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神话上古十大魔神:蚩 尤 : 上 古 时 代 九 黎 族 部 落 酋 长 , 中 国 神 话 中 的 武 战 神 。 曾 与 炎 帝 大 战 , 后 把 炎帝 打 败 , 于 是 炎 帝 与 黄 帝 一 起 联 合 来 战 蚩 尤 。 蚩 尤 率 八 十 一 个 兄 弟 举 兵 与 黄 帝 争 天 下 ,在 涿 鹿 展 开 激 战 。 传 说 蚩 尤 有 八 只 脚 , 三 头 六 臂 , 铜 头 铁 额 , 刀 枪 不 入 。 善 于 使 用 刀 、斧 、 戈 作 战 , 不 死 不 休 , 勇 猛 无 比 。 黄 帝 不 能 力 敌 , 请 天 神 助 其 破 之 。 杀 得 天
2、昏 地 暗 ,血 流 成 河 。 蚩 尤 被 黄 帝 所 杀 , 帝 斩 其 首 葬 之 , 首 级 化 为 血 枫 林 。 后 黄 帝 尊 蚩 尤 为 “兵 主 ”, 即 战 争 之 神 。 他 勇 猛 的 形 象 仍 然 让 人 畏 惧 , 黄 帝 把 他 的 形 象 画 在 军 旗 上 , 用 来 鼓 励 自己 的 军 队 勇 敢 作 战 , 诸 侯 见 蚩 尤 像 不 战 而 降 。刑 天 : 刑 天 是 上 古 炎 帝 部 落 东 部 的 一 个 部 族 的 首 领 , 后 来 加 入 了 东 夷 部 落 , 成为 九 黎 族 的 主 要 首 领 。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
3、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 天 左 手 握 着 长 方 形 的 盾 牌 ,右 手 拿 着 一 柄 闪 光 的 大 斧 , 一 路 过 关 斩 将 , 砍 开 重 重 天 门 , 直 杀 到 黄 帝 的 宫 前 。 黄帝 正 带 领 众 大 臣 在 宫 中 观 赏 仙 女 们 的 轻 歌 曼 舞 , 猛 见 刑 天 挥 舞 盾 斧 杀 将 过 来 , 顿 时大 怒 , 拿 起 宝 剑 就 和 刑 天 搏 斗 起 来 。 两 人 剑 刺 斧 劈 , 从 宫 内 杀 到 宫 外 , 从 天 庭 杀 到凡 间 , 直 杀 到 常 羊 山 旁 。夸 父 :
4、山 海 经 记 载 : 夸 父 立 志 要 追 赶 太 阳 , 赶 上 太 阳 后 , 热 得 焦 渴 难 耐 ,于 是 饮 于 黄 河 、 渭 河 。 但 喝 干 黄 、 渭 两 河 的 水 , 仍 不 能 解 渴 , 又 想 去 北 方 喝大 泽 的 水 , 结 果 没 有 到 达 大 泽 就 渴 死 了 。 他 所 遗 弃 的 手 杖 化 成 “邓 林 ”( 后印 证 为 桃 林 ) 。 大 荒 北 经 : “大 荒 之 中 , 有 山 名 曰 成 都 载 天 。 有 人 珥 两黄 蛇 , 把 两 黄 蛇 , 名 曰 夸 父 。 后 土 生 信 , 信 生 夸 父 。 夸 父 不 量 力
5、 , 欲 追 日 景 ,逮 之 于 禺 谷 。 将 饮 河 而 不 足 也 , 将 走 大 泽 , 未 至 , 死 于 此 。 ” 山 海 经 :“夸 父 与 日 逐 走 , 入 日 ; 渴 , 欲 得 饮 , 饮 于 河 、 渭 。 河 、 渭 不 足 , 北 饮 大 泽 。未 至 , 道 渴 而 死 。 弃 其 杖 , 化 为 邓 林 。 ”后 有 成 语 “夸 父 追 日 ”。共 工 : 书 .尧 典 : “流 共 工 于 幽 州 , 放 允 兜 于 崇 山 , 窜 三 苗 于 三 危 , 殛 鲧 于 羽山 , 四 罪 而 天 下 咸 服 。 ” 山 海 经 .海 内 经 : “炎 帝
6、之 妻 , 赤 水 之 子 , 听 沃 生 炎居 , 炎 居 生 节 并 , 节 并 生 戏 器 , 戏 器 生 祝 融 , 祝 融 降 处 于 江 水 , 生 共 工 。 ”又 天文 训 、 淮 南 子 : “昔 者 共 工 与 颛 顼 争 为 帝 , 怒 而 触 不 周 之 山 , 天 柱 折 , 地 维绝 。 天 倾 西 北 , 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 地 不 满 东 南 , 故 水 潦 尘 埃 归 焉 。 ”屏 翳 : 楚 辞 九 歌 云 中 君 汉 王 逸 注 :“云 神 , 丰 隆 也 , 一 曰 屏 翳 。 “ 山 海经 海 外 东 经 “雨 师 妾 在 其 北 “晋 郭
