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 们 打 败 了 敌 人 。 我 们 把 敌 人 打 败 了 。1、补气药酒参术酒配制及用法:人参 20 克,炙甘划 30 克,白茯苓 40 克,炒白术 40 克,生姜 20 克,红枣30 克,黄酒 1 升。上药洗净,研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扎口,置入黄酒中,密封。浸泡 3日后,过滤,去渣留液,装瓶备用。每日 2 次,每次 10-20 豪升,早晚空腹湿服。功能,健脾益气。主治:脾胃气虚,气短乏力,面黄形瘦,食少便溏。方中白茯苓具有益智安神、健脾利湿功能。是一叶既能扶正又能袪邪的药物,古人称之为“上品仙药” 。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和中。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白术,性湿而燥,气香不窜,味
2、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 ”生姜:温中止呕。红枣: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2、人参酒配制及用法:人参 30 克,白酒 1200 毫升,用纱布缝一个与人参大小相当的长袋,装入人参,缝封后,放放酒中浸泡数日;然后倒入沙锅内,在微火上煮,将酒煮至 500-700 毫升时,取酒入瓶,密封,冷却,存放。每日 1 次,每次服 10-30 毫升,以上午服用较佳。功能:补中益气,温通血脉。适用于虚赢瘦,气短懒言,四肢倦怠,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喜暖畏冷,自汗乏力等。3、参葡酒配制及用法:人参 20 克,葡萄 100 克,白酒 500 毫升。先将人参碎成小段备用,将葡萄绞汁后与酒混合均匀,倒入干瓷瓶中
3、,加入人参,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摇动 1-2 次,经 7 天后即可开封饮用。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空腹饮服 10-20 毫升,酒服尽后,即参食之。功能:补气健脾,益肾宁神,强壮筋骨。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肾虚损,体虚气弱,腰酸乏力,纳食欠佳,或心悸盗汗,干咳痨嗽,津液不足等症。4、黄芪补气酒配制及用法:黄芪 120 克,米酒 1000 毫升。将黄芪加工研碎,置入干净瓷瓶中,倒入米酒,加盖封固,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 1-2 次,经浸泡 7 天后,静置澄清即成。每日早、晚各1 次,每 次饮服 15-20 毫升。功能补气健脾,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心悸气短,四肢无力,体虚多汗,气虚
4、脱肛等症。5、三圣酒配制及用法:白人参、山药、白术各 20 克,白酒 200 毫升。将上药加工研碎,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将白酒倒入砂器内,再放入药袋,压净药液,静置澄清,即可饮用。每日 3次,每次空腹湿饮 10-20 毫升。功能大补元气,强健脾胃。适用于久病体虚,老年气虚,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等症。6、百益长春酒配制用用法:党参、生地黄、茯苓各 22.5 克,白术。白芍、曲。当归各 15 克,川芎 7.5 克,木樨花 125 克,龙眼肉 60 克,高梁酒 3750 毫升,冰糖 375 克。制法:除冰糖外,其余各药共碾为末,盛入布袋,扎紧袋口,放入瓷坛内,倒入白酒密封。5 天
5、后滤取澄清酒液,再加入溶化后的冰糖水混匀即成。按个人酒量大小适量饮用。功能:益气健脾,养心补血。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乏力少气,腹满食少,睡眠欠安,面色无华,气虚血弱,筋脉于濡养。肢体运动不遂者亦可服用。7、益气补酒配制及用法:黄芪 35 克,党参 30 克,白术 30 克,当归 30 克,熟地黄 35 克,茯苓 35 克,紫胡 20 克,升麻 24 克,白酒 24 克,白酒 1500 毫升。上述诸药,混合在一起,研成细末,用白纱布 3 层缝袋,装入药粉,扎口,置于酒中,浸泡 60 天后,去渣留液,装瓶备用。每日 1 次,每次服 10-30 毫升,临睡前饮用。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适用
6、于畏寒、肢冷、倦怠懒言,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脉大无力,甚或脱肛、久泻。或兼有胃下垂、肾下垂、妇女子宫下垂,以及低血压,慢性结肠炎等症。8、补血药酒当归地黄酒配制及用法:生地黄 50 克,当归尾 50 克,黄酒 500 毫升。将前述 2 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放进沙锅中,倒入黄酒,在火上煮 1 小时;然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20 毫升,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功能,补血,止血。主治产后血崩,腹痛等症。9、鸡子阿胶酒配制及用法:鸡子黄 4 枚,阿胶 40 克,青盐适量,米酒 500 毫升。将鸡蛋打破,按用量去清取黄。将米酒倒入坛里,置文火上煮沸,下入阿胶,烊化搅匀后,下入鸡子黄,
