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 月 日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 号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由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局部修订的条文 自 年 月 日起 该规范相应条文的规定同 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
2、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 号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由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局部修订的规定 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 该规范相应条文的规 定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通知 建标字第 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要求 由原城乡 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进行了修订 改名为 混凝土结构
3、设计规范 经有关部门会 审 现批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为国家标准 自一 九九 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于一九九一年六月三十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管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由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设部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修订说明 本规范系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通知 由 我部负责主编 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 钢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试行 进行修订而成 自 年原规范试行以来 规范修订组按计划要求 组织了全 国设计 科研和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
4、究和调查 实测工作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借鉴了 国外的先进规范和经验 并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经反复 修改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和十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按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的规定 采用了以概率论为基 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修订了材料强度的取值 全面改进了正截 面承载力计算 补充和修改了斜截面 扭曲截面承载力 受冲切和 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以及疲劳强度验算 完善了裂缝控制等级的 划分 裂缝宽度和刚度计算方法 修改了钢筋的锚固长度 补充了 剪力墙 叠合式受弯构件 深梁 预埋件的设计与构造 增加了钢 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等
5、内容 删减了原规范中一些不常用 的有关规定 按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的规定修改了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本规范的施行 必须与按 年国家批准发布的 建筑结构设 计统一标准 制订 修订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等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规范配套使用 不得与未 按 制订 修订的国家各种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规范混 用 为提高规范质量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 注意总结 经验和积累资料 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究院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设部 九八九年三月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
6、息系统 目录 主要符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材料 第一节 混凝土 第二节 钢筋 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第三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规定 第四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第一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般规定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第二节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第六节 疲劳强度验算 一般规定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第五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第一节 抗裂验算 第二节 裂
7、缝宽度验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节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第六章 构造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伸缩缝 混凝土保护层 钢筋的锚固 钢筋的接头 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规定 一般要求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第七章 结构构件的规定 第一节 板 第二节 梁 纵向受力钢筋 弯起钢筋及箍筋 纵向构造钢筋 第三节 柱 柱的计算长度 纵向钢筋及箍筋 形柱 第四节 剪力墙 一般要求 承载力计算 配筋要求 第五节 叠合式受弯构件 一般规定 承载力计算 抗裂验算 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验算 变形验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构造
8、规定 第六节 深梁 一般要求 承载力计算 配筋要求 第七节 牛腿 第八节 预埋件 第九节 预制构件的接头及吊环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材料 第三节 框架梁 承载力计算 构造要求 第四节 柱 框架柱 绞接排架柱 第五节 框架节点及预埋件 第六节 剪力墙 承载力计算 构造和配筋要求 附录一 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混凝 土标号与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各项强 度指标的换算关系 附录二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一 一般规定 二 受压构件 三 受弯构件 四 局部构造钢筋 五 局部受压 附录三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截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9、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面面积计算方法 附录四 混凝土双向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近似计 算方法 附录五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和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近似计算方法 一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 二 双向偏心受拉构件 附录六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 附录七 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 筋直径 附录八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需作挠度验算的最大跨 高比 附录九 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 附录十 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附录十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要符号 材料性能 混凝土弹性模量 混凝土疲劳变形模
10、量 混凝土剪变模量 混凝土泊松比 钢筋弹性模量 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 的混凝土强度 等级 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边长为 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边长为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 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轴心抗压 抗拉强度标准值 普通钢筋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 普通钢筋的抗拉 抗压强度设计值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 抗压强度设计值 作用和作 用效应 轴向力设计值 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轴向 力值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
11、钢筋及非预应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钢筋的合力 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或轴心受拉承载力设 计值 轴向力作用于 轴 轴的偏心受压或偏 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弯矩设计值 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计 算的弯矩值 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受弯构件正截面开裂弯矩值 扭矩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 设计值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下抗 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混凝土中的主拉应力 主压应力 疲劳验算时受拉区或受压区边缘纤维混凝 土的最大应力 最小应力 正截面承载力计
