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玉米螟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玉米、谷子、高粱等旱粮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长江下游和黄淮流域棉区棉花的为害加重。玉米螟属鳞翅目( Lepitopterae),草螟科(Crambidae)。在我国分布有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和欧洲玉米螟O. nubilalis(Hubner)两个种,前者为优势种,发生在除新疆伊宁外的大部分地区。后者除在伊宁为单一发生并为害玉米外,在张家口、呼和浩特及水宁等地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为害状 以幼虫为害作物,一般 3 龄以下幼虫“潜藏”为害,4 5 龄为“钻蛀”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心叶丛,蛀食心叶造成针孔或“花叶” 。3 龄以
2、上幼虫蛀食,叶片展开时出现排孔。玉米进入打苞期,幼虫取食雄穗。当雄穗逐渐散开时,幼虫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雄穗柄或转移雌穗着生节及其上、下节蛀入茎秆。此时玉米雌穗已开始发育,茎节被蛀会明显地影响甚至中止发育,遇风及易造成倒折。穗期世代初孵幼虫潜藏取食花丝继而取食雌穗顶部幼嫩籽粒,3 龄以后部分蛀人穗轴、雌穗柄或茎秆。影响灌浆,降低千粒重,穗折而脱落。此外常引发玉米穗、茎腐病的感染,更加重了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彩图 3-3) 。为害谷子,早期蛀茎造成枯心,后期易引起茎折。为害高粱,抽穗前潜藏在心叶蛀食纵卷幼嫩心叶,造成花叶和排孔。高粱抽穗后转移蛀茎,以从茎上部和穗节蛀入居多,遇风易折,造成产量严重损失
3、。形态特征亚洲玉米螟雄蛾黄褐色,体长 1014mm,翅展 2026mm。喙发达。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前翅浅黄色,斑纹暗褐色。前缘脉在中部以前平直,然后稍折向翅顶。内横线明显,有一小深褐色的环形斑及一肾形的褐斑。环形斑和肾形斑之间有一黄色小斑。外横线锯齿状,内折角在脉上,外折角在脉间,外有一明显的黄色:“Z”形暗斑。缘毛灰黄褐色。后翅浅黄色,斑纹暗褐色,在中区有暗褐色亚缘带和后中带,其间有一大黄斑(彩图 3-1) 。雌蛾翅展 2630mm 较雄性色淡,前翅浅灰黄色,横线明显或不明显。后翅正面浅黄色,横线不明显或无。卵粒短椭圆形,常 1560 粒产在一起,呈不规则鱼鳞状卵块。初产下的卵块为乳白色,
4、后变黄白色,半透明。孵化前卵粒中心呈现黑点称为“黑头卵” ,有别于被赤眼蜂寄生,整粒卵变黑的寄生卵(彩图 3-2) 。初孵幼虫长约 1. 5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 2030mm ,头壳深棕色,体浅灰褐色或浅红褐色。有纵线 3 条,以背线较为明显,暗褐色。第二、三胸节背面各有 4 个圆形毛疣,其上各生 2 根细毛。第 18 腹节背面各有 2 列横排毛疣,前列 4 个,后列 2 个,且前大后小。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型,上环缺口很小。蛹黄褐色至红褐色,长 1518mm,纺锤形。臀棘黑褐色,端部有 58 根向上弯曲的刺毛。欧洲玉米螟与亚洲玉米螟极为相似,从外部形态一般很难区分,主要
5、需依靠雄蛾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及性外激素的不同来区分。亚洲玉米螟性外激素为 212-14; Ac:E12-14:Ac 为 47:53,欧洲玉米螟为 211-14: Ac:Ell-14 :Ac 有 97:3 或 50:50或 3: 97。发生特点玉米螟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虫态。卵期 35d ,幼虫期20 30d,蛹期 7l0d,成虫期 1015d。玉米螟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 17 代。一般随纬度和海拔的降低,世代数逐渐增加。北方春玉米区北部及较高海拔地区,即北纬 40。以北,海拔大于 500m 地区,包括兴安岭山地及长白山区等地一年发生 1 代;海拔小于 200m 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6、等地一年发生 12 代。北方春玉米区南部包括辽河平原、辽西走廊、辽东半岛以及北纬 40。以南的内蒙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和陕西大部、宁夏、甘肃和西北内陆玉米区的吐鲁番盆地、伊宁、塔里木河流域及低纬度高海拔的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省山区等地一年发生 2 代。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以及云贵高原南部等地区一年发生 3 代;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南部、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玉米区等地一年发生 4 代;北纬北回归线25。 ,包括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台湾省等地,一年发生 56 代。北回归线以南,包括两广丘陵、海南等地,一年发生 67 代。多代区常出现世代重叠现象。除一代区从心叶到穗期仅受一代玉米螟为害外,在多世代发生区,
