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283572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建筑门窗发展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门窗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近年来,我国建筑门窗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多元化、多层化的产品结构体系,建成了以门窗专用材料、专用配套附件、专用工艺设备、多品种协同发展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门窗生产国之一。 中国建筑门窗二十年建筑门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建筑门窗作为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明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现代建筑门窗是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以钢门窗为代表的金属门窗在我国已经有九十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当代建筑门窗发展的黄金时代,是 19812001 的二十年。我国建筑

2、门窗的调整发展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调整发展的形势下出现的,是在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的潮流中成长起来的。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窃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体系,建成了从门窗专用材料、专用配套附件、专用工艺设备、多品种协同发展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量最多的建筑门窗生产大国。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采用新型,先进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建设专业科技队伍,已经建立起具有世界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建筑门窗科技创新体系。建筑幕墙、铝门窗、PVC 门窗等某些专业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赶上或接近国

3、际先进水平。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关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住宅建设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方针政策,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进建筑门窗使用功能和产品性能,开发新品种,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不断扩大产品文化的内涵。在建筑节能,发展化学建材,城乡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新兴产业。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从部分部门管理走向行业管理,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营运机制;在建筑市场招投标,工程监理,市场准入和政府宏观调控制度下,已经建立起市场竞争和市场调控机制;成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兴行业。为我国加入 WTO 之后,与国际经济接

4、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二年,我国建筑门窗行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改革开发的二十三年,是发展最快,进步最大,成就最多的时期。回顾过去的二十年,我们不能忘记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建设部,在行业改革、行业管理上的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忘记全国行业组织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行业建设、行业技术进步、行业发展上的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一大批热心行业振兴的领导者、行业专家们,以改革者的气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为推动行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忘记建筑门窗行业产值过亿元的“百强” 大型骨干企业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创建名牌产品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谨以此

5、文,隆重庆祝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一、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19812001 的二十年,是我国建筑门窗行业结构调整,品种系列更新换代,与国际同行业技术接轨,调整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收效最显著的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带动了行业技术创新,带动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改变了行业面貌,实现了全行业跨越式发展。1.多元化产品结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现代建筑门窗产品的发展是从钢门窗开始的。1911 年钢门窗传入中国,主要是来自英国、比利时、日本的产品,集中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大连等沿海口岸城市的“租借地” 。1925 年我国上海民族工业开始小批量生产钢

6、门窗,到新中国成立前,也只有 20 多间作坊式手工业小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北京、西安、武汉等地钢门窗企业经过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起了较大的钢门窗生产基地,在工业建筑和部分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到 1976 年全国的总产量也只有 300 多万平方米。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大力实施“以钢代木 ”的资源配置政策,全国掀起了推广钢门窗、钢脚手、钢模板(简称“三钢代木”的高潮,大大推进了钢门窗的发展。据 1981 年原国家建委建工总局的调查,全国有钢门窗生产企业 850 多家,其中年产 10 万 m2 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 30 多家,年产量达到 1,835 万m2。调查之后,出台了新中国

7、第一个钢窗质量行业标准,成立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1982 年原国家建委材料设备局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共同组织了第一次全行业质量大检查,同年 11 月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第一次行检总结大会,树立了产品质量“六面红旗”。全国行业组织成立之后,积极配合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发展,出现了钢门窗空前增长的局面。传统的钢门窗,包括两大类,8 个品种系列,即:实腹钢门窗25、32 、40mm 以及 1989 年由淄博钢窗厂研制成功的 32Q 系列;空腹钢门窗京 66、沪 68(25mm)以及 1985 年由原北京钢窗厂研制的 25A 系列、四川新都钢窗厂开发的 25B 系列。八十年代是传统

8、钢门窗全盛时期,市场占有率一度(1989 年) 达到 70%。进入九十年代,普通钢门窗开始衰落, 1995 年全国普通空腹钢窗基本停产,退出市场。“九五”(19962000)期间,普通实腹钢窗由于国家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陆续明令淘汰,除边远落后地区、少数生产性建筑物以及农村用房外,市场份额不断衰落。山东潍坊长城公司 1985 年 4 月从意大利引进的镀锌彩板门窗成套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正式批量投产,标志着钢门窗产品更新换代全面启动。此后北京、深圳、汉中、西安、长沙、上海、阳泉等地也陆续引进意大利镀锌彩板门窗系列产品,山东、北京、江西、甘肃、上海等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技术创新改造

