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宋代文学复习.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31822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宋代文学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宋代文学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宋代文学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宋代文学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人称柳七、柳七郎。 乐章集 。柳永对词的贡献 1、大量运用慢词形式,具有创体创调之功。2、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 写离愁别绪,羁旅行役。A:以男子口吻写相思离别。 蝶恋花B:变“春女善怀”为“秋士易感” ,善写秋景和日暮。 玉蝴蝶C:帝京生活 D:写羁旅行役。 凤归云 蔑视科举,嘲讽功名利禄。 鹤冲天 描写城市风光,表现都市繁华。 望海潮 反映歌妓生活,寄以同情之心。3、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具有高远阔大的境界。如八声甘州 有鲜明的浪子形象。有俗雅之别,多样风格。4、成功地运用铺叙手法,发展了填词技巧。5、运用俗语口语,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叶梦得避暑

2、录话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稼轩长短句 。题材内容:爱国词田园词闲放词爱情词辛词艺术成就 1、辛词发展了豪放词,达到了有性情、有境界的高度。鲜明的自我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丰富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用典、比喻、拟人、夸张、议论、戏谑多种手法综合运用。3、辛词具有浪漫特色 4、豪壮为主的多样风格 5、丰富多采,雅俗纷呈的语言运用大量使用典故与文化语符,有集句、借句、化句三种方式。博采口语、俗语入词,新鲜活泼有生气。苏辛词比较:二人都以境界豁大,感情爽朗著称,不同是,苏常以旷达的胸襟体验人生,表现出哲理诗的感悟。辛总是以炽热的感情,崇高的理想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

3、的豪情与悲愤,情感浓烈,理念执着,理想与绝望的交织反差强烈,冲击力强。 晏欧对词的贡献:写相思离别,以礼抑情,深婉含蓄;词抒发人生感怀,写出一己之性情;晏殊词化用唐词意境与句法有气象有境界,使词走向风流高品格境界。晏殊:字同叔,谥元献刚简而喜接纳宾客,举荐贤才。 “太平宰相” 、 “富贵词人” 珠玉集多写“闲情”和“艳情” 。闲雅有情思,典雅秀洁、含蓄蕴藉。 蝶恋花 、 踏莎行 、浣溪沙 (面对人生的出处矛盾而产生的强烈的失位感怀: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心未酬的失落)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 六一词变革: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情趣。1、题材开拓。 风土词, 写景词,咏史

4、怀古,人生感慨,2、形式创新。组词咏风物。尝试写慢词。3、风格多样。清新深婉,豪放疏隽,浓艳流丽。4、美学品格。风流高品格方向发展。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其诗被称为“女郎诗” 。艺术特点:1、最大特点是具有纤细幽微的词人感觉。前期词充满柔婉幽微的感受,具有朦胧美。后期词寄慨身世,充满伤感哀怨的情调,仕途失意的幻灭感。2、善于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表达政治幻灭感。3、善用比兴手法抒情写景。4、柔婉清丽的语言特点。典雅平易,清丽自然。少用典,且能融化无迹,一如

5、己出。 “情词相称” 5、柔婉清丽艺术风格。苏轼苏子瞻、东坡居士、坡公、坡仙、玉局翁、大苏、苏文忠公、苏长公。苏轼的文学思想 1、重视言与意,有意而言,有为而作,追求辞达。 “言止于达意,有意而后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至言也。2、重视真与情,主张“冲口出常言” ,抒写真情实感。“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 3、强调新与变,法中出新,放处寄理,化求奇为尚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诗须有为而作”4、注重构思,主张胸有成竹,意在笔先。 “人皆成于手,我独成于心。 ” 5、重视神与理,主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重神韵。6、重视空与静,主张静中观动,空中见实。虚实结合,以变济穷。

6、特点:化崇道为重意,化求奇为尚易,化人言为己见,化偏激为中正,化力胜为情胜。苏诗题材内容 1、反映现实(现实诗)不涉新法,为人民请命,反映民生苦难的诗。 荔支叹出于同情之心客观上反映民生疾苦却归因新法的诗。 吴中田妇叹借同情人民攻击新法的诗。 山村五绝2、表现自我(抒情诗)表现自我超脱旷达的个性魅力。 初到黄州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写自我的追求与绝望。 自题金山画像抒写人生感怀与人生况味。 和子由渑池怀旧3、描绘自然山水(写景诗) 新城道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湖楼晚景4、评诗论画(论艺诗) 王维吴道子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5、阐发哲理(理趣诗) 题西林壁 、 琴诗 ,还

