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33261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冲突的由来由来:1948 年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巴以分置,以色列建国,冲突从这时候开始。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说,和平还是大趋势,从近处来说,只要美国主导中东,美国的所谓“反恐战争” 不结束,中东绝无宁日,而美国的反恐战争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结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阿义和平进程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进展。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 相联系。因此,中东问题更

2、加为世人所关注。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一、历史回顾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 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一个祖先,两个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 11 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 ,即希腊语“ 腓力斯丁人的土地” 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 1900 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

3、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 年 11 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三次流散公元前 1025 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 930 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 722 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

4、往战胜国,史称“ 失踪的10 个以色列部落”和“ 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 66 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 135 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四次战争1947 年 11 月,第二届联大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要求英国尽快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撤走其军队,然后在巴勒斯坦成立

5、阿拉伯国 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 和以色列国 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 。当时犹太人只占总人口的 13,却得到了 58%的土地。决议还规定耶路撒冷市作为一个“独立主体” 由联合国管理。 1948 年 5 月 14 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次日,即 5 月 15 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 1949 年 7 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 分治决议” 划给阿方的 5000 多平方公里土地,约 70 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 年 7 月,埃及宣布将

6、苏伊士运河公司 英、法资本 收归国有。10 月 29 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奋勇抵抗下,在包括苏、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下,入侵者于 11 月 7日停火。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 年 6 月 5 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6 万平方公里 、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5800 平方公里 和耶路撒冷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150 平方公里 ,所占领土面积数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积。战争于 6 月 11 日结束,故又称“ 六天战争”。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第242 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

7、年10 月 6 日,为了收复失地并重振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埃、叙军队同时向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埃及收回了纵深约 10 一 15 公里的西奈半岛土地,叙则收复了大部分戈兰高地。以军于 10 日展开反击后,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兰高地,又占领了叙方 770 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包围了埃及的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军前后方联系;,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这是中东的第四次战争,史称“十月战争” ;因发生于伊斯兰教的斋月和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斋月战争“或” 赎罪日战争” 。二、四次战争后的中东态势从军事上说,以强阿弱态势明显四次战争两次由以方发动,两次由阿方发动。但最终结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风。即使是在阿

8、方发动的“十月战争”中,埃、叙等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 2.7-5 万人,被俘和失踪约 8550 人;以军则伤亡约 1.16 万人,被俘和失踪 500 余人。四次战争的结果是:处于弹丸之地的小国以色列屡败阿军,无疑使其士气占了上风,从而使他们在四面包围下能有勇气生存下去。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

9、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勒斯坦人,死伤的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中东问题通过战争解决的时代已过去,和平解决应是一致的选择在四次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意识到,通过战争,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损的是双方,不论胜负,两败俱伤。1973 年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法。埃及总统萨达特 1977 年 11 月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突然访问耶路撒冷并在议会发表演说。萨达特此举震动

10、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因为 1967 年 9 月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曾作出了对以色列实行“三不”政策的决定;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萨达特访以显然有悖此决议规定。故 1978 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 ”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埃以谈判几经挫折,最终埃及没发一枪一弹,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领土。当然,萨达特的行动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 1981 年检阅部队时被刺杀。约旦和以色列于 1994 年 10 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同年 11 月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双方的领土争端已解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以色列军队于 2000 年 5 月全部撤出黎巴嫩,仅留有“ 谢巴农场” 未解决,

11、以方说这块土地属于叙利亚,待同叙方谈判解决,叙、黎则一致表示“谢巴”系黎领土。 1991 年 10 月 30 日,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实现了阿以双方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叙、巴、约、黎均与会,埃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二是实现了巴、以的相互承认;三是会议在联合国第 242 和 338 号决议基础上产生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自此以后,中东摆脱了战争的阴云,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和平解决之路。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 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 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路考虑,所以当流亡

12、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 年 11 月 2 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 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 “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减。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 1956 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

13、年向以色列提供 30 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协议繁多,作用不大,冲突不断,恶性循环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据此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权力机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当选为主席。但是以方并未按协议完成从西岸撤军,关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点等永久地位的谈判也时断时续,至今没有结果。2000 年 9月 28 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突然“造访” 耶路撒冷东区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巴以流血冲突。双方以暴制暴,怨怨相报,

14、恶性循环不断,至今不见尽头,恢复和谈更是渺茫。三、几点思考中东问题长期未获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大不稳定因素。我们深信,这一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在这一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是必要的。(一)巴以双方都在为土地和生存而斗争宗教因素并非巴以冲突的根源。伊斯兰教在公元 610 年创立时,犹太人正流散世界各地,没有反对这一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是本地区三大神教最后的一个宗教,开始时朝拜的方向还是耶路撒冷,以后才改为朝麦加方向。伊斯兰教的主要信仰准则是:信真主,古兰经承认耶和华、上帝、安拉是同一个神明;信经典,包括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信使者,包括亚当、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人,穆罕默德是封印使者。由此来

15、看,宗教信仰问题并不是巴以冲突的主要因素。而双方争土地的斗争从一开始即存在。1903 年 8 月在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曾讨论在乌干达建立犹太人家园的方案,遭到与会者多数的反对,他们坚持返回巴勒斯坦,因为这是耶和华应允赐给犹太民族永远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应许之地”。旧约中对此有记述,反映了当时犹太民族对土地的渴望。回顾四次中东战争,土地的争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当前巴方仍在为收复被占领土,恢复合法的民族权利而斗争。(二)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仅就冲突而论,只要双方都有和平诚意,政策对头、处理具体问题得当,和平是能够实现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埃以问题的解决。反观现在之巴以,两国内部

16、都有两派,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另一派的掣肘,拉宾为此付出了生命。阿拉法特在同以方达成协议后,也遭到反对派的反对,一起爆炸事件就足以毁掉一个协议的执行。所以,和平的意愿只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才能实现。(三)外界的调解是需要的,但应公正外界的因素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当然也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美国被认为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中东的政策进行了不小的调整。先是把巴以问题在美对外政策上后置,后又明确地要求换掉阿拉法特,布什上台两年会见沙龙多次,从未会见阿拉法特一次,这些都说明美的政策越来越偏袒以色列。美国的这种态度不能称得上公正,其结果不但不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在阿拉伯及伊斯兰世界中撒下仇恨的种子。(四)和为贵,早日实现和平,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当前,世界各国领导人无不把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作为首要任务,中国更把本世纪初的 20 年看作是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惟独在中东这块土地上还在打打杀杀,哪里还有精力去搞发展?巴方自然顾不上建设,以色列的经济也已下滑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多年来,人们都已看得很清楚,打压的手段制服不了任何一方。明智的选择是实事求是地从当今时代主题出发,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利益所在,该妥协时就妥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