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6290896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级别操作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级别操作范例 1 (2010-12-02 18:37:04) 绝不亏钱把日均线参数调到 15,50,125,也就是 3 周线,10 周线,25 周线,告诉各位个诀窍,在日线上如何看到周线上的情况,就是把日线参数调到与周线参数一一对应,例如 5 周线=25 天线,等等,这里的操作级别实际是周线级别的,为了加深每条均线的印象,给 3 条均线分别起个名字,例如 15 天线叫进攻线,50 天线叫防守线,125 天线叫生死线,看看怎么操作?1 第一个红箭头以前持币,因为股价在进攻线以下,且进攻线向下。2 在第一个红箭头处买入,为什么,1 股价上穿进攻线,2 成交量急剧放大 3MACA 底背驰。3 进入

2、持股阶段,不有效跌破(3 天 3%)进攻线就拿着。4 当进攻线上穿防守线是时,特别是防守线拐头向上后,止盈位可以移到防守线,不破防守线不卖。5 第二个红箭头是加仓点。6 在第一个绿箭头处卖出,可以参考 MACD 黄白线死叉,在告诉你个小诀窍,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卖,注意下面的 MACD,从 0 轴上来以后,出现了三片红柱子,拿第三片和第一片比较,明显小了,而股价却在创了新高,这就是盘被,盘背后当然要卖了。7 卖了后就等,现在对他进行分类评价,在进攻线以下,不能搞的范围,就让他自己卖弄风骚吧,而且现在也在防守线下面,说明现在他正早泄着,绝对不能搞,看看下面的生死线,好在生死线在缓缓上移,这个地方的支

3、撑力度应比较大,所以这里就重点关注,如果在这里受到支撑,而且股价还上了进攻线,那又要高潮一把了。8 如果在生死线止不住,一泻千里,那就变成了 ED 男,你就彻底抛弃他吧。9 不过以我的观察,在我画的那条红色线段处止跌的可能 90%以上,(因为糊弄傻子的那个市盈率下降到了 10 倍以下)如果在此处止跌,又上了进攻线,各位没兴趣高潮一把?10 不过俺这样说,可不这样操作,因为我是缠中说禅的徒弟,是要底背驰进入的,抄底时,区间套到一分钟级别。俺就是要精确打击。当然俺也不一定买这个股,虽然前一段俺买了他。主要是给渴望赚钱而又赔了钱的朋友出个道,俺可知道,赔钱的滋味难受死了。俺可赔过钱。11 如此而已。

4、饭饭去也。缠论核心技术学习总结-张大山(2010-10-15 18:12:04)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缠论学习 缠中说禅的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交易市场建筑在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上的理论,还原了资本市场的本来面目,让人类的贪婪、恐惧无所遁形。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只有明确地知道市场当下的行为,才可能逐步化解贪婪与恐惧,而缠中说禅的理论就是可以把交易行为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贪婪、恐惧所引发的臆测上。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缠论的核心就是几个结合律。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缠论的精髓在于“

5、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1、包含 K 线分型结合律;包含 K 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 K 线处理已经足够,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3、走势结合律。以上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 A0f1(B)。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 An=f2(An-1)。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 f2。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操作,归根结底就是

6、买点买、卖点卖。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 A、B、C,分别的高、低点是 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

7、ax(a2,b2,c2),min(a1,b1,c1)而实际上用目测就可以,不用这么复杂。例如:一个 5 分钟中枢,只要 3 个 1 分钟走势类型有重合就可以。关于走势中枢的类型分为:1、中枢形成;2、中枢延伸(震荡);3、中枢新生;4、中枢扩展简言之:1、中枢形成: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2、中枢延伸: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延伸不能超过 9 个次级别,否则就变成更大级别的;3、中枢新生:即形成趋势;4、中枢扩展: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超过 9 段就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注意:1、要构成大级别的中枢,首先要有波动,没波动就不存在扩展、延伸的问题。2、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

8、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走势中枢换言之: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 K 线重叠部分。一般来说,对实际操作,都把这最低的不可分解级别设定为 1 分钟或 5 分钟线,当然,也可以设定为 1 秒种线,但这都没有太大区别。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趋势:在任何级别的