12、算中纵向普通钢筋 预应 力钢筋的应力 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 筋应力或等效应力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 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受拉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相应阶段的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预应力损失值 混凝土的剪应力 考虑裂缝宽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 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 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几何参数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 近边的距离 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 受压钢筋合力点至 截面近边的距离 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
13、边的距离 矩形截面宽度 形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形或 形截面受拉区 受压区的翼缘宽度 圆形截面的直径或钢筋直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 纵向受压钢 筋合力点的距离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附加偏心距 初始偏心距 截面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形或 形截面受拉区 受压区的翼缘高度 回转半径 曲率半径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计算跨度或计算长度 沿构件轴线方向上横向钢筋的间距 或螺旋筋的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距 或箍筋的间距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换算截面重心 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的距 离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点之间 的距离
14、构件截面面积 构件换算截面面积 构件净截面面积 受拉区 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拉区 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在受剪 受扭计算中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同一截面内各肢竖向 水平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同一弯起平面内非预应力 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截 面面积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钢筋网 螺旋配筋或箍筋范围以内的混凝土核芯 面积 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净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换算截面惯性矩 净截面惯性矩 计算系数 及其它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
15、统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挠曲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 数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摩擦系数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竖向箍筋 水平箍筋或竖向分布钢筋 水平分布钢 筋的配筋率 间接钢筋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 条 为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 济政策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 特制订 本规范 第 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 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
16、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 不适用于 轻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第 条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 准 规定的原则进行制订的 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 语是按照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 计量单位和基本术 语 的规定采用 第 条 按本规范设计时 荷载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 的规定执行 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标准 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构抗震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规定 在特殊地区或特殊环境下的结构设计 尚
17、应符合专门规范的有 关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 材 料 第一 节 混 凝 土 第 条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 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 的立方体试件在 龄期 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注 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符号 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当按本规范的各项规定 进行设计但仍须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混凝土标号配置混 凝土时 其相应的强度标准值和各项设计指标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采用 第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当采用 级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当采用 级钢
18、筋以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当采用碳 素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宜低于 注 当采用山砂混凝土及高炉矿渣混凝土时 尚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的规定 第 条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 混凝 土强 度 标准 值 表 强度种类 符 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拉 第 条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采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混凝 土 强 度 设计 值 表 强度种类 符 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 轴心抗压 弯曲抗压 抗拉 注 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
19、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 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 当构件质量 如混凝 土成型 截面和轴线尺寸等 确有保证时 可不受此限 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有关专门规定取用 第 条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 应按表 采用 混凝 土弹 性模 量 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弹 性 模 量 第 条 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乘以相应的疲劳强度修正系数 确定 修正系 数 应根据不同疲劳应力比值 按表 采用 疲劳应力比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 构件疲劳验算时 截面同一纤维上的 混凝土最小应力及最大应力 不同 值时 混凝土 的疲 劳强 度修
20、正 系数 表注 表中系数仅适用于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构件 对于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混 凝土疲劳强度修正系数 应按表中数值乘系数 采用 但相乘后的数值 不得大于 如采用蒸气养护时 养护温度不宜超过 如超过时 应按计算需要的混 凝土强度设计值提高 第 条 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 应按表 采用 混凝 土疲 劳变 形 模量 表 混凝土强 度等级 第 条 当温度在 到 范围内时 混凝土线膨胀系 数 可采用 以每摄氏度计 混凝土泊松比 可采用 混凝土剪变模量 可按表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 倍采 用 第二节 钢 筋 第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 应 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 普通钢筋宜采用 级 级 级热轧
21、钢筋和 级冷 轧带肋钢筋 也可采用冷拉 级 钢筋和乙级冷拔低碳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钢丝 二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和热处理 钢筋 也可采用冷拉 级钢筋 对中 小型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 宜采用 级或 级 冷轧带肋钢筋 也可采用甲级冷拔低碳钢丝 注 普通钢筋系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 钢筋 碳素钢丝和刻痕钢丝系指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中的光面 和刻痕的并经消除应力的高强度圆形钢丝 第 条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的保证 率 热轧钢筋和冷拉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确定 对普 通钢筋用 表示 对预应
