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319177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二防治水责任制和管理制度201209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二、防治水管理制度法人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3、定期组织召开防治水会议,确保矿井防治水所需的资金到位。24、从资金上保证防治水工作的开展。二、集团公司总经理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3、定期组织

2、召开防治水会议,确保矿井防治水所需的资金到位。4、积极引进矿井探放水所需的新设备,从资金上保证防治水工作的开展。三、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全面技术管理责任。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技术部门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3、组织、指导矿井编制项目部防治水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4、必须做好矿井全面水文地质探查(补充勘探)工作,选用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富水性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凡

3、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超前开展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开采区的富水情况。组织分析矿井水文3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和供水水源的措施的制定。5、负责下属矿井防治水的安全工作,定期召开防治水会议,定期组织矿井防治水专项检查。四、矿长岗位责任制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防治水工作负有主要责任。2、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规定,确保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3、组织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隐患排查,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4、解决好防治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问题,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正常进行。5、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矿井水

4、害治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对重大水害隐患的处理方案,确保全矿井的安全生产。五、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1、在矿长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技术部门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3、组织编制项目部防治水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4、必须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补充勘探)工作,选用4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富水性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尤其是仅能依靠水泵

5、排放涌水的工作面,应超前开展井下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开采区的富水情况。组织分析矿井水文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和供水水源的措施的制定。5、负责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每个月召开防治水会议,定期组织矿井防治水专项检查。6、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应对所有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充水含水层布设水文观测孔。积极推广先进的水位自动观测技术,以获得准确丰富的水位资料。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帐。7、组织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六、生产矿长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

6、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范围的防治水工作,尽量减少分管范围内水害事故的发生。3、认真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定期5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进展情况。4、确保分管范围内人力、财力满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5、经常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七、安全矿长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监督落实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3、按上

7、级规定认真组织好老窑水、裂隙水等水灾的排查,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落实情况。4、督足防治工作所需的资金的落实情况,发现资金、设备、人力不到位有权提出直至问题解决。5、经常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八、机电矿长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机电范围内防治水工作的落实。3、定期组织人员对放水、防水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4、积极组织分管范围内,水灾的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分管范围内6资金、设备、人力的到位。5、经常深入现场

8、,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九、防治水副总岗位责任制1、协助总工程师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具体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 2、组织职工学习矿井防治水条例、规程、标准及有关文件,主持制定防治水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组织防治水例会的召开,对例会决定的事项,负责贯彻落实。4、.主持编制、审查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5、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防治水检查。发现隐患,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向矿长、总工程师及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十、水文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1、在总工的领导下,负责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质防治水技术工作。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

9、技术政策和规程,执行矿技术管理规范和防治水工作条例细则,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3、协助总工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账。4、煤层近强含水层(水害威胁区域)开采时,负责开展“三带”发育高度的探测工作。开采浅部受地表水威胁的煤层,必须有充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三带”观测资料,负责编制专项报告,确定安全合理的开采上限,7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上报批准后,方可开采。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收集、掌握井下、野外水文地质资料

10、,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害(情)分析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领导、生产安全部门及上级部门。6、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7、编制探放水设计,参与探放水施工的有关管理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8、受水威胁的回采工作面,回采前负责编制专门的工作面水文地质说明书 ,对各类水害因素依据补勘或探查资料作出明确的分析。9、定期搜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小窑)的有关开采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对存在的威胁本矿

11、安全的问题,要抓紧协调解决,并报告能化公司。10、编制年度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措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负责做好矿井防治水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定工作。11、及时启封处理达不到现行封闭质量标准要求的钻孔。812、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研究,推广应用水文地质物探、涌水量预计、水患监测和突水预报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技术水平。13、协助总工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领导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15、负责对矿井各掘进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工作提出整改意见。16、负责矿井等各种图表的填汇工作,及时绘制地下水等水位曲线动态图,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12、17、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18、负责提供矿季度、半年、年度达标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19、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20、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公司领导制定处理措施。十一、生产技术科岗位责任制1、采掘工程设计时,从开拓布局、采区巷道布置上要有利于矿井防治水管理,尽量避免大量积水的产生,并确保排泄水系统安全、合理、可靠。2、采掘工作面设计中,必须有排泄水设计及矿井防治水措施。3、审查作业规程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完善可靠的放排水设9施,并检查落实情况,具备完善的矿井防治水安全措施及

