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小鸭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要求学生裁的正方形纸要准确,每一步都要到位。2. 在掌握折纸的技术和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搞一个小小折纸比赛。教 学重难点 掌握折纸的技术和方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小鸭子。2 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小鸭子的折法。3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4 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5 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小鸭子。6 老师指导7 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8 作业 回家自学一种小动物的折纸,下节课进展示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哈巴狗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利用剪
2、折的方法制作立体卡通动物。2. 接着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 学重难点利用剪折的方法制作立体卡通动物。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哈巴狗。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哈巴狗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 (如果作品站立不稳定的话,请想办法剪两条小纸条分别连接在前腿和后腿)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哈巴狗。6.老师指导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学用剪刀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要求学生正确学习使用剪刀,剪切口要平整,光滑,没毛边2.知道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
3、手工操作技能教 学重难点 知道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向学生讲解使用剪刀是方法。让学生明白使用剪刀是一种最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2. 强调在使用剪刀时的注意的安全事项。3. 把现成材料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4. 把剪好的图案粘在底上。5. 展示底板好的图片。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雪花飘飘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初步学习剪纸的折叠方法和剪法。2.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教 学重难点 学习剪纸的折叠方法和剪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各学生展示剪好的雪花。2.让学生看课本说
4、明,说出雪花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地方。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雪花。6.老师指导7.演示雪花的剪法。强调注意事项。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大胆来撕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什么是撕纸制作,并以激发学生对撕纸的兴趣。2.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试一试,撕一撕教 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地动手试一试,撕一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观察纸纹,顺着纸纹撕容易撕。2. 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不同的形状。3. 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4. 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
5、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画5. 展示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小象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学习用撕纸的技法制作工艺作品。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 学重难点 学习用撕纸的技法制作工艺作品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撕一片蒜开纸作小像的头。2. 撕出两片耳朵3. 装耳朵分别贴在小象头上。4. 撕出眼睛和牙5. 依次贴好6. 撕出身体的形状。7. 将小象的头贴到身体上再撕一条纸作尾巴。8.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刺猬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