7、不论春、夏播玉米,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代螟虫的为害。在北方春玉米地区,播期比较集中,玉米螟发生期与玉米生育期的关系也较为稳定。第一代卵盛期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心叶中期,约 7 月中旬,所以也叫心叶期世代,小龄幼虫为害心叶,大龄转移蛀茎,老熟幼虫在为害部位化蛹羽化;第二代卵盛期在花丝盛期,也叫穗期世代,小龄幼虫为害花丝、雌穗籽粒,大龄蛀穗、茎,老熟幼虫在穗轴、茎秆等越冬。在黄淮海夏玉米区,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为越冬代蛾盛期,在春玉米等寄主上产卵。 6 月中旬第一代幼虫盛发为害,正是春玉米心叶期。棉花、春玉米 混作区,早发棉常受害较重,造成嫩头和叶片凋萎下垂或折断,主茎蛀食,枝叶逐渐枯萎,
8、遇风常引起拆茎。第二代幼虫盛期在 7 月中下旬,春玉米处于花丝盛期,夏玉米处于心叶中期。第三代幼虫8 月中下旬盛发,为害夏玉米雌穗和蛀茎,棉区常啃食花瓣或在成铃的萼片与苞叶处取食,4 龄之后蛀铃,幼铃被蛀脱落,大棉铃纤维多被蛀食,常招致病菌的侵入,引起烂铃。老熟劫虫在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寄主植物的茎秆、穗轴、根蔸中等处越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昼伏夜出,且具栖息场所(茂密的农作物及杂草丛中)与产卵场所异地现象。具有较强的趋湿、趋密和趋化性。喜选择长势好、茂密及较高的植株产卵,早播田发生重。每头雌蛾一生平均可产 1020 块卵,约 300600 粒,最多可达 1476 粒。45 月份雨水充足,
9、有利越冬幼虫化蛹羽化。高温湿有利于幼虫生长。生长季干旱不利卵块孵化及初孵幼虫存活,暴雨可增加初龄幼虫死亡率。穗期卵的自然寄生率高。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高温沤肥或用作饲料和燃料以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在夏玉米区尽量压低春播寄主作物面积。实行玉米与豆科等作物间套作,保护天敌,可减轻玉米螟为害。在玉米打苞抽雄期,由于玉米螟幼虫大多集中在尚未抽出的雄穗上为害。因此,在雄穗刚抽出未散开前隔行人工去除 2/3 的雄穗并带出田外处理,可消灭约 70%的幼虫,同时去雄也是玉米增产措施之一。(2)物理防治。在东北地区,利用高压汞灯诱杀越冬代玉米螟蛾,需大面积同时进行。(3)生物防治。白
10、僵菌治螟。早春封垛:在东北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玉米秸秆用含量为 100 亿孢子/g 的白僵菌粉 100gm3 用喷粉器喷粉或分层撒布菌土进行封垛;心叶期施用白僵菌颗粒剂,在高湿度地区如四川、广东等地用含量为50 亿 g 的白僵菌粉与煤渣或细纱按 1: 10 的比例混匀制成含量为 5 亿孢子的白僵菌颗粒剂,每亩 3.55kg,在玉米心叶期施人心叶内防治。苏云金杆菌(Bt) 治螟。商品 B t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前施于心叶内,每亩 700g;也可用 Bt乳剂配制颗粒剂,每亩用乳剂 150mL 加细砂 3.55kg 混匀;或在心叶期每亩用 100150mL B t乳剂加水 50L 灌心。
11、释放赤眼蜂治螟,在东北大量利用柞蚕卵繁殖对玉米螟高效的松毛虫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在华南及华北利用人工卵或米蛾卵等繁殖玉米螟赤眼蜂及螟黄赤眼蜂,进行人工田间放蜂防治。放蜂时期,田间百株卵量 12 块时(即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然后隔 56d 再放第二次。每亩 1 万2万头。大面积连片防治才能保证良好防效。(4)化学防治。由于玉米螟属钻蛀性害虫,掌握施药适期特别重要,必须做到消灭在其蛀入茎杆或雌穗之前,主要是以颗粒剂心叶投药为主。心叶期投施 3%克百威颗粒剂一次或 0.1%高效氯氟氰菊酯颗粒剂,使用时拌 10 倍煤渣颗粒,每株 1. 5g。玉米穗期防治。“四腋一顶”颗粒剂防治:在玉米抽
12、丝盛期,即 60%左右的雌穗抽出新鲜花丝时,利用上述颗粒剂撒于雌穗着生节的叶腋及其上两叶和下一叶的叶腋及穗顶花丝上,重点是保护雌穗,用药量应比心叶期适当增大,对穗期螟害有一定防效。药液点花丝:在抽丝盛期,用 95%敌百虫晶体 10001500 倍液、40%速灭杀丁 5000 倍液、 25%敌杀死 5000 倍液,在雌穗苞顶撕开一小口,灌入少量药液,同时兼治穗期棉铃虫。性信息素诱杀。自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 50%、羽化率约 10%时开始直至当代成虫发生末期,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在长势好的麦田或菜地每亩设性诱盆一个,盆高在作物冠面下约 l0cm。将性诱芯挂在盆中央,盆中加水到 213 处并添加少量洗
13、衣粉。玉米抗螟品种的利用。利用抗螟品种是一项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是解决玉米螟为害的根本途径。种植抗螟品种如邢抗 2 号等,在一般发生年份可不必采取防治措施,严重发生可酌情辅以化学农药防治或其它有效措施防治,即能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转基因抗虫玉米为玉米螟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必须经过坏境安全评价通过审批。5玉米红蜘蛛玉米红蜘蛛又名玉米叶螨,俗称火蜘蛛、红砂、火龙等。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incatus Ehara),朱砂叶螨T. cinnabari-nus( 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属蛛形纲,真螨目,