13、水害避灾路线;负责落实矿井防治水工程中的井巷工程;负责组织审查探放水、疏放水设计并组织落实实施。4、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与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5、井下采掘生产任务的安排,必须保证不会引起大的水患灾害。6、对有发生矿井水害危险的区域设计专门防治水工程或防水隔离煤柱。7、负责安排对临时水仓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8、负责安排对井下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9、检查采掘工程质量的同时,负责检查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并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十二、调度室岗位责任制1、加强水情、水害情况的调度,及时落实处理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异常出水情况,并落实人员、设备等,加强

14、采掘工作面等异常涌水排泄的调度协调。2、发生水灾事故时,立刻指挥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并迅速指挥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救灾工作。3、每年雨季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编制排放水工程计划,组织抢险队伍,安排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10十三、探放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一)探放队长岗位责任制1) 、探放队长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对探放水方面工作负全面责任。2) 、负责编制钻探生产计划,设备材料使用计划,搞好钻探衔接。熟悉本专业的各种施工设备性能和工作程序,能够协助组织生产,按时完成任务。3) 、搞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二)探水工岗位责任制

15、1) 、在探放队队长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探水任务。2) 、详细做好钻探进尺、涌水、岩心的记录工作。3) 、努力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4) 、做好设备的正常维护修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5) 、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改进钻探工艺,提高钻进效率。11探放水资料收集、分析、审核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升防治水管理水平,增强矿井防治水的防灾、抗灾能力, 有效遏制水害事故的发生,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

16、全正常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防止重大水患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要求。2、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防治水技术人员。明确专职防治水副总工程师负责。矿长对所在矿井防治水工作负领导责任,实行全面领导,定期分析研究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3、技术副矿长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直接领导矿井防治水工作,为防治水患提供技术保证;技术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保安责任制度,按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事故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

17、报,技术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技术责任;总工程师要将防治水工作列入设计内容;各采掘区(队)12长对本区的防治水安全措施的落实负第一责任,安全部门对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技术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制订本矿井防治水年度规划和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并对已有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为此,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矿区(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规律,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季、月水情水害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

18、有关的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各种水情资料、水患预报要翔实、具体,要有超前性,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强,经所在矿井技术副矿长审查批准后,发至设计、施工、安全科等单位和有关领导。4、设计部门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水患预测预报资料和有关的水文资料,在编制采掘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水害因素,从工程设计开始,为防止重大水患和探放水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将探放水工程纳入采掘工程设计和工作面接续计划。5、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受水害威胁地区进行采掘施工时,必须首先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技术部门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意见,并提出防范措施。防范措施经所在矿井技术矿长批准后实施,采掘工程待确认水患排

19、除后方可施工。6、探查水压大于2Mpa的探放水工程设计,经所在矿井技术副矿长审查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探放水设计经批准后,属于钻探施13工部分,由钻探部门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属于井巷工程施工部分有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措施由技术矿长审批,并取得开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7、在存在老空区积水威胁的地区施工探放水工程前,都必须确定探水线,并准确的将积水区范围、积水标高、积水深度、积水量、补给水量及探水线填绘在专业矿井充水性图上。8、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距贯通点30米(煤巷)或20米(岩巷)前,发放水害通知单,查清条件,待排除积水或淤泥后方可贯通。9

20、、由于受岩溶陷落柱影响,所造成的高水位异常区和岩溶陷落柱怀疑区,必须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查清岩溶陷落柱区区域范围的分布位置,含、导水性及高水位异常原因、范围,探查原则为“物探先行,钻探验证” ,探查结束后提出成果报告及防范措施。不进行专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在上述区域不得设置采掘工作面,更不得施工。对于经探查确定的岩溶陷落柱怀疑区无论是否导水,均要按规定留设煤柱。10、矿井之间的隔离煤柱必须按有关要求留设。所有防水煤柱内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以保证煤柱的完整性及隔水的可靠性。如因工程需要不得不开掘巷道时必须提出专门报告和相应的有效措施,经上级部门审查审批,不经正式批准不得施工。11

