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628413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 阅读题1、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

2、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 1953 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 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 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3、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2010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 400

4、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 80 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 ipad 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2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

5、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 (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 ,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 70 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

6、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D2010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

7、虚拟质地感的触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来源:学,科,网 Z,X,X ,K】3根

8、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真实物体毫无差别。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 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3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 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答案】1A2B3D【解析】1试题分析:

9、A“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 夸大其词。依据原文表述, “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 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试题分析:B 因果倒置,原文是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A 项, “毫无差别 ”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B 项,张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 ;C 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

10、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学科网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

11、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来源:Zxxk.Com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4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

12、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 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有删改)【注】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

13、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人的名和字 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 ,则是少的意思。B孝文帝即汉文帝, “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

14、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 ”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 。 “中宫” “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 郎。汇

15、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5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D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

16、遂不谢。 (5 分)(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5 分) 【来源:学科【答案】4D5C6D7 (1)译文: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注意“已而、望、而、廷毁、谢”的翻译)(2)译文: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同坐一辆车呢!” (计分点:“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之意;臣闻 者,豪英,为判断句;“汉虽乏人”之意;独奈何,固定句式,

17、译为: 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刀锯余人,译为: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分析:“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 ,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6试题分析:“袁盎拉慎夫人入 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坐垫(座位)向后拉了一些,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从下文也可以看出,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6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考点:归纳

18、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已而”时间副词,不久;“望”动词,怨恨;“而”代词,你的;“廷毁”在朝廷上毁谤;“谢”谢罪,道歉。 “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 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臣闻 者,豪英” ,为判断句;“汉虽乏人”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独奈何” ,固定句式, 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刀锯余人” ,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文言翻译】袁盎是

19、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的官。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 ”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

20、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

21、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 ”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 “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

22、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 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 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7看见过人彘吗?”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

23、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 分)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8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9“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解

24、析】8试题分析:“疾如万骑千里来”,比喻的修辞,把狂风卷起的巨浪比喻成千军万马;“气压三江五湖上”夸张,狂涛巨浪拥有能够镇压三江五湖的气势,形象写出了舟行船上时诗人看到的风浪的气势。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9试题分析:联系注解,这首诗是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于离任途中所作。知人论世,诗人此时的情感是悲愤压抑悲苦无奈的。“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明写江上风浪,实写自己遭受的政治风波。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恨。“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写归家途中诗人内心的无奈惶惑,孤寂落寞。“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写诗人深感年华老去,却再无报国之机的悲凉。考点:

25、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学科网(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1) 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_,_” ,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2)杜甫登高中,通过视角的俯仰和远近的变化,使用叠词,描绘秋景的一联是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8“_,_”。(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 是:“_,_”。【答案】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解

26、析】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夙兴夜寐” “惟吾德馨” “始出来”这些难写的、生僻的、易错的字需注意。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三/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 分)甘惜分的探路人生1916 年,甘惜分出生于四川邻水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年仅 16 岁的 他不得已辍学,成为了

27、一名乡村小学的教师。年轻的甘惜分求知若渴,他倾尽微薄的工资,多方订阅来自上海的进步读物。在这里,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与甘惜分邂逅,并在这个年轻人心底触发了强烈的共鸣。如 果说进步书报为甘惜分提供了影响深远的价值 观启蒙,那么两位重要人物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的人生选择。其一便是他的表哥、知名共产党人熊寿祺,已投身革命多年,经常以通信的方式教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另一位是他中学时代的老朋友熊复,这位毕业后去上海读书的伙伴,不仅与他志趣相投,也通过书信拓宽了他的革命视野。血气方刚的甘惜分开始以实际行动闹革命,他团结县城进步青年成立秘密读书会,并在抗战爆发后 将其改为抗日移动宣传队,以歌曲、话剧等形式

28、宣传抗日救亡,同时,他还积极支持地方的进步运动。在熊复的邀请下,甘惜分踏上前往延安的旅程。1938 年到达延安后,先是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后很快转到中央马列学院,在政治经济研究室专门攻读马列经典著作,在 23 岁的时候,甘惜分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政治教员。他的命运在而立之年迎来了第二个转折点。 “在晋绥边区的时候,我先在晋绥日报 ,然后在新华社晋绥分社,慢慢学做记者。 ”在日复一日的摸索中,他一步步参与一线的新闻实践。实际上,甘惜分一直希望自己能像邹韬奋一样,做一个能带给人巨大鼓舞的新闻记者。1945 年,为顺应国内外局势变化,甘惜分被调动到军区司令部,负责每天撰写军情报告送到新华社,在前线供