6、三维目标1. 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2. 学习运用小物体对泥工作品的塑造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教 学重难点学习运用小物体对泥工作品的塑造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 :1. 装泥揉成团2. 一头搓尖3. 搓好眼睛粘上4. 插上竹签5. 给自己的小刺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6. 讲一个关于小刺猬的小故事 。7. 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 小汽车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掌握运用泥塑的方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应用。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水果进行制作。教 学重难点 掌握运用
7、泥塑的方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小汽车1. 将泥拍成一个长方形。2. 切割成车壳形状3. 切好车轮,切出保险杠。4. 用竹签接插好保险杠。用胶粘好5. 给小汽车刷上喜欢的颜色。蘑菇方法可以按课本上的步骤操作。展示学生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系鞋带(笔筒)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学习剪出各种形状。2. 掌握挖孔的技巧3. 通过学生的制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教 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的制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把彩色卡纸的图案剪下来,如图粘贴连接2. 把鞋眼外挖孔,折粘成
8、靴子状。3. 系上一个鞋带就成了一个笔筒,放在桌子上非常可爱。4. 让学生讲一下平时是不是都是自己穿鞋。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自理的好习惯 。5.展示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飞旋的纸条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 组织学生展开比赛,看谁的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转起来更漂亮。教 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把彩纸剪出飞旋纸条的各种形状。2. 把挂件剪好,用曲别针别好。3. 试试让纸条在高处往下落,看谁的转的漂亮,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4.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5. 选出最好的。教学
9、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手工贺卡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利用各种彩纸,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制作贺卡。2.通过制作,互赠,增进学生,师生之间的感情。教 学重难点 利用各种彩纸,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制作贺卡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把不同颜色的纸撕成或剪成不同的形状。2.用撕好的纸摆成一幅画并用胶水粘贴起来。3.用尺子比着卡片上撕下四个长条,用它他来装饰你的贺卡。4.画上好看的图案来美化你的贺卡。4.写上你的赠言,和自己的名字。5.送给你要赠的学生。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可爱的小
10、绵羊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利用棉花作贴画可以使贴画更漂亮生动而富趣味性。2. 也可以用绵花来白云。教 学重难点 利用棉花作贴画可以使贴画更漂亮生动而富趣味性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沿外形剪下各纸件2. 到两团棉花粘贴在底板上的知当位置3. 把羊头和羊脚分别粘贴在棉花团四周的适当位置4. 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绵羊可爱,生动。展示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小拖鞋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利用废旧材料做日常用品。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新教 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新课型/教
11、具 新课教学过程:1.沿外形剪下各纸件2.把老虎头粘贴在纸条上。3.把脚背粘贴在鞋底上。4.比一比,哪个同学粘贴的拖鞋可爱,生动。5.展示好的作品试试看,自己做的拖鞋合不合脚。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笑笑球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做一个趣味的小玩具,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2. 提醒学生在对五官造型时要夸张,使其更加生动。3.要求作品整洁,可爱,制作时不要把面粉撒到桌上,注意环境恒生。教 学重难点 做一个趣味的小玩具,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把气球拉长,先往气球里吹气,放掉气后,然后在球嘴部
12、上一个漏斗。2. 通过漏斗把面料捅到气球里,使气球变得像拳头一般大小。3. 在气球的嘴部打个结4. 用彩色胶带彩纸剪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粘在气球上。5. 收拾自己的桌面。6. 展示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亮闪闪的串珠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并体会制作时所带来的快乐, 。2.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还要有一定的耐心。教 学重难点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并体会制作时所带来的快乐, 。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1. 剪 10 厘米和 6 厘米的纸做大珠和小珠2. 把剪下的纸揉成大小不同