7、青盐、拌匀。再煮数沸即离火,待冷后贮入瓷器中即成。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随量温饮。功能:补虚养血,滋阴润燥,止血熄风。适用于体虚乏力,血虚萎黄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女子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崩漏,子宫出血等症。10、桑枣杞圆酒配制及用法:枸杞子、桂圆肉、桑葚各 30 克,大枣 30 枚,白酒 1000 毫升。将上药加工捣碎,置入净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处。经常摇动数下,浸泡 14 天后视其颜色呈红色,药酒即成。用细纱布过滤,澄清备饮。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15-20 毫升。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所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贫血,神经衰弱等症。11、桑龙药
8、酒配制及用法:桑甚、龙眼肉各 60 克,烧酒 1500 毫升。将上药置于净瓷瓶中,注入烧酒后加盖密封,隔日摇晃数下,经 7 天后开封饮用。每日 3 次,每次饮服 15-20 毫升。功能滋阴养血。适用于心脾不足,阴虚血少所高致的心悸失眠,体弱少力,耳聋目眩等症。凡大便溏泻者慎用。12、补血调元酒配制及用法:鸡血腾 50 克,骨碎补 100 克,制首乌、黄芪、麦牙各 30 克,女贞子、党参、佛手各 15 克,白砂糖 120 克,白酒 2000 毫升,将上药共研为粗末,纱布袋装,扎口,置于净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14 天后启封,去药渣,加白砂糖搅拌均匀,待溶解后,过滤取液,再合并压榨药渣所提药
9、液,装瓶备用。口服:每次 10-20 毫升,每日 2 次。功能: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适用于气血虚所致之头晕、心悸、健忘、神疲纳少,面色不华,气短喘促,肢体麻木,以及骨质增生症等。13、归芪酒配制及用法:当归、黄芪、鸡血藤各 30 克,白酒 500 毫升。先将前 3 味切成薄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10-15 天后,过滤过渣,即成。口服。每次服 10-20 毫升,日服 2-3 次。功能:益气、詎血、活血。主治血虚诸症。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味。14、春寿酒配制及用法 :天冬、麦冬、莲子(3 味会心) 、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红枣(去皮核)各 30 克,白洒 2500 毫升。将前 7 味
10、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1 天。待药汁析出,即可饮用。每次服 30 毫升,日服 2 次。功能:滋阴养心,安神益智。适用于心脾亏虚引起的精神萎顿。疲罚少力,怔忡、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养生四要并谓:“本方常服,益明精而能延寿,强阳道而得多男,黑须发而不老,安神志以常清。 ”15、山药酒配制及用法:怀山药、山茱萸、五味子、灵芝各 15 克,白酒 1000 毫升。将前 4 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1 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 10 毫升,日服 2 次。功能:生津养阴,滋补肝肾。适用于肺肾阴亏之虚劳痰嗽,口干少津,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16、补肾地黄酒
11、配制及用法:生地黄、牛蒡根各 100 克,大豆 200 克(炒香) ,白酒 2500 毫升。将前 2 味切片,与大豆一同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5-7 天后,即可取用。口服:每次服 15-30 毫升,日服 3 次。功能:补肾通络。主治老年人肾水不足、风热湿邪、寒滞经络、心烦、关节筋骨疼痛、日久不已者。17、当归枸杞酒配制及用法:当归 90 克,鸡血藤 90 克,枸杞子 90 克,熟地黄 70 克,白术 60 克,川芎45 克,白酒 1000 毫升。将诸药洗净,切碎,共放纱布袋中,缝好,置入白酒中,密封月余,过滤去渣备用。口服:每日 2 次,每次 10-30 毫升,早晚饭用。功能
12、:滋阴养血,调补肝肾。适用于老年人阴血不足,肝肾两虚,肢体麻木,腰腿酸软,步履困难,礼物昏花,记忆力减退。本方补而不滞。颇适合老年人阴血不足,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毛发脆折,指甲乏华,头晕,视物昏花,肌肉内细胞水分减少,细胞间液增加,肌肉失去弹性,功能减退,肌肉和骨骼,韧带出现萎缩,并渐见僵硬,或骨质疏权,容易骨折等病症患者服用。18、杞菊酒配制及用法:枸杞了 500 克,甘菊花 20 克,麦冬 100 克,细曲 250 克,糯米 5000 克。将糯米置锅中蒸熟,倒入净 中,待冷备用;将细曲研末,备用。再将枸杞子、甘菊花,麦冬置沙锅中,加水 3000 毫升,置文火上煎煮,直至 3 药煮烂,取下