9、,开发成功了大型连续冷弯成型机组及成套深加工设备,仅用五年就实现了镀锌彩板门窗的原材料、配套附件、专用设备、成套技术国产化。新型镀锌彩板门窗在我国落地生根,形成新的增长点,大面积应用,成为建筑门窗多元化产品体系中重要的支柱产品之一,并已批量出口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地区。九十年代初,江苏宿迁、无锡、浙江余姚等地,参照彩板门窗工艺技术,试制成功簿壁空腹大截面全周边密封的抗蚀耐久型不锈钢门窗,在江苏、上海、浙江、粤东、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有 100 多个工厂,每年不锈钢门窗的产量 150 多万 m2。山东曲阜天幕门窗公司,还研制成功了不锈钢玻璃幕墙,并已在十多个省市建成了一批较

10、大的不锈钢幕墙工程。此外,钢制防火门、防辐射门、钢制卷帘门、钢制复合门、钢制多功能门、钢制伸缩大门、钢制安全防盗门等新型特种钢制门窗产品,与镀锌彩板门窗、不锈钢门窗一起,形成跨世纪、新一代钢门窗型谱系列,在多元化产品体系中继续保持支柱产品之一的地位。铝合金门窗七十年代传入我国,但是仅在外国驻华使馆及少数涉外工程中使用。1978 年上玻厂与上海钢厂率先研制成功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同期,北京、广州、西安、深圳等地参照国外技术,陆续开发出铝合金产品并小批量运用于工程建设。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大批量的进口了日本、德国、荷兰及香港、台湾等地铝门窗和建筑铝型材制品,用于深圳特区以及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三资

11、” 工程建设和旅游宾馆项目建设。进入八十年代,我国各地大量引进国外建筑铝型材、铝门窗、铝合金自动门、铝合金玻璃幕墙、高性能的热反向镀膜玻璃、各种高强度安全玻璃以及配套附件产品的成套生产设备及深加工专用设备,生产能力发展过快。出现了铝门窗发展势头过猛,国内铝金属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1989 年 3 月,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明确指出,铝门窗属于国内紧缺原材料生产的高消费产品,严格限制生产的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加工能力富余的产品,要求严格限制此类项目的基本建设和扩大生产能力。据统计,1989 年全国建筑铝型材生产企业 214 家,进口铝材挤 成型设备 390 台( 套),综合配套生产

12、能力 22 万吨。全国铝门窗加工企业 1,000 多家,引进铝门窗加工设备 400 多套,生产能力达到 1,600 多万 m2。铝门窗和铝合金玻璃幕墙产品由热变冷进入有计划、有选择试点应用的结构调整期。随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深入发展并取得成效,1991 年 11 月原国家计委、建设部、物资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联合发出“关于部分放开铝门窗使用范围的通知 ”,从 1992 年开始,我国铝门窗重新走向第二个发展高潮。到 1998 年,生产规模超过了钢门窗,成为多元化产品结构体系中的龙头老大。铝门窗产品品种系列也由八十年代初的四个品种,8 个系列,发展到 40 多个品种 200 多个系列。形成了产品品

13、种配套齐全,型谱系列完整多样,产品性能分级成组,较为发达的铝门窗产品体系,确立了支柱产品地位。1983 年原北京钢窗厂与比利时厂商合作完成的北京长城饭店大型玻璃幕墙,是国内建成较早的建筑幕墙工程。此后,沈阳黎明公司完成的武汉百货大厦玻璃幕墙工程上海红光公司与日本不二框格公司合作完成 的上海希尔顿大厦幕墙工程等,都是主要依靠我国技术建造的第一批较大的玻璃幕墙工程。铝合金玻璃幕墙的出现,把门窗工程拓展到建筑围护结构工程的综合建造领域,把单体的门窗产品拓展到建筑物外立面装饰工程结构体系。从门窗产品到围护结构、采光屋面结构、内墙隔断结构,大大拓宽了建筑门窗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大大丰富了建筑门窗产品结构

