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写文学与虚构文学的极致,庄子,一、庄子及其所生活的时代,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依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生卒年: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马叙伦庄子年表:BC369BC286;(2):闻一多
2、:BC395BC295;(3):范文澜:BC325BC286。其他还有不同意见,但庄子大约生活于战国中期则各家并同。 籍贯:(1):今河南商丘附近(通行说法);(2):安徽蒙城(王安石、苏轼;1989年举行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3):山东东明(1995年举行庄子研讨会)。至于庄子国属,争论亦多。有宋人、楚人、鲁人、齐人之说,一般以为宋人。,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 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 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
3、的认识境界。,二、庄子面对时代巨变的反应与艺术转向,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儒家对新兴的权力集团扰乱原有周代氏族社会的礼制规范抱着一种积极的力匡态度,尽管这种奔走呼号并没有产生应有效果,只能将美好的社会期望和政治理想形诸包含着一种苦心的理思文本。而庄子则面对这种巨变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无奈,孔、孟看到的他也看到了,孔孟没有看到的他也看到了,孔、孟没有经历的他也经历了,统治者“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轻于用兵不恤人民的生命,死的人积满了山泽好象干枯的草芥一般,人民真是无所依归了。人间世)”由他自己的痛切地讲述枯鱼之肆我们能窥见他对说服这些被欲望驱使已经找到暂时幸福感的人让他们再回归
4、到仁义之时行仁义之事绝对是枉费心机。,智识的阻隔又使他无法象孔子那样去到处申说他的观点,庄子秋水篇通过河伯与海神向的对话,引出了一番道理,“井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道矣”在庄子的理论中指出人认识对象、认识人生、认识世界常受到各种形式的遮蔽,遮蔽阻隔了人对真和自由的认识与享有。他知道社会的拯救在于历史的大运,个人的拯救在于自我解脱,而解脱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智性去分析、去穿透、去超脱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从而达到自我内心和谐。,“感情造成的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地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
5、用,有时可以消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的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这个意思,就是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131),“苏轼不仅仅是在心态上随时准备着面对挫折,他还能够主动地去消解挫折引起的心灵痛苦,他有一套自我排解的方式。”“我总结了一个公式就叫譬如当初”“什么叫譬如当初呢?人的痛苦往往是失落的痛苦,你拥有以后失落了,或者拥有以后被剥夺掉了,这时候就特别痛苦。那
6、苏轼就把自己的心态恢复调整到没有拥有之前的状态。他从湖州太守被贬谪到黄州,地位可以说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由一个市委书记变成了阶下囚、流放犯,这个落差很大,原来拥有的官职俸禄全没有了,苏轼也很痛苦。但他转念一想,譬如当初我就是黄州一个没有及第的秀才, 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我苏轼就过不下去吗?他这一想啊,心里就开朗多了,豁达多了。这种自我调节,有助于心理健康,让我们快乐地活着。确实, 我们的生活是好是坏,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就看你怎么比。”(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P115),“力求通过自己的理性运思以求洞悉宇宙人生之真谛,从根本上消解人世间的烦恼痛苦,消解现实社会血腥拼杀的战乱局面。在庄子看来,
7、人世间的烦恼痛苦血腥拼杀根源于人以我为中心的是非之争,根源于物我对立的分别之念;欲求摆脱人之烦恼痛苦,根除战争罪孽,就必须吾丧我,去是非,齐物我;唯有如此,人人才有可能获得生命大全的逍遥,社会才有可能达到一种清净自化的理想状态。总括庄子哲学运思的内在理路,庄子的运思起点在于对时代苦难的关怀,在于对深陷是非纷争而不能精神自安的现实生命的关怀;庄子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徐复观语);庄子哲学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一大法门,纯因庄子所推崇的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然的人生至境不期然而然地冥合了一种艺术至境。”(程世和“诗亡然后春秋作原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第四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严肃的事情
8、谓庄重; 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不严肃的事情谓滑稽; 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严肃的事情谓轻率; 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不严肃的事情谓超脱;,三、庄子遁入精神世界,书写自己的精神自由,人在现实世间去拼争自己需求的东西,一旦这种东西无由获得,他便陷入一种焦虑之中,而这时可选择的化解焦虑的办法之一便是回归到自我精神世界中,回归到自我虚构的精神天地中寄寓这种失去家园漂泊的灵魂。这种回归需要极大的智慧一方面去化解尘世中的失意和缺憾,另一方面要能营设出让自己心惬的生存空间。从而映现一种虽则人世苦难重重,但人类凭着自己独特的智性能对抗这种苦难并进而彰显人性特有魅力。于是庄子借用在他之前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人事和在他之间没有存