14、叶螨科 Tetranychidae。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干旱年份发生较重。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棉花、高粱、谷子、豆类、瓜类、麻类、辣椒、茄子等。为害状以成螨、若螨先在作物下部叶片为害,群集于玉米叶背刺吸组织汁液,受害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下扩展到整株叶背至叶面、茎秆,受害叶片呈白色,枯死。严重发生时虫口密度大,布满整个植株,呈火烧状。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甚至绝收。形态特征成虫:雌螨椭圆形,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为深红色或锈红色,二斑叶螨淡黄或黄绿色;足 4 对;体背侧有黑色斑纹;背毛 12 对,肛毛和肛侧毛各 2 对,无臀毛。若螨:
15、幼螨蜕皮后为若螨,分若螨和若螨 2 个时期。足 4 对,体形、体色与成螨相似仅体小,无生殖皱襞,复毛少。幼螨:初孵幼螨近圆形,长约 0. 18mm,体色透明或淡黄,取食后变淡绿色;足3 对。卵:圆球形,直径约 0. 13mm,新产的卵无色透明,后变橙色,孵化前可出现红色眼点。发生特点 以受精雌成螨聚集在玉米玉米、茄子、豆类等作物的枯枝落叶内、杂草根际和土壤裂缝中越冬。翌年春天先在杂草、小麦上取食活动。5 日均温大于 7,越冬成螨开始产卵,螨卵散产在叶背中脉附近或新吐的丝网上。早春平均单雌产卵量30 粒,夏季 100 粒。5 日均温大于 12时第一代卵开始孵化,发育至若螨或成螨时正值春玉米出苗。
16、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迁往玉米田为害。玉米叶螨一般行两性生殖,也可不经交配行孤雌生殖,其后代多为雌性。最适繁殖为害温度为 2630。繁殖一代需 1027d,年发生 1020 代。整个生长季世代重叠。玉米红蜘蛛的发生与气候和种植方式关系密切。在春玉米田和麦套或靠近果园、菜地等的玉米田常点片发生,56 月份干旱少雨,虫量迅速上升,若 78 月份干旱少雨,条件适宜,迅速蔓延至全田。降雨强度大,可冲刷大量叶螨,种群密度底,虫口上升慢,对其发生有抑制作用。玉米红蜘蛛的天敌很多,主要有小花蝽、捕食性螨类、深点食螨瓢虫、黑襟毛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草间小黑蛛等。自然天敌对玉米红蜘蛛有
17、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抗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自交系CN1114、CN2144 、CN4379、E28 和 478 及农大 108、晋单 44 号、沈单 10 号、屯玉 1号等杂交种抗性好,而自交系丹 340、自 330、5003 及品综一号、品综二号、沈单 7号、掖单 4 号、烟单 14、晋单 42 号、农大 3138 等品种抗性差。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边地埂杂革,结合深耕,消灭越冬虫源和早春寄主。严重高发地区,应避免与大豆、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推广种植高抗和抗螨品种,淘汰高感品种。高温期适时灌溉,增加玉米田相对湿度,抑制红蜘蛛的繁殖。(2)物理防治。利用玉米叶螨对黄色
18、、蓝色的趋性,在叶螨迁入农田初期到盛发期,于玉米田边、行间插置诱虫板诱杀玉米叶螨。(3)化学防治。玉米叶螨大发生的年份可选用 1. 8%阿维菌素 3000 倍液、15%哒螨灵油、73%炔螨特乳油 20003000 倍喷雾等化学农药进行田间喷雾。 20%三氯杀螨醇1000 倍液喷雾,可杀死卵,但对成螨效果慢。(四)马铃薯病害29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瘟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马铃薯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一般能够造成减产 20%40%。症状:病菌侵染马铃薯的叶、茎和薯块。叶片被侵染后,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浸状淡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的晕圈。当田间湿度大时,叶片上病斑
19、迅速扩大,呈褐色,病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的分界,病斑外缘有一圈宽约 35mm 的稀疏的白色霉轮,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这种特征在叶片背面更为明显;气候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无白色霉轮,病斑扩展慢;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主脉、叶柄和茎上,产生褐色条斑,叶片萎蔫下垂、卷缩,导致植株变为焦黑,全田呈现一片枯焦,若植株枯死后田间湿度增加,则叶片发生腐烂并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发病后在表面产生淡褐色或灰紫色的不规则病斑,略凹陷,发病部位下的薯肉呈褐色坏死,逐渐向四周扩展、腐烂。病原 马铃薯晚疫病由卵菌致病疫霉Phyt。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引起。病菌孢
20、囊梗从叶片的气孔伸出,无色,假轴式分枝,产孢囊处膨大;孢子囊卵形、柠檬形或椭圆形,顶端具乳突,基端有小柄,易脱落;游动孢子肾形,具 2 根鞭毛,失去鞭毛后形成休止孢。病原菌具有生理分化,存在复杂的毒力型(生理小种) 。发生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产生的病株成为中心病株,病株上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田间发病中心,使病害由点到面,迅速扩展蔓延。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此外,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可以因农事活动或雨水溅泼侵染植株下部叶片。当田间相对湿度达到 95%以上、温度 1622 时,有利于孢子囊的产生。
