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上止血药品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止血药,首先要判断出血因素,对症下药。今天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用的止血药。一、出血因素1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2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3凝血因子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性疾病 二、常用止血药物1、抗纤溶系统类药物(1)氨基己酸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而起作用。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升高所致的出血,如妇产科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内脏手术后的出血。术中早期用药或术前用药,可减少手术中渗血,并减少输血量。用过量时可形成血栓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性血管疾病病史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由于本药副作用较大,目前已较少使用。(2)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2、机制同氨基己酸,且作用较氨基己酸强 4-5 倍。适用于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的异常出血,妇产科和产后出血及肺结核咯血、痰中带血、血尿,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对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3)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机制同氨己酸,且作用比氨甲苯酸稍强。适应症与止血芳酸相似。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异常出血等。副作用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1)酚磺乙胺(止血敏)本品是通过促进凝血过程而发挥作用。能够增加血液中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凝血物质的释放,以加速凝血。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
3、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本品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合用。副作用较少。(2)卡巴克络(安络血)为肾上腺素氧化产物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常用其水杨酸钠盐(卡巴克洛)或磺酸钠盐(卡络磺钠)本品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进断裂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而起到止血作用。 适应症:本品常用于特发性紫癜、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道出血、鼻衄、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副作用:本品毒性低,但不宜大量应用,可诱发癫痫及精神紊乱。3、凝血酶类药物(1)巴曲亭(立止血)通用名称为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是从巴西矛头中提取出来的巴特罗酶。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特别是应用于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病
4、人。禁忌症:DIC 导致的出血和有血栓或栓塞史的患者,禁用本品。除紧急出血外,妊娠初 3 个月不应使用。 (2)凝血酶凝血酶能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的凝固而止血。临床用于外伤、手术及口服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不能注射给药。4、凝血因子类(1)维生素 K1为天然维生素,用于注射。作用较 K3、K4 强。(2)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维生素 K3)为合成类维生素,临床上用于治疗维生素 K 缺乏症,注射给药。(3)甲萘氢醌(维生素 K4,乙酰甲萘醌)本品为合成维生素,用于口服历代本草知多少论述中草药的古代文献多称“本草”。如最早的医药典籍叫神农本草经 ,李时珍的医药巨
5、著叫本草纲目 ,专论膳食药物的书名曰食疗本草 食性本草 ,介绍海南药物的书称之为海药本草 。据某前有资料所载,历代以各种本草为名的医药书籍,有 40 多部。那么,中草药典何以多称本草呢?所谓神农本草经 ,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专著,却并非真像传说的那样,是神农或黄帝所作,而是后人托名为之。据考证,它的成书时间,大约是距今 1700 年左右的东汉末期,由当时的医学家张仲景或华佗等,将民间口头相传的经验方加以整理而成。题名神农本草经无非是因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世人皆知,托借其名,便于传世。至于医药概称为“ 本草 ”,则 蜀本草的作者韩保并曾作解释,他说, “药由玉、石、草本、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
6、草类最多也。 ”神农本草经成书之初,仅有三卷,载药亦只有 365种。传世 300 余年后,南朝医学家陶弘景(456536)为其作注,并加进了汉魏以来各家名医新发现和使用的药物 365 种,全书增扩至七卷,世称本草经集注或名医别录 。至唐朝初年,高宗李志又命元老重臣李责力、长孙无忌等重修本草。李责力等受命后,将陶弘景的集注本加以增订扩编,把书中的药物增至 844 种,区分为 11 个部类,加上绘图目录共编成 53 卷。尔后,由唐高宗亲自钦定,颁发全国。世称 唐新本草以区别于原本和陶注本。因唐本草既是当朝皇帝钦定的医药经典,又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药物的性味、用途,颁行后对社会影响极大。其后数
7、百年间,许多专家,名医纷纷效法,将自己的医药论著冠名以“本草” 二字。仅唐朝一带,即有甄权的药性本草 ,孟诜的食疗本草萧炳的四声本草等先后问世。除医学家们的自觉行动外,后蜀皇帝孟昶,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徽宗赵佶,高宗赵构,也都效仿唐高宗的做法,诏令各自的医官、大臣,编修了具有本朝特色的蜀本草 开宝本草 (宋太祖有年号开宝) 嘉祜补注本草 (仁宗年号嘉祜) 图经本草 (仁宗) 。到明朝中叶,社会上的各种本草已多达 30 多部。当然,这期间也并非所有的医学家都赶时髦。如唐朝的孙思邈,元代的李杲和金人张元素,就把自己的医药专著分别称为千金食疗 用药法象和洁古珍珠囊 。但因自唐以来, “本草 ”
8、已成了医药书籍的代名词,世人在习惯上,仍把他们的著作称之为本草。诸家本草的大量涌现,固然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却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优劣并存,论说不一。对同一药物的特征、性味,往往各有一说,甚至见解相反。以乌贼为例,陶注本经(神农本草经)和孟诜的食疗本草皆曰久服益精壮阳,可治无子之疾。而张鼎在修补的食疗本草中,却说“ 久服绝嗣无子。 ”再就是各种本草,杂乱繁多,读起来很不便当。鉴于这些问题,名代医学家李时珍,决心写一部新的药书。他经过 27 年的辛勤努力,先后阅读了 800 多种医药方面的书籍,博采众长,辨证疑误,结合历代医学家的见解和自己的考察验证,竭近 30 年之精力,写出了举世闻名的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 1892 种,较之明代以前的所有医药书籍,不仅载药最多,而且分类清楚,论述精辟,见解正确。其规模之巨,质量之高,皆为诸家本草所不及。也许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缘故,自该书刊行至今,除清初医学家刘若金又写过一本本草述外,以本草为名的新书便不复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