述一、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1、社会及思想背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的主人公形象。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2、思想特点,多种文学流派并存,竞相发展并迅速交替。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综合,现实主义作为主潮也表现出多种形态。,3、艺术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创作方法。作家艺术思维发生重大变化,把现实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二、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12、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文艺思潮极其活跃、文学团体和流派不断涌现 。,小说创作,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在进行着自我革新,拓展新的领域。讽刺文学传统悠久。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小说题材。,诗歌创作,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的成就最高。现实主义诗歌也很活跃。,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初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小说创作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讴歌一代新人的成长,弘扬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 。,诗歌和戏剧诗歌以叙事长诗和抒情诗的成就最为丰硕。戏剧以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题材的居多。,卫国战争文
13、学基本思想倾向是塑造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的英雄战士形象,歌颂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描写战争的残酷,又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小说的成就最高。,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进入精神更新时期,文学界思想活跃。“解冻”文学思潮,作品史诗化倾向明显,产生了规模宏大能够包容更广泛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作品的道德哲理性加强,艺术对现实的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如影随形。,小说创作,人物性格深化,重视表现人的命运和心灵世界,塑造新型主人公形象。艺术手法和风格题材多样化。,作品主题包括:农村题材作品军事题材作品道德探索作品,诗坛人才辈出,流派迭起,风格纷呈。戏剧主题不断拓展,体裁风格日益多样,形式不拘一格。,
14、诗歌和戏剧,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体系”的观念,从内涵的延伸方面来加大这个创作的容量。倡导社会主义方向和创作方法多样性相统一的主张。,理论建设,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回归文学”,马克西姆 高尔基 (Maxim Gorky ,18681936) 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生平,第二节 高尔基,2、创作前期创作(18921907)母亲中期创作(19071917)童年在人间晚期创作(19181936)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3、艺术理论,关于艺术的本质,他认为是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他主张艺术形象必须既忠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而实现这一
15、目的的途径是典型化。,文学描写的对象是人和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文学即“人学”的命题。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过去时代的文化遗产,做一番分析和研究工作。,他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要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又要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又包含了浪漫主义因素。,高尔基的文学成就形成了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二、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插图,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作家一生创作道路的总结。,2、艺术特色结构庞大复杂,历史跨度大,生活习俗画面广阔,具有史诗风格。创作重心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生活作多方位揭示,
16、用反衬的手法描写主人公的心灵发展和变迁史。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与非现实主义假定性手法并用。,(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 19051984) 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生平及主要创作,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 肖洛霍夫,第三节 肖洛霍夫,苏联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他的创作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他在苏联叙事文学中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2、思想特点“许多作家把能够用自己的笔、不受任何局限服务于劳动人民看成是自己最高的荣誉和最大的自由,我正是属
17、于这些作家的行列。”,二、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版画插图,1、情节梗概静静的顿河被称作是哥萨克社会历史上的一面镜子。通过20世纪头20年的社会巨变,最广泛、最深刻、最感人地表现了哥萨克的历史命运。,2、主要人物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阿克西妮娅,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上),第一节 概述,现代主义是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世纪欧美社会之
