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 WEB 环境的防汛会商系统防汛会商系统是服务于各级防汛指挥部门领导会商决策需要而开发的基于Web 方式的防汛信息查询显示分析系统。主要信息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气象信息、水情信息、雨情信息、工情信息、旱情信息、灾情信息等,系统数据库基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涉及的十大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应用系统采用COM/DCOM 编程技术和 WEBGIS 技术实现。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设计采用基于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 WebGIS 方案,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地图服务器地图服务器主要提供电子地图的发布、查询、分析等图形服务,它基于WebGIS 构建,相关的属性数据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获取。WEB
2、服务器WEB 服务器将以主页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由于采用了动态主页技术和JAVA 编程,用户将通过浏览器实现灵活的交互,以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WEB 服务器还承担系统的计算分析任务,由许多计算模块构成,包括洪水预报计算、水情分析、洪水调度等。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来管理防汛综合数据库(实时和历史气象、水、雨、工、灾、险等重要信息和其它与防汛相关的基本资料等),同时也可以保存洪水预报成果和其它中间计算结果。系统的功能“防汛会商系统 ”按照功能划分为 4 个模块,结构如下图所示:问权限管理管理主要会商帐号,确定其身份和使用权限。功能模块如下图: 部门管理提供部门的增加、删除、更改; 帐号管理
3、提供会商帐号的增加删除、权限设置、其他信息更改; 日志管理提供会商帐号登录日志的生成、检索、备份、清理等; 信息分析查询所有信息查询都提供矢量图操作功能。信息查询 气象信息:主要采用气象局传输过来的气象资料和预报成果,建立气象信息查询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热带风暴、天气预报、降水数值预报、重要天气过程再现等。 水文信息查询:主要内容包括雨情信息查询、水库水情、河道水情、雨量报表、水情报表等内容。 防洪调度信息查询:包括工程调度规则管理及调度方案形成、调度方案的风险分析及灾情评估。 灾情评估信息查询:主要内容包括:洪涝灾害统计图表、历史较大洪灾情况、洪水淹没风险图、以及风灾、
4、雹灾、水毁工程信息等。 防洪组织管理信息查询:提供防洪抢险组织管理信息查询,并为防汛决策的实施提供支持。主要内容包括防汛指挥机构和责任制查询、险情信息查询、抢险物资仓库查询、防洪抢险规程查询、抢险队伍查询、防汛值班信息查询等。 实时在线分析 汛情统计:包括最大值统计(如最大时段降雨量、最大一日降雨量、最大三日降雨量、最大七日降雨量、最大十五日降雨量、最大三十日降雨量、最大六十日降雨量;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蓄量) 、超值统计(如超设防、超坝顶) 、累计值统计(如累计蓄水量、累计泄量、累计洪量) 、水量平衡分析、历史排队、水位超限时间、重现期及洪量统计。 洪水组成分析:对干流控制站以人工交互方
5、式分析其场次洪水组成、汛期洪水组成、当年洪水组成及多年平均洪水组成,即上游来水与区间来水的比例。 洪水转播时间分析:以人工交互方式辅助用户进行实时洪水及历史洪水的区间洪峰转播时间分析。 面平均雨量分析:以人工交互方式由用户给定的权重法或泰森多边形法以图上作业的方式求得面平均雨量供预报使用。 暴雨(洪水)频率分析:由历史暴雨(洪水)资料排队计算其频率,画出暴雨(洪水)频率曲线图。由暴雨(洪水)资料就可以自动得出本次暴雨是多少年一遇,其操作全部在图上完成。 降雨径流经验相关图:制作 PR 经验相关图,由前期土壤含水量作为参数(或Pa,季节,T 作为参数)得到 R=f(P,Pa)或 R=f(P ,P
6、a,季节,T)的相关关系并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户可以通过在图上(或直接输入参数)调整参数值得到理想结果。 防汛信息制作管理显示 防汛概况: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对防汛的主要情况进行介绍,重点介绍历史洪水、防洪工程、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成就等基本情况。通过声音、照片、录相、三维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在电子地图上进行交互查询,对防汛形势进行分析和介绍。 防汛现场图像管理显示:通过多种手段,如录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将现场的一些特征场景传送到防汛指挥部中心,为领导决策提供直观的现场资料。 预案情势显示预测预报分析结果:主要是指其他业务系统对当前的防汛抗旱形势做出的模拟仿真,预测预报分析结果
7、。主要包括如下结果: 天气形势分析结果,查询气象部门所提供的卫星云图、天气实况、雷达测预资料、数值预报结果。 水文预报分析结果,查询水文预测、预报及调度演算的结果。 防洪调度信息,查询防洪调度方案集,主要包括:调度条件、调度结果、工程状况及风险分析。 灾情评估分析结果,灾情及灾情评估以及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信息、地理信息为支持,对实时灾情位置、状况做出的分析处理的结果。 动态显示根据雨水情的实况、洪水预报及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按照洪水调度方案,二维或三维动态显示河道或行蓄洪区的洪水发展情势,以及水库、闸坝、堤防等工程的实时防汛情势的媒体播放。会商文件生成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防汛会商提供了一个信息
8、化平台,它能够把会商前后所需要的防洪形势分析和调度预案等汇总起来,并在会商汇报时,能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输出。概括的讲,会商过程产生二类结果,一类是会商程序性文档。程序性文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会商时间;(2)主要参加人员;(3)会商主题;(4)主要会商意见;(5)决策指令。技术性文档指会商最终确定的预测预报调度方案,该方案应存档备查。 气象分析成果 本模块提供历史和实时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来自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以及降水数值预报成果等信息。 水情分析成果 对实时和历史的水雨情进行分析比较,提供暴雨中心区和水位超高报警的动态信息,实时统计时段雨水情信息。 洪水预报成果 通过水文模型的分