13、候凉,倒入净坛中,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搅拌匀,密封,置保温处。14 天后开封,压去糟渣,贮入瓶中备用。口服:每日 2 次,每次 10-30 毫升,空腹温饮。功能:补肾养肝。适用于腰膝酸软,头目晕眩,视物模糊,神疲力倦等症。不论男女,凡阴虚体弱之人,均可经常饮用。19、仙茅酒20、配制及用法:仙茅 120 克,酒 500 毫升。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再倒入酒侵泡,密封,经 7 天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每次 15-20 毫升,每日早、晚各 1 次,空腹服用。功能,温肾壮阳,衼寒除湿。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冷,女子宫寒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此酒阴虚火旺者忌服。21、
14、万寿药酒 配制及用法:红枣 300 克,全当归 30 克,石菖蒲、川郁金、五加皮、陈皮、茯神、牛膝、麦冬各 15 克,红花 7.5 克,白酒 3500 毫升。将诸药切碎装入纱布袋中,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隔水煮 2 小时,然后埋入土中 5 天即成。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20 毫升。功能: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适于老年人体质虚弱,劳倦过度,形体消瘦,健忘,失眠或久病体弱,食欲不振,用于老年人保健,可起到延年益寿之效果。22、神仙延寿酒配制及用法: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牛膝、杜仲、小茴香、巴戟天、川芎、白芍、枸杞子、肉苁蓉、黄柏、茯苓、知母知 15 克,站骨脂、砂仁、白术
15、、远志、人参各10 克,石菖蒲、柏子仁各 8 克,木香 6 克、白酒 4300 毫升。将上药全部加工碎,装入细纱布袋,扎紧口放入净坛里,倒入白酒置文火上煮,约 2 小时后取下等温后加盖,并用泥封固。再将药酒坛埋入较潮湿的净土中,经 5 昼夜后取出,置 阴凉赶干燥处。再经 7 天即可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即可。早、晚各 1 次,每次 15-20 毫升。或随量饮服。功能:补气血,詎肝肾,调脾胃,壮精神,泽肌肤,明耳目,健身益寿。适用于气血不足,肝肾虚损的少气无力,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腰膝酸困,双足无力,阳痿遗精,多梦易醒,怔忡健忘,目暗耳鸣及未老先衰者等。23、松子酒配制及用法:松子仁 600 克,
16、甘菊花 300 克,白酒 1000 毫升。将松子仁研碎,与菊花同置 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7 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次空腹服 10-20 毫升,日服 3次。中医认为,松子味甘、微温、入肝、肺、大肠经。有滋阴、熄风、润肺、滑肠作用。用于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等症。本方配菊花因而能益精补脑。清肝明目。适用于虚赢少气,体弱无力等。24、耐老酒配制及用法:生地黄、枸杞子、滁菊花 250 克,糯米 2500 克,细曲 200 克。先将中药切碎,细曲碎为粗末。把加工好的中药置砂锅中,加水 5000 毫升,煮取 2500 毫升,倒入净瓷坛中,待冷。再将糯米洗净蒸煮,沥半干,待冷后拌入细曲,然后
17、倒入药坛内,同药汁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经 21 日后药酒即热,压滤去糟,贮入净器中即可。每日 3 次,每次空腹温饮 20-25 毫升。功能:滋肝肾,补精髓,延年益寿。适用于肝肾不足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老年人常饮此酒,能获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25、回春酒配制及用法:人参 30 克,荔枝肉 1000 克,白酒 5000 毫升。将人参切成薄片,荔枝去核,装入绢袋中,封固,3 日后即可饮用。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1-2 盅。凡体质虚弱,精神不振者,尤其是老年人可服用。26、养荣酒配制及用法:药用白茯苓 50 克,甘菊花 50 克,石菖蒲 50 克,天冬 50 克,生
18、地黄 50 克,生黄精 50 克,人参 30 克,肉桂 30 克,牛膝 30 克,白酒 1500 毫升。将诸味中药共捣细末,装入白夏布包内,置于净器中,用白酒浸泡之,春夏浸 5 天,秋冬浸 7 天开取去渣装瓶备用。每日早晚服用 20 毫升,空腹湿服。功能:此药酒有补虚损,壮力气,泽肌肤之功。27、春寿酒配制及用法:天冬、麦冬、熟地黄、生地黄、山花、莲子、红枣各 30 克,白酒 1500 毫升。将上药切成小块,与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 15 天,每日振摇 1 次。每次饮服 30 毫升,早、晚各 1 次。功能:滋肾养心,益脾和胃,安神志,黑须发,延年益寿。适用于中老人因肝肾阴亏,心血不足,脾胃
