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摘要: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 ,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商务礼仪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 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去了解跨国商务礼仪的差异。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以及语言习惯等。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
2、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人生意义常常与“忘我”或者“牺牲”相联系。它追求的是这一种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可以弘扬个性,但不能将自我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西方则不然,其主张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是社会的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实行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有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以说是根本性
3、的,它是决定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因素。 二、时间观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因此,中国人利用时间比较随意,比较灵活;西方人奉行的则是线形的时间观念 ,认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这种差异表现在国际商务礼仪中,主要导致例如以下两个方面的中西差别: 首先,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候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预约时间,而西方人则注重预约,且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安排活动。其次,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且在谈判中不喜欢停下或者保持沉默,而是习惯于速战速决。然而,中国人则
4、喜好感情投资,喜欢宴请或者送礼物,在交杯换盏中达成一致,商务活动进程一般比较缓慢。 三、饮食观差异 在中国,饮食已经上升到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民以食为天”是其最好的表达。中国的菜肴讲究“ 五味调和 ”和“ 色、香、味、形、器俱佳”,追求美味,而忽略营养均衡;西方人饮食追求科学搭配 ,营养均衡,菜肴的“色、香、味”是次等要求。他们喜欢清淡少油、原料新鲜的食物,只是将饮食当做一种摄取营养的手段,吃得比较简单,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与客人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然而
5、,西方的宴会则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西方则以“右” 为贵 , “女士优先、尊重妇女” 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此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
6、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差异 在中国,谦虚被奉行为一种美德。所以,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常以“哪里”、 “不好”、“不行”、 “还不够 ”等来回应。这不符合西方传统,尤其是美国。西方人会对别人夸奖做积极的回应,常说“Thank you” 。另外 ,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 “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 高见”、 “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 ,在英语环境里,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等敬谦语。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的谦虚与贬己常
7、常让西方人感到不礼貌。 行为语言差异也是语言习惯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比如,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总之,从上述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商务人士要想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就必须文化层
8、面理解和认识国际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最终存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熹、陈悖, 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27,(5). 2.卞浩宇、高永晨,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 3.汪清囡,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及对策 J. 企业经济,2006,(12).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国际商务礼仪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和国际贸易的联系渐渐加深 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渐渐影响了国际交往 克服由于文化因素所造成的差异已经成为
9、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所关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我们需要对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分析。 关键词 文化差异;中西方 礼仪 为了有效地进行国际商务活动 我们必须通过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 去了解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概括来讲 造成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 一、时间观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任意时间观念。所以 中国人喜欢更灵活 随意地使用时间。而西方人追求时间的直线观 时间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因此 他们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时间表 做每件事都很认真刻苦 并且具有紧迫感。因此这种文化的差异还影响了国际商务礼仪 国际礼仪中主要有
10、两个重要的中西方差异 首先 商谈的时候 西洋人喜欢开始就直奔主题 不喜欢浪费时间。而中国人则喜好先和对方打好交道 喜欢请对方吃饭或者送对方礼物的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感情 使得商务活动的进行变得很慢。其次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中国人不仅忽视了预约 而且还不能很好的守时 而西方人不仅注重事先预约 并严格按照约定时间活动。 二、价值观差异 由于喜欢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 中国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西方人崇尚独立人格与自由。例如 中国人注重自我 家庭 国家 世界和平 人品对于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在这种性格的基础上关注国家 热爱集体 家庭和谐 人际和谐。如果只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则说明你人品很差。西方人的法制
11、观念是很强的 他们往往崇尚独立 而不是由政府 教会和其他组织的干扰。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力更生的观念。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父母对孩子关爱有加,喜欢一切都为孩子计划好, 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宠溺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 国有企业的员工还是很不愿意失去安全的工作 这种依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使得中国的礼仪也产生差异 从未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 三、饮食观差异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 可见饮食对中国人民有多重要 因此中国人往往经常将吃饭
12、当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追求 注重味美和外表 营养一般情况下都会被忽视。西方的饮食追求科学的饮食观念 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西方人更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 香 味 形 义 他们关心饮食的健康和如何生存 不注重美味的享受。并且 在商务活动中 中国人喜欢用圆桌安排饭桌 把美味佳肴放在圆桌中心 与客人相互敬酒让菜、非常的热闹 在形式上形成一种热情、礼貌、团结的气氛。然而 西方国家举行宴一般都追求高雅 温暖 比较有情调而且很注重礼仪 为了达到交朋友的目的往往靠近交谈者交谈在宴请的礼仪的座位方面也有很大的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以“左”为尊
13、 将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 然后依次安排。西方则正好是相反的已“右”为尊。 “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 男女之间要分开坐 女宾客的席位要比男宾客的席位高 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来表达对女士的尊重。另外 西方人用餐时必须要坐正了坐 弯着腰低着头吃饭 对他们来说用嘴凑上食物吃饭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 但是这些恰好是中国人习惯的吃饭方式。吃西餐的时候 主人是不喜欢喝太多酒的基本上都是品酒 而中国的餐桌上酒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用酒来渲染气氛 有时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喝酒的时候喜欢一杯一杯的喝。 四、交谈礼仪差异 在西方 个人的利益是不能侵犯的。人们日
14、常交谈是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的。他们不喜欢谈论关于结婚了没有、多大了、信仰什么宗教、年收入多少等问题 认为这些问题都很粗俗的。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 也不会问别人从哪里到哪去。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也不会问价钱。 不同于中国的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 西方人则喜欢有什么就说什么 说话方式比较直接、大胆。 美国人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两个人说话时时 一般要超过五十厘米 不能靠得太近。和别人同坐一桌或靠近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是先要得到别人允许后再坐下。五、思维模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中心 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异 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含蓄 委婉语。而西方人来点 直截了当的特