7、 璞 注 :“雨 师 , 谓 屏 翳 也 。 “ 史 记 司 马 相 如列 传 :“时 若 薆 薆 将 混 浊 兮 , 召 屏 翳 诛 风 伯 而 刑 雨 师 。 “文 选 曹 植 洛 神 赋 :“屏 翳 收 风 , 川 后 静 波 。 “吕 向 注 :“屏 翳 , 风 师 也 。 “飞 廉 : 清 钮 琇 觚 剩 景 龙 观 钟 铭 :“扇 炭 , 屏 翳 营 垆 。 “ 古 史 箴 记 中 称 : 风伯 飞 廉 鹿 身 雀 首 , 头 生 尖 角 , 通 身 豹 纹 , 尾 如 黄 蛇 , 帮 助 蚩 尤 一 方 参 加 华 夏 九 黎 之战 。 曾 联 合 雨 师 屏 翳 击 败 冰 神
8、 应 龙 。 后 被 女 魃 击 败 , 于 涿 鹿 之 战 中 被 擒 杀 。 飞 廉 ,死 于 涿 鹿 之 战 。神 荼 : 山 海 经 曰 : 东 海 度 溯 山 有 大 桃 树 , 蟠 屈 三 千 里 , 其 卑 枝 东 北 曰 鬼 门 ,万 鬼 出 入 也 。 有 二 神 , 一 曰 神 荼 , 一 曰 郁 垒 , 主 阅 领 众 鬼 之 害 人 者 。郁 垒 : 艺 文 类 聚 卷 八 十 六 引 庄 子 佚 文 : “插 桃 枝 于 户 , 连 灰 其 下 , 童 子入 不 畏 , 而 鬼 畏 之 。 ” 重 修 纬 书 集 成 卷 六 河 图 括 地 象 中 即 说 : 桃 都
9、 山 有 颗大 桃 树 , 枝 干 盘 曲 三 千 里 , 树 上 有 一 只 金 鸡 , 太 阳 出 来 的 时 候 就 叫 鸣 。 树 下 有 二 神 ,一 个 名 叫 郁 , 一 个 名 叫 垒 , 均 拿 着 苇 索 , 看 守 那 些 不 祥 之 鬼 , 一 旦 捉 住 便 杀 之 。后 卿 : 后 卿 与 其 他 三 名 僵 尸 始 祖 ( 嬴 勾 、 旱 魃 、 将 臣 ) 一 同 诞 生 于 人 类 未 现 , 洪荒 妖 兽 时 期 , 直 到 中 古 才 消 失 不 见 。 应 注 意 的 是 , 在 中 国 古 代 神 话 体 系 中 , 四 名 僵尸 始 祖 的 说 法
10、中 的 “后 卿 、 旱 魃 ”都 是 黄 帝 与 蚩 尤 大 战 时 出 现 , 其 中 的 后 卿 更 是 在大 战 之 中 死 后 才 变 为 僵 尸 为 害 。 后 卿 在 山 海 经 中 的 记 载 魔 星 后 卿 , 后 卿 为 后 土 皇 帝诋 的 亲 弟 弟 , 由 后 土 派 去 帮 助 黄 帝 战 蚩 尤 。 不 料 后 卿 受 蚩 尤 等 人 的 影 响 加 入 东 夷 与黄 帝 作 对 , 甚 至 不 惜 把 自 己 变 成 和 女 魃 一 样 的 飞 尸 。 以 至 死 后 化 为 魔 星 到 处 生 事 也无 人 能 制 。 后 来 女 娲 联 合 后 土 、 紫
11、薇 、 勾 陈 、 地 藏 将 其 封 印 。 元 阳 志 略 称 , 银灵 子 为 东 夷 大 将 , 善 于 自 保 。 蚩 尤 死 后 山 鬼 带 领 东 夷 部 族 的 一 部 分 南 下 迁 到 夸 父 的苗 蛮 地 区 , 剩 下 的 东 夷 人 就 跟 他 东 迁 到 泰 山 以 东 , 逃 过 了 黄 帝 坐 下 大 将 王 亥 的 追 杀 。上 古 十 二 大 巫 祖 :帝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蓐收: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
12、 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二山海经第七海外西经里记载: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见外传。”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玄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祝融:祝融八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烛九阴: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