19、虚弱,所致之精神萎靡,头昏目眩或胀痛,视物不时,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潮热盗汗,消渴便秘,须发早白等症。注意:阳虚内寒,肢冷,泄泻,水肿,苔白,脉沉微者忌用。28、万病无忧酒配制及用法:当归、川芎、白芷、荆芥穗、地骨皮、牛膝、大茴香、木瓜、乌药,煅自然铜、木香、乳香、没药、炙甘草各 15 克,白芍、补骨脂、威灵仙、勾藤、石楠藤各 30 克,防风 22.5 克,羌活、黑豆(炒香)各 60 克,炒杜促 45 克,紫荆皮 45 克,白酒一大坛(25 千克) 。制法:将前 24 味共捣碎和匀,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5-10天后即可饮用。每取温酒适量饮之,或午后、
20、黄昏随量饮之。饮至一半,再添加白酒为妙。此酒能袪风活血,养神理气,清心明目,补虚损,利腰肾,益精髓,和五脏,平六腑,健脾胃,养血气,除百病。须坚持服用,以效为度。29、逡巡酒配制及用法:马蔺花 6 克,桃花、芝麻花各 10 克,黄甘菊花 30 克,桃仁 5 枚,白面 500克。将桃仁去皮后,余 4 药阴干,白面同前药和做酒曲,纸包 49 天。用时,取曲 1 丸,酒成,去渣。适量服用。补虚、乌发,悦容颜,久服益寿。适用于体怠乏力,视物昏花,容颜憔悴,须发早白。宣在农历 3 月 3 收桃花,5 月 5 收马蔺花,6 月 6 收芝麻花、9 月 9 收甘菊花,春分取桃仁。30、龟台四童酒配制及用法:胡
21、麻仁 300 克,黄精 350 克,天冬、白术各 250 克,茯苓 200 克,桃仁 150克,朱砂 10 克,秫米 5000 克,酒曲 320 克。将朱砂细研成粉,贮入大瓶中,酒曲打碎。再将其余各药置于沙锅中,加水煎至 5 升,待冷。然后将秫米蒸煮,沥半天干,倒入坛中待冷。最后将药连汁倒入坛里,加放酒曲,搅拌均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经 21 日后,味甜即熟。用细纱布压去酒糟,贮入装朱砂的大瓶中,经静置过滤,澄清即成。每日 3 次,每次空腹温饮 10-25 毫升。佐膳亦良。功能:安五脏,悦容颜,壮精神,乌须发,健身益寿。适用于精血亏损之头晕眼花,容颜憔悴,须发早白,体倦食少,燥咳,多梦惊悸,
22、便秘等症。31、乌发益寿酒配制及用法:取女贞子 80 克,早莲草 60 克,黑桑葚 60 克,将诸药浸泡于白酒 2000 毫升内,密封 15 天后饮用。每日 2 次,每次饮 15-20 毫升。乌发益寿酒具有滋肝补肾。清虚热、乌发益寿等功效。适宜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面容枯槁者饮服。32、经验乌须酒配制及用法:枸杞子 60 克,生地黄汁 80 克,醇酒 1000 克。将枸杞子捣碎,同酒盛于瓷器内,浸 20 天,开封添加生地黄汁搅匀,再密封 1 个月即成。每日早、晚空腹温饮 20-30 毫升。功能:乌须詎颜,使身轻体健。适用于阴虚血热,须发早白,头晕目昏,口干舌燥等症。33
23、、乌须乌发药酒配制及用法:当归、枸杞子、生地黄、人参、莲心、桑葚、何首乌各 120 克,五加皮 60 克,黑豆(炒香)250 克,槐角子 30 克,没食子 1 对,旱莲草 90 克,五加皮酒 1500 毫升。将前 12 味切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五加皮酒,密封,浸泡 21 天后,压榨以滤取澄清液,贮瓶备用。药渣晒干,共研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口服,每次 10-30 毫升,每日 2 次,同时送服丸药 6-9 克。本方是在“一醉不老丹”固敛精气的基础上,增加了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药效成分,肝肾精血充盛,须发就能得到较好的润养。本方意在补肝肾。益气血、袪风湿、乌须发、固肾气。适用于
24、肾气不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所致的腰酸、头晕、遗精、须发早白、肢软乏力等症。注意:本药酒所指五加皮酒应是单味南五加皮酿制,或白酒浸制而成的药酒。不可使用其他复方五加皮酒,以免使配方成分混杂,影响使用效果。34、驻颜酒配制及用法:柚子 5 个,地黄、当归、芍药各 40 克,蜂蜜 50 克,白酒 4000 毫升。先将柚子洗净,拭干,切成 2-3 厘米大的块,同上药装入罐内,加白酒浸泡 90 天,滤去渣滓,即可饮用。每日 1 次,每次饮服 20-40 毫升。功能:养血驻颜。适用于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老化,面部痤疮等。35、知老酒配制及用法:甘菊花、麦冬、枸杞子、蕉白术、石菖蒲。远志各 30 克,茯苓
25、35 克,人参15 克,肉桂 12 克,何首乌 25 克,醇酒 1800 毫升。将上药共捣为粗末,装入绢袋或细纱布袋,扎紧口放入坛中,倒入醇酒,加盖密封,春夏 5 天,秋冬 7 天开取,去渣备用。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10-15 毫升。功能:补益精血。适用于精血不足,身体衰弱,容颜无华,毛发憔悴等症。注意:服药酒期间忌食萝卜,莱菔子,生葱,大蒜。36、润肤红颜酒配制及用法:核桃仁、小红枣各 60 克,甜杏仁、酥油各 30 克,白蜜 80 克,白酒 1500 毫升。先将核桃仁、红枣捣碎,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沸,晒干并捣碎,后以蜜、酥油溶入酒中,随将 3 味药入酒内,浸 7 天后开取。每
