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

上传人:jmydc 文档编号:633530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从哲学的角度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摘 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面临生存困境。消除环境问题, 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定位人与 自然的关系以及辩证的去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为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深入地支配人们的生产行为以及预测可能引起的比较长远的社会影响,从而实现这二者的统一。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恩格斯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它不依赖于人的精神而客观存在。

2、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而 “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 , 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是从动物中经过长期劳动实践进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自身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1他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不管今后人类还有怎样高级理性的发展,人始终是自然界中的人,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他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

3、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外部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都离不开自然,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类自身。他批判把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认为人类实践得愈多,便“愈会重新地不仅感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无论人类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离开自然环2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恩格斯

4、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即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形成的,通过劳动人类从动物之中提升出来,并使自然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作为能动的、社会的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类自身服务。他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认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他强调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动性,人对自然环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指出了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以自然规律为前提,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受动性。人类不能过于自负,盲目地以为

5、自己是 “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而滥用人的实践能力。恩格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一些生态失衡现象,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恩格斯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可见,如果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明显利益,而不考虑由此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那么,人们很可能会得到对自身不利的并远远大于既得利

6、益的结果。因此,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当人类行为没有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通过自我的调节,能恢复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而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忍受”的限度,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现状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 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是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由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底子薄,基础差,意识上不加以重视,我国重点发展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一味的单方面重视经济的量的增长,而

7、忽视在发展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现象。把今日的增长建立在今后的需要基础之上,忽视了经济上的可持续与质的改变。以长江流域为例,据相关资料表明:3森林面积锐减,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 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 50 年代初 30%,下降到现在的 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水土流失扩大,50 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 29.95 万 km2,目前已达到 39.3 万 km2, 占流域面积的 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 6.8 亿吨 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55.18 万 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 36.2%,

8、年平均侵蚀土壤 24 亿吨。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 1cm 的速度抬高;湖泊大面积萎缩,长江岸边的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 年代有湖泊 1066 个,总面积达 8 300 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309 个,总面积缩小到 2 656 平方千米。武汉三镇亦有“百湖之城“之誉,但现在已名南符实,湖泊数量锐减为 27 个。鄱阳湖,原来比洞庭湖小,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洞庭湖受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围垦影响,湖面由 6000 平方公里逐渐缩减至如今的2820 平方公里,结果鄱阳湖成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

9、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60 年代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环境公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抗议活动此起彼伏。1970 年 4 月 22 日,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2000 多万人走上街头,将反污染运动推向高潮。日后,这一天被定为地球日。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觉醒,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这表明了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路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否则经济就无从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做到经济

10、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呢? 在现代,人们引入了生态经济这一概念,2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4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企业要走生态之路,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11、效益”原则的同时,坚持以建立绿色企业经营为根本目的、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原则,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形式上。正是基于此,现代企业经营目标是在生态经济约束下的企业经营方式,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只有寻找到有效实现“生态管理”和“生态管理经济”的路径,才能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将企业

12、真正建成生态型企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互动的层面:小层面即单个企业层面的生态经济,简称单一型生态经济;二是中观层面即企业之间的生态经济链,简称结合型生态经济;三是宏观层面即社会层面的生态经济层,简称复合型生态经济。三个层面的生态型经济,体现出从单一到结合,从结合到复合,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推进,都将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个体和基础,是实施生态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生态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结合型生态经济和复合型生态经济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层面之上的。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实行生态管理,实现“最佳生产,最佳经营,最少废弃”,才会更好地推动整个社

13、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蒙西工业园区为例,31998 年在鄂尔多斯建立了蒙西工业园区,近 30 家大企业进驻。进驻的企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一家企业的“废品”,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形成了有机的结合与循环。蒙西建有自备电厂,电厂要排出大量的煤炭灰,煤炭灰能提炼氧化铝,蒙西上了氧化铝项目,煤炭灰提炼完氧化铝还剩下硅钙渣,而硅钙渣类似水泥的原材料,生产水泥项目应运而生。工业园有高岭土公司,煅烧高岭土过去用柴油,成本高,用煤气能降低很大成本,蒙西煤化公司诞生,煤化公司成立主要是看中生产水泥排出的二氧化碳。煤化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捣固焦,生产捣固焦用的是蒙西自备电厂的低价电,而煤化公司

14、5要排放大量的“废气”:煤气,这些煤气过去点天灯浪费掉了,现在接管道供下游产品使用。煤气中的氧,与水泥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甲醇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变废气为宝,延长产品的生产链,实现经济的大循环。这种循环,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开发了品种,增加了产值,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蒙西工业园区以形成多条产业循环链。蒙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始就打起园区四周风积沙的“主意”。通过技术创新,将风积沙替代黄土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然后在水泥的窑尾废气中提取回收纯度可达到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又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和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这种塑料很神奇,

15、如果在生产的时候设定 6 个月降解,那么 6 个月后,它就会全部化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同时,又把纳米轻质碳酸钙作为园区异型材和绿色环保涂料的添加剂。精煤炼焦所产生的煤矸石、中煤及煤泥都是当成废弃物直接扔掉,而现在“变废为宝”都作为燃料送到了蒙西电厂发电,还利用沙子和煤矸石制作出了新型砖。既然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人类就应该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自然界,任何对自然界的破坏和掠夺行为都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历史的、具体的人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离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谈保护自然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和可能性。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中国是否误入了西方人走过的“技术治国论”而正在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化发展中走过的发展经济而最终破坏自然生态的覆辙?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民生态意识的提升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提倡,我们终将而且必然会走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的道路。参考文献1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百度百科.生态经济条目.3 王贵龙.鄂尔多斯考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