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一讲,主讲:金晓云 副教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课程简介,会计本科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考核: 成人本科纸质作业和期末纸质考试开放教育网上形考(),本讲目录,1,2,3,政府会计改革概述,政府会计基本理论,政府会计基础,政府会计改革概述,特点,预算会计体系: 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参与预算执行的专门会计,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费用) 资产=负债+净资产,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现行预算会计,改革背景,修订:行政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彩票机构会计制度,制定: 医院财务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修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
2、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 ,改革背景,改革背景,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主要以提供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家底”,以及政府的运行成本等情况。 同时,现行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一,造成不同部门、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同样业务行政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不同,会计政策不同,导致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进行改革。,改革必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 2014年12
3、月,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确立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等; 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对各级政府提出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要求; ,改革进程-1,2015年,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2017年1月1日实施2017年4月,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 政府储备物资,2018年1月1日实施,改革进程-2,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
4、1日起施行。 执行本制度的单位,不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暂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改革进程-3,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正在有计划地进行中,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以及相关财务报告制度、审计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政府会计总论,什么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的两大体系,政府与 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企业会计,也称营利性会计 企业: 以营利为目的 自主经营
5、 自负盈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称非营利性会计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政府会计还包括参与预算执行的会计,如: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国家财政收支、办理国家预算、决算的工作部门。 包括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机关。,政府财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其 他,中央和地方 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中央和地方 各级法院 和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 等等,各级人民政府 的常设机构 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气象、水利、地震、环保,民间非营利
6、组织 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寺院、教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不以营利为目的,非盈利组织,非营利组织,“非盈利”指不获得利润 “非营利”指主观上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与非营利 组织会计,课程内容体系,政府会计改革后,受篇幅所限,教材中删除了“非营利组织会计”部分。,是核算和监督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公立非营利组织掌握和使用公共经济资源及其活动情况的会计。,1.政府会计的定义,2.政府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 监督 政府活动(公共管理服务和公益活动)中的经济资源情况 此外, 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的合规性 向社会公开和报告政府资产和负债状况 帮助政府履行和明确公共受托责任,3.政府会计的特点,公
7、共性和限制性 核算内容和会计主体的广泛性 双重会计核算基础 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盈亏,双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4.政府会计的目标,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目标是向相关报告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决算报告的使用者包括: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政府会计主体自身 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多了一个:债权人。,真实性 全面性 相关性 及时性 可比性 明晰性 实质重于形式,5.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政府会计规范,会计法律 会计法、预算法 会计行政法规 各种实施条例,如:预算法实施条例、总会计
8、师条例等; 各种工作规范,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 会计规章 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部分),法规查询平台:中华会计网校“财经法规”栏目,会计标准体系,会计法,企业,政府,民间非营利组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准则及其指南,政府会计基础,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政府会计准则第一章第七条 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政府会计主体持续运行为前提。,2.会计核算的基础(双基础),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 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
9、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双会计核算的基础的应用,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3+5要素),3.政府会计确认会计要素,预算会计,预算支出,预算结余,预算收入
10、,收付实现制下,预算年度内的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即,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3”,“3+5要素”,资产,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负债,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净资产,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收入,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费用,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财务会计,“5”,“3+5要素”,4.会计计量属性,政府会计(双报告),政府决算报告: 决算报表 其他相关资料,政府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 其他相关资料,5.政府会计报告,政府会计报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