9、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注意,趋势中的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二)、走势类型 分清“走势类型”是缠论分析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分析的基础;走势,在缠师的分笔分段规范下有了不同级别的分类,即“趋势与盘整”,(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盘整,不同于传统上的泛指而是有着严格定义的。至少二个“中枢”以上的走势才可能形成趋势;只有一个“中枢”则定义为盘整,只要每次的次级别走势类型回到中枢,不管幅度多大均视为“盘整”走势,所以,盘整的涨跌幅不见的就比趋势小。这必须明白。走势类型是有级别的,一般地,把软

10、件中模本设定的 1F 5F 30F 日周季月年周期拟定为对应的上下级别关系,但实际未必如此。严格意义的对应级别关系是从“分笔成交”递归上来的,但这样很累也没有必要,还是用最简便地运用软件设定的周期。依照“本级别走势类型至少由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这个先决条件,我们可以把分笔分段公式给定的笔,段进行人工纠正,有时,5F 与 30F 不一定上下对应,反而 5F与 15F 对应,那么就用后一个。关键是 15F 30F 那个更早更直观地结束前一走势类型,更有利于对当下走势的判断。缠论的精髓是“走势终完美”有二方面的含义:1、无论是上涨下跌或盘整走势终究要走完。2、上涨的结束必然是下跌的开始。这就有了

11、很大的启发:当下跌的走势类型结束点也就是最佳的买入点,缠称之为“第一买点!”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判断前一下跌走势的结束?缠师用标准化的公式引导我们分析:趋势 a+A+b+B+c,盘整 a+A+b.同向 bc 段的背驰力度与同向 ab 段的背驰力度是判断走势类型结束的惟一依据。因为有了 AB 中枢,才有了判断走势的方向。而“走势中枢”的定义为:由至少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有重叠的部分构成。一般地,一笔日线总能在 30F 上走出三笔,若不能则可依黄白线是否穿 O 轴重新划出三笔。(三)、级别缠论的精妙在于级别。级别在现实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都是可以进行完全分类操作的。即可以根据自己的

12、操作级别来进行有利可图的交易,也可以游走于各个走势级别之间,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操作。“级别”往往是初学习缠论的人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许多对缠论有怀疑的人,其实就是忘了或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人,但这个问题却是最关键、最致命的问题。为所谓没有级别,没有方向,大级别(年线、周线、日线)就是大方向,小级别( 60F、30F、15F、5F)就是局部、细节,是小的方向。大级别走好向上时,小级别的波动就可以用震荡、洗筹来处理,此时必然的选择是持股为主,如果技术可以,就用小级别的买卖点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如果技术不行,就只能安心持股,否则用小级别的买卖点就有丢失筹码的风险,等待大级别卖点的到来。卖掉之后,耐心持

13、币,不小级别的波动而心动,等待大级别的买点到来,如此循环,没有另外。“级别”是由资金量,性格,系统风险所决定,缠师认为级别如几何的公理,是无须定义的。事实上,级别无处不在,级别的本质是规模大小,质量差异,100 万与 1 万除了规模区分外,还在于介入的周期不同。1 万可能在 1F 级别上自由出入,而 100 万肯定要考虑至少日线“底分型”成立,趋势明朗才可以介入。走势类型有级别,背驰有级别,资金量有级别,操作有级别,买入与卖出也有级别区别。通俗地理解,级别应当是“分类后的再分类”,分类的思想贯穿缠论的整个过程,是缠论的灵魂所在。缠师曾说过,许多人迷恋于那种上帝式臆想的理论,却不知最简单的分类才

14、是最大的真理。能够科学地完全地分类的理论肯定是完备的理论。可以粗略在把 1F 5F 30F 日 周 季 月年周期当成级别的升级,但前面说过,也应刻板的对应,其实有时 15F 60F 是很好的辅助判断。缠师一再告诫炒股在杜绝“一根筋”思维。(四)、走势类型的辅助判断1、背驰缠师说:所有情况都逃不过高位背驰卖,低位背驰买,不预测,有股票的,在短线买点进入,短线卖点出来,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市场中,成本是最关键的,只要成本不断降低,你将战无不胜.“背驰”是改变走势判断的惟一依据。三者的综合运用才是炒股的“患而不患”。三者是互为关联的,不是分割的。某一级别走势类型的结束必然由背驰导致,走势类型有级别区

