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运导航网 ship123-航运从这里开始!航运导航网 是专业的航运网址导航与航运分类信息网!立足于航运 ,海员, 船舶服务市场,提供航运在线信息服务,包括中国航运在线海运信息网,中国船员招聘网, 海员招聘,航运企业在线海员招聘船员招聘,船员求职信息发布,中国船舶在线,船舶设备船舶交易网服务, 航运导航网为航运人量身打造,航运从这里开始!中国年轻海员流失分析原因以及对策航海认知航海是特殊的行业已经被人们认识了,服务于远洋近洋内河运输船舶上的海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以往的海员因为社会经济条件限制一度成为社会的佼佼者,给人们留下高薪待遇而得到人们趋之若求的向心力,人们为成为海员、或者国际海员而
2、骄傲。现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高待遇的职业的公司、企业比比皆是。过去的航海科学、航海船只的条件造成的风险深入人心。可是现代发达的航海技术、航海船舶的可靠性却没有能够通过媒体的传播给人们留下新的印象,航海的风险一直被人们错误的夸大了。现在社会的五彩缤纷,职业选择的多样性已经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唯一性。海事院校学生在对航海认知后,不同程度地意识到还有更精彩的工作可以选择。当他们在船舶上碰到现实问题后,很容易想到的决定和选择:离开船舶。由此,在中国海员待遇与过去之比大有改善之下,相对其他行业的待遇却并没有同步,甚至超越。即使同步,又由于海员的艰苦工作环境不被人们认识而没有吸引力,海员生活的枯燥、
3、寂寞和远离人群社会不争的事实是航运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由此海员的地位逐渐普遍低下,不能被人们认识,不被青年人所青睐。航运人才航运公司为了海员的后继有人和远期发展目标,意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他们不惜重金为各海事院校投入了很多资金,在海事大学建立了海员培养基金,支持海事教育,并不断追加投入大量的培养资金,花了大量费用培养航海技术人员,鼓励航海学子完成学业,以便毕业后能够成为本公司的船员到航运企业的船舶工作。这,的确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想法不错,结果不容乐观。每年都有大量海事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分配到了航运公司,充实海员队伍,很多毕业生都被吸入了船员公司的名册。招聘进入公司之后蛮以为可以缓解海员人员紧张的
4、问题,可是花名册上的海员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渐渐稀少了。结果呢?当这些航运公司在其身上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的学生们获得较高职级的适任证书后就会另择职业或跑到其他民营航运公司发挥作用了。因为没有留住航海人才的有效措施,结果航运公司则成了为他人作嫁衣的培训机构,过程有了,结果悲惨,竹篮打水一场空。好多大学毕业生进入船舶基层工作没有坚持多久,毫无犹豫地离开了船舶,一些学生甚至对那些证书都不感兴趣而走了。据我对船舶上三副、二副的调查,他们给我一个信息:我们一起毕业的 20 多名同学,现在只剩下二、三个同学了,现在我也考虑准备走了。据某航运公司统计最近连续几年招收了逾千名航海专业学生,现在流失高级船
5、员近 900 名!而流失的技术船员大多数是有多年海上工作资历,经验较为丰富的二副、二管轮以下的人员。这种 90的惊人的人员流失在其他航运公司是少有的,对航运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及其不利的,毫无疑问,对航运企业的各个方面、对船舶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风险。领导们并没有沾沾自喜地看到满意投资结果。海员现状院校为了完成航运企业生源需求借助航运公司的培养基金,大量招收边缘地区的学生,获得足够的学生学习航海。这与当前大部分院校教育费用紧缺,通过扩招获得教育费用截然不同。可是事与愿违,当这些莘莘学子完成学业之后,尽管都来到航运公司,好景不长,一些学生还未报到就走了,一些学生到了船舶还没有完成实习就被大风浪吓回去
6、了,还有一些学生坚持到了三副、二副职务之后,羽翅变硬了,经验丰富了,却由于环境和横向对比同学之后也走了,还有的学生由于不满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个人问题也纷纷离开航海职业。分析与解读航海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没有反哺之心而留下服务航海,这种美好战略策划而毁于教育过程的结果令人扼腕。除了职业的原因外,航运公司的管理体制存在极大的缺陷,追溯其原因:1航运公司对海事院校老师们学生如何教育的过程不堪了解。光投入了费用、资金,却不落实教育监督。院校老师们在教育中总是不现实的灌输航海生涯的浪漫、高收入的待遇,还有高调免除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惑问题美好辞藻,却忽视了对学生航海生涯的艰苦性、危险性、枯燥、单调性的教