13、的珠。3. 给珠子画上颜色。4. 用双线穿针,把珠珠串起来。在串珠的两头打个结。这样它们就不会脱落了。展示好的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上完课题:风车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通过制作纸风车,使学生知道用圆规或其他办法画圆的技巧:知道三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八等分圆的办法。2.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引导学生制作其他式样的风车。教 学重难点 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了解画圆的几种办法和等分圆的方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你玩过纸风车吗?在节日或庙会上,常会见到各式各样的纸风车孩子们拿着它跑来跑去,非常高兴。让我们也来做一只纸
14、风车,看谁的风车转得欢。二、活动过程:1.拿出向日葵花铜版纸,仔细研究上面的实线和虚线,数一数你要做的风车有几个叶片。2.剪圆片:用剪刀细心地沿葵花图案的圆形边把它剪下来。3、扎小孔:用粗针或锥子在葵花圆片中心位置扎一小孔,尽量使小孔边缘光滑。4.把葵花圆片上的虚线剪开,并沿相邻的实线折成如图二的风车叶轮。5.将风车叶轮装到塑料轴细的一端上,再把橡胶管插入塑料轴中,试试叶轮在轴上转动是不是灵活,然后把塑料轴大的一端插入塑料管中。6这增,一只向日葵风车就做成了。7参考图四,自己独立做一只纸风车。板书: 剪圆片扎小孔 折叶轮作业:自己用一张纸做一个风车。小结:通过学生自己做风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
15、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情趣。课后小结: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了解画圆的几种办法和等分圆的方法。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司马光砸缸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通过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的制作,初步掌握立体纸粘贴画的制作方法。2.使学生思考司马光砸缸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的原因。教 学重难点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作为学生学说话和口头作文的题材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国北宋时代,有个大历史学家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就聪敏过人,他砸缸救人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让我们用立体折贴连环画来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现出来吧!二活动过程:1.拿出
16、司马光砸缸彩印纸,看图阅读这个故事:仔细看看这个连环画中的 12 图、34 图、56 图是怎样由彩印纸下侧的相应的各图连贯起来的。2.把 12 图、34 图、56 图三幅连环画沿边框实线剪下来,并按图中的()和点实线()将画面正折和反折。3.按粘贴标记把 12 图、34 图、56 图依次顺序粘连起来。4.将彩印纸下侧的三幅小图沿轮廓线仔细剪下并将粘贴标记部分正折,把各图沿虚线正折,然后,把三幅小图粘贴到相应的 12 图、34 图、56 图上。这样,一幅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就做成了(图一) 。5请你按照立体连环画的顺序讲讲司马光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板书: 正折反折剪粘讲作业:回家后把,司马光砸
17、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小结:通过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的制作,初步掌握立体纸粘贴画的制作方法。课后小结:司马光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可以作为学生学说话和口头作文的题材。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变脸滑稽人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通过“变脸滑稽人”的制作,掌握折纸制作的一些技能和技巧。2.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启发学生创作新的折纸作品。教 学重难点 通过“变脸滑稽人”的制作,掌握折纸制作的一些技能和技巧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变脸”是川剧的绝活儿,演员几乎在一瞬间就可以变成另一副嘴脸。让我们用一张彩印
18、纸,来折叠出一个会“变脸”的滑稽人。二活动过程:1.沿彩印纸“变脸滑稽人”的边框实线将正方形剪下。2.按图一所示的虚线反面朝上对折四角,然后反过来再折四角。3.收拢四尖,然后挑开四尖,形成小四斗状。4.把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插入四个小斗中,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活动四指,就可以看到两张不同的“滑稽脸”了。5.根据“变脸滑稽人”彩印纸图画的启示,你能做出其他脸谱吗?请你试试看。板书: 剪折挑插作业:用彩印纸做一个脸谱。小结:通过“变脸滑稽人”的制作,掌握折纸制作的一些技能和技巧。课后小结:通过“变脸滑稽人”的制作,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启发学生创作新的折纸作品。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