15、分,小级别背驰可能导致大级别的转折,不同的级别形成的第一二三买卖点有着不同的操作意义。缠师没有对“背驰”定义,多是经验之谈,但说 MACD 对背驰的辅助判断有很高的准确率,足以应对一般的情况。自已也常发现 MACD 有时确实不能完全地反映出背驰。这也难怪,缠师说过,走势是诸多分力的合力,其中政策的分力有某一期间具有强有力的,这种分力的突发性造成的 V 型反转如“印花税”的调节,就不能仅仅凭一个指标所能涵盖的。但这种情况极少。简单地把“股价新低而绿柱收宿或股价新高红柱收宿”就认为背驰出现了,由此许多人发出“背了又背,驰照样驰”的感叹。事实上,“背驰”有诸多前提的。()。首先必须确认走势是“趋势还

16、是盘整”。对于盘整取 ab 对进行力度对比;对于趋势就复杂一些,bc 段对比出现背驰并不意味着走势完美,因为还可能中枢下移而形成第三四个中枢。()。仅仅看 MACD 有红绿柱状况远远不够,还得看黄白线特别是黄线情况,一般地,段内相邻同向二笔出现黄白线背离才说明真正的背驰出现。()。缠师最初用“均线相交构成的面积”作为直观的背驰判断,现在看来依然有价值所在。()。一般地背驰出现有这些特征:在某一次级别上出现背驰段;背驰力度对比值较大;背驰段内红绿柱递减;黄白线向 O 轴靠拢可能穿破;各指标提示买卖点;()。最后由 1F 的笔分型确认。2、均线趋势力度缠论均线趋势力度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

17、的面积构成,即相邻前后两段“均线相交构成的面积”大小比较而判断趋势和背驰。(1)股票的可操作性只有三种:买,卖,持有 , 股票 5 日均线(女上位)10 均线(男上位)构成买卖系统a、体位变化构成一个完全分类:女上位是牛,男上位是熊,互相缠绕。b、互相缠绕后演变成两种结果:女上位或者说男上位,性质是:中继或转折c、对于多头来说女上位成功,男上位失败,对于空头来说女上位失败,男上位成功d、男上位的最后一次缠绕背驰构成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一买,e、女上位的第一次缠绕回抽形成的低位是二买,此时风险最小f、两个买点性质:女上位缠绕后中继(继续女上位),男上位缠绕后转折(由男上位变成女上位),卖点反之(

18、2)、互相缠绕后是中继还是转折的判别方法是从吻开始吻的产生:a、在同一级别中,当走势突破短线均线(5 日)却不能突破长线均线(10 日)叫飞吻,没有反抗能力,走势很强。b、在同一级别中,当走势短线均线(5 日)突破长线均线(10 日),马上形成陷阱叫唇吻,反抗力一般,走势一般。c、在同一级别中,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出线反复缠绕叫湿吻,有足够的反抗力度,走势很弱,一切转折都从湿吻开始。(五)、缠论操作程序按照以上对缠论的理解即设定出这样的操作程序:低级图上用中枢、走势类型。高级图上用分型,线段,等于有两套有用的工具去分析同一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1、适用的级别(1)、如买入 30F,卖出就是次级

19、别 5F。日线走势向下笔结束点介入,即判断 5F走势类型向下的背驰段后,在其 1F 走势类型再判断背驰段,找出第一买点。若错过第一买点则在第二买点再介入。在现在这样弱市中,1F 的第三买点有巨大的系统风险,不宜操作,而 5F 的第三买点几乎看不到。若出现往往都是出现第二卖点从而形成中枢的级别扩展。()、几个边界条件的设定:a、30F 是介于日线与 5F 之间,要特别关注其红绿柱及黄白线变化,做为 5F,1F 走势类型的框架。b、30F 至少要出现三笔,若出现第一个中枢则必然有五笔。第二笔可减仓,第二买点补回。c、30F 笔力度可以在 5F 或 15F 上读出。d、如果 1F5F 走势类型看不懂

20、,则直接由 30F 红绿柱与黄白线决定。e、各指标在同一价位发出买卖信号称为“共震点”,非常有效,也意味着有较大的涨跌幅。再运用区间套找到最佳买点更有效。f、弱市里,涨幅达 30%主力都有可能随时出货,别信机构投机们的“价值投资”鬼话。g、关注均衡线 AB 的色彩变化以及与均线的相交相离。30F 均线与均衡线粘合后形成金叉为最佳最安全介入点;而 5F 均线下穿均衡线要卖出。均衡线有支撑与压力作用。当然这些判断是建立在走势类型的判之上。(六)、对缠论分型操作的总结1、分型:相邻三根 K 线组成,中间一根 K 线在顶分型时高点与低点都最高、低分型时其高点与底点都最低2、分型的条件(1)、旁边两根