14、体系,这是建筑门窗行业一次大的飞跃。经过十多年的开拓创新,我国建筑幕墙产品,已经从八十年代初的固定网格梁系的平面结构玻璃幕墙(包括:明框式、半隐框式、隐框式) ,发展到组合单元式幕墙(包括:单元式、半单元式、小单元式),金属挂板幕墙(包括:铝塑复合板、铝单板、铝蜂窝板)、石材幕墙(包括:花岗岩、花岗岩复合板、仿真花岗岩)、全玻幕墙(包括:点支式、悬吊式、玻璃肋式;其中点支式,按其支撑系统结构又可分为单杆式、桁架式、拉杆桁架式、拉索桁架式)、复合饰面幕墙( 包括:玻铝复合、玻不锈钢复合、玻化学复合板)以及平面和三维结构安全玻璃采光屋顶等等,形成绚丽多姿的建筑物外立面围护结构体系,与建筑周边环境和

15、谐相映,成为现代化城市和旅游景点的一道异彩缤纷的风景线,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 3,600 多万 m2 各式建筑幕墙(包括采光屋面)工程,从首都北京到经济特区,从上海等东部沿海大中城市到西部新兴城市,随处可见新型建筑幕墙装点着秀丽的城市大街。建筑幕墙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文化、建筑个性化、建筑艺术、建筑新科学的重要标志。六十年代初,我国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就开始研制塑料门窗。但是,由于当时采用单一树脂(PVC)、过量填充剂(CaCO3 含量大于 20%)和性能落后的改性剂、助剂,仅能生产第一代“钙塑窗” 。在农房建筑和少量住宅建筑上试用过,终因强度低、变形、老化,七十年代末已经

16、被淘汰。据统计,1978年只有 14 个生产企业,产量很小,逐步停产了。改革开放以后,“六五”(19811986)期间欧洲第二代塑料门窗从德国、意大利、澳地利、美国等国传入中国。这是与我国七十年代生产过的第一代钙塑窗截然不同的两代产品。第二代塑料门窗的主要标志是:采用混型树脂(PVC+CPE);采用金属增强骨料(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钢制增强骨料,所以俗称“塑钢窗”,国外除钢制增强骨料外,也有采用铝型材作增强骨料的 );采用电阻热焊接组合工艺、UPVC(硬质聚氯乙烯)挤出成型异型材;采用了新型抗紫外线剂(光氧稳定剂)、氧稳定剂,抗静电剂、阻燃剂以及专用加工助剂、润滑剂、增塑剂 10 多种改性助剂,并

17、严格限制填充剂(CaCO3 含量小于 6%)的剂量;采用全周边双层密封元件等等,这些主要特征都是第一代“钙塑窗”所无法比拟的。这种新型塑料门窗,强度高、抗老化、抗变形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在北欧、北美已经推广使用 20多年。特别是它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产业化生产工艺性以及外观装饰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类门窗。在国外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工程,环境腐蚀较大的工业性建筑中,推广应用很快,因此,立即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我国建筑门窗生产企业在轻工、石化、建材、建工等部分的支持下,“六五”(19811986) 期间以合资或技术引进的方式,先后从国外引进了 UPVC 异型材生产线 115

18、条,门窗深加工组装生产线 70 多台(套)。形成了以上海玻路(1984) 、厦门鹭路(1985)、青岛青路(1985),号称“三路”,三家合资企业为主体的 70 多个专业化的塑料门窗生产企业。从福建到黑龙江,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分布在 20 多个省市,成为我国第一批塑钢门窗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化工原料供应不足,主要材料价格上浮,门窗产品价格倒挂,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步履艰难;人们对塑料产品的认识还相当保守,对老化变形问题存有疑虑,市场接受能力很弱,开拓十分困难;引进国外先进软件及部分专利技术需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特别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等等原因,八十年代塑料门窗在我国发展不快,198