18、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特征,思想特征,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艺术特征,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其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 的深度模式。,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第四,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象征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未来主义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
19、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基本特征: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 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
20、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创作技巧: 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以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
21、arns Eliot 18881965)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生平及主要创作,第二节 艾略特,创作包括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15年至1922年的作品。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诗集(1919)和阿拉鲍斯普雷克(1920)。 艾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第二时期包括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空心人。第三时期的创作从灰星期三(1930)开始,一直到晚年的戏剧创作。,2、理论贡献 艾略特是英美形式主义批评的鼻祖。“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客观对应物”理
22、论,二、荒原,1、诗歌结构内容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荒原分为五章:第一章“死者的葬仪”第二章“对奕”第三章“火诫”第四章“水里的死亡”第五章“雷霆的话”,2、艺术特色第一,神奇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法。第二,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第三,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第四,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第三节 卡夫卡,1、生平和主要创作弗兰茨 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第三节 卡夫卡,2、思想特点,孤独意识恐惧意识障碍意识负罪意识,卡夫卡铜像,第一,悖
23、谬卡夫卡常常把它变成美学概念,构成悲喜剧或黑色幽默的审美情趣。 第二,图像,或者象征他的思想或意念常常通过图像来暗示。,3、艺术手段,第三,譬喻,或者寓言 第四,荒诞事件设定的大框架是荒诞的,而具体细节描写却是真切的。,第五,梦幻。表现主义作家热衷于此。卡夫卡的日记里经常见到梦的记录。 第六,怪诞。怪诞即改变事物原来的形态,使之怪异,以引起人们的惊异感和距离感,达到使人深思的目的。,第七,神秘性卡夫卡把现实推向了极端,使人“陷入某种沉闷的奥秘之中”。 第八,多义性这赋予卡夫卡的作品以深邃性和丰富性。,第九,自传性他的作品有一根未剪断的“脐带”,它的母体就是作者。 第十,朴素性“圣经方式” 的笔
24、法,形成了冷峻、简洁、素朴的风格。,二、变形记,变形记原版封面,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它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2、艺术特色用意识流手法,通过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1、生平和主要创作 尤金 奥尼尔 (Eugene ONeill 18881953) 美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第四节 奥尼尔,1913年至1920年为第一阶段,也是习作阶段,主要从事短剧创作。作品多以早年的航海经历为题材,反映水手的生活。环境的冷漠、人生的悲
25、剧性、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已在短剧中显示出来,并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主题。风格较为单纯,写实为主兼以浓郁的抒情。,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从1920年至1934年为第二阶段,这是奥尼尔创作丰收、名声鹊起的时期,以多幕剧的创作为主。他不断开拓各种戏剧题材,广泛实践各种表现手法。多样化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展示了人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冲突。,从1935年至1943年为第三阶段,也是奥尼尔创作的成熟阶段。奥尼尔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继续写实主义,但情节性减弱,并融进了各种表现手法,与早期近乎摄像式的自然主义不同,更注重穷尽人物的内心世界。,2、思想特点及艺术特色“戏剧就
26、是生活”,而“生活是一出悲剧”。不完全是对社会生活的客观摹仿,机械再现,而是带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较浓的主观色彩。,他不很重视事物的外部真实,而重在表现人物的心理真实。舞台时空常具双重性,即外部空间与思维空间并存,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共驻。,二、毛猿,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扬克的悲剧,揭示了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现代人的异化,人与自己生存条件的疏离,人面对强大的外界力量无能为力的困惑、悲愤,人寻找归属而不可得的幻灭感,人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日益深重的精神危机。,表现主义象征主义,2、艺术特色,詹姆斯 乔伊斯 (James Joyce 18821941),爱尔兰作家,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
27、家之一 。,第五节 乔伊斯,二、尤利西斯,尤利西斯初版封面,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尤利西斯(1922) 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2、艺术特色叙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意识与外界相连,又飘忽紊乱。,大量地、成功地运用了直接引语。充分发挥了文体的潜在功能。,威廉 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美国最主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1、生平及主要创作,第六节 福克纳,2、“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手绘 “约克纳帕塔法县地图”,这个“世系”以美国南方几个庄园主世家的荣辱兴衰为主线,表现了一个世纪