21、K 线需要与除中间那 K 线外的周围 K 线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直到满足标准形状(2)、相邻两个分型,底分型中间 K 线的高点不能高于顶分型中间 K 线的高点,同样顶分型中间 K 线低点不能低于底分型中间 K 线低点。3、分型的关键点位(自己的定义)(1)、支撑位置:分型两边 K 线中,底分型为最高点,顶分型为最低点(2)、分型位置:分型中间 K 线,底分型为最低点,顶分型为最高点(3)、有日分型则以日分型为主,日分型没有形成则以 60 分钟分型为主,如此类推(4)、推广用法:用 5F 分型来辅助判断 1F 线段的结束,用 30F 与 60F 分型辅助操作 5F 线段的结束4、分型分类(1)、一

22、个分型产生后,无论是否形成新笔,都紧接产生另一个相反分型,即底分型后必有顶分型,顶分型后必有底分型(2)、一个分型产生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是否产生新笔?a、产生新笔:该分型与下一分型之间有无共用的 K 线b、不产生新笔:该分型与下一分型之间共用 K 线(3)、分型分类a、中继型分型:不产生新笔b、标准型分型:产生新笔5、分型实质(1)、分型的产生都是由某小级别走势的第一、二类买卖点形成的(2)、分型调整的力度区别:小级别走势第二类买卖点后是否出现盘整背驰a、若有,调整力度不大,往往生成中继型分型b、若无,调整力度大、时间长,基本延伸出新笔(3)、与 5 日线的关联a、条件:教材以 5 日、5

23、 周线举例;应可推广到 60 和 30 分钟级别。暂以该级别5 日均线b、判断关键:小级别走势在第二类买卖点后是否出现盘整背驰若有,一般不会有效跌破 5 日线若无,基本上会有效跌破 5 日线,即或不跌破 5 日线也要以时间换空间长期折腾6、操作判断(1)、中短线行情A 是否形成新笔?a、对底分型而言,确认有效站住支撑位置之上(即向上突破支撑位置之后,出现回抽后结束点位低于支撑位置的 K 线,紧接着的 K 线必须收于该位置之上)b、对顶分型而言,确认有效跌破支撑位置之下(即向下跌破支撑位置之后,出现回抽后结束点位高于支撑位置的 K 线,紧接着的 K 线必须收于该位置之下)B、是否不形成新笔,延续

24、原来笔的方向?a、对底分型而言,不能有效站住支撑位置,产生一个顶分型,并最终突破分型的最低点b、对顶分型而言,不能有效跌破支撑位置,产生一个底分型,并最终突破分型的最高点(2)、分型辅助判断方法A、小级别走势a、第二类买卖点后有背驰一般为中继型分型b、第二类买卖点后无背驰一般为标准型分型B、同级别 5 日线a、有效跌破则往往是标准型分型b、不有效跌破则一般是中继型分型C、说明:上述这两种方法必须结合使用D、第三类买卖点:分型(日线)包含的小级别走势:1F 或 5F 走势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则基本肯定形成标准型分型,将生成新笔(3)、不同级别分型的结合判断法A、生成一个日线底分型后,以该分型支撑位

25、置为关键点位a、突破支撑点位后,看次级别分型,当生成 60 分钟相反分型即顶分型后,b、当突破该 60 分钟分型支撑位置后,不能回抽站回日线分型支撑位置,则日线分型将成为中枢型分型c、而 60 分钟顶分型将生成新笔d、而那回抽不能站回日线分型支撑位置的 60 分钟 K 线冲高时就是卖出时机7、操作应用(1)、日、周线的分型操作A、买卖在分型成立的当天,而不是完全形成后a、针对前一天高点(一般为第一类买卖点),当天冲高不成时卖出(一般为第二类买卖点)b、等待分型完全成立,观察小级别走势是否出现盘整背驰,是否跌破 5 日线c、若有盘整背驰,且没有有效跌破 5 日线,坚决回补d、若没有盘整背驰,则待