9、析计算,给出洪水预报成果,可以根据假设条件或历史洪水数据实时计算洪水发展趋势。 工程运用情况 显示各防洪工程的运用调度情况,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查询每个工程的工程资料和实时水情、运用调度情况。 调度方案及灾情分析 本模块可以查询各主要防洪工程的调度预案以及已经采取的调度方案,可以根据洪水预报成果进行调度方案分析比较,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灾情进行评估,对灾情的发展进行预测分析。 调度命令/调度请示 能够编辑、发布、管理汛情通报,能发布调度命令和调度请示。 会商纪要 本模块能够对会商人员的姓名、防汛职责、决策中的作用、决策的意见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标准文档。 会商文档管理 对会商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决议、调
10、度方案、调度命令等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辅助决策支持 防汛指挥决策属于事前决策、风险决策和群体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根据我国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收集所辖区域的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对防汛形势做出正确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预报。一旦预测可能出现灾害性汛情,需要对洪水过程做出预报,根据现有防洪工程情况和调度规则制定调度方案,做出防洪决策,下达防洪调度和指挥抢险的命令,并监督命令的执行情况、效果,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在决策分析中不但要用行之有效的模型、方法对确定性问题求解,还要根据协议、规则、规定和防洪专家的经验,解决
11、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由于洪水的突发性、历史洪水的不重复性和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还要能按决策者的意图,迅速、灵活、智能地制订出各种可行方案和应急措施,使决策者能有效地应用历史经验减少风险,选出满意方案并组织实施,以达到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效益尽可能减少洪灾损失墒情实时监测及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墒情监测可以分为遥感测墒和地面测墒两种方式。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测墒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到各种地面和大气干扰因素的影响,目前遥感测墒还只适用于大范围土壤墒情的定性分析,因此慧图公司的抗旱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基于地面墒情测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墒情信息采集和
12、传输墒情信息采集可以分为固定站和移动站(巡测)两种方式。固定站成本较高,能够定点观测,测量精度高,其基站一般与现有的水文观测站点结合建设。移动站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与 GPS 结合使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是测量精度较低,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降低偶然误差。固定站观测则不受位置限制,但应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观测。一般情况下考虑采用固定站和移动站相结合的方式,把移动站的观测结果作为固定站的补充。由于墒情信息的传输实时性要求不高,没有必要采用专网或租用专门的通讯线路,可以采用电话线进行数据传输,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信息传输的需要,而且会大大降低系统建设成本,方便快速实施。如果已经
13、有现成的专用通讯网络,也可以考虑搭载传输。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空间信息管理 基础地图:1:10 万(或 1:25 万)土地利用图 专题地图:灌区分布、雨量站、水文站、墒情站、河流水系、水利工程、社会经济相关信息等 气象信息管理 卫星云图、实时降雨、降雨等值线、面雨量分布等 水情信息管理 河道水情、水库水情、闸坝水情等 墒情信息管理 实测墒情、墒情等值线、墒情面分布等 旱情信息管理 作物受旱分布、受旱面积、旱情发展预测等 灾害损失与效益评估 旱灾损失、抗旱效益评估等 抗旱统计报表 旱情动态、抗旱活动、抗旱服务组织等 系统特点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系统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为集
14、成平台,融合了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GPS)、大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等技术,实现了 GIS 与旱情分析预测模型的动态结合以及 GIS 与实时降雨、水情、墒情数据库的自动联接。多信息源的综合管理系统在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上,复合了土地利用分布、灌区分布、水利工程设施、水文测站、历史灾情、社会经济信息和遥感图像等多种信息,满足了抗旱指挥工作中信息全面管理、信息来源客观准确等要求。计算模型支持下的预测分析系统系统根据实测的降雨、灌溉、墒情等信息,对现状旱情进行空间的分析与统计,并在墒情预测模型和旱情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旱情发展做出预测,对旱灾损失进行评估,并统一在 WEBGIS 平台上,实现最
15、终的决策支持功能水旱灾害统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水利统计是水利部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传统的统计方式往往通过传真、电话、邮寄或电报方式发送,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利于数据资料的存储和查询。慧图水旱灾害统计系统是针对水旱灾害统计而开发的广域网络办公系统,该系统采用 WEB 方式开发,不需要任何的前端安装程序,只需要借助于普通的电话线即可以完成统计数据的上报,数据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方便维护和查询,针对水旱灾害统计的要求,慧图公司还开发了相应的报表和分析模块,满足了业务统计分析的需要。水旱灾害统计系统可以适应其它水利统计业务的需要,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系统特点充分把握用户需求,针对性强系统在抗旱统计需求分