19、9 年出现了“马鞍形”低谷。仅剩下生产企业 68 家。产量只有 102 万 m2。经过 19891991 年的全国经济治理整顿之后,特别是 1992 年在朱熔基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正式出台了发展化学建材的产业政策,加大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实施力度,塑料门窗喜逢佳期,处在这两项政策的交汇点上,1994 年 2 月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化工部、轻工总会、国家建材局、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化学建材协调组。以 1994 年 9 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化学建材工作会议和199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建筑节能工作会议为契机,塑料门窗被正式纳入国家化学建材发展规划,并列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品,建筑节

20、能优先推广的重点产品。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推广应用塑料门窗。在这两股强劲东风的推动下,九十年代我国塑料门窗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国塑料门窗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清晰的三个阶段:七十年代,以钙塑窗为代表,由兴起到衰亡的阶段;八十年代,以第二代混型树脂 UPVC 产品为代表,由热到冷的研制、开发试验阶段;九十年代,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常发展阶段。到 2000 年,全国已有 6,000 多家企业生产塑料门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UPVC 门窗大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之后,塑料门窗出现了超常发展不是偶然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三年中,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深入的治理

21、整顿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环境明显好转。“七五”(19861990)期间,我国一批大型化工项目相继投产,国内聚氯乙烯(PVC)生产能力达到 145 万吨,但是 1992 年国内实际需要量只有 80 万吨,国内大型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开工率只有 60%左右。当时,沿海经济特区和“三资” 企业每年还从国外进口 PVC 树脂约 12 万吨左右。这些市场环境促成了我国 PVC 材料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19921993 年,国内 PVC 市场价格只有 4,0004,250 元/T。1993 年国务院为了加速化学建材的发展,决定进一步扩大树脂化工产品产量,再增加 150 万吨 PVC 生产能力。到 199

22、6 年,我国 PVC 生产能力已经扩大到 300 万吨。国家关于发展化学建材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塑料门窗的高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1987 年 9 月原城乡建设环保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建材局联合发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供热居住建筑部分),正式提出“八五”(19911995)期间, 要在 19301981 年当地通用建筑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 30%的第一步工作目标。我国“三北” 地区采暖供热住宅建设的节能政策付诸实施、总体起动。1996 年 9 月建设部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1997 年 5 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九五”(19962

23、000)期间,实现采暖供热住宅建设再节能 50%的第二步工作目标。这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冲击着建筑门窗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普通钢门窗 (传统的实腹钢窗和空腹钢窗)在建筑节能政策逐步落实的过程中逐渐萎缩。塑钢门窗以它的特有优势在迅猛发展,节能型铝门窗含苞待放呼之欲出。产品更新、结构重组,是九十年代建筑门窗发展十分生动的特征。因此,建筑节能政策为塑料门窗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市场发展空间。当然,从“六五”(19811985)引进到“七五”(19861990)消化吸收,实现国产化,PVC 门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工艺软件日渐成熟,PVC 异型材原材料配方国产化、挤出摸具国产化、配套附件

24、国产化已初步形成规模。各地已经建成的一批塑料门窗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这些都为九十年代的大发展创造了技术基础。在 UPVC 门窗发展的同时,以玻璃纤维树脂为原材料的玻璃钢门窗“九五”(19962000) 也在我国出现。这种门窗主要是改变因 PVC 树脂材料弹性模量低、抗弯强度参数小,需要嵌入金属增强骨料的缺点,而是用玻璃长纤维来提高 UPVC 异型材自向抗弯强度。这种门窗在北京、河北、辽宁、内蒙、陕西等地已有 20 多个企业,处于试验推广阶段。1998 年北京又试制成功了钢塑共抗挤型塑钢门窗,增强骨料直接纳入 UPVC 异型材,同样引起了广泛重视。这些产品都丰富了塑料门窗型谱系列。经过二十年的