21、叶片表面有水滴存在,孢子囊即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因此,凉爽多雨、多雾多露和空气潮湿的气候条件最适于病害流行。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和耐病品种。马铃薯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2)建立无病留种地,控制病薯传病。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 5km 以上,种植期间注意田间病害的调查。马铃薯新种植区,一定要选择种植无病种薯。(3)农业防治措施。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性;生长后期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或在花蕾期喷施多效唑控制地上部植株生长,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后期病情。
22、(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 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 500600 倍液,80% 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70% 的乙膦铝锰锌 300 倍液,72%的克露(霜脲氰)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间隔 7l0d 喷药一次,一般应连续喷施 2 3 次。30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马铃薯种植区都有分布,一般可造成减产 10%左右,块茎发病导致马铃薯的食用品质降低。症状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而叶柄、茎、块茎等也可被侵染。叶片发病后产生黑褐色、圆
23、形或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特征的病斑,直径 312mmo 气候潮湿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植株下部较老叶片首先发病,病害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发病的叶片干枯脱落,植株变褐死亡,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后产生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可达 2cm;病斑边缘分明,微凹陷,边缘略突起,有的老病斑表面出现裂纹。病斑下部的薯肉组织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病原 马铃薯早疫病是由真菌茄链格孢Alte,naria solan.i Sorauer,异名 Alternaria solani( Ell. et Mart. )Jones et Grout。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叶片气孔伸出,单生或丛生,圆筒形
24、或短杆状,暗褐色,具 15 个隔膜。分生孢子常单生,直或略弯,卵形或倒棒状,光滑,淡黄色,具横隔膜和斜向或纵向隔膜,纵隔 19 个,横隔 713 个,喙与孢子体等长或略长,色淡,多数具 13 个横隔,有分枝。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或带病块茎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适宜条件下,病菌经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植株组织,经23d 的潜育期,即可出现病斑。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田间病害快速蔓延。当环境温度为 2628 、相对湿度为 70%以上时,促进病害的发生流行。土壤瘠薄、氮肥不足、植株长势弱、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以加重发病。防治方法
25、(1)种植早熟耐病品种。因在马铃薯中缺乏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因此可以选择种植在当地表现耐病的品种,并适当提早收获以避开病害的高发期。(2)农业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力;合理密植,适时灌溉,控制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侵染;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深翻耕;重病地实行与非茄科蔬菜的 3 年轮作。(3)药剂防治。发病前和发病初应及早喷药进行保护。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5
26、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 N1500 倍液等喷施。隔 710d 喷 1 次,连续防治 2 3 次。31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疮痂病在我国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疮痂病的发生对马铃薯产量影响不大,主要是降低薯块的品质影响质量,从而引起经济损大。近年来,疮痂病对微型薯生产的影响比较严重,有的地区微型薯的疮痂病发病率已达 30%60%,对马铃薯的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症状病菌只为害马铃薯的块茎。发病块茎最初在表面产生小的褐色隆起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表现为中央凹陷,边缘向上突起,表面皱缩粗糙,质地木栓化,呈现疮痂状,褐色至黑褐色,直径可达 510mm。病害严重时,块茎上的病斑连片,发病部位呈干
