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必修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追寻大师足迹 领略科技魅力,科学 革命,技术 革命,物理学 领域,生物学 领域,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从伽利略到牛顿),量子理论的诞生(从普朗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爱因斯坦),进化论理论(达尔文与赫胥黎),万能原动机与“蒸汽机时代”(瓦特),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气时代”(法拉第、西门子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专题结构,本专题应把握的概念,科学技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
2、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科学是理论。,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技术是实践。,项目,古代科学,近代科学,考察对象,整体考察,分门别类,研究手段,直观感受,哲学思辨,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两相分离,密切结合,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考点一:近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一)背景:,(1)思想基础:(2)物质基础:(3)政治基础:(4)理论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政治
3、制度的确立;,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的探索和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1)成就:(2)意义:,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天文学:,实验、观察和推理,实验证明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用自制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及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记载在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二)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1、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2、内容:,考点一:近现代科学理
4、论子物理学-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二)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3、地位:,把自然界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当中,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4、影响: 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考点一:近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5、实践: 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还发现了海王星。,6、局限: 只适用于解释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无法解释微观物体高速运动的现象,知识提示,1、伽利略的自由落体
5、定律并不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4、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站在伽利略、开普勒等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B物种起源发表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D纯粹理性批判发表,答案:C,“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
6、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B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C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D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B,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是: A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B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 C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体系 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C,“宇宙中物质
7、的每个粒子都对其他粒子有引力;引力与两个粒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他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理论 A由普朗克创立 B指导人们发现海王星 C发展了经典力学 D改变近代物理学传统观念,B,(2014广东文综)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C,(一)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背景:,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 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诞生:,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3、发展:,1905年,德国
8、科学家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1923年,法国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奥地利、德国物理学家建立量子力学,考点二: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一)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4、意义:,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考点二: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2007年广东单科,25)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
9、上的应用,“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相对论的提出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B、D,“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解析:D。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研究宏观世界,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从材料信息“分子、原子”看,这一“发现”指的是量子论。,创立,内容,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
10、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理学之中。,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二)相对论的建立:,1、狭义相对论:,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发表,考点二: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知识深化,结论:相对论不是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
11、全否定。 准确的说,是爱因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知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非否定整个力学体系。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低速的宏观物体,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适用于高速微观物体。,(二)相对论的建立:,2、广义相对论:,1916年,创立,内容,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空间、时间不是独立的实在,它们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意义,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考点二: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三)相对论建立的意义:,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深刻揭示了空间和时间
12、的本质属性,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中的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考点二:现代科学理论之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经典力学: 解析低速运动、宏观世界物理现象,近代物理学,相对论: 高速运动,量子论: 解释微观世 界物理现象,现代物理学,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基础,继承和发展了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关系:,(2007海南单科,19)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
13、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 )A相对论的提出B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C量子论的提出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答案:B、A,特别提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在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 )A前者完全否定了后者B前者发展和概括了后者C后者发展了前者 D前者融合了后者,答案:B,(2009广东汕头)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14、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爱因斯坦相对论启蒙运动兴起 三民主义A B C D ,答案:B,(2010天津文综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答案为D。,(2011广东)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C,(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
15、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D,(2011全国)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B,(2013年江苏高考17题)“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
16、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答案】C,生物进化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1600,1859,1688,英国“光荣革命”,“工业革命”,1765,1840,“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1800,欧洲“启蒙运动”,(一)背景:,欧洲封建社会坚持上帝创世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遭到重创。,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的视野开阔,思想解放。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考点二:近现代科学理论之生物学的发展,(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
17、传两个原则。,(1)诞生标志:,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3)意义:,思想: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他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科学:将发展的观点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近代中国:维新派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进行维新变法。 易成为帝国主义者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工具。,(4)传播:,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使人猿同组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请注意聆听:宗
18、教与科学代表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认为造成分歧的根源是什么?,1860年6月30日牛津大辩论,根本分歧:,根源:,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 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深化,达尔文进化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面对外国侵略,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民族和国家必然成为激励奋发图强的理论武器。但是用进化论说明社会历史现象,必然会否定阶级斗争,为近代西方殖民者美化侵略,现代推行强权主义提供理论依据,因而达尔文进化论并不完全适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合作探究】: 1419世纪,欧洲在思想领域、天文学领域、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如何挑战封建神学?