7、有和陶诗。6、描写当时民俗与社会风貌(风俗诗) 水车 、 秧马歌 石炭行苏诗艺术特点 1、苏诗讲才气生动活泼,丰富浪漫的想象。 新城道中 惠崇春江晚景善写动态,如摄影的境头。 祭常山日小令布局谋篇,波澜起伏,变化莫测。 赠李琪活法为诗,富有别材别趣。 汲江煎茶2、苏诗善议论议论与叙事、抒情、形象相结合,论理而妙。 荔支叹议论精僻、奇警,富有哲理性。 题西林壁 议论有诗味。 初入庐山 琴诗3、善于谐谑、诙谐幽默 平淡无奇处以幽默手法表现,体现坡仙气质纵笔沉痛处用谐谑之笔,轻松之中寓含愤慨之情洗儿调侃诙谐的笔法讽刺政敌或总结历史经验堳坞4、语言上重锤炼,善修辞。锤炼动词,善对仗,用险韵。善用比喻、

8、夸张、拟人等手法,效果皆好。苏诗比喻:一是形式多样,手法翻新。有长喻、博喻、倒喻、复喻、曲喻。二是贴切、新奇、生动。苏诗地位 1、苏诗兼有李白的奔放,杜甫的浑翰,韩之劲拔,白诗之明快,陶诗之淡远,呈现多样化风格:豪壮奔放、清泠流丽、婉转含蓄、平易畅晓等。所谓: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2、代表了宋诗创作最高成就,被奉为“东坡体” 。3、成功实现了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的有机融合。苏词艺术表现:清空之笔塑造旷达超脱之人,清空之笔写清空之景,遗貌取神的传神咏物。苏词题材内容的开拓抒情词: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咏物词。田园词。传统题材的净化。刘熙载艺概:“东坡词颇似

9、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苏轼词学观:以诗为词自是一家。风格多样化豪放词、婉约词、清旷词苏词对词律的变革苏文的题材内容政论史论,游记亭台堂院记,书札杂著文,传记文苏文的艺术特点苏文总风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雄迈奔放,自然洒脱。诗化的艺术境界 丰富的表现手法,自然奔放的艺术风格,生动凝炼、明快自然的语言。地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完善了古文理论,丰富了表现技巧,拓展了运用范围,是唐宋古文运动成果的集中反映和唐宋散文的集大成者。 “苏门四学士” ,后四学士”师承苏文。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王临川、王荆公。 临川先生集文学思想:1、文学为政治服务,主张创作“

10、有补于世” 。2、提倡平淡自然风格,绚烂之极,乃造平淡。3、重炼意,又重修辞,以学问为诗。题材多样,体裁齐备。写景诗,政治诗:关心民生疾苦,忧虑国家前途,主张改革弊政。咏史诗:抒写自己政治抱负,发表政治见解,寄政治牢骚。见解独特新奇,有真知灼见,体现政治家本色。严 羽:“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 ”“荆公体”得名于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以晚年所作的雅丽精绝的绝句为代表,其优长在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立意求工,立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于巧。故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这既体现了宋诗风

11、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发展影响较大。 黄庭坚的创作思想 主张诗歌吟咏情性,反对诗歌为政治服务。 反对因袭守旧,提倡创新出奇。题材内容:1、反映现实,表达不合时宜的政治见解(现实诗) 。2、抒写自己与世乖合,孤高放旷的情怀和内心矛盾(抒情诗)3、赠答唱和诗,刻划一系列超尘拔俗的人物形象。4、评论艺术,书法、绘画、音乐等论艺诗。5、大量讨论禅理、谈论修禅体会的诗作。艺术特色 1、超尘拔俗的艺术境界 抒写个人情怀,塑造耿介兀傲的自我形象。 塑造奇人异士形象,突出卓荦超群、贫贱自守的精神气度和不同凡俗的情怀。 艺术表现上的求新求奇,也有助于形成不俗而富有风致的