27、腐状,但仅限于块茎皮层,不向下深入到薯肉组织中。病原马铃薯疮痂病由为放线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sp.)引起。目前。我国马铃薯疮痂病菌报道有 3 个种:疮痂链霉菌S scabies( Thaxter)Waks.et Henrici、Sacidiscabies 和一个新种。 Sscabies 的菌体丝状,有分枝,极细,尖端常呈螺旋状,连续分割生成大量孢子;孢子圆筒形、灰色、光滑,大小(1. 21.5)ym(0.81O)弘 m:产生黑色素,不产生可溶性色素。 Saczdzscabzes 能产生黄褐色可溶性色素。发病特点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在块茎表皮形成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
28、孔或伤口侵入。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病菌侵入则较困难。环境温度为 1130 时病害可以发生,但最适发病温度为 2022 ,中性或微碱性的沙壤土田中马铃薯发病重,当土壤 pH 值为 5.2 以下时很少发病。马铃薯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在病害常发区应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如黄麻子、豫薯1 号、榆薯 1 号、鲁引 1 号等高抗疮痂病的品种。(2)选用无病种薯。健康种薯是预防疮痂病的重要基础。种薯可用 0. 2%福尔马林溶液在播种前浸种 2h,或用 0.1%对苯二酚溶液在播种前浸种 30min,薯块晾干后播种。(2)农业防治措施。多施腐熟有
29、机肥或绿肥,可减轻发病;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 5 年以上轮作;选择保水好的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可减轻发病。(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使用 72%农用链霉素 2000 倍液进行喷施,一般防治 23 次,间隔期为 7l0d。32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或褐腐病,是高温多雨地区的马铃薯毁灭性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严重时能够造成 40%80%的产量损失,症状病菌侵染后在植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和成株期都可以引起发病。病株的典型症状为下部叶片首先出现萎蔫,逐渐全
30、株叶片失水下垂,初期叶片在早晚可恢复正常的挺立状态,但持续 45d 后植株叶片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绿色。有时发病初期植株上仅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发生萎蔫,叶片轻微发黄,植株其它部分暂时保持正常,但最后也逐渐枯死。病情发展缓慢时植株表现为叶片变黄、干枯和植株矮化。横剖病株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切面有白色黏液溢出。薯块发病后,严重时导致芽眼呈浅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环变褐,有白色黏液溢出,但皮肉和皮层不分离。病原马铃薯青枯病由细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Yabucchi,异名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
31、th引起。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 13 根鞭毛,大小(0. 92.0)fim (0.50.8)ym;在肉汁胨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整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略隆起,平滑具光泽,革兰氏染色阴性。病原菌存在生理分化。发生特点病菌在病残体组织中在土壤中越冬,或在带病的薯块内越冬,无寄主时可在土壤中腐生 14 个月至 6 年。在田间,病菌通过灌溉水、雨水、病株和健株根系间的接触、农事操作等传播。病菌从植株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阻碍水分正常运输,也可穿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导致茎部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斑。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3037 ,最适 p