19、(1)1417C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 (2)16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神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3)17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把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4)19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把造物主(神)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直接造成“上帝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 B牛顿力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答案:C,(09年安徽文综)被西方教会势
20、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B。首先排除A项,日心说是哥白尼的主张。然后再排除C、D两项,量子论和相对论是20世纪出现的理论。根据题意“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被誉为“生物学界的牛顿”。,(2011年重庆卷文综22)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应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特征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哈维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拉马克,答案:D,(2014年天津文综)达
21、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答案:D,考点三:近现代科技成果之蒸汽时代,1、条件:,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经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技术:科学技术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2、进程:,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应用: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
22、作为动力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 普遍采用,3、影响:,工业生产:工厂出现,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城市进程:形成许多工业化城市,英法美成为工业化 国家 世界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富3)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局限: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
23、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典型题例】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利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解析:D。此题由“1819年”时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处判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应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
24、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当是 A蒸汽轮船 B电报 C望远镜 D飞机,答案:A,(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
25、选项是B。,(2014年广东文综)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答案: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1)条件,(3)影响:,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1、电力的发明和使用,考点四:近现代科技成果之电气时代,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2)发明,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1)发明,(2)影响,18世纪80年代
26、前期,(德)卡尔本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推动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考点四:近现代科技成果之电气时代,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1)发明,(2)影响,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世界联系:促进世界联系的加强,加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深化,两次工业革命不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次的发明和创造主要是由技术工人和技师对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的发明和创造完全以科
27、学为基础,在解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系列发明创造。,知识深化,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技术革命 C内燃机的发明 D通信技术发明,答案:B,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火车司机 网络作家 空姐 汽车维修员 A B C D,答案:D,“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
28、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答案:B,(2014江苏单科)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D,(一)背景,(1) 二战中现
29、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 冷战时期,美国争霸的需要。,(二)过程:,(1)1946年,美国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考点五:近现代科技成果之信息时代,(3)1969年,互联网的产生,(2)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3)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1)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三)影响,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2)网络犯罪 (3)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不可自拔,考点五:近现代科技成果之信息时代,积极,
30、经济:,政治:,世界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消极,带来带来殖民扩展与掠夺,加剧当地贫困与落后;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加快人类对自染资源的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合作探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40-50年代,蒸汽机,电力 内燃机 新通讯 化学工业,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
31、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三次科技革命,从文明史观:从全球史观:从现代化史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整个世界日益联成一个整体,全球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
32、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深层次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影响 第二次影响 (1)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在经济,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加紧侵略中国边疆及邻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影响 第二次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
33、济上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专题体系,物理学,生物学,15世纪,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第三次 科技革命,近代科学的产生,1687年,牛顿的力学体系,近代科学体系的确立,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
34、的相对论,1859年,达尔文的进化论,工业革命,1785年,蒸汽时代,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二次 工业革命,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电气时代,1946年,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时代,反映微观粒子世界理论体系,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2014江苏卷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解析 本题以怀特海的
35、言论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理论发明,故本题选D项。A项牛顿经典力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B项是经典力学建立的基础;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2014山东卷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C,
36、解析 本题以两种学说的比较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比较能力。A项哥白尼“日心说”主要探究宇宙,与人关系不大;B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时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项指的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哥白尼“日心说”反对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所以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都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正确答案为C项。,2014广东卷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A,(2013新课标全国卷)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
37、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解析 欧洲中世纪时期,教会实行独裁统治,神学代替了科学,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依附于神学,在宇宙观上宣传“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神学宠信的“地心说”,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被恩格斯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选A项。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进一步发展了自然科学,排除B、C、D三项。,A,(2011新
38、课标全国高考)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B,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理论的共同之处”进行思考,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主要理论贡献进行归纳。,(2013江苏高考)“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
39、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由“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可以断定,“这一理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A项是伽利略的成就,B项与牛顿的经典力学有关,D项是量子理论,A、B、D三项均可排除。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它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因此,答案为C项。,C,(2013广东文综)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40、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神学的上帝创世说,但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A、C两项更多地强调自由平等观念,D项主要是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它们都与“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不符,排除。,B,(2013四川高考)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
41、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C,解析 材料只是说到了田纳西州禁止讲授进化论,故A项说法明显错误;田纳西州禁止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是一种宗教专制,而不是信仰自由,B项错误;依据美国联邦制原则,各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权制定本州的法律,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2012重庆高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B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C项与史实不符,应该是学科越来越多,且研究方向向综合性发展。,(2012福建高考)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B C 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12年”。电灯和无线电报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1912年时继续使用,故B项正确。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故错误;“泰坦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海,故排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