16、析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建设而成,能充分满足用户在抗旱统计方面的各种需要。完全 B/S 结构,简单易用,方便维护B/S 结构即是 Browser(浏览器)/Server(服务器)结构的简称,系统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用户使用时不需要安装该系统的软件,只需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即可使用该系统(和上网一样简单)。由于使用了 B/S 结构,使得整个系统的维护相当简单:当软件更新时,只需更新服务器上的软件,不需要对用户端做任何更改。集成众多优秀技术,具有技术领先性系统底层采用了流行的 COM/DCOM 技术,强大的功能使之成为完美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了慧图公司先进的 WebGIS(网络地理信
17、息系统)技术,操作简单,表现形式直观,为系统增色不少。应用层采用 ASP 技术,方便交互,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功能 数据录入:系统数据来源 信息查询:查询上报数据 统计报表:生成各种报表 数据分析:对灾情进行分析,并生成统计图表 文档管理:文档的接收和发送 系统设置:设置系统相关数据 数据上报:将数据上报给上一级系统 离线填报:获取离线表格,进行离线填报 权限控制 系统将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分别具有不同的操作功能。对于省级水旱灾情统计系统来说,管理员对应于省防办,可进行全省各地区数据的操作;各地级市的防办对应于普通用户,只可进行各地级市数据的操作。 主要内容 旱情动态表 抗旱情况表
18、 旱灾及抗旱效益表 抗旱服务组织 抗旱能力及效益 林业受旱情况 牧区受旱情况 社会经济 农情统计 灌溉面积 抗旱设施 灌溉任务完成情况 土壤相对湿度 人畜饮水困难 墒情统计 洪涝:基本情况 洪涝:工业交通运输业 洪涝:农林牧副渔业 洪涝:水利设施 洪涝:抗灾情况 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是在结合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高起点的技术集成,设计开发的一套具有一定通用性、可扩展的、开放式的、便于在不同地区、不同流域进行推广应用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及水环境等)实时监控管理的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将实现对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
19、质)的动态监测、数据采集、实时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等功能,并根据已建立的水量、水质和水环境分析模型,结合特定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情况和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实时需求,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动态生成水资源调配计划,实现对水资源的远程控制和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是一个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水资源(水量、水质等)资料的监测、传输、分析、处理,借助数学模型进行的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运用自动化控制机制对水资源管理进行实时的远程控制和管理等功能。系统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功能模
20、块划分“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软件部分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以下模块:在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实时控制子系统、安全授权管理子系统以及综合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在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提供相关水资源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数据可靠性在线分析功能。其重点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温、水位等)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监测数据预处理,以及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实时在线分析处理等。该子系统还提供与各类监测仪器衔接的数据采集接口,通过接口模块动态收集监测数据资料,确保存入数据库中的监测资料有效、完整、可靠。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管理各种水资源(包括水量、水质
21、等)监控项目的数据资料,提供监测数据资料的输入、存储、整编、查询与传输功能,对水资源监控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管理和处理。该子系统还提供了与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和实时控制子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对实时监测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模型库中的相应模型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智能化的综合分析,参照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形成水资源动态状况的分析成果,产生辅助决策报告或直接发布控制指令。实时控制子系统主要完成两个功能:一是将系统综合分析与辅助决策的成果以实时报告(如水资源预报、水质分析公报、企业排污超标警报、水资源调配建议方案等)和多媒体报
22、警信号(如大屏幕指示、声光警报等)的形式进行动态输出,以供决策部门进行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参考;二是将输出指令直接作用于可控自动化水资源调配和控制设备(如给、排水闸门等),通过有线/无线/远程控制技术对系统所涉区域内的重点给、排水设备及控制工程进行员距离的调节控制。安全授权管理子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数据信息及其载体和环境的安全,该功能可以具体分解为: 系统使用用户级别控制:不同层次的系统用户群体,拥有不同的功能选择; 数据用户授权与控制:对于数据使用也分为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层次的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内容,层次均有严格规定; 数据及系统备份功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灾难恢复性备份; 网络