22、力钢筋用 表示 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 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 对 级冷轧带肋钢筋以 及乙级冷拔低碳钢丝用 表示 对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碳素钢丝 刻 痕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级和 级冷轧带肋钢筋 以及甲级冷拔低碳钢丝 表示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 钢丝 钢绞线的强度 标准值应按表 采用 钢筋强度标准值 表 种类 或 或 或 热 轧 钢 筋 级 级 级 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种类 或 或 或 冷 拉 钢 筋 级 级 级 级 冷 轧 带 肋 钢 筋 热 处 理 钢 筋 注 级 钢筋系余热处理钢筋 钢丝 钢绞 线强 度
23、标准 值 表 种类 或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冷拔 低碳钢丝 甲级 组 组 乙级 钢 绞 线 二股 三股 七股 注 钢绞线直径 系指钢绞线截面的外接圆直径 即国家标准 中的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称直径 中的公称直径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 生产 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绞 线直径及其对应的强度标准值 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 强度标准值应降低 第 条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或 及钢筋抗压强度设 计值 或 应按表 采用 钢丝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 值 或 及钢线 钢绞线抗压强度设计值 或 应按表 采用 钢筋 强度 设计值 表 种类 或 或 热 轧
24、钢 筋 级 级 级 级 冷 拉 钢 筋 级 级 级 级 冷 轧 带 肋 钢 筋 钢 筋 热 处 理 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 于 时 仍应按 取用 其他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大于 时 仍应按 取用 对于直径大于 的 级钢 筋 如经冷拉 不得利用冷拉后的强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时 光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 取用 变形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 取用 成盘供应侥 级冷轧带肋钢筋经机械调直后 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 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 每
25、种钢筋根据其受力情况应采用各自的强度 设计值 钢丝 钢绞 线 抗拉 抗压 强度设 计值 表 种类 或 或 碳 素 钢 丝 刻痕钢丝 冷 拔 低 碳 钢 丝 甲 级 组别 组 组 乙 级 用于焊接骨架和焊接网时 用于绑扎骨架和绑扎网时 钢 绞 线 二股 三股 七股 注 冷拔低碳钢丝用作预应力钢筋时 应按表 规定的钢丝强度标准值 逐盘进行检验 其强度设计值应按甲级采用 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可按分批检 验 并宜用作焊接骨架 焊接网 架立筋 箍筋和构造钢筋 用作预应力钢筋的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经机械调直后 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低 且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相应的
26、抗拉强度设计值 当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 的规定时 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系根据国家标准 生产 现尚在延期使用的钢 绞线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第 条 钢筋弹性模量 应按表 采用 钢 筋 弹性 模量 表 种类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 热处理钢筋 碳素钢 丝 冷拔低碳钢丝 冷轧带助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刻痕钢 丝 钢绞线 注 钢绞线也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第 条 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 预应力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 钢 筋混 凝土 结构中 钢筋 疲劳强 度设 计值 表 疲劳应力比值 级钢
27、筋 级钢筋 级钢筋 注 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接头时 其接头处钢筋疲劳强度设计值应按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中数值乘以系数 级 钢筋需经试验验证后 方可用于需作疲劳验算的构件 预应力 钢筋 的疲劳 强度 设计 值 种类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注 当预应力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接头的冷拉 级 冷拉 级钢筋时 其接头处 预应力钢筋的疲劳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 当 时 不必验算钢筋的疲劳强度 冷拉 级 钢筋需经试验验证后 方可用于需作疲劳验算的构件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 基本设计
28、规定 第 一 节一般规定 第 条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 法 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采用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 达式进行设计 第 条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 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 态 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 一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 达到最大承载力 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 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第 条 结构构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的要求 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一 承载力及稳定
29、 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 包括压屈 失稳 计算 在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复和滑移验算 处于地震区的结构 尚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计算 二 疲劳 直接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应进行疲劳强度 验算 承受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宜进行疲劳强度验算 但某些 承受中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根据使用情况和设计经验可不作疲劳 强度验算 承受轻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 可不作疲劳强度验算 三 变形 对使用上需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 应进行变形验 算 四 抗裂及裂缝宽度 对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应进 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 对使用上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应进行裂缝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0、宽度验算 对叠合式受弯构件 尚应进行钢筋拉应力验算 第 条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包括压屈失稳 计算和倾 复 滑移验算 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疲劳 变形 抗裂及裂缝宽 度验算 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 件 在计算承载力 疲劳 抗裂时 应考虑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尚应按制作 运输及安装时的荷载设计值进行施工阶 段的验算 预制构件本身吊装的验算 应将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 动力系数可取 但根据构件吊装时受力情况 可适当增减 对现浇结构 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当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时 荷载设计值和地震作用设计值均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规定采用 第 条