26、日早、晚空腹饮用,每次饮服 10-20 毫升。功能:滋补肺肾,补益脾胃,滑润肌肤,悦泽容颜。适用于面色憔悴,未老先衰,皮肤粗糙等症。阴虚火旺,容易上火者忌服。37、桃花白芷酒配制及用法:桃花 250 克,白芷 30 克,白酒 1000 毫升。根据前人经验,桃花以在农历 3月 3 或清明前后采摘的药效最好,特别是长于东南方向枝条上的花苞及初放不久的花更佳。将采得的桃花、白芷与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 30 天便可饮用。功能:活血通络,润肤祛斑。适用于面色晦暗、黑斑、黄褐斑。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15-30 毫升,同时倒少许酒于手掌中,两手对擦,待手掌热后来回擦脸部患处。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27、忌服。38、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冷、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糯米酿酒糯米 950 克,曲 145 克,防风 240 克,苍耳子 250 克,上药加水蒸,与米,曲共拌,盛于瓷器中,1 周即成。口服每次 15-30 毫升,每日 2 次。功能:疏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表症。荆芥豉酒豆鼓 250 克,荆芥 10 克,用白酒 700 毫升,同荆芥、豆豉煎 5 至 7 成沸,去药渣,收贮备用。每次 15-30 毫升,每日 2 次,稍热饮之。引自药酒经方选 ,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姜蒜柠檬酒生姜 100 克,大蒜
28、400 克,柠檬 3-4 枚,蜂蜜 70 克,白酒 800 毫升。先将大蒜蒸 5 分钟后切薄片,柠檬去皮切薄片,生姜切薄片。与蜂蜜一起盛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3个月后,过滤去渣,即可饮用。每日 30 毫升,分 2 次服,不可过量饮用。引自中国药酒本方大全 。功能:袪风散寒,主治风寒感冒。39、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微黄、舌尖红赤、脉浮数。治且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桑菊酒桑叶 30 克,菊花 30 克,薄荷 10 克,连翘 30 克,杏仁 30 克,芦根 50 克,桔梗 20 克,甘草 10 克,上药捣细,用糯米酒 1000 毫升浸于瓶中,
29、封口,5 天后可服用。每日早、晚各1 次,每次 15 毫升。本方为温病条辨之桑菊饮化裁方。用于温病初起,病位在上焦,发热不重,微恶风寒,咳嗽鼻塞,口微渴,脉浮者。蔓荆子酒蔓荆子 200 克,白酒 500 毫升。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 天后,去渣备用。每次徐饮 10-15 毫升,每日 3 次,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40、咳嗽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寒,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发热,无汗等表症,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寒凉咳嗽酒全紫苏 60 克,杏仁、瓜萎皮、淅贝母、半夏、枳壳、百部、桔梗、桑白皮、枇杷叶、茯苓各 15 克,陈皮、干姜
30、各 30 克,细辛、豆蔻仁、五味子各 7.5 克,甘草 1.5 克,白酒 2500毫升。上药共捣碎装入细纱完袋中,扎紧口,置入容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隔日振摇 1 次,12 天以后开封,弃去药渣,过滤即成。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30-50 毫升。本方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功能:袪风散寒,止咳平喘。适用于寒凉咳嗽,症见咳嗽气喘,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痰稀色白,头痛发热,恶寒或恶风等。注意:喇嘛属阴虚,久咳痰少,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者忌服。猪脂蜜酒烧酒,猪脂,蜂蜜,香油,茶末各 120 克。放入沙锅中共煎熬成膏,贮瓶备用。每次服 15克,每日 3 次,茶汤送服。本方源于本草纲目卷
31、二十五酒条,能治寒痰咳嗽。蜜膏酒蜂蜜 250 克,饴糖 250 克,生姜汁 125 克,生百部汁 125 克,枣肉(捣泥)75 克,杏仁(捣泥)75 克,橘皮末 60 克。将杏仁泥、生百部汁加水 1000 毫升,煎至 500 毫升(去渣),入蜜,姜汁。饴糖、枣泥、橘皮末等,文火熬取 1000 毫升。服法:每日 3 次,每次用温酒调服 1-2 汤匙,细细含咽,引自 备急千金要方 。功能:疏风散寒,止咳平喘。适用于肺气虚寒,风寒所伤,语声嘶塞,咳唾及寒邪郁热等症。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口渴,恶风,身热,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宜疏风清热,肃肺化痰。桑皮