32、H 值为 6.6,一般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的马铃薯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等因素加重发病,连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马铃薯中存在抗病品种,因此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特点选择种植抗病品种。(2)农业防治措施。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实行 4 年以上轮作,有条件地区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选择无病地育苗;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洁田园、翻晒土壤;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采用健康小种薯播种,避免切块造成伤口而感染病菌;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增施钾肥:喷施植宝素 7500 倍液或爱多收(复硝酚钠)6000 倍液;酸性土壤每公顷施石
33、灰15002200kg,调节土壤 pH 值。(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 53. 8%可杀得(氢氧化铜)悬浮剂 1000 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 4000 倍液、 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药剂灌根,每株灌 0. 10.2kg,每隔 7l0d 1 次,连续灌 23d ,交替轮换用药。33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在我国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区有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生长和储藏期都可以发生,对马铃薯生产为害大。症状病害引起的植株地上部症状通常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表现为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发黄,但叶尖
34、、叶缘及叶脉仍为绿色,逐渐叶片边缘或全叶枯黄,叶缘向上卷曲。病情向上部叶片扩展,导致全株叶片枯死。萎蔫型属于急性发病的症状,叶缘向内卷曲,叶片下垂,但不变色;发病较轻的植株仅部分叶片和枝条萎蔫,发病严重的则大部分叶片和枝条萎蔫,甚至全株倒伏枯死。病株的茎和根部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黄褐色,有时溢出白色菌脓。块茎被侵染后,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变为淡黄色、乳黄色,发病严重时的维管束全部变色;病菌侵染维管束的周围组织,形成环状腐烂,使皮层与髓部分离。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表皮龟裂,播种后腐烂而不能出芽或出芽后枯死。病原马铃薯环腐病由细菌密执安棒状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cter
35、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异名 Cor ynebacterz,um se pedonicum)引起。细菌菌体棒状,大小(0. 81.2)tim (0. 40.6)ym,无鞭毛,单生或偶双生,无荚膜及芽孢,好气性。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革兰氏染色阳性。发生特点病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带菌薯块播种后,幼芽萌发出土时,病原菌大量繁殖并侵入芽的维管束,并随茎叶的发育沿维管束系统向上扩展形成系统侵染,导致植株地上部发病。在马铃薯生长后期,病原菌沿维管束经由匍匐
36、茎侵入新的块茎,造成环腐。适合病菌生长的温度为 2023 ,最适土壤 pH 值为 6.8-8.4。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国内已选育出一些抗病品种,如东农 303、郑薯 4号、宁紫 7 号、庐山白皮、晋薯 2 号乌盟 601、克新 1 号、丰定 22、铁筒 1 号、长薯4 号,阿奎拉,农友 2 号,高原 3 号、同薯 8 号等,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晶种种植。(2)选种健康小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无病种薯并种植。选用 1540g 的小整薯播种,既节约用种,又起防病作用。(3)农业防治措施。播前汰除病薯,减少初侵染源。可用 50mg/kg 硫酸铜浸泡种薯l0min;及时拔除田
37、间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34马铃薯黑胫病和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和软腐病是对马铃薯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病害,在各马铃薯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一般为 2%5%,严重的可达 40%50% 。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在温度高的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症状病害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植株地上茎和块茎。严重感染的种薯播种后在土壤中腐烂,不能出芽,未出土前即发生烂芽,或出土幼苗很快死亡,造成断垄。发病较轻的种薯出苗后,病原菌由薯块向上扩展,植株一般在苗高 1020cm时表现症状,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出现典型的墨黑至浅褐色腐烂,形成“黑胫” ;病株矮小,僵直,叶片褪绿黄化,小叶边缘向上卷曲,环境潮湿