29、稿,这就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发端。1946 年甘惜分随军代表前往大同采访,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冒着被特务发现的危险行走街市,观察各方动向,回到后方后,甘惜分完成了大同日本投降者的 乐园 尴尬的嘴脸等通讯,引起广泛重视。凭借在一线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专业嗅觉,他慢慢建立起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91947 年,甘惜分进入新华社晋绥总分社担任领导,感动几代人的刘胡兰烈士事迹,就是甘惜分在这个阶段亲自修改、编发的。短短两年时间,甘惜分从一个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 。回顾这段生涯,他认为,成长的关键在于“每天研究新事物、研究新华社、也研

30、究地方实际。 ”1954 年,38 岁的甘惜分离开了一线新闻岗位,奉调先后到北大和人大,主要讲授新闻理论。 “我 1954年到北大,当时新闻系什么都没有我就慢慢地,在 新闻理论和实践中摸索。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甘惜分按往日的经验,在学术圈子里摸爬滚打。 “我就是这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自投罗网,闯进这个无学之学的圈子里面来研究新闻学的,与他人的争论,也只是为了探讨新闻这门学科的规律。 ”在后来的艰苦环境中,甘惜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新闻学的思考, “只想大事,不想小事”的性格让他的思想在更广阔的天空里翱翔。经历了“反右倾”和“十年浩劫” ,甘惜分在一篇自述中感叹:“从 1954 年到 1980 年,

31、这 26 年中大多在政治运动中瞎折腾。人的一生有几个 26 年!到了老年才进入角色,悔之晚矣!但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我必须站出来!”1980 年,64 岁的甘惜分果然“站出来”了,他在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夜以继日,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马克 思主义新闻理论教科书 新闻理论基础的初稿。在这本书的 基础上,1986 年,甘惜分又创作了新闻学原理纲要 。 相关链接:影响深远的新闻理论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全面阐述新闻传播规律及新闻事业的专著。一经出版随即轰动,共印刷 20 万册,成为大学新闻学理论的入门课本。 甘惜分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并在学校指导开设了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舆论

32、学原理等课程。作为师长,甘惜分数十年来桃李满园,童兵、郑保卫、喻国明、刘建明等一批弟子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成为了中国新闻界新一代领军人物。(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进步读物与良师益友是促成甘惜分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原因,他前往延安,并成为一名政治教员。B在加入党组织后,甘惜分开始以实际行 动“闹革命” ,在县城成立秘密读书会,积极支持地方的进步运动。C甘惜分的梦想是做一名能带给人鼓舞的记者,在晋绥边区,他从前线向新华社供稿,梦想终于成真。D甘惜分不仅为新中国新闻学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E修改、编发刘胡兰烈士的事迹标

33、志着甘惜分已经从一个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 。(2)在一线新闻岗位上,甘惜分是如何“摸爬滚打”的?(6 分) 【来源:学科网】(3)甘惜分为什么能以一人之力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理论基础?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6 分)(4)本文的题目为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甘惜分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探路”?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 分)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0【答案】(1)答 D3 分,A2 分,C1 分。(2)被调到军区司令部,从前线给新华社供稿;到大同敌占区采访写通讯;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在采编工作中广泛研究(每天研究新事物、研

34、究新华社、也研究地方实际) 。(3)甘惜分有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善于总结研究,很早就建立起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在动乱中不断思考新闻学的问题;勇于开拓,有敢于站出来的精神。(4)探路革命,从小县城走向延安;探路新闻,从一名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 ;探路新闻理论,任教北大,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摸索,完成新中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新闻传播规律及新闻事业的专著;探路教育,教书育人,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解析】(1)试题分析: C“梦想成真”不当,只是开端;B“加入党组织”于原文无据;E 一篇修改、编发的稿件不足以支持“顶梁柱”之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

35、层级为分析综合 C。(2)试题分析:甘惜分为了一线新闻工作,从一个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 。先是被调动到军区司令部,负责每天撰写军情报告送到新华社,在前线供稿,这就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发端。之后凭借在一线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专业嗅觉,他慢慢建立起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他自己总结出的的规律是,成长的关键在于“每天研究新事物、研究新华社、也研究地方实际”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试题分析:甘惜分能以一人之力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理论基础 ,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一线工作中,他“慢慢建立起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 。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甘惜分按往日的经验,在学术圈子里摸爬滚打。 ”“在后来的艰苦环境中,甘惜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新闻学的思考。 ”“但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我必须站出来。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