23、攻击与病毒防范:建立有效的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侵袭环境。 综合数据库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基础,准确高效地收集和及时处理大量复杂的监测数据资料是整个系统设计和开发的重点。数据库及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是面向数据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的软件系统。综合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雨水情信息、水质信息、地下水信息、工程信息、灾情信息、水资源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多媒体信息。对于基础地理信息,采用 GIS 系统软件提供的接口建立空间数据库进行管理;对于结构化数据,则开发专用的管理程序,通过关系数据表实现对数据的管理;而对于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则按规范统一编码,通过文件方式进行管理。模型库和方法库提供
24、相应分析处理使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例程库,包括各种时态和空间模型,如水文预报模型、水质评价模型、需水模型、水资源配置模型、洪水演进仿真模型等等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系统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系统是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直观的支持系统。目前我国七大流域中,长江、黄河、松花江、海河这四大流域已经建立了本系统,在流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融合大型数据库和模型计算技术,实现了 GIS 与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体化。系统介绍系统包括了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水质模拟计算分析、生
25、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流域环保投资项目分布与效益分析等决策支持功能,同时具有实时水质评价、国家环境标准查询、水期确定多种辅助管理工具。功能介绍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的要求,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在 GIS 地图上,分规划区、控制区、控制单元三个层次进行演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在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和图象交互式描述与分析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通过河流颜色分级形象显示整个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流域的角度出发,显示各个规划区、控制区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实现环境规划目标的总量
26、控制方案;为便于管理实施,把流域要求归并到行政区,实现省级和地市级的量化污染控制,并显示省和地市的总量控制方案。水质模拟计算分析水质模拟是分析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手段。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各河段的水质模型,可以计算河流环境容量,模拟各种条件下的环境影响结果。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根据流域规划要求,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列举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模拟演示各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流域环保投资项目分布与效益分析演示环保项目在流域内的投资和分布状况,对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反映项目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体现流域管理的质量-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
27、环境保护指导思想。辅助管理工具 实时水质评价流域的各河段的监测断面对应着多项污染因子,选择系统的水质评价功能,能够对断面水质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实时水质评价,得出相应的水质类别,筛选超标因子。国家环境标准查询是一部电子版的环境标准手册,可以查阅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GHZB1-1999)中的各项环境质量标准;水期确定按照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把原始监测资料按照水期分类,便于水质评价和分类汇总。应用 松花江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黄河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长江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海河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洪涝灾害是我国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8、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水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人类抵御洪水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已经在防汛指挥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防汛信息包括气象信息、水雨情信息、河道信息、河道工程信息、水库和蓄滞洪区信息、物料人防信息、险情信息、灾情信息、历史背景信息等,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可以把各种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可以实现与实时数据和计算模型的动态连接。专业化的系统功能 图形化信息服务 在综合数据库和 GIS 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查询气象、实时降雨、水情、工情、洪水预报结果、调度方案、灾情评估结果、工程运行状况
