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32599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1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n 岁涵n 一、生平与创作简介:n 茅盾( 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n 茅盾 1896年 7月 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n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三年后由于家庭经济辍学,遂于 1916年 8月经人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校对,旋即升为编辑。n 1920年开始发表文学论文,提出 “文学为人生 ”的艺术主张。n 1921年 1月 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茅盾是该会发起人之一。接手小说月报的主编工作。n 1923年茅盾辞去小说月报编辑职位,投身政治。 n 1927年春天, “ 四 一二

2、” 事变,根据他个人在北伐期间及以后的经历,写成他的三部曲蚀,这是茅盾的第一部作品,蚀三部曲由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n 1928年茅盾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n 1929年长篇小说虹在小说月报上连载。n 1930年 4月,茅盾从日本回国,参加左联的活动。在 1931年 1932年间,写了两个中篇:路和三人行。n 以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长篇论文积极参与了当时关于 “革命文学 ”的讨论。n 1932年前后到 1937年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n 长篇小说子夜 n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展示了茅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强大的

3、创作生命力。n 抗战爆发后,茅盾辗转香港、桂林、新疆、延安、重庆等地,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劫后拾遗、归途杂拾等。n 抗战胜利后于 1945年写了剧本清明前后,1948年创作了长篇小说锻炼,另有散文集生活之一页、脱险杂记、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等。n 茅盾小说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三部重要的小说中:蚀、虹和子夜。n 二 蚀三部曲:n 由三个中篇系列组成幻灭动摇追求n 1、内容:作品以大革命失败前后空前尖锐剧烈的现实斗争为背景,表现 “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n ( 1

4、)革命前期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n 2、人物分析:n 茅盾早期小说的主要特点:n 人物大致分为三类:n 1)年青的革命者:以动摇中的李克为代表。n 2)革命中的动摇分子:动摇中的方罗兰,是一个动摇妥协的小资产阶级 “革命家 ”形象。n 3) 在革命中幻灭,盲目追求后失望、颓废的时代青年。n 这类人物大多是女性,这类女性大致可分为两类:n A 柔弱纯洁型:n 幻灭中的章静n 动摇中的方太太梅丽,方罗兰之妻 n B 性解放崇拜型:n 她们是幻灭中的慧女士;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n 这类人物中也有男性:n

5、 C 厌世自杀型:史循n 4)投机家:动摇中的胡国光,反革命势力,以极右的面孔出现。n 3、艺术成就:n 历史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加入革命的心里路程的 “活化石 ”。n 美学意义:尝试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的融合的范例。n 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写中国 30年代丰收成灾的事实。n 春蚕是共产党对当时中国形势的注释n 春蚕的惨痛经验作成了老通宝一场大病,现在这秋收的惨痛经验便送了他一条命。当他断气的时候,舌头已经僵硬不能说话,眼睛却还是明朗朗的;他的眼睛看着多多头似乎说: “真想不到你是对的!真奇怪! ”n 四、 子夜 n 子夜 和 农村三部曲 是社会剖析小说

6、的代表作。n 子夜 1931年 10月 1932年 12月。它是茅盾创作的高峰,标志着其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n 1、关于 子夜 的主题n ( 1)为我们展示了 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尤其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n ( 2)为我们提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n ( 3)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民族和社会的茅盾以及各阶层各时代的危机,突出描写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几重压迫下的必然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必然发展趋向。n 2、关于吴荪甫的形象:n 子夜 的中心人物,民族资本家的代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他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n 3、 其他人物:n 赵伯韬

7、:买办资产阶级形象。n 屠维岳:资本家的走狗。n 冯云卿:爬进资本主义世界的封建地主。n 4、 子夜 的艺术成就:n 1)宏大严谨的叙事结构: “网状结构 ”n 2)擅长心理描写。n 尤其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并且明显的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n 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响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相映生辉。n 社会剖析派小说:n 5、对 子夜 的评价与争议:n 1) 小说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这表现在他对小说的构思上。n 茅盾对前两者的生活积累较多,较为熟悉,写工人反抗只有第二手资料,农村革命只有伏笔。n 2)整部小说有主题先行的弊病:n 茅盾在他的 是怎样写成的 一文中说: “本书的写作方法是这样的:现把人物想好,列一个人物表,把他们的性格发展以及联带关系等等都定出来,然后再拟出故事的大纲,把它们分章分段,使它们联接呼应。 ”n 3)作品在有概念化的弊病: n “他疯狂地在书房里绕着圈子,眼睛全红了,咬着牙齿,他只想找什么人来泄一下气!他想破坏什么东西 一切不如意这时全化为一个单纯的野蛮的冲动,想破坏什么东西。 ” n 4)作品反映史实的真实性有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