31、超静定结构构件的内力计算 当考虑由非弹性变 形所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时 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的要求 但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 其内力应按弹性体系计算 不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一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 二 要求不出现裂缝的结构构件 第 条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小于本规范第 条规定时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应按素混 凝土结构构件考虑 并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计算 第 二节 承载 能力极限状 态计算规定 第 条 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 建筑结构应 按表 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适 当的安全等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2、建 筑 结构 的安 全等 级 表 安全 等级 破 坏 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注 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第 条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使用阶段的安全等级 宜 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份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 可 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但一切构件的安全等级在各个阶段均不 得低于三级 注 屋架 托架的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 承受恒载为主的轴心受压柱 小偏心受压柱 其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 预制构件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等级 可较其使用阶段的安全等级降低一级 第 条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
33、限状态设计 表达式 式中 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 级 三级的结构构件 应分别取 在抗震设计中 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内力组合设计值 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 和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的规定进行计算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 混凝土 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 性能有明显影响时 可另增减一个附加值 以 考虑其不利影响 注 本规范的内力设计值 等 为已乘重要性系数 后的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 条 结构构件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的规定进行倾复和滑移验算 第 三
34、节 正常 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规定 第 条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构件应分别按荷载的 短期效应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 的影响进行验算 并应保证变形 裂缝 应力等计算值不超过相应 的规定限值 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 的规定进行计算 第 条 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并 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进行计算 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 的 允许值 受弯 构件 的 允许 挠度 表 构件类型 允许挠度 以计算跨度 计算 吊车梁 手动吊车 电动吊车 屋盖 楼盖及楼梯构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注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 且使用上也允
35、许 则在验算挠度时 可将计算所 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 预应力混凝土构体尚可减去预加应力所产生的反 拱值 表中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悬臂构件的允许挠度值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系数 取用 第 条 结构构件设计时 应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裂 缝控制等级 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 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进 行计算时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二级 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进 行计算时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而按荷载短期效 应组合进行计算时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
36、土允许产生拉应力 但拉应 力不应超过 此处 为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 为受拉区 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三级 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最大裂缝宽度按荷载的短期效 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进行计算 其计算值不应超过允 许值 第 条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 等级 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 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宜根据结 构构件的工作条件和钢筋种类按表 采用 裂缝 控制 等级 混凝 土拉 应力限 制系 数 及最 大裂 缝宽 度允许 值 表 钢 筋 种 类 结 构 构 件 工 作 条 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级钢筋 级钢筋 级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拉
37、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冷拉 级钢筋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等级 等级 等级 室 内 正 常 环 境 一般构件 屋面梁 托梁 中级工作制吊车梁 屋架 托架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三 级 三 级 二 级 二 级 一 级 注 属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一栏的结构构件系指 直接受雨淋的构件 无围护 结构的房屋中经常受雨淋的构件 经常受蒸汽或凝结水作用的室内构件 如浴 室等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 地区 且可变荷载标准值与恒载标准值之比 大于 的受弯构件 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可采用括弧内的数字 对承受二台及二台以上的相
38、同吨位 且起重量不大于 的中级工作制吊车的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高度吊车梁 当采用冷拉 级钢筋时 可根据使 用要求 选用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其正截面的最大裂缝宽度允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许值应采用 采用冷拉 级钢筋的承受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 当 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其裂缝控制等级不变 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 应取 对配置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预应力混凝土一般构件及屋面梁 其 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专门规程的有关规定 烟囱 筒仓及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 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现行专门规 范的有关规定 表中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
39、限制系数及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仅适用 于正截面的验算 斜截面的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五章的规定 第四 节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构件计算规 定 第 条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 计算及变形 抗裂 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 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 作 运输 吊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第 条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 不宜超过表 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 表 中的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可提 高 或 一 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 而在使用阶段受压 区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二 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 摩擦 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 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40、张 拉 控制 应力 允许 值 表 钢筋种类 张拉方法 先张法 后张法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冷拉钢筋 注 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应按本规范第 条采用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 冷拉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宜小于 第 条 当冷拉钢筋采用电热法张拉时 钢筋电热所需的 伸长值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 张拉控制应力值 可按表 中先张法的规定 采用 对电热后张法构件 为提高构件抗裂性能 可适当提高 值 但电热后建立的预应
