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333555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活动:学习四等分说课设计一、说幼儿: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开始发展。我班幼儿经过小、中班的学习,对各种几何图形已形成正确的认识,但对图形之间关系却不很理解,针对这一特点,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我选择了学习四等分,让幼儿对已知图形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幼儿在对图形进行分割与拼合时,引导幼儿学会发现事物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积极发展。二、说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要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我把本活动目标定位在让幼儿学会将物体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四等分,并

2、在四等分的基础上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让幼儿动手自由交流,教师演示,幼儿练习等有层次地引导幼儿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训练幼儿的观察与比较能力。三、说内容:学习四等分是大班下学期的数学活动内容,它是在幼儿已学习过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大班幼儿所积累的经验,学习四等分是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学会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进行四等分,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知道等分后每份都一样大,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但是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比较抽象,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虽已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把它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采用通过幼儿操作比较,对图形进行分割与拼合,结合老师的教

3、具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的理解一种图形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并感受到整体可以分成部分,部分合起来还是整体,从而突破难点,最后让幼儿迁移、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让幼儿在玩中学,避免了学习数学那枯燥乏味所产生的厌学情绪。四、说准备:根据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几何图形、爱吃的果冻、鲜艳的萝卜块等一下子就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让老师的“要你学”变成孩子的“我要学”,面对各种有趣的“五角星、红苹果、小兔子、小饼干”等,孩子能不激动吗?能不参与吗?而且塑料小刀与剪刀安全又好用,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孩子们可以大胆,积极地探索知识了,挖掘里面的奥秘。为了帮

4、助幼儿突破难点,我还准备了一张三层的可折叠的三色正方形纸,当老师一层一层地折变出不同色彩、形状的图形后,幼儿已能清楚地看清它们里面的关系了原来小正方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部分,长方形是大正方形的一部分,整体一个大正方形,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五、说教法: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有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策略,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尝试二三次就能掌握;有的仅靠讲解还不能掌握。因此,要让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

5、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操作法:幼儿的操作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离开了思考,无次序、无目的动手操作是无法达到预定目的的。友亚杰说过:无心的操作物质材料不能算主动的学习,所以,在一进入主题后,我设计问题:想办法分成一样大的四份?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还要比一比分出来的每份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着问题,在充足的时间内充分地操作、让幼儿自觉地作出思维上的努力,使抽象的知识逐渐具体形象起来,初步地理解一种图形与其它图形之间的分合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同时也起到培养幼儿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灵活性发展的效果,再经由教师的教具演示,引导

6、幼儿运用合并得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得以证实和巩固,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2引导发现法:幼儿教学中的引导发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论证等途经,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教育方法。如本次活动中,在幼儿自由操作时,有的幼儿可能会将八等分与四等分混淆,针对此点,我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想纸张张开后,有几个三角形,数数看。幼儿会发现四等分与八等分的不同之处,使幼儿不但知其然,而且开可以知其所以然,原来四等分就是将整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八等分就是分成一样大的八份,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还

7、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3练习法:为了巩固幼儿对四等分的运用及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活动最后我还根据幼儿能力差异设计了三组练习。一组做镶嵌练习,这是能力一般的幼儿可做的练习,只要找出合适的图形镶进底板拼成一幅完整的图就可以了。二组切立体萝卜块,这是针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设计的,幼儿要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萝卜用四等分方法来切。三组的勾画图形是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设计的,它不但要求幼儿要会找出四等分的图形,选择大小合适的图形,还要靠目测能力将图形补完整,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从而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六、说活动过程的组织: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根据规

8、程第二十四条:积极发挥幼儿的感官作用,让幼儿动手、动脑、折折、剪剪、切切,灵活地运用分散集中分散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探索的机会,注意面向全体,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整个活动按照自由探索四等分方法集中讨论发现整体与部分关系幼儿迁移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的。首先,全体幼儿带着如何分成相等的四份,与分出后每份与原来的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探索。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全体幼儿动手,而老师只是在旁边适时的启发,引导、鼓励,对发生困难的幼儿做一定的解释或示范,体现了幼儿主体地位,能力强的可以多找出几种分法,而能力弱的则一种、两种均可,重点是让幼儿等分后,通

9、过比较而得出“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结论。这样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能力。本环节是重点,在时间安排上,我用了 2/5 的时间。在第二大环节是集中活动,当幼儿充分感知探索过后,自己发现了四等分方法和零散的部分,整体关系后,师进一步演示教具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概念,“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等分后的四小部分拼起来还是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而后让幼儿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四等分。这部分是揭示难点的重要环节,也安排了 2/5 的时间。第三环节在幼儿已掌握等分方法以及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的关系后进行知识迁移,幼儿根据能力差异来做镶嵌活动、切萝卜块、勾画图形等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虽然这环节只用了 1/5 的时间,但这些材料还可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平时多练习、巩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向来的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我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将有关材料都投放到区角中,以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在区角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教师可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掌握程度,从而进行指导。促使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以提高,使原有得知识得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