21、、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各生产矿井由技术矿长组织,14每月进行一次,由技术部门部门负责人组织每周一次,对重点水害问题组织排查,每次排查要有正规记录,内容要齐全、规范。各级水害隐患(分 A、B、C三级)排查结果及防治措施分别填写水害隐患统计表,发至主管领导及安全监察部门。并报集团公司备存。经排查确认的B级水害隐患及防治措施经所在矿井的技术副矿长批准后,发主管领导及安全监察等部门,并抄报总公司备案。对B级水害要重点监测,并执行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盯岗制度,直至水害排除。12、当井下工作面出水或出现水文地质异常情况时,要求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井

22、上下钻孔水位及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整理,拿出结论性意见。13、坚持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杜绝防治水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侥幸思想,规范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工作,以高质量的矿井防治水工作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14、为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预防重大水患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防治水管理十不准:(1)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不准随意布置巷道。(2)当采掘工程施工中出现突水征兆时,不准施工。(3)探放水钻孔正式探水钻进时,未安好孔口装置时,不准继续钻进。(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明时,不准贯15通。(5)所有下山掘进巷道无特殊原因未到位不准停止掘进。(6)上方或上覆巷

23、道、老塘有积水威胁或情况不明时不准施工。(7)在高水位异常区和陷落柱怀疑区的工作面上未经探查,不准回采。(8)回采工作面波及范围内的水位孔或封闭不良钻孔,未经处理前,不准施工。(9)探放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经总工程师批准,不准施工。(10)受底板奥灰高压水威胁的矿井,深部水平的井巷不准布置在灰岩及以下层位。16防治水相关措施审签、贯彻制度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由主管技术人员制定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探水队技术人员接到施工设计后应对设计认真研究,并进行现场踏勘,及时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其他各专业队遇到较大工程时,或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工程时也应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安全技术措施应进行逐级会审

24、,形成审批意见,各级矿井领导、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生效。3、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技术人员在开工前贯彻到参加施工的每一名职工。4、对于工期较长的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应随现场条件及施工工艺、施工设计的变化不断补充、完善、贯彻。对于同一安全技术措施也应每月贯彻一次。17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制度为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经研究特制定防治水预测预报制度1、地质科室是矿井防治水业务技术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事故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水害预测预报人员首先熟知井田水文地

25、质情况,收集齐全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2、水害预测预报图表由地质部门水文地质员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编制。3、水害预测预报应根据年度、月度施工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预测各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并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 2 月 5 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 5 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底提出上报, 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技术部门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184、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测预报

26、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在施工至含水层时应提前 20 米发出水文预测预报单,并报告调度室。5、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6、对水患险情应发出水害通知单,立即报告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7、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及透水事故。8、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 56 天发水害通知单。9、水文工程师应做好预测预报资料整理、报送、档存等工作。10、预测预报

27、要准确详细。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可靠资料,确保安全生产。19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正常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要求。2、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所在矿井防治水工作负领导责任,实行全面领导,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各生产单位总工程师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直接领导矿井防治水工作,为防治水患提供技术保证;地测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事故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

28、并提出预测预报,地测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设计部门要将防治水工作列入设计内容;各采掘 队长对本区的防治水安全措施的落实负长一责任,班组长对本班组的防治水安全措施的落实负直接责任;安监科对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3、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为此,必须依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观测工作,查明矿井的各种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的规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季、月水害情况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各种水情资料、水

29、患预报要详实、具体,要有超前性;措施要有针20对性,可操作性要强,经所在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发至设计、施工、安监处等单位和有关领导。4、设计部门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水患预测预报资料和有关的水文资料,在编制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水害因素,从工程设计开始,为防止重大水患和探放水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将探放水工程纳入采掘工程设计和工作面衔接计划时间表内。5、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在受水害威胁地区进行采掘施工前,必须首先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技术科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意见,并提出防范措施。防范措施经所在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采掘工程待确认水患排除后方可施工。6、探查水压大于 2Mpa