25、努力,我国多元化、多层次、多品种的建筑门窗产品结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门窗产品的型谱系列已经形成规模;产品内部结构演变的趋势和趋向已经明确;建筑门窗行业跨入新世纪适应国家现代建设,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2生产规模与结构变化19812001 年的二十年,我国建筑门窗行业,由小到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1981 年,我国现代建筑门窗还以普通钢窗为主导,产品单一,铝门窗尚在起动阶段。当时全国只有 850 多家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小型工厂。年产量 10 万 m2 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只有 30 多家。从业人员 9.5 万人。全国钢,铝门窗总产量只有 1,850 万 m2,工业产

26、值近 10 亿元。是一个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小土群”行业。到 2001 年,全国建筑门窗生产企业已经达到 9,200 多家(其中 2,500 多家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门窗产品,称为兼产厂),直接从事门窗设计、加工、安装和市场运作的从业人员(不包括产品配套,原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已经达到 70 多万人。建筑门窗总产量将达到 18,250 万 m2(1.83 亿 m2),门窗产品工业产值 415 亿元。二十年中,实现了我国建筑门窗产量增长 9 倍,产值增长 40 倍。随着行企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二十年中,一大批军工、电子、轻工、建材、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和部分全国知名的

27、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加盟建筑门窗行业。以他们雄厚的资金、较强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管理水平,为壮大行业队伍、提高行业总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行业产值过亿元(实际产值 110 亿元 )的大型骨干企业近 100 家( 称为建筑门窗和“百强”企业) 约占全行业总产值的 23%。这些大型企业在国家重点工程、大中城市形象工程、标志型建筑、外交工程中,为全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起到了示范作用,成为全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创优、参与国际招标竞争的主力军。建筑门窗是以销定产的产品,它是以特定的工程项目合同组织生产的。因此,建筑门窗的生产规模,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规模相适应,依赖于建筑市

28、场规模作支撑。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处于二元市场阶段:即城镇建筑市场和农村用房建筑市场。长期以来,农村住房建设用的门窗,由于用量小,标准低,还处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产自用(或由私营作坊散户加工) 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农房用门窗。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村镇建房,有的已经进入门窗市场。农村住房建筑门窗市场,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19811988 年的八年,是我国改革开发,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经济特区建设,各地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及农房建设都大幅度增长。八年中,城市住宅年竣工量平均达到1.15 亿 m2,城市公用及商业性建设规模年平均 7,500 万 m2,生产性建筑年

29、平均 8,1002。与此相适应,到 1990 年,我国城镇建筑门窗市场需求量达到了 7,528 万 m2,( 见本文附表)。这个时期,产品结构充分体现了以钢窗为主导的行业技术政策,普通钢门窗市场份额占 59.8%,铝门窗只占10.9%,塑料门窗仅占 1.4%,而木门窗及其它门窗约占 22.6%。其中木门窗仍占 12%左右。八年中,农房建设现出了第一个高潮,年平均建造量达 7.2 亿 m2。但是,这些农房建筑却尚未进入门窗市场。19891992 年,我国进行了历时三年多的以“ 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 ”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时期。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限制铝门窗和塑料门窗

30、的发展。从 1992 年下半起,国民经济开始恢复,重新进入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三年建筑门窗徘徊不前,发展不大。从 19932000 年的八年,我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到 1996 年,全国城市住宅建设竣工量达到 2.1 亿 m2,城市公用及商业性建筑 7,000 万 m2,生产性建筑 8,500万 m2 。此外,农房建设现出了第二个高潮,年平均建造量为 6.3 亿 m2。因此,1995 年我国城镇建筑门窗市场需求量达到 11,418 万 m2。到 2000 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竣工量到达创纪录的 5.6亿 m2,城市公共商业建筑 1.4 亿 m2,生产

31、性建筑接近 1 亿 m2。农房建筑市场有所回落,但仍达5.8 亿 m2。“ 九五 ”末期,我国城市建筑门窗生产规模达到 16,115 万 m2。预计,2001 年将达到18,250 万 m2。八年中,建筑门窗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普通钢门窗 1991 年达到创纪录的 5,500 万 m2 之后,逐渐萎缩,到 2000 年铝门窗产量已大大超过了钢门窗和其它门窗。八年中,塑料门窗中、铝门窗、建筑幕墙、彩板门窗等新型门窗出现了跨越式超常发展。预计 2001 年,铝门窗市场占有率为37.2%,塑料门窗为 33.4%,彩板门窗为 6.4%,建筑幕墙为 2.7%,其它门窗为 17.1%(其中木约占5%左