26、跌落 5 日线后出现盘整背驰,再回补e、如果顶分型包含小级别走势产生第三类卖点,则一定生成新笔,则等待底分型出现时再回补说明:底分型操作反之(2)、分型形成后的操作应用A、做多的关键问题a、有顶分型形成后,是否能够转化为中继型分型?b、底分型形成后,是否能够确认为标准型分型B、底分型操作a、底分型出现后,寻找该底分型的支撑位置b、确认分型延伸出笔成立:分型后的 K 线突破支撑位置后收于该支撑位置之上,后面的 K 线跌破该位置后紧接着的 K 线又收于该支撑位之上(即无有效跌破)c、有效跌破该支撑位置,就要退出,因为分型基本上是中继型分型,走势将继续寻底。d、辅助判断法(a)、与小级别走势相结合来

27、判断有效站住的问题,如果发生顶背驰,此时所在高级别 K 线又不能回到支撑位置,则择高出局(b)、5 日线:看该级别 5 日线,不能有效站住,也应择高出局C、顶分型操作a、顶分型出现后,寻找该顶分型的支撑位置b、确认分型不能生出新笔:分型后的 K 线不能有效跌破支撑位置之下c、如果有效跌破该支撑位置就要退出,因为这样顶分型基本上会延伸出新的向下笔d、辅助判断法(a)、小级别走势的第二类卖后出现盘整底背驰,则该顶分型为中继型分型的可能较大(b)、5 日线:不能有效跌破该级别 5 日线,不能生出新向下笔的可能较大D、高低级别分型结合操作a、一个日线级底分型成立后,以该分型的支撑位置为准b、观察是否出

28、现 60 分钟顶分型,若无,坚持持有c、若出现,看走势是否有效跌破该 60 分钟顶分型支撑位置时,且回抽站住日线支撑位置之上无望时,坚决出局,因为该日线底分型基本上是中继型分型(七)、走势多重结构的表里关系与应用1、状态定义底分型:-1,0顶分型:1,0向上笔:1,1向下笔:-1,12、状态间的关系-1,0之后:只能连1,1、-1,0,不能连1,01,0之后:只能连-1,0、1,0,不能连-1,01,1之后,只能连1,0,不能连-1,0、-1,1-1,1之后,只能连-1,0,不能连1,0、1,13、级别应用:可以采取多重级别,如三重:周线、日线、30 分钟(1)描述走势的普通状态可以两重结构:

29、周线、日线(2)普通短线操作可采用三重结构:如 5 分钟、30 分钟、日线4、一个下跌走势的操作风险评级(日线与周线的二重结构)- :日线-1,1、周线-1,1- :日线-1,1、周线-1,0- :日线-1,0、周线-1,1- :日线-1,0、周线-1,0-号越多操作风险越大,最恶劣的技术高手不操作也罢5、一个上升走势的操作风险评级(日线与周线的二重结构)+ :日线1,1、周线1,1+ :日线1,1、周线1,0+ :日线1,0、周线1,1+ :日线1,0、周线1,0+号越多操作风险越小,最恶劣的退出观望也罢6、操作中的应用:观察日线和周线处于哪种状态, 如果日线是(1)-1,1,不参与,等待出

30、现-1,0(2)1,0,观察直到出现1,1和-1,0(3)-1,0,可参与(4)1,1,可参与 趋势背驰 2010-10-15 18:52:17 举报大山关于周线与日线二重结构的操作风险分类是有误的,正确分类见本人的全面的关于表里关系的完全分类,严重注意,学好缠论,就读原文,别人的仅是参考,如果你能发现别人的错误,那你就进步了,包括本人的错误。走势表里二重关系完全分类(2010-10-14 18:56:36)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缠论学习 任意周期的 K 线图,走势必定落在具有明确方向的笔里,进行完全分类,有四种:上笔延伸(1 1),上笔顶分(1 0),下笔延伸(-1 1),下笔底分(-1

31、 0),以日线和周线笔作为表里举例,则可细分为 8 类从买入角度讲,最恶劣程度从高往低排列分别为周线(-1 1) 日线(-1 1),周线(-1 1) 日线(-1 0)周线(-1 0) 日线(-1 1)周线(-1 0) 日线(-1 0)最乐观程度从高往低分别为周线(1 1) 日线(1 1)周线(1 1) 日线(1 0)周线(1 0) 日线(1 1)周线(1 0) 日线(1 0)注意,安全与危险都是相对的,这 8 种模式互相转化,如行云流水,买入与卖出,持股与持币,就在这 8 种模式中转化,看似简单,如果你真掌握了,不会中枢与线段,照样能赚大钱。红色字体,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模式,为什么,这就不用我说