38、时,病株很快萎蔫枯死。新生薯块感病,从蒂端开始变褐腐烂,纵切病薯,可见病健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黑线,病组织变软常形成黑色孑 L 洞;干燥时,块茎蒂端干缩变硬,但感病轻的薯块则无明显症状。病原马铃薯黑胫和软腐病由胡萝卜欧文杆菌黑胫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引起。病菌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极少双相连,周生鞭毛,具荚膜,大小(1.3 1.9) ym(0.530.6)m ;革兰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菌落微凸,乳白色,边缘圆形,半透明,质地黏稠,生长适宜温度为 2527 ;此外,另外两种欧文杆菌(E carotovora subsp. caroto
39、vora)和 E.ch,r ysanthemi 也是马铃薯黑胫和软腐病的重要致病菌,分别在温暖气候条件和炎热气候条件下为害。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通过种薯传播,经伤口侵入。切薯时切刀带菌传染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土壤中残留的病薯和病残体也是初侵染源之一。病菌从母薯块通过维管束进入植株地上茎,在发病后期,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人新生的块茎,引起薯块发病。漫灌、喷灌、雨水溅泼、昆虫为害都能够导致田间病害传播。贮藏期间,病健薯间接触,病菌通过伤口或皮孔侵入健薯,发生侵染。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在田间,冷凉潮湿有利于胡萝欧文氏杆菌黑胫亚种的为害,温暖潮湿条件有利于 Ecarotovora
40、 subsp. carotovora 侵染。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灌水过多过频、土壤湿冷、植株生长弱等因素都有利于发病。贮藏期,窖内通气不良、缺氧、温度高、湿度大时容易造成发病烂窖。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由于病菌通过种薯传播,因此应严禁从病区调用种薯。 (2)种植抗病品种。品种间具有抗性差异,各地应选择种植。(3)选用健薯播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健康种薯或采用微型薯以整薯播种。(4)农业防治措施。彻底清洁切种薯用具,并用适宜的消毒剂消毒,同时用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或高锰酸钾液消毒薯块,消毒后迅速阴干、播种;挖除病株,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选择砂壤土田、高燥地种植,精细整
41、地;适时排灌,避免漫灌;合理施肥,避免植株疯长;适期早播,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新收薯块应在 1215温度和 90%95%相对湿度下存放 12 周,促进伤口愈合后在适宜低温下贮藏;贮藏期间注意通风,调节温湿度,保持薯面干燥。35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俗称退化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我国各马铃薯种植区都有发生,可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 3 种类型的症状。花叶型:多种病毒可以引起花叶症状,如马铃薯 X 病毒、马铃薯 S 病毒、马铃薯 M 病毒、马铃薯 Y 病毒和马铃薯 A 病毒,这些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产生花叶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和淡绿相间或黄绿
42、相间的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植株矮化,有时伴随明脉症状。坏死型:叶片、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点,病斑扩展相连形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植株明显矮化,僵直,略呈扫帚状,常早枯;叶片纵向向上卷曲,呈匙状或筒状,变硬、革质化,颜色淡黄,有的品种表现为紫色、粉红色或红色。病原引起马铃薯的病毒病的病毒有数十种。在我国,为害马铃薯的病毒主要有马铃薯 X 病毒( 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 Y 病毒(Potato virusY,PVY)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IRV)、马铃薯 A 病毒(Potato
43、virusA,PVA)、马铃薯 S 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 M 病毒(Potato virus M,PVM) 等。PVX 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lez-iviridae)中的马铃薯 X 病毒属(Potex-uirus);病毒粒子弯曲线状,无包膜,515nm13nm;稀释限点 10-610-5,钝化温度 6876 ,体外存活期 4060d;机械摩擦接种和植株间的接触可以传播病毒,无传毒介体;寄主范围广泛。PVY 病毒属于马铃薯 Y 病毒科(Potyviridae)中的马铃薯 Y 病毒属 (Potyuirus);病毒粒子弯曲线状,无包膜,( 684730) nmllnm