19、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小猫钓鱼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学习制作“穿插式”纸结构小玩具,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2引导学生联想“小猫钓鱼”编讲一段故事或一段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说话能力。3.熟练使用剪刀和刻刀。教 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穿插式”纸结构小玩具,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我家有一只小花猫,总是围着玻璃鱼缸东瞧瞧,西看看抓耳挠腮,恨不得用爪子把鱼捞上来解搀。让我们用彩印卡纸做一个“小猫钓鱼”小玩具解解小花猫的“眼馋”吧!二、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小猫钓鱼”彩印纸上的各个部件,弄清它们是什么做的,哪些地方需要剪下来,哪些位置需
20、要用刻刀加工。2.先将“小猫钓鱼”彩印纸上标有号的窄缝为,沿边缘用刻刀刻下来。3.把彩印图中的几个部分沿边缘轮廓线剪下来。4.按彩印图中的提示,把虚线()部分正折;点划线( )部分反折。5.把彩印纸上小猫后腿上面腰部连接部分按虚线正折,然后从正面嵌入小猫前腿下的月牙儿形孔中,再从背面把连接部分摊平“锁住” 。6.将彩印图中鱼竿与钓鱼线相交的“白线”空隙处剪开,把鱼线连接的“鱼”从池塘中的窄缝孔中穿出。7.把标有粘贴记号的“鱼竿”上的一小段向下折,并与“鱼线”粘合住。这样, “小猫钓鱼”就做成了。8.拉动小猫的尾巴,鱼就被小猫钓起来了。比比看,谁的“小猫”更干净,能把“鱼”灵活地“钓”起来。板书
21、: 正折反折剪 刻折粘作业:让学生联想“小猫钓鱼”编讲一段故事或一段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说话能力。小结:我们学会了熟练使用剪刀和刻刀。课后小结:学习制作“穿插式”纸结构小玩具,提高学生的制作兴趣。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龟兔赛跑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学会“穿插式”结构活动玩具的制作方法。2.以寓言“龟兔赛跑”为素材,锻炼学生叙述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乌龟取得胜利、兔子失败的原因教 学重难点 学会“穿插式”结构活动玩具的制作方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动物运动会上,慢吞吞的乌龟要和兔子赛跑,兔子不屑一顾
22、地答应了。比赛开始了,兔子旋风般地超过了乌龟。跑了一会儿,兔子回头看了看,乌龟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连影子都快看不到了。兔子想:“乌龟爬得太慢了,让我在大蘑菇的阴凉下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再跑也来得及,冠军肯定是我的。 ”乌龟在后面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向前爬着二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龟兔赛跑”彩印卡纸上的各部分弄清各部分在“穿插式”纸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2.把卡纸上各图按轮廓线剪下,把符号处用刻空仔细刻空。3.把连接龟尾的绿色纸按虚线正折后,插入兔子两侧刻空的孔中。4.按虚线折叠兔子头下连接纸条的下部,将兔子头连接纸条嵌入兔颈上的刻空孔中,然后再把连接纸条的折叠部分插入与龟尾连接的纸条的刻孔内。最
23、后,仔细摊平兔子头部和各连接部分。这样。一个活动的“龟兔赛跑”纸玩具就做成了。5.拉动纸条,一个睡得正酣、 “摇头晃脑的兔子和坚持不懈爬向终点的乌龟的情景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6.在小组内展示你的“龟兔赛跑”玩具看谁做得又灵活又干净。7.在小组内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想想看,是谁夺得了赛跑冠军?说说看,是谁夺得了赛跑冠军?说说这是为什么。 板书: 刻插连拉小结:以寓言“龟兔赛跑”为素材,锻炼学生叙述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乌龟取得胜利、兔子失败的原因。课后小结:学会“穿插式”结构活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时钟 第 1 课时 总
24、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学习圆弧的剪法:学习细微弯折部分的剪法;初步学习穿针引线和打线结的方法。2.学习钟表指针指示时间的读法。 3.进行遵守作息时间,守时、守信的教育。教 学重难点学习圆弧的剪法:学习细微弯折部分的剪法;初步学习穿针引线和打线结的方法。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七点钟了!该起床了!“妈妈指着时钟说。你认识钟表上所指示的时间吗?让我们做一只“时钟” ,学会认识钟表所指示的时间吧。二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时钟” 彩印卡纸上的各个部分,弄清各部分在“时钟”上将要安装的位置;分清“时针”和“分针” 。2.将彩印卡纸上“时钟”的各部件沿外轮廓线剪下。3.按虚线将“公鸡脚
25、”上的红色纸片 A、B 向上折;再把 B 脚片折向后方,并将其与“鸡腿”前片粘合在一起。4.将折起的 A、B 两个半圆片粘在椭圆形底板 A、B 两个粘贴标记处,使“公鸡表 ”站立在椭圆底片上。5.把红色圆片粘贴在“时钟”面的中心处,待胶干后,在中心 C 处打一小孔,用棉线把长针和短针穿钉在红色圆盘上。这样,一只“公鸡表”就做成了!6.请同学们转动表针,把早晨起床、上午到校和下午到校、晚上就寝的时间在“表”面上指示出来。板书: 折粘穿 小结:学习钟表指针指示时间的读法。课后小结:学习圆弧的剪法:学习细微弯折部分的剪法;初步学习穿针引线和打线结的方法。进行遵守作息时间,守时、守信的教育。教学反思:
26、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摇摆猫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学习制作简单的“重心玩具” ,初步了解“重心玩具”的道理。2.使学生初步体会“重心“的意思。教 学重难点学习制作简单的“重心玩具” ,初步了解“重心玩具”的道理。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 你街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吗?让我们做一只“ 摇摆猫”来找找原因吧。二 活动过程:1. 将“摇摆猫”彩印卡纸上的猫头、两条彩色纸带剪下。2. 把彩色纸带按粘贴标记用透明胶带粘合成圆环。3. 在圆环上扎上小孔,将吸管插入小孔,在吸管下端接触圆环的位置粘上一块橡皮泥,在吸管上端,用透明胶
27、带粘上猫头。这样,一只“摇摆猫”就做成了。4.轻轻推动圆环, “小猫头”就会左右摇摆起来。比比看,谁的“摇摆猫”摇得更精彩5.试一试,增加或减少些橡皮泥,摆动会有些什么变化?想想看为什么 这只“猫”会摇摆?6.找一个一头圆另一头略尖的蛋壳较厚的鸡蛋,在尖的一头儿小心钻出一小孔,控干蛋清蛋黄然后注入一小部分粘土泥浆,使泥浆沉积在蛋壳圆的一头,待泥浆沉积在蛋壳圆的一头,待泥浆干后,一只“不倒翁”就做成了。再在蛋壳上画上各种脸谱,就是一个漂亮的“重心”玩具了。板书:剪粘扎粘 小结:学习制作简单的“重心玩具” ,初步了解“重心玩具”的道理。课后小结:使学生初步体会“重心“的意思。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
28、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百鸟朝凤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通过摆出不同姿态的小鸟,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情趣。了解“百鸟朝凤”这一成语的涵义教 学重难点通过摆出不同姿态的小鸟,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情趣。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伟说凤凰是百鸟之王,只要凤凰一出现,各种鸟就会飞来,群集在凤凰的左右鸣叫“歌舞” ,这就叫“ 百鸟朝凤” 。让我们用几个蛋形彩纸上的图形,摆出不同姿态的鸟,也来个“百鸟朝凤”吧!二、 活动过程:1观察彩印卡纸“百鸟朝凤”上的四幅蛋形图,数数每幅蛋图有几个不同颜色的形状。2.把彩印卡纸上的四幅蛋形图沿边缘轮廓线仔细地剪
29、下。3.沿蛋形图中的黑实线把每个蛋形图剪成 9 块。4.用每个蛋形图中的 9 块形状拼成不同姿态的小鸟图案。看谁拼的小鸟姿态逼真,看谁拼出更多不同姿小鸟。5.在小组内讲讲你拼成的小鸟在做什么。 板书:数剪拼比 小结: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摆出各种姿态的小鸟。课后小结:通过摆出不同姿态的小鸟,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情趣。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影子的变化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许多现象是由影子造成。2.培育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其观察能力。教 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许多
30、现象是由影子造成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只要光被物体挡住了,物体背光的一面就出现光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子。你若走在阳光下,就会“形影不离” 。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在月球背着太阳一面就会形成影子,如果这个影子正好“落”在地球上我们所在的地区,太阳光就到达不了这个区域,我们也就看不见太阳了,这就是“日食 ”。影子现象几乎到处可以发现,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下影子吧!二、 活动过程:(一)观察“手影”1.关掉房间中的灯,并用窗帘遮挡外面的光线,使房间成为“暗室” 。2点亮一枝蜡烛或打开手电。按图一中的手形来做影子游戏,把手影授放到墙臂上或一块硬纸板上。想像一下,这些手影都分
31、别像什么?3.你能创造出新的手影吗?试试看,并和小朋友一起交流。(二)观察、研究影子1.把“影子的变化”彩印卡纸上的几个图形仔细剪下,使它们尽量没有毛边。2.把绿色的长条粘成圆环。3.在阳光下转动长方形图片,观察它的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变化的。4.在阳光下转动圆形图片,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情况可以得到圆形的影子?什么情况可以得到椭圆形甚至一条直线的影子?5.在阳光下转动圆环,观察它的影子怎样变化。它的影子会变化长方形吗?板书:观察手影观察、研究影子小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许多现象是由影子造成。课后小结:使学生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了解许多现象是由影子造成。
32、既培育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培养其观察能力。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教育学生爱护和保护青蛙。使学生了解青蛙是消灭田间害虫的有益动物。2.通过制作“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使学生体会折叠或变形的纸有弹性,弹力使“青蛙” 、 “小兔”向前跳出教 学重难点通过制作“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使学生体会折叠或变形的纸有弹性,弹力使“青蛙” 、 “小兔”向前跳出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青蛙和小兔都是跳跃的能手。我用轧壳卡纸来做“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看谁做出的青蛙、小兔跳得更远、更高!