32、生姜吴萸酒桑白皮 150 克(细切) ,生姜 9 克,吴茱萸 15 克,白酒 1000 毫升。将以上 3 味药,加水500 毫升,白酒 1000 毫升,文火取 1000 毫升,去渣待用。每日饮服 30 毫升。引自肘后备急方 。功能:泻肺平喘,理气代痰。适用于咳喘胀满,呕吐痰饮。桑白皮酒桑白皮 150 克(细切) ,白酒 1000 毫升。将桑白皮切碎,浸入白酒中封口,置于阴凉处,每日摇动 1-2 次,7 天后开封即成。每次饮服 15-20 毫升,每日 3 次。方出证治准绳 。功能:泻肺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多等症。肺寒咳嗽忌用。风燥伤肺干咳,连声作呛,咽痒喉痛,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时
33、见血丝,舌干红少津,脉浮数可小数。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百部酒百部 100 克,白酒 1000 毫升。将百部切成小片,略炒后与白酒同置于容器中,密封浸泡 7天即成。每次 10-15 毫升,每日 3-5 次,但勿令醉。引自 本草纲目 。功能:润肺止咳,杀虫。适用于一切新久咳嗽。注意:忌食辛辣、鱼虾等刺激性食物。雪梨酒雪梨 500 克,白酒 1000 毫升。先将雪梨洗净,去皮核,切小块,放入酒坛内,加入白酒,密封浸泡。每隔 2 日搅拌 1 次,浸泡 7 天后即成。口服:不拘时,随量(一般每次 30 毫升)饮用。引自中国药酒配方大全 。功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适用于咳嗽,烦渴,痰热,便秘者。痰温
34、壅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伴胸闷,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葶苈子酒葶苈子 200 克,米酒 5000 毫升,将葶苈子微火炒后研碎,以绢袋盛之,扎紧口,放入小坛内,注入米酒封固,7 天后开封,弃去药袋即成。每日 2 次,每次饮服约 20 毫升,以小便利为度。引自本草纲目 。功能:泻肺定喘,行水消肿。适用于肺雍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等症。肺气不足,体质虚弱者慎用。紫苏子酒紫苏子 60 克,黄酒 2500 毫升。将紫苏子放入锅中用文火微炒,装入布袋盛之,放入小坛内入黄酒浸泡,加盖密封。7 天后开封,
35、弃去药袋即成。每日 2 次,每饮服 10 毫升,方出太平圣惠方 。功能:止咳平喘,降气消痰。适用于痰延雍盛,肺气上逆作喘等症。热性咳喘不宜服用。映山红酒映山红 15 克,白酒 500 毫升。夏季采集映山红,阴干后切碎,与白酒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 5 天即成。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20 毫升。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功能:袪痰止咳。适用于支气管炎,痰浊咳嗽,喘息等症。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咽燥,声哑,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虫草酒冬虫夏草 20 克,白酒 1000 毫升,取冬虫夏草,研碎,浸入白酒中,封盖瓶口,每日摇晃
36、1-2 次,15 天后取服。用法:每日 1 次,每次 10-15 毫升,引自: 中药大辞典 。功能:滋肺益肾,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结核,劳嗽痰血,盗汗,阳痿遗精,或年老衰弱之慢性咳嗽。病后久虚不复等,久服效佳,饮完药酒后,可再续加白酒浸泡。核桃仁酒核桃仁 50 克,白酒 500 毫升,将核桃挑选干净,除去皮及杂质,捣粗碎,放入酒坛中,将白酒倒入,拌匀,盖上盖,封严,每 2 日搅拌 1 次,浸泡 5 天过滤即成。每日 3 次,每次饮服 15 毫升。引自家庭秘制药酒药茶 。功能:补肾养血,止喘纳气。适用于肾虚喘嗽,腰痛脚软,阳痿遗精,大便燥结等症。灵芝人参酒灵芝 50 克,人参 20 克,冰糖 50
37、0 克,白酒 1500 毫升。将灵芝、人参洗净、切薄片,晾干,与冰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酒坛,加入白酒,封口密闭浸泡 10 天后,将布袋取出,搅拌后再静置 3 天,取上清液饮服。每日 2 次,每次饮服 15-20 毫升。引自家庭密制药酒药茶 。功能:益肺气,利口鼻,强志安神。适用于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及消化不良,失眠等症。此为民间验方,临床应用多获良效。芝麻核桃酒黑芝麻 25 克,核桃仁 25 克,白酒 500 毫升,将黑芝麻、核桃仁洗净,放入酒坛内,再倒入白酒拌匀,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浸泡 15 天即成。每次 15-20 毫升。功能:补肾纳气平喘。适用于肾虚咳嗽,腰痛脚弱
38、,阳痿遗精,大便干燥等症。此为民间验方,临床应用多获良效。哮喘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在冬春季。治疗除服药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身体素质,预防感冒。正确食疗,对缓解病情、减少复发、促进康复、大有裨益。一哮喘发作期发作期有寒哮与热哮之别,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红葵酒龙葵子 450 克,千日红花 200 克,白酒 3000 毫升。取龙葵子、千日红花各加 60%白酒1500 毫升,分开浸泡约 1 个月,压渣过滤,取以上两种药液合并等量的 10%-15%单糖浆,装瓶备用。每次服 10-20 毫升,可用开水稀释后缓缓服下,每日 3 次或每晚 1 次,也可在发病前开始服用进行预防