44、;稀释限点 10-610-2,钝化温度 5062 ,体外存活期750d;病毒可以通过机械摩擦和嫁接传播,田间主要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 、大戟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等多种蚜虫传播;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茄科多种植物。PLEV 病毒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 Polerovirus);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二十面体,无包膜,直径 24nm;稀释限点 10 叫,钝化温发7080,体外存活期 510d;病毒可以通过嫁接传播,机械摩擦不传毒,田间主要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 、大戟长管蚜(Macros
45、i-phum euphorbiae)等蚜虫传播;寄主范围主要是茄科植物。PVA 病毒属于马铃薯 Y 病毒科(Potyviri-dae) 中的马铃薯 Y 病毒属(Potyvirus) ;病毒粒子弯曲线状,无包膜,730nrnX llnm;稀释限点 10_1,钝化温度4452,体外存活期 1218h;病毒可以通过机械摩擦传播,田间主要通过桃蚜(Myzus per-szcae)等 3 种蚜虫传播;寄主范围仅限少数茄科植物。PVS 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Flexiviridae)中的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 Lavir U3);病毒粒子线状,直,无包膜,650nmX 12nm;稀释限点 10-310-
46、2 ,钝化温度 5560,体外存活期 34d;病毒可以通过机械摩擦传播,田间主要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传播;寄主范围较窄,仅限于茄科的少数植物。PVM 病毒属于线形病毒科(F lexitriridae)中的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 uirus) ;病毒粒子线形,直或弯曲,650nm12nm:稀释限点 10-310-2,钝化温度 6571,体外存活期 57d:病毒可以通过机械摩擦和嫁接传播,田间主要通过桃蚜(Myzuspersicae) 、大戟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传播;寄主范围较窄。发病特点 马铃薯病毒主要通过无性繁殖中带毒薯块进行传播
47、,带毒种薯是田间病害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源,因此,种薯带毒率决定田间发病的严重程度。除 PVX 外,上述其它几种病毒在田间可通过桃蚜、大戟长管蚜等蚜虫传播;除 PLRV 外,其它病毒还可以通过摩擦传毒,PVX 和 PVS 主要以这种方式在田间进行再侵染。当种薯带毒率高、田间杂草多、蚜虫发生量大时,马铃薯的病毒病发生重。此外,25 。 C 以上温度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从而利于病毒病的扩展,加重受害程度。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也会影响病毒病的发生程度。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在条斑花叶病及普通花叶病严重地区,可选择种植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郑薯 4 号、
48、乌盟 601、陇薯 161-2、东农 303、鄂马铃薯 1 号、鄂马铃薯 2 号、克新 1 号和广红 2 号等抗病品种。(2)种植无病种薯。在高纬度或高山冷凉地区建立无病毒种薯田,或选用茎尖脱毒苗在隔离条件下进行种薯生产。(3)农业防治措施。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浇水,防止高温,及时拔除病株,减少侵染源。(4)药剂防治。出苗后当田间出现蚜虫时应及时喷内吸性杀虫剂控制蚜虫群体;发病初期喷施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菌毒清水剂 500 倍液、1. 5%植病灵K 号乳剂 1000 倍液、 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并减轻病害,隔 7
49、l0d 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第十一章 向日葵病虫害第一节向日葵病害向日葵是仅次于大豆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向日葵生产的第四大国,向日葵是我国四种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向日葵的平均产量及种子含油量均远低于现有栽培品种的生物学潜能,这主要是由于病害所致。向日葵从种子萌发到收获,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遭受多种病原的侵染为害,使向日葵产量显著减少,品质显著降低。全世界已报道向日葵病害约 90 种。迄今我国已经发现向日葵病害 30 余种,其中褐斑病(Septoria helian,thi) 、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 )的分布几乎是全国性的,几乎世界上已报道的向日葵主要病害在我国都有分布,常给向日葵产量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另外还有一种在世界上其它地区尚未报道的侵染向日葵的白城列当(Oro-banche. coerulescens),在我国分布也相当广泛,发生为害十分严重。近年在吉林省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