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永久的悔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轮廓(ku) 寄人篱下(l) 立锥之地(zhu)B.耕耘(yn) 孤苦伶仃(ln) 懵懵懂懂(mn)C.够呛(qin) 恃而不恐(sh) 俯拾皆是(f)D.奔丧(sn) 唾手可得(chu) 白面馍馍(m)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B.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C.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爱都顷注到我身上来。D.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2、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海滩十里九湾,湾如新月,细浪绵绵,漂亮的贝壳俯拾皆是。B.身为打工一族的阿莉一直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家” ,不再寄人篱下。C.要达到理想的境界,都需要付出,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唾手可得就获得成功。D.2013年要加强住房制度建设,让 “房叔”无立锥之地。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恩深似海,终生难报还。班级准备在母亲节这天召开班会,班会主题是“献给母亲的歌”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为营造班会的气氛,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不得引用材料中的语句)答: (2)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补全所缺的环节。环节一:开场白环节二: 环
3、节三: - 2 -环节四: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环节六:班主任总结(3)“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父母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具体 方式。答: (4)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小静觉 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答: 二、课 内阅读阅读课文 911 段,回答 58 题。5.“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答: 6.作者为什么说“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答: 7.文中“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一句中的“难解”和“易
4、解”分别指什么?答: 8.作者在文章中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 3 -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 ”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答: 三、美文品析(一)(2013营口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913 题。母 亲洪 烛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
5、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
6、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 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
7、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4 -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
8、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
9、总有一个醒着的你?(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 ,有删改)9.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都带给“我”深刻的感受。请补全下面的表格。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幸福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10.选文第段画线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答: 11.选文第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 12.请品析选文第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答: - 5 -13.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 100个字)答: (二)(2012宿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稻子熟了,妈妈我
10、想您了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 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 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
11、间小道。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 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 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 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时间,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
12、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 6 -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
13、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 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夕阳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 年第 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14.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
14、好处。答: 15.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请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答: 16.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 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答: 17.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答: 四、写作练笔- 7 -18.【写法借鉴】本文写作特点是语言平实自然,用极平常的叙述语言来叙事,在平静的 叙事中融进了自己的深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片段仿写】请你用平实的语言,简要叙述一件事,寓深情于平淡的叙事中,
15、激起读者的共鸣。(150 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 D。 “唾手可得”的“唾”应读 tu。2.【解析】选 C。 “顷”应为“倾” 。3.【解析】选 C。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应改为“轻而易举” 。4.答案(示例):(1)天地宽大,父母恩大。怀感恩之心,与母爱同行。(2)朗诵关于母爱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讲述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事情 演唱关于母亲的歌曲 展示献给母亲的祝福卡(任选其三即可)(3)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 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等。帮父母做家务: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
16、关爱 等。陪父母聊聊天: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增进感情等。(4)小静,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虽然她穿着土气,但她把一切都给了我们,那种最伟大无私的爱是无价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况且参加班会也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我希望你改变主意,好吗?5.【解析】从母亲的思念和后悔两个角度思考作答。答案:无尽的思念与后悔。6.【解析】从作者小时候记忆最多的是有关“吃的”东西这个角度思考作答。答案:仅有的记忆就是有关“吃的”东西,而对于母亲的记忆很模糊。7.答案:“难解”指“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 “易解”指
17、“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8.【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母子亲情”来理解。- 8 -答案(示例):这段话表现了母子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真情的伟大。9.【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和提炼文章要点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一要仔细阅读原文;二要明确答题策略,或摘引文中原词或句作为答案,或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或结合相关信息加以概括。比如,阅读本文第段,与母亲有关的事可概括为“妈妈用海带炖排骨给我吃” 。第段中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时的感受,可提取语句中的“陶醉”一词。答案:陶醉 妈妈用海带炖排骨给“我”吃 心痛(痛苦) 自责(懊悔)10.【解析】此题考查
18、理解语句体现文章主旨作用的能力。本题的主观性较强,可以认为删去,也可以坚持不删去。但理由必须要充分合理,要分析好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这段材料与上下情节之间的联系如何,与表达文章主旨的关系怎样。答案(示例):(1)不能。用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能够衬托出“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这种共性促使“我”探究出其中的三个原因: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了母爱的细致入微,表达了作者在痛失母爱后的懊悔、自责之情。(2)能。台湾美食家蔡澜对他的妈妈做的菜的评价与“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在情节上的关联不大;去掉后,行文思路更简洁,衔接更顺畅,文章的主旨仍能得到充
19、分表达。11.【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画线句中写“我” “探头看” “蹑手蹑脚地走”为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在夜间离开家时与母亲告别的动作;“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为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夜间离开家时与母亲告别的心理特点。两处描写表达了“我”既不忍惊扰母亲又依依不舍的矛盾心 理,可见“我” 对母亲依恋之深。答案: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夜间离开家时与母亲告别的动作和心理特点;表达了“我”既不忍惊扰母亲又依依不舍的矛盾心理,可见“我”对母亲依恋之深。12.【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画线句中把“母亲这个词汇”比作“一件易碎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特点;“一定要轻拿轻放啊”一句中,表明作者意识到:能够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一定要珍惜。所以,对该句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加以赏析。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这个词汇”比成了“一件易碎品”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特点;作者意识到:能够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一定要珍惜。13.【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密切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情节来展开分析。选文中写到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每件事中都融进了母亲对于“我”的浓浓爱意,以及“我”拥有母亲时的幸福感和失去母亲后的 痛苦自责之情等。文章融情于事,真切自然,感人至深。答案:示例一:
21、作 者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母爱凝聚在荠菜上;母爱浓缩在排骨海带汤中;母爱呈现在我离家时母亲吃的催眠药上。- 9 -示例二:作者通过具体详尽的叙事来刻画母爱;跟母亲去紫金山挖荠菜时,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亲给“我”炖排骨海带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让“我”感受到幸福;“我 ”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之情。14.【解析】第二人称的一般作用是便于直接抒发感情,亲切自然。答案: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5.【解析】根据文中三个“无法想象”领起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答案:小时
22、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要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意思对即可)16.【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 含义的能力。(1)题的“种子”应为本义,指“杂交水稻的种子” 。(2)题的“种子”应结合第段内容理解引申义:小时候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答案:(1)“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2)“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17.【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应从“思念母亲” “感激母亲” “愧对母亲”等角度思考作答。答案:母亲去世 21年,作者对
23、母亲充满思念之情。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 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18.答案(示例):(1)眼睛因雨水而模糊,身上的衣服也湿了,雨水的冰冷直透到皮肉里、骨子里。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那,是母亲!只见她撑着一把大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跨过一个又一个水坑。看见了我,她飞快地跑起来,还没等我回过神,一把大伞就撑到了我的头顶。在如此冰冷的雨季里,我的心却被伟大的母爱温暖。(2)妈妈陪着我在医院打吊瓶,一会给我端水,一会给我量体 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生怕有一点不周之处。隐约中我看到了妈妈那两鬓上增添了几根白发,一双充满了血丝的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眼角的鱼尾纹也清晰可见了,妈妈憔悴了,妈妈老了,当时,我尽管装笑,但是心里隐约发出一阵疼痛,我心疼妈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