9、在但有过一点印迹的端绪,张一己想像之帆将这些运思、杂揉融为一个亦真亦幻、亦实亦虚、亦玄亦亦妙、亦奇亦丽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中存储了他大部分的生命体验和哲学理思。,庄子人生就 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 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 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四、庄子一书概况,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篇,分为内、外、 杂三个部分。
10、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庄子的身 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五、庄子一书的创作方法,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 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 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 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 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
11、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 “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 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 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 机体,六、庄子艺术特色,1、以寓言为主要手法虚构了一个诗意的、诡奇莫测的个人想象世界,显现了作者独特超凡的艺术想象力。“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 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
12、待万物,万物等 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 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 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 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庄子艺术特色,2、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3、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 4、跌宕跳跃、行云流水、汪洋恣肆的语言特点 5、谐趣、讥刺、沉痛相合的审美情感,七、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儒道互补,儒家主张入世,道提倡出世;儒家乐观进取,道家消极退避;儒家尚实,道家崇美;孔孟注
13、视着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和秩序的前进也发展;在文艺上,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而道家突出自然,即美与艺术的对立;庄子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的实用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无宁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
14、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58页,八、庄子的影响,1、独标个性的人格特点: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又读老庄,重增其放。” 2、不拘格套、一任个性驱驰的自然文风。苏轼说“吾昔有见于口中,口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九、参考书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三本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十、消遥游解析,1、提供 了一个无穷开放的精神空间,(1)、游于至大之域。人之所以不得自由,及因心胸被拘执在俗世的境域中,目光被囚限于常识的世界里。如秋水篇拘于墟、笃于时、束于教。人要透破时
15、空与礼教的束缚,心灵才能开放;培养开放的心灵,才能使人从狭窄的俗世与常识的拘囚中提升出来。,(2)、深蓄厚养。溟海不深则无以养巨鲲,水积不厚则无以浮大舟,风积不厚则无以展大翼。这说明积厚是大成的必要条件。大成者的心灵空间不仅要有广度、阔度,也要有深度、厚度。任何人,无论成就事业或学问,必须经过积厚的工夫。苦学、锻炼、磨励,都是积厚的工夫,经过积厚的工夫,才能发挥出他的功能与力量来。,(3)、以小匹大。俗人的浅短不知至人的广大。 (4)、宇宙精神。“知效一官”到“至人无己”那四等人只停留在世俗层面。宋荣子的超越于世俗,忘毁誉,不汲汲于求世上的虚名。至人无己超越偏执的自我,无功、无名是扬弃世俗的价
16、值左右,2、旁礴万物的心胸,上文中宋荣子誉不劝非不沮是写无名,庄子借宋荣子为“圣人无名”作形;列子于致福未数数然是写无功,庄子借列子为神人无功作影。乘天地、御六气四句是写至人无己。逍遥游的主旨就是写至人乘天地、御六气以游无穷,(1)、名是实的影子。申述圣人无名,连带说到无功。足己之外均是贪欲。,(2)、神人心境。庄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拟了一个非俗世所能理解的描写。A、神人的容态,柔静茔洁的容貌。B、超越世俗的精神。C、神人的定力:“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不热,”写神人的心灵独立自足,不为外境所牵扰。D、神人开放的心灵。神人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以开放的心灵,与宇宙
17、万物和谐交感而冥合一体。,3、寄沉痛于悠闲,(1)、不同的价值取向。用物使用的方法不同,发挥的功能也就不同。庄子讥评惠子“有蓬之心”,喻示世人的封闭心灵,见小不识大。,(2)、寄沉痛于悠闲。惠子说庄子的话大而无用,不为当世采录。庄子借此对俗众所汲汲于追求的社会价值提出反省性的批评,指出它不仅束缚精神的发展,使自己的心灵矮小化,亦容易在这种追逐中,戕害了自己的性命。任何一代的历史,都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多少聪明才智的人,一个个被治者谋害,一群群被除数权者屠杀,只是为着求名争利,为了求功争位。庄子独具慧眼,一眼透破世情。从这个意义上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一种道家思想悲剧结果的体现。庄子热爱生命,不肯把它耗费在立功立名的市场价值上,他高情远趣,创造一个辽阔的心灵世界,然而他的高超透脱,内心却有其沉痛处,生当乱世,多少智士英杰死于非命,面对强权横权势的侵入,为避免“斤斧”之害,以求彷徨逍遥的心情,直可谓寄沉痛于悠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