32、右),实现了产品交替,结构重组。二十年来,我国为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不断扩大城乡住宅建设规模,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了住房商品化。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从 1978 年的 7 m2,扩大到 2000 年的 17.2 m2。住宅工程建设已占建筑门窗市场总量的 72%。住宅建设规模扩大,建筑设计标准档次拉开,建筑节能和房室环境标准提高,推动了建筑门窗生产规模发展和产品结构的演变,节能环保型门窗已经成为市场时尚,就是基于住宅建设的发展而出现的。跨入新世纪,我国城乡住宅建设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 2050 年之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住宅建设增长速度才开始趋缓。因此,瞄准住宅建设这

33、个主战场,开发适应住宅建设发展的新型门窗的策略,也将长期坚持下去。回顾我国建筑门窗二十年来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历史,主要体会是:第一、 行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依存性。只有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才有行业的进步,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必然对行业发展产业影响。探索行业的发展和建设,永远也不能离开对宏观经济的研究,不能离开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第二、 行业的发展和建设要建立行业技术政策。指导行业发展和科学导向的技术政策必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必须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政策,二十年来建设部和行业协会始终坚持通过行业技术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实施宏观指导;第三、 行业调整的直接动力是科技

34、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建筑门窗行业的结构高速,不是低水平的重组,是在不断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技术创新中,加速产品的更新,是依靠市场需求变化的拉动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没有技术结构的变化不可能有产品结构的优化;第四、 产品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改革开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地区差距,不同地区建筑门窗产品结构也相应的存在着差异,这种依赖关系还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正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配置、民居民俗存在差别。我国建筑门窗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体系也将长期存在下去。因此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必须重视这种差距,充分认识各地市场特征及

35、承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在西部大开发中采取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上述四点,是二十来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体会和基本经验。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二十年来,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建筑门窗企业开展了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性质的全国统一的行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生机勃勃,越办越好。行业组织的凝集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建筑门窗行业始终把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为行业活动的主线,吸引科研院校、高等院校、海外客商以及各地区、各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支持行业建设,参与行业技术开发,推进行业发展。1.推进技术进步的重大举措 二

36、十年来,建筑门窗行业始终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的新途径。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第一、坚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政策。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行业认真执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政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合资企业和合作承包国内外工程,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外同行业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人员互访,信息交流活动。对外开放,使我国建筑门窗行业了解和掌握了世界先进技术,加速了国内建筑门窗

37、产品的更新换代,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年来,我国建筑门窗行业出国考察、交流、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的工程技术人员达 200 多个团组, 1,500 多人次。各国来华交流、访问和从事商务、学术活动的人士达 2,000 多人次。我国已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美、英、法、日、德、意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或人员信息交流。最近几年,大中型企业普遍通过因特网(Internet)进行信息咨询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引进技术,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这是我国建筑门窗行业一条重要的发展道路。对外开放初期,原国家建委为了发展我国的铝门窗

38、产品,邀请日本日轻金属和三协铝等大企业来华交流。我国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交流了解了建筑铝型材的生产过程,看清了我这材料挤出设备、挤出模具设计和寿命、型材表面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天津、哈尔滨、营口、深圳等地通过技术引进,很快掌握了建筑铝型材生产技术。填补了国产建筑铝型材的空白。二十年过去了,我国建筑铝型材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 100 万吨。通过不断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技术创新,已经实现了成套工艺设备国产化,我国建筑铝型材表面涂装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 2000 年,铝门窗的国产化率达到 98%左右,建筑幕墙的国产化率达到 92%左右。锌彩板门窗传入我国,也是