13、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奢比尸:海外东经“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大荒东经:“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共工: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强良:大荒北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
14、良。”烛龙: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竭。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翕兹:人 面 鸟 身 , 耳 挂 青 蛇 , 手 拿 红 蛇 “天 皇 燧 人 龠 兹 氏 ”。天 昊 : 海 外 东 经 记 载 说 : “朝 阳 之 谷 , 神 曰 天 吴 , 是 为 水 伯 。 ”龙 生 九 子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
15、、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嘲凤,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凤,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凤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
16、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
17、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
18、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 方士之流,
19、“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
20、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又有: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蚣蝮,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蚣蝮,造型非常优美。金猊,又称狻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
21、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冀州,现在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滏阳河流经本市。兖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山东省直管,济宁市代管。“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
22、兖”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中国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青州市,由潍坊市代管。徐 州 是 古 “九 州 ”之 一 , 范 围 大 致 在 今 天 中 国 山 东 省 东 南 和 江 苏 省 长 江 以 北 的 地区 。扬 州 是 古 “九 州 ”之 一 , 相 当 于 淮 河 以 南 的 中 国 东 南 地 区 ( 也 有 一 说 认 为 在 长 江 以南 ) , 中 心 在 会 稽 ( 今 浙 江 绍 兴 ) 。荆 州 是 古 “九 州 ”之 一 , 在 荆 山 衡 山 之 间 。 汉 为 十 三 刺 史 部