29、、各类基本资料等全面信息,公开信息以 Internet 方式发布。 汛情自动监视 根据实时的雨、水、工情等信息,与相应的各种特殊值及防洪预案进行比较,如果超限,则以系统自动触发方式,通过光、声、闪耀等形式给出报警信息。 防洪调度 防洪形势分析 调度方案制订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决策实施 灾情评估 确定淹没区水位 确定淹没区范围 灾情评估 迁安咨询 实际灾情的统计 决策会商 会商人员管理 会商信息管理 模拟仿真评估 异地多媒体会商 方案实施 完善的模型库和方法库防洪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以下模型: 洪水过程计算模型 暴雨分析模型 气象模拟预测模型 降雨径流模型 洪水演进模型 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 溃
30、坝决堤模拟模型 水库调度模型 方案评估体系 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规划方案评估模型 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 WEBGIS 平台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 GIS/GPS 技术,为水利部门水质监测与水资源管理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系统内容:1、 监测站网管理; 2、 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3、 水质信息的及时评价分析;4、 水质信息的快速发布;5、 水质趋势分析、预报和预警; 6、 污染事故的报告和处理;7、 水政执法监督;8、 水质简报、年报、水资源公报的快速发布; 9、 电子政务和网上业务领导; 10、 排污口的监测与监督管理; 11、 计量认证与化验
31、室质量管理; 12、 网上动态布置水质监测工作与业务指导。系统特点:1、 针对不同层次与级别的用户对信息管理和应用的需求,定制不同解决方案;2、 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网络化的运行与管理; 3、 GIS 分析与输出功能,表现形象直观,使各种用户能够简单、直观地操作、使用、维护和管理该系统; 4、 业务部门的远程用户使用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进行水质资料整汇编与评价,并将水质监测成果资料直接连网后更新到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管理部门使用 IE 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查询和决策管理; 5、 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同时为用户和系统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应用与开发空间。系统的构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单位对水环境信息的
32、需要,满足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系统采用了多层次的分级管理和网络化设计。 1、 多层次的管理模式 在管理上,系统实现了国家、流域和省三级管理,满足各级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的需要。管理模式示意图-系统层次2、 基于网络(Internet/Intranet)的设计运用 TopMap World 组件进行 GIS 网络开发,以图形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查询和表示。采用 C/S 和 B/S 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分别对信息的发布和信息的内容进行管理。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数据层、业务层,表示层。用户可以简单的利用 IE 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更新。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慧图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TopMap WQ
33、MIS)一、 设计依据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98) ; 水利部水文质20019 号文关于统一中国水资源公报 和中国水资源质量年报水质评价范围的通知 ; 水利部水文质200114 号文关于下发全国水质测站编码方法的通知 ;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 )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质评价部分)大纲及技术细则、水质监测规划大纲及技术细则; 约定俗成的工作惯例和应用习惯。 三、系统内容 监测成果资料录入 水质监测资料整汇编 水质评价统计分析 信息查询和数据交换 监测任务及文档管理 化验室质量管理 慧图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是为水
34、利部门水质监测工作量身定作,适用于水利行业各级水质监测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使用本软件,使用者只需轻松的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报表以及各种评价分析图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水质监测工作时效性不断提高的要求。二、系统特点 易学易用,操作方便快捷,稍加学习便能轻松上手;录入校验同步,具有各种提示信息和出错报警信息以确保顺利完成各种操作;强大的报表输出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定制报表;扩展性、通用性强,既考虑到水利部的统一要求,又兼顾各个流域的特殊要求,以及各省的具体情况;数据交换方便快捷,形式多样,不同机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软件与 OF
35、FICE 之间的数据交换,轻松实现;具有 GIS 分析与输出功能,表现形象直观。四、系统要求操作系统:Window95/98/ME/NT/2000CPU: PII233 以上内存:32M 以上硬盘:50M 以上剩余空间 防汛信息管理与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洪涝灾害是我国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水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人类抵御洪水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已经在防汛指挥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防汛信息包括气象信息、水雨情信息、河道信息、河道工程信息、水库和蓄滞洪区信息、物料人防信息、险情信息、灾情信息、历史背景