39、。本方来源于新医药学杂志 ,据临床验证,此药酒治支气管哮喘 100 例,平均喘有效达 95%,无特殊副作用及毒性反应。龙葵酒龙葵果 200 克,白酒 250 毫升。浸泡 30 天左右,即可饮用。每次服 1 茶匙,每日 3 次。引自古今药酒秘方全方 。适用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蝙蝠酒夜蝙蝠 1 只,黄酒、白酒各适量。先将夜蝙蝠在火边烤干,研成细末,再用酒(黄酒 2 份,白酒 1 份)适量调匀即成。此为 1 次顿服量,用量可根据年龄大小及酒量酌定。引自医学文献。祖传秘方验方集 。功能:止咳平喘。适用于胸闷气喘,喉中有声而鸣,如闻特殊气味,咳嗽尤甚者。小叶杜鹃酒小叶杜鹃(迎红杜鹃)100 克(干品
40、) ,白酒 500 毫升。先将杜鹃洗净,切细,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7 天,过滤去渣即成。每次可服 10-50 毫升,每日 2 次,引自中国药酒配方大全 。功能:解表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支气管哮喘。二哮喘缓解期缓解期多虚证居多,应以补肺固卫,健脾化痰,温肾纳气为原则。四味秦椒酒秦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60 克,白芷 60 克,旋覆花 60 克,肉桂 25 克。将上 4味共捣听碎,置于净瓶中用白酒 1000 毫升,密封浸泡,经 5 天后即可开启饮用。用法: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一二盅。引自药酒验方洗 。功能:温肾纳气,降逆平喘。适用于肾虚耳鸣,咳逆喘急,头目昏痛。
41、注意:阴虚火旺者忌饮此药酒。定喘红颜酒核桃肉、红枣各 120 克,杏仁 30 克,白蜜 100 克,酥油 70 克,好烧酒 1000 毫升。制法:先将核桃、红枣捣碎,杏仁去皮尖,煮 4-5 沸,晒干研末,备用。再将蜂蜜,酥酒溶入酒内,随将前 3 味药入酒内,密封,浸泡 7 天后过滤去渣备用。每次服 2-3 盅(60-90 毫升) ,每日早、晚空腹各服 1 次。引自万病回春 。功能:补肺肾、止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腰痛脚软、老年人便秘、久痢等症。核桃参杏酒核桃仁 90 克,杏仁 60 克,人参 30 克,黄酒 1500 毫升。先将前 3 味药加工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
42、泡,每日振摇数下,21 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次服 15-25 毫升,日服 2 次。功能:补肾纳气、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喘日久不止者。本方引自药酒汇编 。验之临床,本药酒用于肾虚咳喘,日久不止者,确有良效。肺痨(肺结核)由于本病劳损在肺,现今在中医书籍中通称之肺痨。肺痨病包括西医的肺结核病,至于肺外结核与肺痨症状相同者,也可应用本节所列处方辅助治疗。然酒性温热,应用时必须遵医嘱选用适宜的药物配方。百部酒百部根 100 克,白酒 500 毫升。先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再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7 天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每次 15-20 毫升,每日 3 次,饭后徐徐慢饮。引自药酒
43、汇编 。功能:此药酒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作用。注意: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百部根味甘苦,性微温,功效湿润肺气,止咳,杀虫。桑要白皮酒桑白皮 100 克,狼牙 300 克,吴茱萸根皮 150 克,黄酒 700-1000 毫升。将前 3 味药洗净切片,入黄酒,用文火煮至减半,或同置容器中,隔水煮沸(密封) ,再浸泡一二日后即成。均应过滤去渣备用。每次空腹服 50-70 毫升,每日 1 次。功能:泻肺补肾,止咳杀虫。 圣济总录记载此方可治肺痨热生虫,沿用至今。但阴虚火旺者忌服。冬虫夏草酒冬虫夏草 30 克,研细,加入白酒 1000 毫升,浸泡 3 天后即可饮用。每次 20-30 毫升
44、,每日 2 次。引自中国古代养生长寿秘法 。功能:滋补肺肾,止血化痰,用于肺阴不足,肾阳虚衰,喘逆痰血。灵芝人参酒灵芝 50 克,人参 20 克,冰糖 500 克,白酒 1500 毫升。将灵芝、人参洗净,切薄片,晾干,与冰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酒坛,加入白酒,封口密闭浸泡 10 天后,将布袋取出,搅拌后再静置 3 天,取上清液饮服。每日 2 次,每次饮服 15-20 毫升。不宜多饮。引自家庭秘制药酒药茶 。功能:益肺气,利口鼻,强志安神。适用于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及失眠等症。西洋参酒西洋参 30 克,白酒 500 毫升。将西洋参加工捣碎,置净瓶中,入白酒(或黄酒)浸泡,加盖