32、了吧。逍遥天地间用 MACD 辅助判断背驰的方法(2010-10-09 06:57:50) 以下是逍遥认为缠师在博客回复里回答 MACD 用法中比较经典的,当然,里面也加了一些逍遥对 MACD 用法的理解。其实这些不过是术而已,虽然用这些赚钱一点问题都没有。但站在整个人生的层面上,真正有用的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逍遥还在参。一、任何指标都不是看超买超卖数值的,指标跟 K 线的分析方法一样,关键是背离。只有背离才是明确的买卖信号。二、MACD 的零轴区分牛市与熊市,显然,零轴之上是牛市,反之就是熊市。三、回避所有 MACD 黄白线在零轴下面的市场或股票,这就是最基本的防狼术。但第一类买点都是

33、在零轴下方产生的,如果你技术不够硬,就等 MACD 第一次很有力的向上离开零轴后的回抽,等回抽零轴附近后再买,这通常是第二类买点,但这样的方法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方法,因为黄白线可以选择再次回到零轴下方再次找底。四、MACD 黄白线第一次上零轴不存在本级别背驰的问题,要有也是次级别的事。五、用 MACD 辅助判断背驰必须至少有一次明显的回拉零轴过程,回拉零轴显然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回抽零轴的动作,一般都不该跌破。但回抽零轴也是可以破零轴的,但不能太深,一般都是指在零轴附近。六、MACD 不太精确的用法是黄白线只回拉零轴后的再次离开就可以看做是背驰段,这就要用到区间套的方法去定位,如果在小级别的图上

34、看红绿柱伸长有力,则回调也是有限,最多就是盘中打打短差使用。七、判断背驰,MACD 柱子是看面积,不是看缩短,还要看黄白线是否回抽零轴。八、注意,MACD 在零轴下方如出现双次拉回都上不去,一定会有再次下跌。一般这种双次来回的第二次,都是构成下跌中的第一个中枢,特别在跌破前面中枢后,这其实刚好构成一个标准的最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上涨反过来看就是。九、注意,MACD 的辅助判别,关键不是 MACD,而是走势的分解,能分得清不同级别中盘整、趋势的关系问题才是关键。十、MACD 从零轴很低的位置回到零轴上然后一个双回试,是典型的启动形态。十一、有些人永远整不明白,走势类型的分解才是本,而不是 MAC

35、D,否则,研究走势类型干什么?还不如直接看 MACD 就可以。可惜,光看 MACD,根本无效。十二、MACD 只是辅助,关键是要把中枢找到,前后对比的走势找对,并不是 MACD回抽就有背驰,如果这样,那直接研究 MACD 就可以,还用其他干什么?十三、没有趋势没有背驰,但这是最标准的情况,85%的情况,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些强势的股票,可能第一个中枢就根本不回抽零轴也是可能的,因为 MACD 毕竟只是辅助,如果都准确的,那还不如直接用 MACD 了。十四、MACD 是 MACD,和成交量没什么关系。十五、如果 B 段不是回抽 0 轴附近,就根本不满足条件,否则任意三段都可以用MACD 判断背驰了

36、,那不乱套了?一定要先满足条件。十六、判断背驰的逻辑关系:走势-级别-趋势-前后趋势比较-背驰-用均线或MACD 等辅助判断背驰,所以先把前面搞清楚,别困在一些某节上,前面明白了,后面自然清楚。难道没有均线、没有 MACD 就判断不了背驰?显然不是。那只是辅助。缠师博客里有 123 章都有提到 MACD,且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用 MACD 如何辅助判断背驰。具体的的可以反复看 24、25、50、84、103 课里的内容。其中,25 课和 50 课很经典,值得反复研究。教你炒股票 25:吻,MACD、背弛、中枢(2007-01-23 15:13:13)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在 MAC

37、D 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MACD 的黄白线从 0 轴下面上穿上来,在 0 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 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 MACD 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 MACD 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 0 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 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中枢的上涨过

38、程。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股票的前生后世,一早就可以知道了。教你炒股票 50: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2007-04-27 08:42:51)首先,你无论如何都应该能看到走势图,至于最小只能看到 1 分钟还是分笔图,甚至连 5 分钟都看不到,这问题都不是太大。其次,只要是正常的软件,没有不能看MACD 的,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搞不清楚,就是怎么选择看几分钟的 MACD。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就是 MACD 的计算方法决定了,1 分钟和 30 分钟 MACD 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计算的周期不同而已,而相应的计算是线性的,只是稍微灵敏与迟钝的区别,没有太大的区别。问题的关键是,MACD 只是力

