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天早上,一只小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呜呜呜,“ 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里生活了。”,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劝蜗牛别哭了。,小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想:“这可不行!”。,蜗牛说:“癞蛤蟆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这井有10米深,怎么可能爬上去呢?”,蜗牛吃饱喝足,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地爬呀,爬呀,蜗牛说:“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小蜗牛特别高兴,心想:“按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出去了。”想着想着,它就睡着了。,第一天傍晚,第二天早上,
2、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后,又滑下来了4米。,第二天早上,5 4 =,想一想小蜗牛过了一天一夜,究竟前进了几米?,1(米),小蜗牛叹了口气,咬紧牙继续往上爬。第二天、第三天小蜗牛都是白天爬5米,晚上又滑下去4米。,第二天早上,第二天傍晚,过了一天又一天,“哈哈,我终于爬出井啦!”,最后,小蜗牛终于爬出井了。,第 ?天,想一想 小蜗牛是第几天爬出井的呢?它是早上还是傍晚爬出井的呢?,蜗牛是第6天的傍晚爬出井的。,“今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井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一天的情况吧。,“哈哈,今晚终于不用在井里陪癞蛤蟆大叔过夜了!”,第6天早上,第6天傍晚,你发现了吗?,最后一天,小蜗牛不用在井里过夜了,也就不会再往下掉啦。所以,最后一天小蜗牛实际前进了5米,和前几天都不一样!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用两段式思维去思考问题。,两段式思维,小蜗牛爬井的全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面几天,小蜗牛白天往上爬5米,晚上又掉下来4米,实际每天只前进了1米。爬前5米小蜗牛用了5天。 (2)最后一天,小蜗牛白天爬5米,傍晚就爬出井了,不会再往下掉了,一天实际前进了5米。也就是说,爬最后5米小蜗牛只用了1天。 1 + 1 + 1 + 1 + 1 + 5 = 10(米)1天 1天 1天 1天 1天 1天 共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