39、通过对外交流实现的。八十年代初,中建总公司在中东承建援外工程中,发现意大利塞柯公司生产的镀锌彩板门窗色调鲜艳,重量轻,耐腐蚀,比中国的普通钢窗好得多。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引起原国家建委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重视。很快邀请意大利客商来华交流,并组团回访,全面考察了这种门窗在欧洲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认为符合我国国情,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1984 年 10 月、山东潍坊长城门窗公司正式签约引进意大利塞柯公司镀锌彩板门窗,后来北京、陕西、深圳、上海也陆续引进了成套设备和技术。在国内冶金、建材、轻工、电子、机械行业以及科研院校的关心支持下,组织了技术攻关,专题试验研究,用了五年时间,先后突破了薄壁复

40、杂截面空腔异型材连续冷弯成型技术、冷轧镀锌彩色涂层薄板面层耐候性及附着技术、多工位组合连续成型模具、薄壁异型复杂截面冲切技术等多项复杂工艺技术,我国还自行开发了30、35 系列等八种新的窗型系列。现在,我国镀锌彩板门窗的原材料、型材成型机组、配套附件加工、门窗设计及猋生产技术,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塑料门窗也是通过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人员互访之后,进行技术引进的。从塑料门窗开结引进到 1992 年 11 月,虽然经过由热到冷和治理整领三年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但行业主管部门和全国行业协会先后在北京、上海、桂林等地连续召开六次PVC 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引进设备消化吸收工作会议,主要解决了国产基本树脂、混型

41、树脂的选型技术参数,改性助剂、功能助剂及其它加工助剂的国产化的典型设计;推广了北京、济南、两地仿制塑料门窗深加工成套设备的经验;试制成功了一批经济实用的塑料门窗配件;为 1992 年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92 年2001 年的十年,我国 PVC 异型材及塑料门窗的技术引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国外九十年代的先进水平。这十年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大量的国产工艺设备和成套生产线,装备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利用我国技术、国产设备、国产材料及配套产品,生产的 PVC 异型材及塑料门窗分别达到 82%和 97%。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适用技术改造老产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

42、量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已淘汰了一批八十年代初从欧洲引进的结构笨重、性能落后的老产品(如:85 系列双轨推拉窗、50 系列平开窗等 ),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并推广了一批附和我国国情的新产品。塑料门窗在型腔结构、排水结构、密封结构、连接结构等结构要素的设计研究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严寒地区断热窗、高层建筑抗风安全窗的开发有了较大进步。近十年来,在轻工、建材、化工、建工行业的密切合作下,我国 UPVC 门窗专用异型材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实现了化工原料和助剂基本国产化后,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开发研制稀土复合稳定剂、多功能复合稳定剂和改性剂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型材复膜技术、同料双色复合共挤技

43、术、双料软硬复合共挤技术、双料软硬复合“后共挤” 技术、铝塑复合共挤技术、微发泡硬结皮钢塑共挤技术、线速度大于 2m/min 的高速挤出技术等八项技术领域实现了技术创新。塑料门窗深加工设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九五”(19962000)期间,实现了技术创新,已经试制成功锯切铣削联动如工线、焊接清角如工联动生产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第二、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建材,推动建筑门窗产品技术进步。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是建筑制品,它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变革和创新。19811991 的十年中,钢窗行业为了解决普通钢窗的耐腐蚀问题,投入了很大精力,经过了反复试验,费尽周折,但

44、是并没有改变普通(实腹及空腹) 钢窗被淘汰的命运。当时我们在全行业中先后推广了机械除锈、槽浸涂漆,碱洗除油、酸洗除锈、表面磷化,高压静电粉末喷涂,耐候防锈钢等等抗腐蚀工艺技术,力图提高钢窗的耐候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普通钢窗结构笨重、性能落后,易腐蚀、寿命短的致命问题。直到镀锌彩色涂层钢板、不锈钢板的出现,才彻底解决了钢门窗产品耐候、密封、轻质、美观的问题,实现了产品换代。二十年来,推广应用新型建材,对推动建筑门窗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塑料门窗的发展是推广应用化学建材的成果。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第四大建材。发展化学建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节约能源(单位体积耗能仅为钢的