12、境界。2、生新奇特的艺术表现 构思奇巧,匠心独具。 善化前人诗句,点铁成金。 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精于练句。 多用拗句,喜押险韵,力避平易,追求格高句响。3、瘦硬峭拔为主,还有清新自然、朴拙平淡、诙谐幽默等多种风格。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剑南诗稿 。诗学思想 认为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提出“工夫在诗外”的诗学命题。 强调继承优秀传统。 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强调平易自然,反对矫揉造作。 “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工。 ”崇尚平淡风格。分期:赵翼论陆诗“凡三期,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 ”陆诗艺术成就 1、现实性与概括性相融合,具有抒情性强而叙事性弱的特点。2、现实与理想相结合,有

13、浓厚的浪漫色彩,被誉为“小李白” 。3、雄浑悲壮为主的多样风格。4、诸体兼备,七律最高,七古和绝句亦有成就。七律精工,古体凝炼,七绝流畅跌宕。5、清新晓畅、朴实自然的语言特点。 、陆诗之弊:语意重复、不够含蓄、有句无篇。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诚斋集早年学江西诗,中年转学唐人绝句和半山诗,师法自然,为山水诗代表作家。题材内容:描绘自然风光,歌咏自然之景。 “诗家不愁吟不彻,只愁天地无风月”抒发个人情怀,表达爱国情感。 初入淮河四绝句艺术特色:1、诚斋诗突破了“诗庄”的传统,以诗趣取胜。2、艺术表现上,诚斋诗善用正意反说、直意曲说,调侃诙谐的“活法”为诗,清新活泼,机趣横生。诚斋诗活泼新奇、富

14、有想象力,幽默风趣、细腻逼真、笔调轻灵欢快。不重视锤炼语言,也不讲究句法章法,以平淡自然之语,捕捉新奇有趣的诗意,构成整体化系统化诗境,诗趣盎然。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婉转曲折,态度从容。 秋声赋 、 答吴充秀才书 、 读李翱文 朴实平易,情感强烈。 上高司谏书 结构严谨,富有逻辑力量。 五代史代伶官传序一唱三叹,极有情韵。 醉翁亭记 泷冈阡表 造语精炼,多用虚词醉翁亭记相州昼锦堂记1、宋代士风、文风、学风。2、规范了后世散文发展方向关汉卿窦娥的品格和反抗精神,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封建社会里“孝女”和“节妇”的典型。她身世悲苦,却默默承受着现实社会强加给她的深重苦难。她安

15、分守己、逆来顺受,又是非分明,处处替别人考虑。为了他人,自己可以忍受皮肉之苦,蒙受不白之冤,以至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她是一个弱女子,但又是完全符合元朝统治者提倡的程朱理学的作人的标准,具有孝顺、贞节、善良等高尚道德的女子。但现实生活的磨难,又使她具有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如她不满婆婆的引狼入室,敢于拒绝张驴儿的非礼,敢于不怕张驴儿的诬陷威胁而去见官。更重要的是她蒙冤受尽折磨,被推上刑场时,她悲愤地叱天骂地,指责天地好歹不分,贤愚不辨,实际上是对暗无天日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她临死对天发下三桩誓愿,死后不屈的鬼魂又继续斗争,终使沉冤昭雪,恶人受惩,这些都是她反抗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6、 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剧中的情节安排、高潮出现,都是以人物塑造为中心,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窦娥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所承受的一切不幸。是封建礼教、封建吏制、社会无赖等各种恶势力共同残害的牺牲品。她是元代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悲剧的典型,具有感天动地的艺术魅力蝴蝶梦作品描绘了以皇亲国戚为代表的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压迫和剥削的血淋淋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那些横行霸道而不受法纪制裁的封建统治者的痛恨。这些作品中的被迫害的 人物,最后只能寄希望于清官的出现,这是作者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 在历史剧中,在反映民间心理的同时,比其他剧作更多

17、地表现了作者个人的人生情怀,带有较浓厚的文人化的气息单刀会 ,更有一种抒情诗剧的特点。它的剧情很简单:鲁肃设宴约关羽过江,企图强迫他交出荆州,关羽明知其意,却不肯示弱,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智退伏兵,安然归去。剧中通过描绘关羽的英雄业绩、慷慨豪情,突出了英雄主义的主题。同时,作品也突出地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宋初“三体”“四灵诗派”与“江湖诗派”宋诗:欧阳修“穷而后工”说,黄庭坚“点铁成金”说 ,严羽“别裁别趣”说,陆游“功夫诗外”说,平淡美、气格美、理趣美、瘦硬美、活法美 “江西诗派”吕本中为诗推重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崇宁年间(11021103)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以黄庭坚为首,下