41、力值 不 宜大于表 中后张法规定的数值 电热前钢筋的总长度 电热后钢筋的弹性模量 可按本规范第 条 规定采用 当条件允许时 可由试验确定 对抗裂性能要求较高的构件 在成批生产前 根据实际建立的 预应力值的复核结果 应对伸长值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 条 施加预应力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 确定 但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第 条 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及相应阶段预 应力钢筋的应力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 先张法构件 包括电热法 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 力 二 后张法构件 由预加应力
42、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 力 式中 换算截面面积 包括扣除孔道 凹槽等削弱 部分以外的混凝土全部截面面积以及全部纵 向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 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对由不同混凝土强度 等级组成的截面 应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比 值换算成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截面面积 净截面面积 换算截面面积减去全部纵向预 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 积 换算截面惯性矩 净截面惯性矩 换算截面重心 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钢筋及 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按本规范第 条
43、计算 换算截面重心 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 的距离 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 按本规范第 条至 条的规定计算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此处 按表 取用 按 表 取用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及非预应 力钢筋的合力 按本规范第 条计算 注 电热后张法构件的计算 应采用换算截面的几何特征 在公式 中 右边第二项与第一项的应力方向 相同时取正号 相反时取负号 公式 适用于 为压应力的情况 当 为拉应力时 应以负值代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 条 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及合力点的偏 心距 图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 先张法构件 二 后张法构件 式中
44、 受拉区 受压区的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 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受拉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受拉区 受压区的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拉区 受压区的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拉区 受压区的预应力合力点至换算截面 重心的距离 受拉区 受压区的非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换算 截面重心的距离 受拉区 受压区的预应力钢筋在各自合力点 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计算 受拉区 受压区预应力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 的距离ys ys yp yp ysn ysn ypn ypn epn epo Npo Np b) a) 净截面重心轴 换算截面重心轴poAp r5As r5
45、AspoAp 15AspeAppeAp 15As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受拉区 受压区的非预应力钢筋重心至净截 面重心的距离 注 当公式 至 中的 时 可取式中 图 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合力位置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第 条 预应力钢筋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表 的规 定计算 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下列数值时 应按下列 数值采用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预应 力损 失 值 表 引起损失的因素 符号 先 张 法构 件 后张 法 构 件 张拉端锚具变 形和钢筋内缩 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计算 按本规范第 条和第 条 规定计算 预应力钢筋的摩擦 与孔道壁之间 的摩
46、擦 在转向装置处 的摩擦 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计算 按实际情况确 定 混凝土加热养护时 受张拉的钢筋 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引起损失的因素 符号 先 张 法构 件 后张 法 构 件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驰 冷拉钢筋 热处理钢筋 一次张拉 超张拉 碳素钢丝 钢绞线 普通松弛 此处 一次张拉 超张拉 低松弛 当 时 当 时 冷轧带肋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一次张拉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计算 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 形构件 当直径 时 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 注 表中 为混凝土加热养护时 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 当
47、取表中超张拉的应力松弛损失值时 张拉程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要求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钢绞线当 时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 失值应取等于零 第 条 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 预应力损失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按表 取用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锚具变 形和 钢筋 内缩值 表 锚具类别 带螺帽的锚具 包括钢丝束的锥形螺杆锚具 筒式锚具等 螺帽缝隙 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 钢丝束的镦头锚具 钢丝束的钢制锥形锚具 锚具 当预应力筋为钢筋时 当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时 单根冷轧带
48、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的锥形锚夹具 注 表中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也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其他类型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块体拼成的结构 其预应力损失尚应计块体间填缝的预压变形 当采用混凝土或砂浆为填缝材料时 每条填缝的预压变形值应取 第 条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曲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 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应根据预应力曲线钢筋与孔道壁之间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 范围内的钢筋变形值等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 值的条件确定 反向摩擦系数可按表 中数值取用 当预应力 钢筋为圆弧形曲线 且其对应的圆心角 不大于 时 图 其预应力损失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49、圆弧形曲线预应力钢筋的曲率半径/2 con l2 x lf (a) (b) 张拉端 对称轴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按表 取用 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 按表 取用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且应符合 的 规定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按表 取 用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图 圆弧形曲线预应力钢筋因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损失值 圆弧形曲线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损失值 分布 第 条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 损失 图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 不大于 时 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张拉端 计算载面 图 3.4.10 预 应 力 摩 擦 损 失 计 算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式中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亦可近似 取该段孔道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 摩擦系数 表 孔道成型方式 钢丝束 钢绞线 光面钢筋 变形钢筋 预埋铁皮管 预埋波纹管 抽芯成型 注 当采用钢丝束的钢制锥形锚具及类似形式锚具时 尚应考虑锚环口处的附加摩擦 损失 其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