28、以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各阶层人物的起伏沉浮,写出了美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特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3、艺术特色“虽然福克纳的世界观从本质上说是传统保守的,他在形式与技巧上的创新都是令人兴奋的。他大胆和不倦地探索,而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取得了成功。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他的特点。他是一个有独创性的人。在美国文学中能和他比肩的还没有第二个人。他在圣徒行列中的地位是稳固的。”,二、喧哗与骚动,1、情节梗概与主要人物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知名的一部作品。书名的典故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5幕第5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多角度的叙述方法“意识
29、流”手法。“神话模式”手法。,2、艺术特色,第四章 现代主义文学(下),第一节 概述一、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后期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1、后期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 2、后工业社会 3、与后结构主义合流的存在主义,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1、艺术特征:,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摒弃现代主义的“新”的规范,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后期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消解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
30、值论和本体论。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写作转向了它自身。,后期现代主义则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 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并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线。,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30、4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2、重要流派:,让保尔萨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1、生平,第二节 萨 特,以他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流派,滥觞于法国,流行于欧美,波及全世界,许多文学新
31、流派都受它的引发和影响。,2、思想和创作三个时期:,青少年学习时期 (19051928)“绝对自由论”时期 (19281939)“相对自由论”时期 (19391980),3、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一个总论点和三个分论点:总论点:“存在先于本质”。,三个分论点:第一,他的客体观是“自在的存在”。认为世界荒谬,人生孤独;第二,他的主体观是“自为的存在”,主张自由选择,不断选择;第三,他的责任观,是自由和负责相联系,自由选择必须承担责任。,第一点是自由选择的客观条件。 第二点是自由选择的核心内容。 第三点是自由选择的基本依据。,4、文论主张首先,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其次,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5
32、、艺术风格第一,极限境遇。第二,自由选择的人物。,二、禁闭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2、艺术特征第一,题材的荒诞性。第二,境遇的极限性。第三,哲理的深刻性。,1、生平 塞缪尔 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19061989),第三节 贝克特,2、小说创作反对将小说创作模式化,提出“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的主张小说创作题材,集中在对自我的拷问和探寻上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采用一种环形封闭式结构,情节不断“繁衍”,又不断消解。,3、戏剧创作 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终局剧照,二、等待戈多,等待戈多剧照,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也是20
33、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2、思想特点及艺术特征“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约瑟夫海勒 (Joseph Heller 1923) 当代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第四节 海勒,用喜剧
34、的形式来表达悲剧的实质。他认为喜剧的形式或许是人类在对理性、对现实和幻想的失望之中唯一可以采取的姿态。 “我要人们笑出来,然后在回味时感到惊恐不已。”,二、第二十二条军规,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品。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一个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部队内幕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非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小说揭露了战争荒谬的实质。小说还揭示了在官僚军事集团统治下,无辜的人们处于被异己力量所支配、吞噬,传统道德准则被视为异端,整个社会黑白颠倒甚至出现了生死错位的可悲场景。,2、艺术特色 突出地体现了“黑色幽默”文学的主要特征。“人像