36、信息等,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可以把各种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可以实现与实时数据和计算模型的动态连接。专业化的系统功能1、图形化信息服务在综合数据库和 GIS 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查询气象、实时降雨、水情、工情、洪水预报结果、调度方案、灾情评估结果、工程运行状况、各类基本资料等全面信息,公开信息以 Internet 方式发布。2、汛情自动监视根据实时的雨、水、工情等信息,与相应的各种特殊值及防洪预案进行比较,如果超限,则以系统自动触发方式,通过光、声、闪耀等形式给出报警信息。3、防洪调度防洪形势分析调度方案制订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决策实施4、灾情评估确
37、定淹没区水位确定淹没区范围灾情评估迁安咨询实际灾情的统计 5、决策会商会商人员管理 会商信息管理模拟仿真评估异地多媒体会商方案实施图例 image003.jpg (14934 bytes) 图例 image005.jpg (9090 bytes)完善的模型库和方法库防洪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以下模型: 1 洪水过程计算模型暴雨分析模型气象模拟预测模型降雨径流模型洪水演进模型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溃坝决堤模拟模型水库调度模型2 方案评估体系图例 image006.jpg (16613 bytes)灾害损失评估模型规划方案评估模型系统配置TopMap SDPTopMap ActiveXMicrosof
38、t SQLServer 7.0Microsoft VB6.0Microsoft VC6.0应用实例广州市防洪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洪汝河流域防洪规划决策支持系统鳌江流域防洪指挥系统辽宁省防汛会商水雨情信息系统山西省防汛信息管理系统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系统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系统是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直观的支持系统。目前我国七大流域中,长江、黄河、松花江、海河这四大流域已经建立了本系统,在流域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集成平台,融合大型数据库和模型计算技术,实现了 GIS 与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包括了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
39、划、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水质模拟计算分析、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流域环保投资项目分布与效益分析等决策支持功能,同时具有实时水质评价、国家环境标准查询、水期确定多种辅助管理工具。流域管理决策支持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的要求,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在 GIS 地图上,分规划区、控制区、控制单元三个层次进行演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在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和图象交互式描述与分析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通过河流颜色分级形象显示整个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
40、。从流域的角度出发,显示各个规划区、控制区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实现环境规划目标的总量控制方案;为便于管理实施,把流域要求归并到行政区,实现省级和地市级的量化污染控制,并显示省和地市的总量控制方案。水质模拟计算分析水质模拟是分析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手段。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各河段的水质模型,可以计算河流环境容量,模拟各种条件下的环境影响结果。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根据流域规划要求,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列举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模拟演示各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流域环保投资项目分布与效益分析演示环保项目在流域内的投资和分布状况,对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反映
41、项目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体现流域管理的质量-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环境保护指导思想。辅助管理工具 实时水质评价流域的各河段的监测断面对应着多项污染因子,选择系统的水质评价功能,能够对断面水质按照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进行实时水质评价,得出相应的水质类别,筛选超标因子。国家环境标准查询是一部电子版的环境标准手册,可以查阅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GHZB1-1999)中的各项环境质量标准;水期确定按照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把原始监测资料按照水期分类,便于水质评价和分类汇总。应用实例 松花江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黄河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长江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海河流域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配置 TopMap ActiveXMicrosoft AccessMicrosoft VB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