30、的探放水工程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探放水设计经批准后,属于钻探施工部分由钻探部门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属于井巷工程施工部分由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所在矿总工程师审批,并取得开工许可后方可施工。7、在存在老空区积水威胁的地区施工探放水工程前,都必须确定探水线,并准确的将积水范围、积水标高、积水量、动水量及探水线填绘在矿井充水性图上。8、在各类井巷工程贯通前,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距贯通点 30 米(煤巷)或 20 米(岩巷)前,发放水害通知单,查清条件,待排除积水或淤泥后方可贯通。9、矿井之间的隔离煤柱必须按有关要求留设。所有防

31、水煤柱内不得进行任何采掘,以保证煤柱的完整性及隔水的可靠性。如因工程需要不得不开掘巷道时必须提出专门报告和相应的有效措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不经正式批准不得施工。11、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各生产矿井由总工程师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地测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每周进行一次,对重点水害总是地测部门应随时组织会商。水害隐患排查结果及防治措施,分别填写水害隐患统计表,发至主管领导及安全监察部门。2112、当井下工作面出水或出现水文地质异常情况时,要求主管领导和技术员立即赶到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井上下钻孔水位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地进行分析、整理,拿出结论性意见。1

32、3、坚持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杜绝防治水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侥幸思想,规范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工作,以高质量的矿井防治水工作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14、为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预防重大水患事故发生,应制定防治水管理工作十不准:(1)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不准随意布设巷道。(2)当采掘工程施工中出现突水征兆时,不准继续施工。(3)探放水钻孔正式探水钻进前,未安好孔口装置时,不准继续钻进。(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不准贯通。(5)所有下山掘进巷道无特殊原因未到位不准停止掘进。(6)上放或上覆巷道、老塘有积水威胁或情况不清时不准施工。(7)在高水位异常区和陷落柱怀疑区内的工作面上

33、未经探查,不准回采。(8)回采工作面波及范围内的水文孔或封闭不良钻孔,未经处理,不准回采。(9)探放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经总工程师批准时,不准施工。22探掘公示、日报、验收及审核管理制度一、探放水工作必须有总工程师审批的探放水方案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探放水钻孔验收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和矿井指派专人负责钻孔参数验收工作。二、探放水钻孔施工地点必须悬挂探放水施工牌板。牌板内容包括:地点、编号、孔号、钻孔类型、孔径、方位、倾角、孔深。三、探放水钻孔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参数进行施工,施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深度。小于设计深度时,必须说明原因,采取相关措施。四、每个钻孔施工结束后,在抽取钻杆时,必须有验收人

34、员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收,验收参数属实后,并在验收记录表上签字。形成日报上报,总工程师逐日审签。五、每次探放水完毕后,探放水队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队组允许向前掘进的安全距离,施工队必须按照通知书的要求严格控制掘进距离,严禁超距离掘进。必须悬挂探水点起始标志牌;并做好标识。六、每班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将当班进尺填写在探放水记录23牌版上。七、施工单位掘进至探水允许的距离后,填写探放水申请单,上交安监部门,安检人员严格检查监督探水允许掘进距离。通知探水队进行探放水工作。八、探放水验收工作结束后,安监部门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掘进。九、施工单位、探放水队和安监部门妥善保管探放水记录,以便被查。十、矿井制订验

35、收奖罚实施细则;进行考核。矿井和集团公司专业人员将不定期进行抽查,如发现弄虚作假;将追究分管矿长及相关人员责任。24重大水害井下撤人制度 为有效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的通知的要求,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特制订以下制度:一、建立预防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 1、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一旦涌入矿井,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 暴雨洪水 地面,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排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 2.煤矿要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 制。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雨季“三防” (防洪、防排水、

36、防雷电)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 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落实。加强雨季期间调 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 工作到位。3.煤矿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25气 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 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 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取措施。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 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4.建立雨季巡视制度。 煤矿企业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 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

37、裂隙,以及可能 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 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 24 小时 不间断巡视。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 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5.建立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 煤矿企业都要建立暴雨洪水 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 明确 启动的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发现暴雨洪 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 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煤矿企业没有全部落实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 故灾难的治理计划和防范措施、存在重大隐患的,雨季必须采