39、度比较的辅助,因此,是先定好比较哪两段走势,然后才去选择看是 1 分钟的还是 30 分钟的更适宜辅助判断(关系到灵敏度),例如,两段走势,在 1 分钟上形成很复杂的 MACD 柱子和黄白线变化,而在 30 分钟上是很明显的两个柱子面积以及标准的黄白线变化,那当然就选择用 30 分钟看。虽然由于 MACD 与 K 线价格相关,所以一般情况下,30 分钟级别的走势变化,经常对应在 30 分钟的 MACD 上,但这不能因此而改变先根据中枢与走势运动的分析,然后选出需要比较力度的走势段,最后才用 MACD 辅助判断的顺序原则。大势分析-兼谈 6124 以来月线顶底分型的划分(2010-12-19 12

40、:12:50)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技术分析 一 看看 6124 那个顶分型。当 3 跌破 2 的最低点时【黄线 1】,宣告顶分型的右侧分型成立。当 3 又跌破 1 的低点时【黄线 2】,也就是跌破顶分型的区间的下沿时,就更确认了顶分型的确立。而 4,5 的反抽,仅仅是构成这个顶分型的里面的某个级别的中枢的第三卖点而已。因此,要严重注意右侧分型跌破顶分型区间下沿的情况,这几乎 100%确立顶分型的成立。这也是为什么 K 线理论中的黄昏之星,断头铡刀,穿头破脚,倾盆大雨等 K 线成为顶部 K 线的本质原因。二 顶分型确立后,当然就是下笔延伸,对于多头,就是期待底分型的成立。再看看 1664

41、的底分型。这个底分型的处理有点难度,这里面涉及到了包含处理。2和 3 是包含的,那么如何处理呢?处理时首先判断 K 线的方向,这就要往左看,1 和 2 不包含,好了,就开始比较 1 和 2,当然方向是向下的,那么向下方向的 K 线处理包含时,取两 K 线的低点中较低者为低点,两 K 线中的高点中的较低点为高点,组成新 K 线【蓝框】。而当 4 走出来后,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底分型的右侧分型,因为 4 的最高点已经突破了【蓝框】的最高点,形成了上升 K 线,5 出来以后,和 4 形成了包含,怎么处理呢?还是往左看,由于 4 和新 K 线【蓝框】比较是上升的,因此 45 合并时取两 K 线的最高点当高

42、点,取两 K 线的低点中较高 的 5 的低点当成新 K 线的低点,合并后形成新 K 线【绿框 1】,6,7 处理同 45 的处理,当处理后的新 K 线【绿框 2】站上 1 的最高点时【也就是黄线 2】,也就是说站上底分型的上沿时,也就是从 8 开始,我们可以大举做多了,因为月线上笔延伸开始了。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处,5 和 7 都是对前一个月 4,6 突破后的回抽确认,因此在 2008 年的 12 月底和 2009年的 2 月底都构成了良好的短线买点。因为在上图中,4 代表2008 年的 12 月,6 代表 2009 年的 2 月。三 再看看 3478 的顶分型如何成立的。这个顶分型的形成几乎和

43、 6124 的那个一模一样。3 是个穿头破脚线,而且是一阴吞两阳,实际凭经验你就知道后面大势不妙,实际股市呆长了,最高的高手根本不弄这些技术分析,完全凭感觉就可以。23 合并成新 K 线【蓝框】,4 走出来后形成顶分型的右侧分型,后面的 56 是对顶分型最高点的反抽,后面只要不创新高不有效站上 3478 点,形成的所有的底分型均是假底分型,也就是这个顶分型是真顶分型。也就是从 3 开始后几个月里构筑了一个超复杂的顶部结构,这和 6124 的顶部形成明显的对比,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顶不同。四 再看看最近的这个底分型是如何形成的。首先从 3478到 2319 是不是一笔,如果不经过包含处理