35、展览式”的描写手法荒诞不经的形式和反讽式的语言,亚 非 文 学,导 论,一、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特质1、地缘及文化的“东方”2、东方精神,东方认知文化 指东方各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方式、自然观、科学观及社会历史观等。东方的地理环境和以农为本的经济活动方式,决定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达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们养成了重感悟和直觉的思维方式。,东方价值文化 东方以群体协调均衡意识为主导的心理机制,使得东方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东方的历史表现为各种宗教的历史” 。,东方审美文化 东方民族超理性的直觉、感悟思维方式和注重宗教伦理情感内在体验的心理定势,孕育了它们独特的审美
36、文化。和谐同一性和缘情表现性正是东方艺术精神的内核。,二、亚非文学史的分期(一)古代亚非文学(二)中古亚非文学(三)近代亚非文学(四)现代亚非文学(五)当代亚非文学,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古代东方文学的范畴是一个包涵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故事与史诗作为神话的历史化或历史的神话化,是东方初民通过世间现象而对社会关系进行的某种象征性阐释,呈现出民间集体口头创作的鲜明特征。,二、古代亚非文学的发展,古埃及文学古巴比伦文学古希伯来文学古代印度文学,第二节 圣经,
37、圣经是著名的宗教经典,也是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犹太教的圣经(又名希伯来圣经)特指基督教所称的旧约,基督教新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天主教、东正教的圣经除旧约、新约外还有次经若干卷。旧约、次经的作者是古代希伯来人,新约的作者是初期基督徒。,一、古希伯来民族与初期基督教,二、旧约文学旧约共39卷,除个别章节杂有亚兰语外,全部用希伯来语写成。就文类考察,旧约文学可分为神话、传说、史诗、史传、小说、抒情诗、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等类型。,三、新约文学新约共27卷,用希腊文写成。新约文学可分为福音书文学、纪事文学、书信文学和启示文学种类型。,四、圣经文学的特征圣经文学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
38、性的统一。圣经文学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圣经文学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圣经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第三节 印度两大史诗,一、摩诃婆罗多,成书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8800颂的胜利之歌,后来演变成24000颂的婆罗多,最后扩充为10万颂的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世纪之间。,1、情节梗概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2、艺术特色摩诃婆罗多的语言通俗易懂,诗律绝大多数采用一种简单易记的阿奴湿
39、图朴体。修辞方式很多,包括谐音、比喻、夸张、对偶和双关等。,叙事方式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框架结构。主体故事情节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戏剧性冲突和紧张场面。史诗人物众多,但主要人物都有鲜明个性,互不雷同。,摩诃婆罗多在古代印度享有崇高的地位。长期以来,它不仅被视为政治和伦理教科书,而且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二、罗摩衍那罗摩衍那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三四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之间。全诗共分篇,一般认为其中的第篇和第篇是晚出的。,1、情节梗概罗摩衍那的书名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诗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的斗争。,2、艺术特色罗摩衍那
40、的故事情节比较紧凑,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发展而变化发展。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第二章 中古亚非文学,第一节 概述 一、中古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1、产生和发展首先,中古亚非文学是在中古东方文化的自我演进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其次,中古亚非文学是随着东方三大文化圈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的。,第三,中古亚非文学又是亚非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第四,中古亚非文学是在东方文化互补、并存、互动的格局中产生和发展的。,2、思想特征其一,在宗教思想影响下,表现出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思想倾向。其二,主观内省精神的表现。,其三,伦理道德观念的突出表现。其四,怀疑和叛逆精神的表现。其五,自然山水情趣
41、的表现。,3、艺术特点其一,对和谐美的追求。其二,表现型文学占主导地位。,其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道德君子和忠勇之士以及妇女形象最为突出。其四,自成一格的文学样式和文学表现形式。其五,创作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二、中古亚非文学的发展,第二节 迦梨陀娑一、生平和创作 迦梨陀娑是在印度国内外享有最高声誉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二、沙恭达罗1、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代表作沙恭达罗是幕剧,描写净修女郎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的恋爱故事。,沙恭达罗全剧闪烁着迦梨陀娑进步思想的光辉。他欣赏人和自然和谐融洽的净修林生活,赞美纯洁真挚的爱情和正直善良的人格,并以婉转曲折的方式批评统治阶级的荒淫。,全剧诗意盎然,情
42、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心理刻画细腻。沙恭达罗首先为迦梨陀娑赢得了世界声誉。,紫式部是日本女作家,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紫式部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她生于公元978年,死于1016年。 她的长篇巨著源氏物语是杰出的古典名著。,第三节 紫式部,紫式部强调小说创作:第一要真实;第二要适当虚构;第三要“典型化”。,二、源氏物语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源氏物语是日本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全书54回,一百余万字。源氏物语广泛展示了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社会的情景,历三朝四代,70余年,是一部卷帙浩繁的“长河小说”。,作品的多重主题:从时代及作家世界观看,作品似乎要表现“罪与罚”及向往