18、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等二十五人,其中十二人为江西人,故名江西宗派。南宋刘克庄又作江西诗派小序推崇黄庭坚等江西诗人, “江西诗派”之说最终确立,亦称“豫章派” 。 “一祖三宗”江西派论诗主张学杜甫,而创作成就较高者为黄庭坚,陈师道及二代诗人陈与义、曾几等。宋末元初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山谷、后山、简斋为三宗。1、 “山谷体”代表了宋诗的时代特色。2、山谷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经验,提出了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与富有操作性的诗法技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歌创作上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分庭抗礼,并称“苏黄” 。又被奉为“一祖三宗”之首宗。3、山谷

19、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不仅影响了第二代江西诗人,对南宋中前期诗坛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甚至对宋词的创作转型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诗文革新与文学思想“六一风神”欧文多抒写抚今追昔,俯仰盛衰,沉吟哀乐的情韵与意趣。委婉含蓄,细腻充分,他突破韩愈散文好奇尚异、讲气势、汪洋恣肆、浩荡而来的特点,而是婉转曲折,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从容不迫,言尽意止,富有情韵,被称为“六一风神”“诗文革新运动”初期复古:柳开、王禹偁、穆修、姚铉、范仲淹、石介、孙复、尹洙等人。倡导学韩柳, “明道,致用,尚平易。 ”掀起复古运动。中期革新:主盟文坛,提拔王安石、二苏、曾巩等大批文学新秀,推行平易朴实文风,搞诗文革新。后期巩固:王安石

20、、三苏等人以文为诗、议论为诗、才学为诗,以诗为词,建立新的文学审美风尚。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重气格、尚理趣, “以文字为诗” 、 “以议论为诗” 、 “以才学为诗” 关汉卿的窦娥冤 、 救风尘 ,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家”指前期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后期元杂剧作家郑光祖。因为他们在元代杂剧创作中成就高、影响大,所以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一书中将他们并列,称为“关、郑、白、马” ,后又称之为“元曲四大家” 。1、院本 指民间散乐戏班所用的脚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即金的杂剧

21、叫院本。辽金与两宋是同时并峙的朝代,金院本与宋杂剧属同一体系,它们的特点是:1、主要内容是演述故事,而不再是有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2、已有比较稳定的角色分工。演出时不同角色由相应的演员来扮演。 “装孤”扮演官员, “装旦”扮演女子, “副净” 、 “副末”扮演剧中的滑稽人物,每段杂剧都有几个演员同台演出;3、金院本与宋杂剧中的“副净有散说、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泛” ,其它角色有“打和” (众人合唱) 、舞蹈,可知金院本与宋杂剧为“唱念做打”兼具的综合表演。据此,也许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金院本与宋杂剧已是真正的戏曲了。2、元杂剧即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

22、,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它是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因此也称北曲或北杂剧。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到13世纪80年代,即元灭南宋(1279)以后,又逐渐流行到中国南方。元代后期,元杂剧渐趋衰落。继宋元南戏发展起来的明代传奇,代之而起。元杂剧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只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待剧情,起序幕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宋文: 1、志士

23、仁人:前有李纲、陈东、宗泽、岳飞。中有陆游、辛弃疾、王炎乍。后有文天祥、林景熙、邓剡、郑思肖、谢翱等。辛弃疾九议 美芹十论 。2、功利学派:永嘉功利学派:前期周行己、薛季宣。中期叶适、陈傅良。后期陈耆卿、吴子良、戴表元、车若水、舒岳祥。永康功利学派陈亮, 中兴五论 。 3、 “南宋五子”:胡铨、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李涂文章精义:“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欧阳修:委婉曲折,一唱三叹,平易自然,明朗流畅。王安石:多为政论,针对时事,立意超卓,雄辨简洁,言之有物,笔势矫健。曾 巩:叙事议论,思致明晰,委曲周详。苏 洵:长于论辩,结构缜密,文笔雄健。苏 辙:游记见长,笔致洒脱,神气