44、,你还有些模糊,包含处理后,你还怀疑吗?就是一下笔。23 经过包含处理后,形成新 k 线【蓝框】,456 形成上升 k 线,注意 6 突破了底分型的上沿【绿线】,这个点位是 2862 点,7 和 8 是回抽确认,也就是说 8 只要走完能站住 2862 点,后面就是上笔的延伸,2011 年就有大行情,最起码上半年是乐观的。但如果站不住,就有可能形成顶分型,因为现在走完月线一上笔的条件也具备了,注意,如果从顶分型的角度看,678 是有顶分型的雏形的,也就是 8 以后的月 K 线的低点是不能跌破 6K 线的最低点 2678点的。若有效破了 2678 点,就会跌破顶分型的下沿,就会形成向下一笔。这你就

45、明白主力为什么在 2700-2900 这个区域这么纠结的原因,因为这涉及到了 2011 年有没有大行情的问题,这涉及到了 2011 年整个的布局的战略问题。记住这两个点的重要性,2678 点和 2862 点,站上 2862 点,长线做多,破了 2678 点,撒腿就跑,如果在中间晃悠,那就是咱缠论徒子徒孙的天下,如此而已。我的妈呀,累死了。再写两句,这两天,网上看了一条新闻,火箭的姚明因脚伤本赛季报销,职业生涯基本结束,心里还是有些可惜的,时也,运也,命也,这个哥们虽然不是绝世天才,但如果拿个总冠军戒指,将来进入名人堂那是绝对的,可现在是不大可能了,唉,想想缠师,如果能活到巴菲特那么大岁数,那比

46、巴菲特不知牛逼多少倍。最起码学缠弟子们的疑问有个标准答案,现在是群龙无首啊。奶奶的,不多说了,这两天学习的真累了,既然群龙无首,俺就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让那些狗们狂吠吧,一切的一切就拿赚钱来证明吧,休息了。穷则思变-改变最小中枢的构件来代替线段(2010-12-18 09:00:42)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缠论学习 缠师仙逝,中国股市想再出这样的人才,那得几百年以后了。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莫过于级别和线段的划分,而线段的准确划分是搞清级别的基础,线段画不准,级别就是糊涂蛋。因为级别的划分靠中枢,也就是中枢是分级别的,或者说中枢是分大小的,而在缠论中,实战中最小中枢的构成是有一分钟线段

47、3 段叠加构成的,也就是 1 分钟线段是构成走势的原子,而中枢就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然后再由分子构成各种级别的走势类型。原子闹不清,递归出的分子也就混乱,走势的级别和类型也就乱了。也就是说,分型-笔-线段是打开缠论迷宫的最基本的钥匙,但这个钥匙目前全国真正拿到的不超过 10个人。本人也没拿到。划分线段何其难,难于上青天,这几天晚上,我看了看众多学缠博客,划分的千奇百怪,色彩缤纷,也不知谁对谁错,真正的对错,也只有缠师复活,有他来评判了。线段划分之所以难,难就难在特征序列的包含上,这个包含关系的处理,真是不好处理。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既可以省去线段划分的麻烦,又可以能够准确构筑缠论的最小级别中枢

48、,从而构筑起走势分析的基石呢?这个方法应该是有的,目前正在试验,但既然处在试验阶段,也就有些不成熟,那就是 5 分钟笔来代替线段,这就省去了划分线段的很多麻烦,但这里面仍有一个问题,就是真假分型的判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再引入两条均线,这两条均线的参数是 5 和 15,这个是试验阶段,他的有效性待考验,规定 5 和 15 的湿吻构成一笔,唇吻和飞吻的都是假分型,不构成一笔,实际上不用这么麻烦,用笔分型的判断就可以,可这又涉及到了包含,对包含不清的又要糊涂蛋,本人就是爱简单,就是爱一剑封喉,所以就用了这个扣子,来过滤真假分型。有了这个死扣子,就毫无条件的遵守。再加上两个指标,成交量的 5 和10

49、 周期线,以及 MACD,这两个指标是起辅助作用的,特别是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成交量的配合,有时没成交量配合,即使走势出现了买点,这个高潮也不会持久,很多时候是假高潮,是早泄,因此,分析走势时,既要关注形态学,也要关注动力学。举个这几天大盘的例子。【待完善】补充补充,根据走势的多义性,2793-2938 可以看成一个 1 分钟上涨趋势,而 2938-2881 看成 1 分钟下跌趋势【还未走完】,这样对于从 2759 上来的 5 分钟的中枢来说,只要2938-2881 下来的这一下跌走势不破 2870 点,仍会构成这个5 分走势的第三买点,但这个第三买点如果成交量不配合,是过不了 2938 点的,也就是会构成 2759 点 上来的第二卖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