43、“彼岸净土”的思想。从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念看,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物哀”,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从“物语”的性质看,源氏物语是一部描绘宫廷贵族恋情的小说。从社会学角度看,源氏物语反映了日本平安王朝时代宫廷贵族穷奢极侈的生活、争权夺利的斗争及贵族妇女不幸的命运。,2、艺术特征 源氏物语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犹如美妙的多声部交响乐曲。 作品对人物复杂隐微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腻而又深刻的描绘。,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诗文合璧,交相映辉。,链接:樱花(日本),第四节 波斯文学与萨迪一、波斯文学,前伊斯兰时期的古波斯文学,从流传至今的古籍经文看,几乎全是用萨珊帕拉维语著述。按内容可分为富于哲理的宗教神
44、话,歌功颂德的帝王英雄传说和劝善惩恶的箴言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和故事,连同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一起,旨在阐扬琐罗亚斯德教以“善恶二元”论为核心的教义、教法和规仪,具有浓厚的道德训谕色彩,泽被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四个时期 崛起时期(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发展时期(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鼎盛时期(世纪中叶世纪末) 衰落时期(世纪),二、萨迪谢赫莫什莱夫本莫斯莱赫(12081292)以笔名“萨迪”享誉世界。在波斯文学史上,他被称为“语言巨匠”和诲人不倦的导师,其诗文著作是波斯文学的最高典范,成为后世效仿的楷模。,1、生平 2、主要创作,第五节 一千零一夜,1、主要内容一千零一夜汇集了古代近东、中亚和其它
45、地区诸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诡谲怪异、变幻莫测、优美动人。它被高尔基称作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第一,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婚姻。 第二,形形色色的冒险故事。 第三,表现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真善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四,表现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恣睢暴戾以及人民大众的怨愤之声和反抗意识。 第五,惩恶扬善,道德伦理教诲。,2、艺术特色,朴素的现实主义和奇幻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诗文并茂、语言大众化,第三章 近现代亚非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1、发展近现代亚非文学,指的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一百多年间,地处亚非两大洲的各个国家的文
46、学。,近代(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现代(20世纪2040年代)当代(50年代以后),分期:,首先,在复调语境中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主旋律。 其二,潮起潮落中突显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地位。 其三,以矛盾心态寻求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结合点。,2、特征,二、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发展日本文学印度文学朝鲜近现代文学,东南亚地区文学阿拉伯地区近现代文学西亚地区现代文学非洲文学,1、生平和主要创作夏目漱石 (18671916) 日本近代最杰出的作家。,第二节 夏目漱石,主要内容:批判日本明治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关心普通人的命运,表现普通人的愿望、情绪和烦恼。鞭挞利己主义。,2、艺术成就 首先,作品继承日本“俳谐”文学及“
47、落语”的传统,具有幽默、风趣的特点。 其次,长于心理分析。 第三,作品具有可分可合,可长可短的特点。 第四,具有“同素异构”的特点。,二、从此以后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从此以后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漱石的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细微的心理描写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运用暗示手法,2、艺术成就,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代派的开山祖师之一,集唯美派与现代派于一身,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三节 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艺术方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在主观,重在感觉;在表现上,采用自由联想,突破语言樊笼。作品带有朦胧、缥缈、难以
48、捉摸的特点。,二、雪国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雪国手稿,雪国写于1935年,最初分章独立发表在杂志上,1937年收辑成书。作品几经改削,再三推敲,前后赓续12年,至二次大战后的1947年才最后定稿,是川端倾注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纤细的心理刻画;缠绵的情意渲染;自由灵动的联想;,2、艺术特色,快速跳跃的节奏;意在言外的象征;简约含蓄的语言。,仿佛是一幅幅意境朦胧、绚丽多彩的浮世绘。,雪国插图,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近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第四节 泰戈尔,早期创作阶段:1880年到90年代末。 中期创作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19年。 后期创作阶段:从1919年到泰戈尔逝世。,二、吉檀迦利 1、主要内容,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是诗人在1912年春夏之间从自己孟加拉文诗作中选译成英文的一部杰作。,共收诗103首,其中50余首译自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1910),其余译自祭品集、奉献集(1910)、献祭集(1903)、渡口集(1906)等诗集。,孟加拉文原作是有韵的格律诗,译成英文时,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吉檀迦利1912年在英国伦敦出版,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