15、点。例如 当受到表扬或者赞美时 中国人习惯上总要说“过奖了” 、 “不敢当”之类的客气话 而西方人则会说“谢谢你的鼓励”之类的话 表示对对方评价的肯定。西方人唱唱不明白中国人这种含蓄、间接的回答方式 而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也同样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再比如 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好的方面就像喜庆 所以新娘在婚礼上一般都穿着大红色的嫁衣 而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了爱情一样的纯洁 因此新娘在婚礼上都是穿着洁白的婚纱 在中国白色是死了人才穿的 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象征。 总结上面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 我们必须在传统礼仪文化的
16、基础上 借鉴西方的礼仪文明。并且我们不仅要借鉴它的形式 更应该借鉴其内在灵魂 我们若想成功地进行国际商务交往 就必须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 并且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加以尊重 同时求同存异 既要尊重国际礼仪惯例 也不能忽视礼仪的“个性” 。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 或者是我们自己的传统礼仪 都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高人类文明素质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金正坤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占一 试仪焦急文化和知识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3 廖文丽 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4 吴 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邢 东 中美文化
17、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 6金正昆.商务礼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文泉.国际商务礼仪.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中西商务礼仪的分析与比较 摘 要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 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商务礼仪是在国家贸易中人与人打交道中所遵从的礼节形式 对商务活动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国际贸易活动的增加 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与各国商人们的往来也因此日益频繁 这使得商人在跨文化交际的同时必须将礼仪差异因素考虑进来。本文试通过分析中西方礼仪
18、的差异 指出商务交际活动应充分认识到礼仪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关键词 商务礼仪 中国 西方 差异 一、前言 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特别是中西方之间 礼仪上的差别很大 随着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学习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 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 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 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 尤其是商务活动交往中 由于东西方文化
19、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 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种种差异。 二、中西方服饰礼仪上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 把衣服变成象征 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 而完全忽略了服饰理论 那么 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在穿双排扣西服时 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 仅能扣上上粒或中上两粒扣子 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 只能扣上上粒扣子 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 内穿白衬衫 打领带 领带打好的标准长度是 其下端抵达皮带扣。他们喜欢黑色 因此
20、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而中国的一些传统服饰 已渐退历史舞台 除了一些特殊的场合或是时装发布会等 中国人的穿着打扮已日趋西化。 俗话说 人靠衣裳马靠鞍。在现代生活中 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 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 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衡量考虑的一个尺度。海罗德曾经说过“ 只有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 你才能开始第二步。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 就是他的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 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 穿着打扮的问题应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中西方会面礼仪的差异 西方人见面时 不一定会握手 即使
21、是第一次见面 只要笑一笑 打个招呼就行了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限定 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 女方先伸出手 若女方无握手之意 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 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四、中西方宴会礼仪的差异 一 桌面餐具的差异 中餐宴会所使用的餐具一般是 餐盘、筷子、羹匙、酒杯、调味碟、骨碟 西餐宴会一般使用的餐具为 刀 肉刀、鱼刀、水果刀等 、叉 肉叉、鱼叉、点心叉 、匙 汤匙、茶匙、点心匙 、酒杯。 二 位次安排的差异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 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 在宴请客人时 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 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
22、尊 男女间隔而坐 夫妇也分开坐 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 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 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 他们认为弯腰 低头 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 但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 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 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 以酒助兴 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 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 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 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 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酒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 被视为做生意 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 中国人喜欢劝酒
23、酒杯不空茶水不满。在西方 通常喝啤酒、葡萄酒 不喜欢劝酒。在中国 宴会喜欢共桌共菜 西方则认为不卫生 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宴请时 觥筹交错 歌舞升平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 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 不可以失去礼节 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而且用餐程序较多。五、结语人无礼则不立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 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 正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 我们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 提高全民礼仪意识 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 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 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 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 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六、参考文献 1.周朝霞主编 商务礼仪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7 月 2.吕维霞、刘彦波著 现代商务礼仪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 年 3.李雅静 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0BJ青育学院学报 4 吴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手 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 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 并摘下手套 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