24、流荡。苏 轼:吸收众家之长, (庄孟、扬马、贾谊、韩柳)才气横溢,驰骋自如,文采风流,叙事、议论、抒情、写景得心应手, “行云流水,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关汉卿公案剧窦娥冤 蝴蝶梦爱情风月剧调风月 、 救风尘 、 望江亭历史剧单刀会 、 西蜀梦 、 哭存孝 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瑗北宋五子: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南宋五子:胡铨、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北宋杂剧: 故事情节完整南宋金院本。南戏: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标志着中国戏曲基本走向成宋词的创作成就 1.词家众多,词作繁富。词 21055 首。2、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婉约: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豪放:苏轼

25、、辛弃疾、陈亮、陆游。格律:周邦彦、姜夔、吴文英。闲适:潇洒清逸放达。范成大石湖词 、杨万里诚斋乐府 。俳谐:张山人、王齐叟、辛弃疾。3、宋词是宋人的“情感文献” 。诗庄词媚、诗词题材内容互补。宋人词学观诗庄词媚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别是一家以文为词“以诗为词,自是一家” (苏轼) “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词论 )宋代文学题库1.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这就是“宋初三体” ; 三种倾向:一是以(王禹偁)为代表,学习中唐的(白居易) ,称“白体” ;一是以(杨亿)为代表,学习晚唐的(李商隐) ,称为“昆体” ,这是因西昆酬唱集得名。一是以(林逋)为代表的“晚

26、唐体” ,继承了晚唐(姚合) 、 (贾鸟)的诗风。2.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著名的政文_朋党论_ ,文中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_ 。3.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的形式,继之而起的有陈师道的后山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等;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4.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5.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 “疏隽开子瞻(苏轼) ,深婉开少游(秦观) ”,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北宋词人中,被

27、认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6.“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_苏舜钦_和梅尧臣。苏辛苏黄欧晏(晏殊)7.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王安石把文学的实用价值摆在首位,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要之以实用为本” 。 10.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范仲淹。8.珠玉集的作者是晏殊;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9.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的是张先;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富贵词人。11.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苏轼。13.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

28、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三宗”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苏门四学士:A.黄庭坚 B.晁补之 C.秦观 D.张耒。永嘉四灵:A.徐照 B.翁卷 C.徐玑 D.赵师秀。14.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12.据说苏轼曾戏呼秦观“山抹微云君” ,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15.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余人不逮也。 ”秦七是指秦观,黄九是指黄庭坚。16.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风荷举”,其作者是周邦彦。17.

2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 ,应该“协律” “可歌” 。18.“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陆游的诗歌主张。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是“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 。19.陆游有词作多首, 诉衷肠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和他的爱国诗一样,感情激越。20.“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出自弃疾的摸鱼儿一词。21.姜夔的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 ,张炎用“清空”二字评价其风格特征;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清雅词派。22.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妻鹤子)23.文天祥的代表作有正气歌和指南录后序 ,南宋后期的“正气派“由此得

30、名。24.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小说和讲史。25.宋代笔记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梦溪笔谈和容斋随笔 。26.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对宋诗的评价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就是“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27.王国维在论述做学问、成大事的三境界时,曾摘编宋代词人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家是:晏殊、柳永、辛弃疾。28.一些作家的别称:陈师道(后山居士) 、秦观(淮海居士) 、林逋(和清) 、黄庭坚(山谷道人) 、周邦彦(清真)元代文学题库1.元杂

31、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2.一本元杂剧的曲辞一般由一人主唱,由正旦主唱的剧本称为旦本。依主唱角色来区分,汉宫秋是旦 本, 西厢记是末本。西厢故事的演变:会真记 宋代说唱艺术(鼓子词等)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的西厢记.3.元代韵文的主要形式是散曲,一般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今本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4.南戏初名永嘉杂剧,现存最早的南戏本小孙屠 。*荆钗记 、 白兔记 、 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四大南戏” 。5.元末杨维桢著有铁崖古乐府 ,其诗号为“铁崖体” ; 钟嗣成的录鬼薄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6.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 、白朴的墙头马上 、郑得辉的倩女离魂-元后最优秀、王实甫的西厢记 。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单刀会 (关汉卿) 、 梧桐雨 (白朴) 、 汉宫秋 (马致远) 、渑池会 (高文秀) 、 赵氏孤儿 (纪君祥) 。7.高明的作品琵琶记因思想艺术上的成就及统治阶级的推崇,为“南戏之祖。 琵琶记中的女主人公名赵五娘。8.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名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为马致远-“曲状元”9.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德辉。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10.早期的南戏今存张协状元 、 小孙屠 、 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收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