7、育。如同温室里面培养的花朵,经不起严寒酷暑的摧残。只要学生毕业了,按航运公司的指标分配了毕业生,院校的教育就算完成任务了,其毕业生的流失与院校无关了。由此,我们无妨做出让海员经常与院校学生接触的措施,让学生熏染职业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可以让航运公司的公休在家船长、轮机长作为院校学生的辅导员并给予陆地工作的工资,以身说教,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让学生们接触抵港的船舶,和海员不定期的交流也是提高学生职业兴趣的办法。2现代社会就业充满了喜怒哀乐的气氛。年轻人的浮躁和躁动,大多不满意在初始就业环境中安静下来。他们一直在做横向、纵向的对比而随时准备跳槽,这是不能随领导者意志转移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能
8、认为这种正常流动是历史退步,反而应该认为给予青年更好的职业选择空间。人才(人员)流动能带来企业的活力,能激活企业留住人才(人员)积极措施。我们航运公司的机关也不是有高管策动下的人才招聘,航运公司如果有吸引人才(人员)的条件,更能说明高管们对企业战略的足够信心。但现在的倾向是:由于机关一直排斥海员进入机关工作,而宁愿在外公司招聘人才,促使海员心态极度不平衡而流失他处。海员们很现实地认识到船舶和机关工作待遇、职位提升的不平衡性,要得到个人迅速发展,只有登陆。于是企业机关的管理人员趋之若鹫,海员们经过一段航海经历后,纷纷想尽办法、甚至不择手段到公司机关混个稳定的职位。有些投机的海员通过“曲线救国”的
9、途径获得荣誉,然后“醉翁之意不在酒”以貌似非常激进的表现,不惜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搭成跳板而离开海员职业。有些海员不惜代价行贿和讨好领导而得到登陆机会。老实一点的海员如果按正常途径实现不了登陆,那么他们会主动炒公司的鱿鱼。因此,管理人员针对海员的这种需求是否能够给予制度性的改变,让海员经常进行机关、船舶之间的工作交换,这样或许平衡海员的心理而稳定海员队伍,并还能达到船岸管理的沟通。3海员提升制度影响了海员职业的稳定。大学生要成为船长、轮机长非得经过十年多时间的磨练,这是国际公约和国内海员职业的习惯做法。一位朋友写道:“航海是一门风险度很高的职业,往往货物,船舶甚至人员的生命安全就系于个别人员的操
10、作,而且由于航运属资本密集型行业,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失误将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害和损失。因此,对航海技术人员在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在上述各个方面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长期海上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的,仅仅在学校课堂上是成不了一个合格的航海技术人员的,哪怕博士毕业。 ”因为航海需要海员的经验累积,经验非一日之寒才能冰冻三尺。这样苦行般的经历是需要毅力和勇气的,是要牺牲家庭、牺牲个人情感得来的。在喧嚣的社会现实情况下,有孜孜于为航海奋斗终身、难得可贵的海员。更多的海员能够坚持到底并不是他喜欢航海职业,而是他生活、阅历、以及寻找其他职业不畅所致,还有的就是经过这种磨练后变的
11、麻木了,安于现状。所以,我们应该平静对待这样的流失,同时对不同原因留下来海员要给予关爱和关怀,以稳定海员队伍。特别是船长和轮机长队伍,你想想如果一名成熟的船长、轮机长的流失,将对航运公司造成多大的影响,除了经济影响外,还造成海员队伍的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一直呼吁要善待船长、轮机长、善待每一位海员,搞好海员工作生活的和谐。4调整海员休假制度。这个问题我已经提出了很多次。因为我自己是第一线的海员,我深刻体会到海员离开家庭后的心理、生理变化的烦躁不安。经过长时间海上工作之后生理渴望,需要家人的安抚。可是目前中国的航运公司基本上都把船舶变成了“流动的和尚庙” ,即使到了母港也不容许家属留宿过夜,现在
