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赞,资料交流,小组讨论,朗读课文,拓展阅读,目 录,资料交流,1,长城,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历先秦 秦 汉 隋 唐 ,两宋 明 清 长城主要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等。,作者介绍,罗哲文(19242012.05.14),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朗读课文,2,起春秋,历
2、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长城赞,罗哲文,长城赞,将帅吏卒 黎庶百工 隘口 瀚海 巍峨,小组讨论,3,1、请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小话题的问题,解决上下联分别从什么角度赞美长城?上联从时间角度写,第一,历史悠久,第二,参加修筑人数众多,第三,用毅力,智慧,辛勤铸成的历史丰碑。 下联从空间角度写,第一,长城长,纵横十万里,第二,建筑丰富多样
3、,第三,整体看去起伏奔腾,飞舞盘旋。,2、上下联起始句有什么共同点?,1、什么结构? 2、什么修辞方法?是一个由分到总的长句, “分”的部分是一组排比句,是一组三字句, 作者是从一个极高的视点来描写长城的雄姿,上联从历史上下2000年来概括长城的伟大,下联通过绵延十万里来总写长城的伟大。 上下联读起来都气势恢宏。,3、长城赞的上下联分别将长城比做什么?为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联将长城比作中国历史上的巍峨丰碑, 下联将长城比作中华大地上的玉带明珠, 其一:巍峨即为高大挺立,丰碑是历史上的硕果,而历史上的长城伴随人类25个世纪,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用巍峨丰碑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其二:玉带明珠,玉带是古时一种十分昂贵的腰带代表权力与地位,而明珠则更是十分宝贵的珠子,在玉带上点缀明珠更是价值连城,代表了中国两万里长城的美丽与珍贵, 作者想要表达对建造长城古代人民毅力,智慧,辛勤的赞叹和对长城伟大工程的骄傲,自豪与赞美之情。,拓展阅读,4,了解长城的诞生、兴盛与衰落的历史,体会中华民族与长城之间的联系。,材料一: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 材料二:课文长城 材料三:有关长城的诗句过八达岭有感等 材料四:歌曲长城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