33、二、 活动过程:1. 把青蛙、小兔“从卡纸上仔细取下。2. 分别把“青蛙”和“小兔”在虚线一点划线处正折和反折。3 把做好的“青蛙”和“小兔”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轻压后背的折叠部分突然放手,青蛙和小兔就会弹跳出去了!4.比比看,谁的“青蛙”或“小兔”跳得更远。板书:剪折压小结:通过制作“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使学生体会折叠或变形的纸有弹性,弹力使“青蛙” 、 “小兔”向前跳出。课后小结:通过制作“会跳的青蛙和小兔” ,使学生体会折叠或变形的纸有弹性,弹力使“青蛙” 、 “小兔”向前跳出。让学生爱护和保护青蛙。使学生了解青蛙是消灭田间害虫的有益动物。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34、;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有趣的旋转轮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 使学生体会每次张紧细绳,给“轮”补充能量才能维持“轮”的转动,同时体会“轮”具有“惯性” 。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教 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每次张紧细使学生绳,给“轮”补充能量才能维持“轮”的转动,同时体会“轮”具有“惯性” 。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你玩过“旋转轮”吗?它会给我们许多有趣的启示呢!二、 活动过程1.用缝衣针把线绳穿过“旋转轮”上的两个小孔后打结,然后套上竹棒。2. 两手拿小棒,使“旋转轮”在线绳略松弛,沿同一方向旋动线绳和轮盘,使线绳沿同一方向扭绕,直到扭绕到两小
35、棒。3.分开两手,逐渐张紧线绳,这时“旋转轮”真的转动起来;当“轮”转动到最快后,两手拉张细线到最长时开始细绳,然后再拉紧,这样反复进行,“轮”就会正转、反转,同时能听到“轮”高速旋转的“嗡嗡”声。4.把彩印纸上的彩色圆片剪下,并把每个圆片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半圆片剪开,用胶水或糨糊将彩色半圆片粘在“轮”上,旋转轮片,观察它的将颜色,然后,将另外不同颜色的变化。5.如有兴趣,可以自行设计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彩色圆片,重复上面的实验。板书:穿打结套绕 小结:使学生体会每次张紧细使学生绳,给“轮”补充能量才能维持“轮”的转动,同时体会“轮”具有“惯性” 。 课后小结:使学生体会每次张紧细绳,给“轮”补
36、充能量才能维持“轮”的转动,同时体会“轮”具有“惯性” 。 又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装配小“家具” 第 1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启发学生了解家具的框架结构类型,知道家具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就越稳定2.初步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平面图通过折叠等方法做成立体模型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一些几何形体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教 学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平面图通过折叠等方法做成立体模型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一些几何形体的名称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家
37、具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桌、椅、床等,大部分家具就是由木框架结构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做几件家具小模型,看谁做得又结实,又好看,又稳固。二、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小家具”样品,模仿图一中“小椅子”的两个侧面的形状,在卡纸上作图。2.沿卡纸上“小椅子”的轮廓线将两个侧面剪下。3.用锥子在“小椅子”两个侧面对称的适当位置锥出小孔,用牙签穿入,装配成一只“小椅子”骨架结构上,一只漂亮的“小椅子”就做成了。4.设计一张“小床” ,用卡纸和牙签结构,然后用吹塑料装饰制作成一张漂亮的“床” 。请同学评价你的作品。5.如有兴趣,可试做其他“小家具” 。板书:剪锥穿叠 小结: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启发
38、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课后小结:启发学生了解家具的框架结构类型,知道家具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就越稳定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课题:装配小“家具” 第 2 课时 总课时:教 学三维目标1.启发学生了解家具的框架结构类型,知道家具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就越稳定2.初步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平面图通过折叠等方法做成立体模型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一些几何形体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教 学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平面图通过折叠等方法做成立体模型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一些几何形体的名称课型/教具 新课教学过程:
39、三、 激情导入:家具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桌、椅、床等,大部分家具就是由木框架结构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做几件家具小模型,看谁做得又结实,又好看,又稳固。四、 活动过程:1.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小家具”样品,模仿图一中“小椅子”的两个侧面的形状,在卡纸上作图。2.沿卡纸上“小椅子”的轮廓线将两个侧面剪下。3.用锥子在“小椅子”两个侧面对称的适当位置锥出小孔,用牙签穿入,装配成一只“小椅子”骨架结构上,一只漂亮的“小椅子”就做成了。4.设计一张“小床” ,用卡纸和牙签结构,然后用吹塑料装饰制作成一张漂亮的“床” 。请同学评价你的作品。5.如有兴趣,可试做其他“小家具” 。板书:剪锥穿叠 小结: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课后小结:启发学生了解家具的框架结构类型,知道家具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就越稳定教学反思:注:教学过程要体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要用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