12、领导开明并不过分追究海员家属留宿问题,可严肃的条款还紧箍咒般地捏在“唐僧”手里。根据本人调查和体会,海员超常的船舶工作制度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移动将极大地降低了海员思维敏捷、动作的协调和心理的平衡。还有 PSC、FSC 不定期的检查,各种公司管理需求的安全检查迫使海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些人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了海员精神的疲倦,这些精神疲惫,比起生理的疲惫来的深刻而不易弥散。所以,海员需要更多的休息。年轻人经不起时间的磨难而流失,的确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制度的缺失。8 个月、 10 个月的孤独日子并非人人能够承受的。我深信只要改变海员休假制度和稍许提高目前的海员待遇,再体现人性化管理的
13、环境,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航海队伍。欧洲发达国家海员流失造成了不发达国家的海员输入,可是还有为数不少的欧洲海员在船舶工作,这取决于欧洲国家根据国际惯例和海员的心理、生理改变了休假制度。因此,我们也可以参阅他们的休假制度的改革。我认为中国海员的休假制度也应该和欧洲的休假制度接轨,做三个月休二个月、或者做四个月休二个月的方式将大大调节和改善海员心理承受和满足生理欲望的条件。家庭也得到了相应的照料,海员婚姻也趋向稳定而稳定航海工作。一句话,现代海员需要金钱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物质文明的精神享受,需要融入社会。请做过海员的管理者想想你们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船舶的原因,假如理解了,那么请你们善
14、待海员吧,改变一下目前海员休假制度,留住更多的海员。5公营大型航运企业人浮于事的制度和海员管理的结果,让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对海员的流失表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也有的管理者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任凭海员流失,因为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职位、收入改变。而海员在工作中被公司查到缺陷就很难避过处罚,海员待遇不公平性的制度造成了大量海员流失这种广种薄收的结果,浪费了航运公司培养资源。由此看来,高管们应该在制定战略时,要考虑属下的管理者的心态,也要考虑给予直接管理者留住人才(人员)的灵活措施、弥补制度造成的缺陷。6媒体宣传问题。现在发达的媒体宣传基本上都是充满了一夜成名、一夜变富的物欲追求,真正宣传社会劳
15、动光荣的极少体现。因此,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变的很现实,就是好好读书,成为大学生,成为坐在办公室里面,拿高薪的白领阶层。航海作为冒险的故事可能吸引很多观众和年轻人观看,但这类题材的影视凤毛麟角。宣传的滞后让很多年轻人与航海擦肩而过。更多的年轻人被少数描绘的海员危险情节所烙下印象而不敢涉足航海。刺激的航海故事看看可以,可是要让他们置身于海员的环境,或者参加海员队伍大多退却了。城市、郊县的青年人不愿意,渐渐西移招生也没有满足航运企业高管们的期望。航海是走向世界的兴国之本,因此,航运高管们除了把目光和建立教学基金对准海事院校外,何不利用媒体强大的功能,放一只眼睛在大众媒体上,抽出部分基金花费一些宣传
16、海员精神上,大肆推广航海知识,推广航海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既然媒体能够推出“超女、好男儿” ,为什么我们不能推出或者树立“航海勇士”的光辉形象。航运公司推出了航海界的劳模,是一项有利、有益的方式。只要向社会推出我们实实在在航海劳模英雄,宣扬他们的航海英雄事迹,造成宣传大势,吸引年轻人的就业视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航海,参加航海。航海队伍扩大了。人气足了,也将起到稳定海员队伍的作用。假如哪一个航运公司能够让媒体宣传海员精神的话,我将义无反顾地为海员在台上高声呐喊:“年轻人,我们是真正的男人,我们是祖国骄傲的海员。我就是一名英雄的船长!你们的崇拜的航海明星偶像!快来参加充满情趣和艰苦的航海,祖国的航海事业需要你们!祖国的蓝色的海洋梦需要你们去实现!”中国具有悠久的航海历史,郑和下西洋的年代的辉煌值得后人骄傲,更值得现代中国人反思。中国人民直到现在还在做蓝色的海洋梦,那么我们梦醒以后怎样去实现海洋梦呢?对于我们奋斗在航海第一线的船长、轮机长而言,我们只能做出坚持的榜样,而提升海员在社会的影响,就需要航运界的高管们拿出具体措施,拿出中国人民给予的权力去奋不顾身的维护和宣传,拿出有效的办法去鼓动年轻人参与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