38、取停工 撤人的措施,不得进行井下生产作业。6.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 煤矿企业在雨季前要全面检 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二、加强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 261.煤矿必须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 疏水能 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熟悉当地水库、水电站大坝、江河大堤、河 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和最高洪水 位资料,存在隐患的应当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整改措施。2.煤矿在雨季来临之前,要组织力量对井下水仓、水沟及地面水 沟彻底清挖疏通一遍,保证有足够的蓄水能力和水路的畅通。位

39、于地 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的矿井,对井口、工业广场要采取修 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有效防止地表洪水倒灌矿井。3.煤矿要定期对井上下供电设备、矿井排水设备、防雷电装置进 行维护检修。雨季到来之前,要组织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确保雨 季时各种排水设施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 4.煤矿必须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之 间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已经被破坏的防隔水煤柱,必须注浆加固并建 立隔水闸墙等设施,保障隔水安全。5.煤矿要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 面图等图纸上, 定期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 并在井上、 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 井田开采范围

40、、 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 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6.煤矿对地表因采动形成的裂缝要及时充填加固;对采煤后形 成的塌陷坑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理;对关闭废弃的煤矿井筒要充实填 27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7.煤矿应当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系统。保障通讯 系统畅通、使用可靠,保障压风自救系统、防尘系统可靠有效,提高 矿井防、抗灾能力。直流电法探水管理制度矿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遵照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防治水等管理规定,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探治结合”的防治水方针,在矿井巷道开拓、掘进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使用直流电法仪物探技术手段。为此,特制定

41、以下管理制度。一、直流电法超前物探范围规定1、主要掘进煤巷在掘进期间必须使用直流电法仪物探技术手段进行超前探测。2、水平及采区大巷,必须对超前的一条巷道进行超前探测。3、在预测巷道前方存在构造异常或富水异常的情况下,必须进行超前物探。28二、物探前对掘进巷道工作面的要求1、开掘巷道工作面后 140 米范围内严禁有积水浮煤,物探通知单下发队组后必须把积水浮煤清理干净。2、开掘巷道工作面后 500 米范围材料必须摆放整齐,以利于物探布线。3、物探前,巷道迎头必须达到成巷标准要求,严禁有空顶现象。4、开始物探时,严禁工作面综掘机、皮带等电器设备运行,应停止掘进,队干按排干临时性的任务。5、施工单位作

42、业人员要注意保护物探布桩、线,严禁拿、碰、踩、压所布线、桩。否则,造成物探布桩、线及仪器丢失、损坏队组照价赔偿。6、在物探时,队组队干必须有一人紧盯现场积极配合物探人员物探作业。三、允许掘进距离的规定1、进行超前探测的巷道,掘进期间必须执行允许掘进通知单制度。2、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 ,结合矿井实际留设防防水煤柱:煤巷留设 30 米,岩巷留设 20 米。293、对进行物探的巷道,严格以导线点控制允许掘进距离,并要求生产队组到位置后及时通知技术科再次进行超前探测。四、直流电法物探技术管理规定1、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安排地测科必须及时编制季、月物探作业计划,确定全月物探工作任务。2、地测科必须每季末编写

43、本季度、本月物探工作总结,经科逐级审查后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3、地测科物探后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及相关科室下发物探成果通知单。物探成果通知单经科长审核报矿总工审批后签发。4、巷道物探后,经物探成果分析前方有异常区需进行钻机防探水时,地测科必须向有关领导及单位下发停掘通知单、防探水技术设计书,施工队组技术员编制防探水安全技术措施。5、当队组掘进对巷道物探段揭露后,地测科派专人及时到现场观测分析物探情况,并填写验证结果报矿总工。6、技术科物探资料必须建立专门台帐,并有目录和编号。30水害隐患排查管理制度1、为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强化探放水安全管理,及时消除我矿的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透水事故发生,特制订本管理制度。2、凡在公司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等所有环节和矿井周围邻近地区所存在的危及矿井安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矿井水危险因素,即为水害安全隐患。3、按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三级;A 级:危及严重或者治理难度大,需由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隐患。B 级:危害比较严重或者有一定的工程量,须由本矿限期解决的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