45、 1/4.5,铝的 1/8.8),有利于调整塑料产品结构(改变塑料制品软硬比例失调),有利于缩小我国化学建材与国际发展水平的差距。 1994 年 9 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化学建材工作会议和 1999 年工 11 月召开的第二次化学建材工作会议,以及国家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十五”计划和 2015 年规划纲要,都把塑料门窗作为重点推广产品,国家化学建材发展的支柱产品,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正是由于推广应用化学建产业政策,推动了塑料门窗物发展与创新的。我国建筑幕墙采用新型材料,推进技术创新的成果更为明显。进入九十年代,幕墙的饰面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幕墙用玻璃,已经从过去的浮法平板玻璃

46、发展到金属镀膜热反射玻璃、低辐射(LOW-E)玻璃、树脂膜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在线热弯曲玻璃、微晶玻璃等等,不但美化了建筑幕墙装饰效果,并且改善了幕墙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采光和力学性能。九十年代,在我国发展很快的金属壁板(挂板) 幕墙,就是引进了国外新型氟碳涂层铝塑复合板、氟碳涂层间层铝挂板、氟碳涂层全铝蜂窝复合板,并已实现了国产化。幕墙的饰面材料还广泛的采用了花岗岩石材、仿真花岗岩化学板材、铝饰面化学板材、陶瓷、花饰不锈钢板材等等。由于这些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大大丰富了幕墙产品的型谱系列,技术含量和工程质量。我国铝门窗专用的建筑铝型材,二十年来,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建筑铝型材的

47、材质结晶状态和加工精度,已经批量应用 LD31,RCS,T6 状态、超高精级建筑型铝材,在抗风能力要求较高的幕墙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铝型材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水平日新月异,从二十年前传统的阳极氧化工艺、电解着色技术,发展到电解仿真着色技术,能够制成仿不锈钢色、香槟色、仿铜色等仿真彩色铝型材;耐候型新型涂料及高压静电粉末喷涂技术已经普遍推广,以典雅的色调,优异的质感效果,深受市场青睐;在传统电泳涂装工艺的基础上,九十年代又研制成功三次电解多色化技术和高聚合物有机涂装电泳丙烯酸电镀技术,制成耐久性、光泽和抗腐蚀性能更先进的多色高级装体面层。“九五”(19962000)期间,我国引进 KYNAR

48、-500 聚氟树脂金属漆(即氟碳喷)涂技术,已经在铝型材、铝板材表面处理中广泛采用;我国还成功的制成了仿真木纹面鉓铝型材,在高档铝门窗工程中深受好评。这两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缩小了建筑铝型材表处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三、建筑节能政策推动了门窗产品技术进步。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25%,建筑节能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依据国家节约能源法,1999 年 10 月建设已颁发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暂行规定 ,“ 十五”我国建筑节能的第三阶段再节能 30%的工作目标已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建筑照明的能源消耗。因此,不但我国北方采暖供热建筑要节约能源,长江流域及

49、以南的冬暖夏热地区也要节约能源。建筑门窗与建筑幕墙虽围护结构中,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的部位,传热和失热损失是墙体的 56 倍,门窗和幕墙的节能效果,占建筑节能的 40%。因此,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节能型建筑门窗及幕墙的推广应用。节能型门窗,是指达到建筑物所在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门窗产品。是以其技术性能和节能效果来确定的,不是以其加工材料的种类来区分的。我国建筑节能对门窗性能采取两项控制指标:即门窗的传热系数 K 值(或其倒数,热阻值 R)及门窗的空气渗透系数(即气密性)A 值。例如:北京地区要求:K3W/m2k(或 R0.33m2k/w),A0.5m3h;只要达到这两项技术要求即可称为节能门窗。1986 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建筑节能实施力度。1992 年在建设部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主持下,由行业专家们评审并推荐了我国第一批节能型建筑门窗。此后,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和建筑门窗节能技术的改进,建设部和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建材局于 1998 年 5 月及1999 年 12 月分别颁发了建筑节能门窗新产品推广应用公告和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门窗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筑节能的技术政策要求,在建筑门窗行业引起强烈反响,业内人士认识到,建筑节能是政策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