45、密封,每日振摇数下,经 14 天后便可开取饮服。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 10-15 毫升。边饮边添新酒,酒淡为止,参渣可嚼服。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适用于少气,口干渴,疲乏无力,声音嘶哑,午后潮热,肺虚久咳,干咳,咯血等症。对于肺结核、冠心病及高热后引起的气阴两伤,均可使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藜芦。体质虚寒者不宜用,腹冷痛,寒性腹泻者忌用。参百酒西洋参 9 克,百部 30 克,川贝母 15 克,麦冬 9 克,黄酒 2000 毫升。阴虚火旺者加玄参15 克。制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煮沸至半,再入黄酒煮沸,即离火,置容器中,密封,浸泡 3 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次服 15-30
46、毫升,日服 2 次,勿多饮。引自中国药酒秘方大全 。功能:滋阴润肺,益气生津,止咳杀虫。适用于久咳,痰中带血。汗症汗证是汗液外泄的一种证候。常出出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之中。为此证单独出现或成为某种疾病一个阶段的主证时。中医就将其称为汗症,有自汗,盗汗之分。自汗自汗是指人体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汗出者,以时时汗出,动则益甚为特征,多见于身体虚弱的儿童。现代医学中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见自汗。中医学认为,自汗多由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虚,以致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津液外泄,如体虚外感风邪,营卫失和,表卫不固亦可引起自汗。治自汗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为基本原则。
47、常用药酒主如:益气补虚酒党参、黄芪各 35 克,白酒 600 毫升,制法:将前 2 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 15 天后,即可取用。每次服 15 毫升,日服 2 次。引自药酒汇编 。功能:益气健脾,益肺固表。适用于气短乏力、自汗畏风等症。验之临床多效。黄芪补气酒黄芪 120 克,米酒 1000 毫升。将黄芪加工研碎,置入净瓶中,倒入米酒,加盖封固,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 1-2 次,经浸泡 7 天后,静置澄清即成。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饮服15-20 毫升。引自家庭秘制药酒药茶 。功能:补气健脾,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卫外不固之体虚多汗,又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心悸气短,四肢无力,
48、气虚脱肛等症。盗汗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 5 时许或在觉醒前 1-2 小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刚刚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再后则无汗液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者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有出现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此类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中医认为,盗汗之病因病机在阴血不足,阴不敛阳。盗汗多阴血虚,虚则补之
49、,故养血敛阴、滋阴降火为基本治疗原则。常用药酒方如:四味当归酒当归、熟地黄、黄芪各 50 克,五味子 30 克,黄酒 500 毫升。制法:将前 4 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置温类中令温取出。浸泡 5 天后,去渣,即成。每次服 30-60 毫升,日服 3 次。引自中国药酒配方大伍 。功能:活血滋阴,益气固表,治盗汗多效。豆鼓酒豆鼓 200 克,白酒(清酒)600 毫升,将豆豉微炒香,以酒浸 3 天,取汁冷热任服,勿致大醉。不瘥更作,用 2-3 剂,即止。此方自 本草纲目 。治盗汗不止疗效甚佳。龙胆酒龙胆草适量研末,备用。每取龙胆草末 3 克,加入猪胆汁 2-3 滴,再加温热白酒 15-20 毫升,调服。 本草纲目言此方能治“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又治伤寒后盗汗不止。 ”注意:小儿用酒量宜小,年幼小儿用此方内服,最好是用米饮调下。二五酒调散数脐法:五味子、五倍子各 100 克,共研为细末,过筛,加入 70%的酒精适量,调成稠糊状,装入瓶中密封备用,或现调现用。使用时将厚糊剂如鸽蛋大小放在事先准备好的 5-6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或不透水的蜡纸上,然后把药贴在肚脐正中(冬天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