23、 之 一 。 辖 境 相 当 于湘 鄂 二 省 及 豫 桂 黔 粤 一 部 分 ;汉 末 以 后 辖 境 渐 小 。 东 晋 定 治 江 陵 (现 属 湖 北 ), 为 当时 及 南 朝 长 江 中 游 重 镇 。梁 州 : 尚 书 禹 贡 : “华 阳 黑 水 惟 梁 州 。 ”华 指 华 山 , 华 阳 为 华 山 之 南 。 黑水 说 法 不 一 , 有 澜 沧 江 、 怒 江 、 金 沙 江 等 说 。雍 州 , 是 中 国 古 九 州 之 一 , 史 料 载 , 其 名 来 自 于 陕 西 省 凤 翔 县 境 内 的 雍 山 、 雍 水 。雍 州 , 一 般 是 指 现 在 陕 西
24、省 中 部 北 部 、 甘 肃 省 ( 除 去 东 南 部 ) 、 青 海 省 的 东 北 部和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一 带 地 方 。 ”豫 州 , 是 中 国 古 地 名 , 是 中 国 古 籍 所 记 载 的 九 州 之 一 , 而 作 为 实 际 的 行 政 区 划 ,开 始 于 汉 武 帝 时 期 。三皇五帝:“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又有, 燧人、 伏 羲 、 神 农 ( 尚 书 大 传 ) ; 伏 羲 、 女 娲 、 神 农 ( 风俗 通 义 ) ; 伏 羲 、 祝 融 、 神 农 ( 同 上 ); 伏 羲 、 神 农 、 共 工
25、 ( 同 上 ); 伏 羲 、 神 农 、 黄 帝 ( 古 微 书 ) 。 ( 6) 自 羲 农 , 至 黄 帝 。 号 三 皇 ,居 上 世 。 ( 三 字 经 ) ( 7) 天 皇 、 地 皇 、 泰 皇 ( 史 记 ) ( 8) 天皇 、 地 皇 、 人 皇 ( 民 间 传 说 ) 。五 帝 (1)黄 帝 、 颛 顼 、 帝 喾 、 尧 、 舜 ( 大 戴 礼 记 ) ;(2)庖 牺 、 神 农 、 黄帝 、 尧 、 舜 ( 战 国 策 ) ; (3)太 昊 、 炎 帝 、 黄 帝 、 少 昊 、 颛 顼 ( 吕 氏春 秋 ) ; (4)黄 帝 、 少 昊 、 颛 顼 、 帝 喾 、 尧
26、 ( 资 治 通 鉴 外 纪 ) 。 (5)少 昊 、 颛 顼 、 帝 喾 、 尧 、 舜 ( 伪 尚 书 序 ) ; 以 其 经 书 地 位 之 尊 , 以 后 史籍 皆 承 用 此 说 。 于 是 这 一 三 皇 五 帝 说 被 奉 为 古 代 的 信 史 ; (6)黄 帝 (轩 辕 )、青 帝 (伏 羲 )、 赤 帝 又 叫 炎 帝 (神 农 )、 白 帝 (少 昊 )、 黑 帝 (颛 顼 )( 五 方 上 帝 ) 。三 清 : ( 无 自 然 大 罗 三 清 三 境 三 宝 天 尊 ) 指 道 教 所 尊 的 玉 清 、 上 清 、 太清 三 清 境 。 也 指 居 于 三 清 仙 境
27、 的 三 位 尊 神 , 即 玉 清 元 始 天 尊 、 上 清 灵 宝 天 尊 、太 清 道 德 天 尊 。 其 中 所 谓 玉 清 境 、 上 清 境 、 太 清 境 是 所 居 仙 境 的 区 别 , 清 微天 、 禹 馀 天 、 大 赤 天 是 所 统 天 界 的 划 分 , 而 天 尊 的 意 思 则 是 说 , 极 道 之 尊 ,至 尊 至 极 , 故 名 天 尊 。 道 德 经 第 四 十 二 章 曰 :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由 无 名 大 道 化 生 混 沌 元 气 ,由
28、元 气 化 生 阴 阳 二 气 , 阴 阳 之 相 和 , 生 天 下 万 物 。 第 十 四 章 又 说 : “视 之 不见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一 , ”认 为 一 化 为 三 , 三 合 为 一 , “用 则 分 三 , 本 则 常 一 ”。 后 来 道 教 以 此衍 化 出 居 于 三 清 胜 境 的 三 位 尊 神 。 因 此 “三 清 ”尊 神 在 道 教 神 仙 体 系 中 位 为最 尊 , 道 教 义 枢 卷 七 引 太 真 科 说 : “大 罗 生 玄 元 始 三 气 , 化 为 三 清天 也 : 一 曰 清 微 天 玉 清 境 , 始 气 所 成 ; 二 日 禹 余 天 上 清 境 , 元 气 所 成 ; 三 曰大 赤 天 太 清 境 , 玄 气 所 成 。 从 此 三 气 各 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